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你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

(2016-01-10 16:51:43) 下一個

你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隻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麽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麽老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隻是在訓誡。

[轉載]交流,但是不要評價

已有 142 次閱讀 2016-1-9 18:16 |係統分類:科普集錦|關鍵詞:style    推薦到群組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我發現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並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選擇讚美的語言:“我覺得你這裏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認為你是很優秀的谘詢師。”但這還是在評價。

 

關於兒童教養的研究已經發現,“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名兒童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努力:“你一定平時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妨礙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雖然讚美聽上去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一個人捧到極高處,而後蓋棺論定。可怕的就是這個“定”字。當我們受到讚美之後,我們常常會害怕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我們可能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這樣的事情足以獲得讚美,為什麽還要冒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幹脆什麽都不做了。“你們都誇我文章寫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寫出來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怯。”我們用放棄來回應讚美。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太美了!”或者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簡直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於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於它,你隻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再產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它適合收進教科書裏,作為結論。如果是現實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還用說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說,讚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讚美怎麽辦呢?拒絕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實在沒有發展餘地。大家討論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討論很有價值,每個人都說得很好。”這會讓場麵的氣氛驟冷。假如你接受了這句評價,你就很難接下去說。除非忽略這句話,大家才能繼續聊。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隻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麽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麽老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隻是在訓誡。

 

後麵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關心的隻是對於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完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差學生。”仿佛是這樣的潛台詞。你可以聞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學生,隻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麽都不用說。除非你希望辯解:“不,我不是那樣!”可以想象,那將是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

 

 

 

通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麽可能。當我們采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曆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因為根本沒有辯解的對象。隻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裏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對下棋的孩子說:“剛才這一步的時候,你選擇和他兌子,他一下就沒有子用來防守了,但是你的車和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體的過程。這些話裏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於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不僅如此,在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我們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專家的視角。我們自認為是有資格給對方打分的。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這裏麵都暗含著某種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評斷你很牛,這暗示著我更牛,起碼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時候,被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盛讚,不啻於一種侮辱。——想一想那些在聽歌或看畫時搖頭晃腦,嘖咂有聲,卻根本不在點上的裝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創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鑒賞家,我們不同凡響!賽高!除此之外呢,隻剩一片空洞。這表示我並不認可你做的事,因為我根本沒拿正眼瞧它。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爽快一點承認:我不懂。雖然也會讓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實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我上學時朗讀英語課文,我父母完全聽不懂,但他們可以說:“我們聽到你一開始的語速很慢,聲音很響亮,越到後麵就越快,聲音也小下去了。”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有價值,而且,我知道他們在聽。這遠比說什麽“不錯,讀得真好!”要讓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課上,不懂裝懂往往會是導致評價的扳機。當我問學生“你對剛才這段話有什麽反饋”的時候,他可能會這樣(常常略帶一絲慌亂地)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嗯,是這樣。”事實上,他真正想說的是:“我沒有反饋,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剛才是走神了。”

我們都有過走神的經驗。一些人也許認為它是不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因為對“走神”有評價:上課走神,說明我不夠好。同樣地,我們對“不懂”也有負麵的評價,這才被迫“裝懂”。所以你看,正是評價導致了這一部分經驗無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隻好拿更多的評價來填補。而心理谘詢和督導需要關注一切的經驗,心頭的一閃念也是大拚圖當中的一小片,不可放過。所以我反複強調不要評價。走神並不是一種值得批鬥的惡習,它隻是一段經驗。“剛剛發生了什麽,以至於你走神了?”

 

當我們了解到一次走神,我們就有機會了解到走神背後的東西。可能是這個人最近的某種困擾,也可能是互動中潛伏的某些問題。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會更深。不評價是一種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打開更多的自己,同時也看到更多對方。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谘詢師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體驗到哪些良好的感覺,在什麽部分?是哪一句話,哪個動作,甚至是哪個眼神,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說,你感覺到谘詢師的脆弱,格外需要你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隻是找不到別的話,才用這句萬能的評價來敷衍?如果是最後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還是有話又不想說?你隱藏起來的是什麽呢?

 

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認為上這個課沒有收獲。”我好奇的是,在課程的這段時間裏你是怎樣的體驗?是困得想睡覺,煩得坐不住,還是複雜到無法思考?你所收獲的信息是否都在預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導致了這種失望的感覺?

 

我也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你做得不夠專業。”我首先想知道,這裏的“專業”是指什麽?也許你想說的是“不夠溫暖”,那你不妨這樣描述:“剛才你說到這一句的時候,我感覺到不太舒服,也許是你的語氣帶來的,我有一種聯想,好像你沒那麽在乎這個來訪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說的是“沒有足夠多的理論支持”,那不妨說:“我注意到你的話裏理論名詞特別少。這讓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一開始適應這種交流方式會很麻煩。但它物有所值: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會拓寬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聯係。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個人感興趣,而且發自內心地願意陪他一起,觀察和交流各種經驗的流動。

 

是的,通過不評價的交流,我們表達出對人的興趣。在前麵的兒童研究中,還有一半的結果沒有講出來,那就是另一些因為努力被讚美的孩子,會更願意嚐試新的挑戰。一些研究者把兩者的差異解釋為:努力可控,而聰明不可控。但我還有另一個解釋: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並且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當我們關注一個人的努力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見了,而且我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我發現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並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選擇讚美的語言:“我覺得你這裏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認為你是很優秀的谘詢師。”但這還是在評價。

 

關於兒童教養的研究已經發現,“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名兒童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努力:“你一定平時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妨礙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雖然讚美聽上去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一個人捧到極高處,而後蓋棺論定。可怕的就是這個“定”字。當我們受到讚美之後,我們常常會害怕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我們可能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這樣的事情足以獲得讚美,為什麽還要冒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幹脆什麽都不做了。“你們都誇我文章寫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寫出來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怯。”我們用放棄來回應讚美。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太美了!”或者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簡直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於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於它,你隻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再產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它適合收進教科書裏,作為結論。如果是現實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還用說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說,讚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讚美怎麽辦呢?拒絕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實在沒有發展餘地。大家討論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討論很有價值,每個人都說得很好。”這會讓場麵的氣氛驟冷。假如你接受了這句評價,你就很難接下去說。除非忽略這句話,大家才能繼續聊。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隻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麽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麽老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隻是在訓誡。

 

後麵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關心的隻是對於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完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差學生。”仿佛是這樣的潛台詞。你可以聞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學生,隻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麽都不用說。除非你希望辯解:“不,我不是那樣!”可以想象,那將是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

 

 

 

通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麽可能。當我們采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曆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因為根本沒有辯解的對象。隻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裏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對下棋的孩子說:“剛才這一步的時候,你選擇和他兌子,他一下就沒有子用來防守了,但是你的車和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體的過程。這些話裏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於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不僅如此,在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我們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專家的視角。我們自認為是有資格給對方打分的。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這裏麵都暗含著某種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評斷你很牛,這暗示著我更牛,起碼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時候,被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盛讚,不啻於一種侮辱。——想一想那些在聽歌或看畫時搖頭晃腦,嘖咂有聲,卻根本不在點上的裝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創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鑒賞家,我們不同凡響!賽高!除此之外呢,隻剩一片空洞。這表示我並不認可你做的事,因為我根本沒拿正眼瞧它。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爽快一點承認:我不懂。雖然也會讓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實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我上學時朗讀英語課文,我父母完全聽不懂,但他們可以說:“我們聽到你一開始的語速很慢,聲音很響亮,越到後麵就越快,聲音也小下去了。”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有價值,而且,我知道他們在聽。這遠比說什麽“不錯,讀得真好!”要讓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課上,不懂裝懂往往會是導致評價的扳機。當我問學生“你對剛才這段話有什麽反饋”的時候,他可能會這樣(常常略帶一絲慌亂地)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嗯,是這樣。”事實上,他真正想說的是:“我沒有反饋,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剛才是走神了。”

我們都有過走神的經驗。一些人也許認為它是不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因為對“走神”有評價:上課走神,說明我不夠好。同樣地,我們對“不懂”也有負麵的評價,這才被迫“裝懂”。所以你看,正是評價導致了這一部分經驗無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隻好拿更多的評價來填補。而心理谘詢和督導需要關注一切的經驗,心頭的一閃念也是大拚圖當中的一小片,不可放過。所以我反複強調不要評價。走神並不是一種值得批鬥的惡習,它隻是一段經驗。“剛剛發生了什麽,以至於你走神了?”

 

當我們了解到一次走神,我們就有機會了解到走神背後的東西。可能是這個人最近的某種困擾,也可能是互動中潛伏的某些問題。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會更深。不評價是一種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打開更多的自己,同時也看到更多對方。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谘詢師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體驗到哪些良好的感覺,在什麽部分?是哪一句話,哪個動作,甚至是哪個眼神,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說,你感覺到谘詢師的脆弱,格外需要你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隻是找不到別的話,才用這句萬能的評價來敷衍?如果是最後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還是有話又不想說?你隱藏起來的是什麽呢?

 

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認為上這個課沒有收獲。”我好奇的是,在課程的這段時間裏你是怎樣的體驗?是困得想睡覺,煩得坐不住,還是複雜到無法思考?你所收獲的信息是否都在預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導致了這種失望的感覺?

 

我也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你做得不夠專業。”我首先想知道,這裏的“專業”是指什麽?也許你想說的是“不夠溫暖”,那你不妨這樣描述:“剛才你說到這一句的時候,我感覺到不太舒服,也許是你的語氣帶來的,我有一種聯想,好像你沒那麽在乎這個來訪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說的是“沒有足夠多的理論支持”,那不妨說:“我注意到你的話裏理論名詞特別少。這讓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一開始適應這種交流方式會很麻煩。但它物有所值: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會拓寬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聯係。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個人感興趣,而且發自內心地願意陪他一起,觀察和交流各種經驗的流動。

 

是的,通過不評價的交流,我們表達出對人的興趣。在前麵的兒童研究中,還有一半的結果沒有講出來,那就是另一些因為努力被讚美的孩子,會更願意嚐試新的挑戰。一些研究者把兩者的差異解釋為:努力可控,而聰明不可控。但我還有另一個解釋: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並且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當我們關注一個人的努力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見了,而且我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我發現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並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選擇讚美的語言:“我覺得你這裏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認為你是很優秀的谘詢師。”但這還是在評價。

 

關於兒童教養的研究已經發現,“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名兒童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努力:“你一定平時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妨礙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雖然讚美聽上去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一個人捧到極高處,而後蓋棺論定。可怕的就是這個“定”字。當我們受到讚美之後,我們常常會害怕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我們可能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這樣的事情足以獲得讚美,為什麽還要冒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幹脆什麽都不做了。“你們都誇我文章寫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寫出來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怯。”我們用放棄來回應讚美。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太美了!”或者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簡直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於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於它,你隻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再產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它適合收進教科書裏,作為結論。如果是現實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還用說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說,讚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讚美怎麽辦呢?拒絕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實在沒有發展餘地。大家討論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討論很有價值,每個人都說得很好。”這會讓場麵的氣氛驟冷。假如你接受了這句評價,你就很難接下去說。除非忽略這句話,大家才能繼續聊。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隻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麽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麽老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隻是在訓誡。

 

後麵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關心的隻是對於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完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差學生。”仿佛是這樣的潛台詞。你可以聞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學生,隻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麽都不用說。除非你希望辯解:“不,我不是那樣!”可以想象,那將是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

 

 

 

通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麽可能。當我們采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曆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因為根本沒有辯解的對象。隻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裏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對下棋的孩子說:“剛才這一步的時候,你選擇和他兌子,他一下就沒有子用來防守了,但是你的車和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體的過程。這些話裏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於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不僅如此,在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我們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專家的視角。我們自認為是有資格給對方打分的。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這裏麵都暗含著某種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評斷你很牛,這暗示著我更牛,起碼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時候,被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盛讚,不啻於一種侮辱。——想一想那些在聽歌或看畫時搖頭晃腦,嘖咂有聲,卻根本不在點上的裝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創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鑒賞家,我們不同凡響!賽高!除此之外呢,隻剩一片空洞。這表示我並不認可你做的事,因為我根本沒拿正眼瞧它。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爽快一點承認:我不懂。雖然也會讓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實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我上學時朗讀英語課文,我父母完全聽不懂,但他們可以說:“我們聽到你一開始的語速很慢,聲音很響亮,越到後麵就越快,聲音也小下去了。”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有價值,而且,我知道他們在聽。這遠比說什麽“不錯,讀得真好!”要讓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課上,不懂裝懂往往會是導致評價的扳機。當我問學生“你對剛才這段話有什麽反饋”的時候,他可能會這樣(常常略帶一絲慌亂地)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嗯,是這樣。”事實上,他真正想說的是:“我沒有反饋,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剛才是走神了。”

我們都有過走神的經驗。一些人也許認為它是不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因為對“走神”有評價:上課走神,說明我不夠好。同樣地,我們對“不懂”也有負麵的評價,這才被迫“裝懂”。所以你看,正是評價導致了這一部分經驗無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隻好拿更多的評價來填補。而心理谘詢和督導需要關注一切的經驗,心頭的一閃念也是大拚圖當中的一小片,不可放過。所以我反複強調不要評價。走神並不是一種值得批鬥的惡習,它隻是一段經驗。“剛剛發生了什麽,以至於你走神了?”

 

當我們了解到一次走神,我們就有機會了解到走神背後的東西。可能是這個人最近的某種困擾,也可能是互動中潛伏的某些問題。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會更深。不評價是一種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打開更多的自己,同時也看到更多對方。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谘詢師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體驗到哪些良好的感覺,在什麽部分?是哪一句話,哪個動作,甚至是哪個眼神,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說,你感覺到谘詢師的脆弱,格外需要你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隻是找不到別的話,才用這句萬能的評價來敷衍?如果是最後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還是有話又不想說?你隱藏起來的是什麽呢?

 

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認為上這個課沒有收獲。”我好奇的是,在課程的這段時間裏你是怎樣的體驗?是困得想睡覺,煩得坐不住,還是複雜到無法思考?你所收獲的信息是否都在預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導致了這種失望的感覺?

 

我也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你做得不夠專業。”我首先想知道,這裏的“專業”是指什麽?也許你想說的是“不夠溫暖”,那你不妨這樣描述:“剛才你說到這一句的時候,我感覺到不太舒服,也許是你的語氣帶來的,我有一種聯想,好像你沒那麽在乎這個來訪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說的是“沒有足夠多的理論支持”,那不妨說:“我注意到你的話裏理論名詞特別少。這讓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一開始適應這種交流方式會很麻煩。但它物有所值: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會拓寬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聯係。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個人感興趣,而且發自內心地願意陪他一起,觀察和交流各種經驗的流動。

 

是的,通過不評價的交流,我們表達出對人的興趣。在前麵的兒童研究中,還有一半的結果沒有講出來,那就是另一些因為努力被讚美的孩子,會更願意嚐試新的挑戰。一些研究者把兩者的差異解釋為:努力可控,而聰明不可控。但我還有另一個解釋: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並且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當我們關注一個人的努力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見了,而且我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我發現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並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選擇讚美的語言:“我覺得你這裏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認為你是很優秀的谘詢師。”但這還是在評價。

 

關於兒童教養的研究已經發現,“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名兒童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努力:“你一定平時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妨礙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雖然讚美聽上去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一個人捧到極高處,而後蓋棺論定。可怕的就是這個“定”字。當我們受到讚美之後,我們常常會害怕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我們可能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這樣的事情足以獲得讚美,為什麽還要冒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幹脆什麽都不做了。“你們都誇我文章寫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寫出來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怯。”我們用放棄來回應讚美。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太美了!”或者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簡直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於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於它,你隻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再產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它適合收進教科書裏,作為結論。如果是現實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還用說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說,讚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讚美怎麽辦呢?拒絕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實在沒有發展餘地。大家討論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討論很有價值,每個人都說得很好。”這會讓場麵的氣氛驟冷。假如你接受了這句評價,你就很難接下去說。除非忽略這句話,大家才能繼續聊。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隻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麽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麽老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隻是在訓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麵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關心的隻是對於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完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差學生。”仿佛是這樣的潛台詞。你可以聞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學生,隻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麽都不用說。除非你希望辯解:“不,我不是那樣!”可以想象,那將是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

 

 

 

通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麽可能。當我們采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曆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因為根本沒有辯解的對象。隻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裏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對下棋的孩子說:“剛才這一步的時候,你選擇和他兌子,他一下就沒有子用來防守了,但是你的車和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體的過程。這些話裏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於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不僅如此,在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我們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專家的視角。我們自認為是有資格給對方打分的。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這裏麵都暗含著某種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評斷你很牛,這暗示著我更牛,起碼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時候,被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盛讚,不啻於一種侮辱。——想一想那些在聽歌或看畫時搖頭晃腦,嘖咂有聲,卻根本不在點上的裝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創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鑒賞家,我們不同凡響!賽高!除此之外呢,隻剩一片空洞。這表示我並不認可你做的事,因為我根本沒拿正眼瞧它。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爽快一點承認:我不懂。雖然也會讓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實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我上學時朗讀英語課文,我父母完全聽不懂,但他們可以說:“我們聽到你一開始的語速很慢,聲音很響亮,越到後麵就越快,聲音也小下去了。”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有價值,而且,我知道他們在聽。這遠比說什麽“不錯,讀得真好!”要讓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課上,不懂裝懂往往會是導致評價的扳機。當我問學生“你對剛才這段話有什麽反饋”的時候,他可能會這樣(常常略帶一絲慌亂地)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嗯,是這樣。”事實上,他真正想說的是:“我沒有反饋,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剛才是走神了。”

我們都有過走神的經驗。一些人也許認為它是不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因為對“走神”有評價:上課走神,說明我不夠好。同樣地,我們對“不懂”也有負麵的評價,這才被迫“裝懂”。所以你看,正是評價導致了這一部分經驗無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隻好拿更多的評價來填補。而心理谘詢和督導需要關注一切的經驗,心頭的一閃念也是大拚圖當中的一小片,不可放過。所以我反複強調不要評價。走神並不是一種值得批鬥的惡習,它隻是一段經驗。“剛剛發生了什麽,以至於你走神了?”

 

當我們了解到一次走神,我們就有機會了解到走神背後的東西。可能是這個人最近的某種困擾,也可能是互動中潛伏的某些問題。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會更深。不評價是一種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打開更多的自己,同時也看到更多對方。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谘詢師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體驗到哪些良好的感覺,在什麽部分?是哪一句話,哪個動作,甚至是哪個眼神,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說,你感覺到谘詢師的脆弱,格外需要你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隻是找不到別的話,才用這句萬能的評價來敷衍?如果是最後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還是有話又不想說?你隱藏起來的是什麽呢?

 

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認為上這個課沒有收獲。”我好奇的是,在課程的這段時間裏你是怎樣的體驗?是困得想睡覺,煩得坐不住,還是複雜到無法思考?你所收獲的信息是否都在預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導致了這種失望的感覺?

 

我也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你做得不夠專業。”我首先想知道,這裏的“專業”是指什麽?也許你想說的是“不夠溫暖”,那你不妨這樣描述:“剛才你說到這一句的時候,我感覺到不太舒服,也許是你的語氣帶來的,我有一種聯想,好像你沒那麽在乎這個來訪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說的是“沒有足夠多的理論支持”,那不妨說:“我注意到你的話裏理論名詞特別少。這讓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一開始適應這種交流方式會很麻煩。但它物有所值: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會拓寬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聯係。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個人感興趣,而且發自內心地願意陪他一起,觀察和交流各種經驗的流動。

 

是的,通過不評價的交流,我們表達出對人的興趣。在前麵的兒童研究中,還有一半的結果沒有講出來,那就是另一些因為努力被讚美的孩子,會更願意嚐試新的挑戰。一些研究者把兩者的差異解釋為:努力可控,而聰明不可控。但我還有另一個解釋: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並且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當我們關注一個人的努力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見了,而且我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我發現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並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選擇讚美的語言:“我覺得你這裏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認為你是很優秀的谘詢師。”但這還是在評價。

 

關於兒童教養的研究已經發現,“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名兒童一句反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努力:“你一定平時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容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妨礙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

 

 

雖然讚美聽上去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一個人捧到極高處,而後蓋棺論定。可怕的就是這個“定”字。當我們受到讚美之後,我們常常會害怕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我們可能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工作:反正我做這樣的事情足以獲得讚美,為什麽還要冒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呢?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幹脆什麽都不做了。“你們都誇我文章寫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寫出來的,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怯。”我們用放棄來回應讚美。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太美了!”或者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簡直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於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於它,你隻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再產生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它適合收進教科書裏,作為結論。如果是現實的交流,就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還用說什麽呢?從這個角度說,讚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接受!但是讚美怎麽辦呢?拒絕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實在沒有發展餘地。大家討論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討論很有價值,每個人都說得很好。”這會讓場麵的氣氛驟冷。假如你接受了這句評價,你就很難接下去說。除非忽略這句話,大家才能繼續聊。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隻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麽事,而不僅僅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甚至針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麽呢?”而一個帶有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麽老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樁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隻是在訓誡。

 

後麵這種情況下,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關心的隻是對於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完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差學生。”仿佛是這樣的潛台詞。你可以聞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學生,隻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麽都不用說。除非你希望辯解:“不,我不是那樣!”可以想象,那將是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

 

 

 

通過前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這個學生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麽可能。當我們采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曆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因為根本沒有辯解的對象。隻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裏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對下棋的孩子說:“剛才這一步的時候,你選擇和他兌子,他一下就沒有子用來防守了,但是你的車和馬有了配合。”你注意的是具體的過程。這些話裏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於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不僅如此,在我們給出評價的時候,我們暗暗使用了上帝,至少是專家的視角。我們自認為是有資格給對方打分的。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這裏麵都暗含著某種不平等,甚至是妄自尊大。你很牛,但我敢評斷你很牛,這暗示著我更牛,起碼我足以考察你的牛。有時候,被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盛讚,不啻於一種侮辱。——想一想那些在聽歌或看畫時搖頭晃腦,嘖咂有聲,卻根本不在點上的裝逼犯吧。你是非常棒的創作者,我是非常懂的鑒賞家,我們不同凡響!賽高!除此之外呢,隻剩一片空洞。這表示我並不認可你做的事,因為我根本沒拿正眼瞧它。這種情況下,倒不如爽快一點承認:我不懂。雖然也會讓人失望。然而,至少有一份實事求是的尊重在。

 

不懂的人,也能夠描述自己的經驗。我上學時朗讀英語課文,我父母完全聽不懂,但他們可以說:“我們聽到你一開始的語速很慢,聲音很響亮,越到後麵就越快,聲音也小下去了。”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有價值,而且,我知道他們在聽。這遠比說什麽“不錯,讀得真好!”要讓我感到舒服。我注意到,在我的課上,不懂裝懂往往會是導致評價的扳機。當我問學生“你對剛才這段話有什麽反饋”的時候,他可能會這樣(常常略帶一絲慌亂地)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嗯,是這樣。”事實上,他真正想說的是:“我沒有反饋,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剛才是走神了。”

我們都有過走神的經驗。一些人也許認為它是不可以公開說出來的,因為對“走神”有評價:上課走神,說明我不夠好。同樣地,我們對“不懂”也有負麵的評價,這才被迫“裝懂”。所以你看,正是評價導致了這一部分經驗無法被描述,造成的空洞就隻好拿更多的評價來填補。而心理谘詢和督導需要關注一切的經驗,心頭的一閃念也是大拚圖當中的一小片,不可放過。所以我反複強調不要評價。走神並不是一種值得批鬥的惡習,它隻是一段經驗。“剛剛發生了什麽,以至於你走神了?”

 

當我們了解到一次走神,我們就有機會了解到走神背後的東西。可能是這個人最近的某種困擾,也可能是互動中潛伏的某些問題。我們對彼此的理解都會更深。不評價是一種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打開更多的自己,同時也看到更多對方。

 

在我的督導課上,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谘詢師做得非常好。”我好奇的是,你體驗到哪些良好的感覺,在什麽部分?是哪一句話,哪個動作,甚至是哪個眼神,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還是說,你感覺到谘詢師的脆弱,格外需要你這一句肯定?又或者,你隻是找不到別的話,才用這句萬能的評價來敷衍?如果是最後這種情況,你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還是有話又不想說?你隱藏起來的是什麽呢?

 

我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認為上這個課沒有收獲。”我好奇的是,在課程的這段時間裏你是怎樣的體驗?是困得想睡覺,煩得坐不住,還是複雜到無法思考?你所收獲的信息是否都在預料之中?是否失望?哪些部分導致了這種失望的感覺?

 

我也不希望學生僅僅說“我覺得你做得不夠專業。”我首先想知道,這裏的“專業”是指什麽?也許你想說的是“不夠溫暖”,那你不妨這樣描述:“剛才你說到這一句的時候,我感覺到不太舒服,也許是你的語氣帶來的,我有一種聯想,好像你沒那麽在乎這個來訪者的感受。”或者你想說的是“沒有足夠多的理論支持”,那不妨說:“我注意到你的話裏理論名詞特別少。這讓我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一開始適應這種交流方式會很麻煩。但它物有所值:通過這種交流方式,我們會拓寬對經驗世界的認識,也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聯係。當然,前提是我們對這個人感興趣,而且發自內心地願意陪他一起,觀察和交流各種經驗的流動。

 

是的,通過不評價的交流,我們表達出對人的興趣。在前麵的兒童研究中,還有一半的結果沒有講出來,那就是另一些因為努力被讚美的孩子,會更願意嚐試新的挑戰。一些研究者把兩者的差異解釋為:努力可控,而聰明不可控。但我還有另一個解釋:努力是一個長期過程,並且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當我們關注一個人的努力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說:嗨,你做的事我都看見了,而且我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36961-949357.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苗鵬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轉載]美國開始第三次剪羊毛
下一篇:[轉載]C#之父Anders首來華:從TypeScript看開源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7970/201601/511387.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