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楊振寧: 直覺--興趣—準備—突破
[轉載]轉-楊振寧在南科大-關於科研的9點建議
已有 134 次閱讀2015-11-24 11:29|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科研經驗
楊振寧在南科大演講了倆小時 其實就想跟你們說9句話
2015-11-15 深圳直播車
聽說楊振寧院士將在深圳高校演講的消息,南科大的學生圈“沸騰”了。而除了南科大的師生,來自深中、實驗、高級及科高的部分師生也來到現場一睹大師風采。 直播君了解到,此次也是南方科技大學第一次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來校作報告。直播君在現場目睹了講座現場“盛況”——座無虛席,走廊和前排的有利地形也被“占領”。據說,除了演講現場,校方還專門設了兩個分會場,方便同學和老師們在圖書館與書院觀看直播。↑3:45,原定的演講時間,楊振寧攜妻子翁帆準時出現在南科大的第一教研樓報告廳和現場觀眾碰麵。首先便對南科大提出了寄望,他說:“這是我做訪問的最年輕的一個大學,也是一個我覺得發展前途最快的大學”。在之後的一個多小時,楊振寧院士和現場觀眾分享了《我的學習與研究經曆》。為了多吸取點如何獲諾獎的經驗,直播君幾乎全程豎著耳朵。
接下來全部跟大家分享:在演講中,楊振寧著重和大家分享了這九條經驗:
1、直覺和書本知識有衝突,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2、和同學討論是極好的深入學習的機會
3、注重新現象、新方法,少注重書本上的知識
4、自己找理論題目
5、研究生找題目感到沮喪是極普遍的現象
6、“興趣—準備—突破”這三部曲是做研究工作成功必定要經曆的
7、有好想法不輕易放棄
8、要解決基本問題
9、能在一個領域開始時進入此領域是最幸運的
對楊振寧影響最大的書:演講開始,楊振寧就向大家介紹了一本書——《The Mysterious Universe》(《神秘的宇宙》),而這本書也是楊振寧和物理產生淵源的開始。“當時在北平上中學,那個學校很小,隻有差不多300個同學,有100個住校,我是住校的學生之一,那個學校隻有一個很小的一個屋子,有一些圖書雜誌,我常常到那裏麵去瀏覽,在那裏看見這本書,當時我看的是中文翻譯,我看了以後,非常感興趣。它裏麵用通俗的語言,講了1905年的狹義相對論發展,一起1925年量子物理學的發展。我看了知道,原來世界上的現象還有非常重要的、非常神妙的一些規律。當然,就是我想對於我後來選擇物理有密切的關係。” 分享學習經驗:1937年,沒有讀過高三的楊振寧開始準備考試讀大學,從沒接觸過物理的他借了一本教材書在家裏閉關學習。他一直不明白為何圓在旋轉之時,加速度等於速度的平方除以半徑,整整想了兩天,最終搞懂了向量的重要性。“為什麽書中寫著圓旋轉力量會向著圓心?我的直覺說那是不對的!”這樣的直覺讓楊振寧花了更長的時間來研究這個問題,直到他最終搞懂了,自己的直覺錯了。“你發現直覺和書本知識有衝突,在那時候,你不能放鬆,你要仔細弄清楚,為什麽你當初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學習機會。”這是楊振寧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為大家總結出來的一句金玉良言。關於學習態度:楊振寧考取西南聯大時的準考證現場,楊振寧分享了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時候,和同學深入“切磋”的學習經曆。“我們無休止地辯論著物理裏麵的種種題目。記得有一次我們所爭論的題目是關於量子力學中‘測量’的準確意義。這是哥本哈根學派的一個重大而微妙的貢獻。那天從開始喝茶辯論到晚上回到昆華中學;開了電燈,上了床以後,辯論仍然沒有停止。我現在已經記不得那天晚上爭論的確切細節了。也不記得誰持什麽觀點。但我清楚地記得我們三個人最後從床上爬起來,從這次辯論當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教育體製的看法: 現在很多中國人都認為中國教育體製不好,美國教育體製好,這是錯誤的。雙方各有各的好,正確的方式是,對於大多數中國年輕人應該給他一些美國啟發式的教育,而對於美國的小孩,可以讓他適當地多做習題。送給學子的話: 如果你對於某些東西特別敏感,容易發生興趣,你值得注意。也許這個就是你特別有本事的地方。如果你培養這個方向,也許將來就可以發展出來。 演講最後,他告訴在座的年輕的同學說:“我希望你們能夠發現你們的興趣,然後發展你們的興趣。最後,使得你們的興趣能夠最後開花結果。”
文末福利一直在台下聆聽的翁帆女士
撰文:劉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