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棄嬰和孤兒”“美國娃”

(2015-11-23 11:11:32) 下一個

Having seen many American families adopt children from China, I's shocked and taken by surpise with the tone of this article, and posted here to see if it's legitimate.

Regardless, these children are blessed living in the USA, blessings some of them didn't know. Psychologically, some may miss their native parents,  nature of human.

~~~~~~~~~~~~~~~~~~~~~~~~~

被領養華童的困惑:我是美國娃還是中國人?(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7770 次)
有一類人,從出生起就遠離故鄉,與養父母生活在異國他鄉。越長大,越發現自己並不屬於這裏,他們疑惑自己的身份,在兩個國家之間尋找歸屬感,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是從中國被領養到異國的華童。

由“棄嬰和孤兒”變身“美國娃”?

領養華童,是指被中國親生父母遺棄,被異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兒童。

美國是收養中國兒童最多的國家,據今年4月初的報告:從1999年起,美國的領養華童有7.1萬多名。2014年有2040名,占當年美國家庭從海外收養兒童總數的2/5。
 


美國前任駐華大使洪博培從中國揚州收養了一名被遺棄的女嬰。
 


好萊塢影星梅格·瑞恩與領養的中國寶寶雛菊。

為何美國人如此熱衷領養中國娃?

由於出生殘疾、貧困、性別歧視等眾多因素,中國每年新增許多棄嬰和孤兒,其中絕大多數為女嬰和殘疾兒。而在美國,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低下,夫妻結婚時間遲,領養一個孩子成為熱門選擇。

很多美國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再加中國領養機製和《收養法》比其他國家的領養較為健全,費用低,且美國醫療發達,不少美國家庭選擇中國的兒童進行領養。這些被收養的華童中,很多兒童帶有殘疾。
 


美國媽媽收養的殘疾寶寶。

中國娃到美國的生活狀況如何?
 


美國養父母為領養華童過生日

領養中國孩子的美國家庭,90%以上生活在中產階級的上層,擁有自己的別墅,被收養的中國孩子擁有自己的房間,處於優越的水平。總之,到美國生活,可能是當時中國棄嬰、孤兒們的“改變命運的選擇”。

我究竟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身份認同問題是領養華童未來最難克服的問題,也是美國領養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據一項調查顯示,三成領養華童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隻有不到一成認為自己是白人。其實,大多數的領養華童都可以融入當地社會,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無法跨過心理關口:我究竟屬於哪國人?

“我覺得自己既不是中國人,又不是美國人。”

“如果我是中國人,為何不會說中文;在美國,我又因外表與他們不同而被歧視。”

一些人因為此類歧視而選擇拒絕自己母國的文化傳統,刻意追求白人的外表,性格還由此變得內向、憂鬱和易怒。

為了不讓領養華童產生身份認同的困擾,在他們成長的時候,美國的養父母更多采取“開放性教育”:讓華童融入美國文化的同時,也要了解自己民族和傳統文化。他們相信:具有雙重或多重文化認同是克服身份認同問題的最佳方式。

比如,美國父母和領養華童一同學習中文與中國文化、穿中國傳統的衣服、走進華人社區過“農曆年”、“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等。有的美國父母親自帶孩子踏上“中國尋根之旅”或送孩子參加相關“夏令營”,增加對中國的了解。
 


領養華童和父母“過大年”

事實證明,“尋根”有助於身在異族環境的孩子樹立自信。曾有一位名叫淨的養女“尋根”後一掃以往的頹喪情緒:“我覺得我屬於這裏,回中國看看讓我覺得我不孤 單。”養父母也說:“以前,淨總是對自己不滿意,但現在她挺著胸走路,身體站得很直。淨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在學校裏被同學們追問中國的事情。淨變得快樂,仿佛一下子長高了許多。”

不僅如此,這些領養華童的美國家庭還自發建立了各種聯誼會組織,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領養華童家庭協會,現有 100多個分會,遍布全美各地。這些分會都建立了各自的聯係網站,定期舉辦聚會和聯誼活動,擴大領養華童的社交範圍。
 


紐約華埠新春大遊行中領養華童和美國父母。

回國尋親之旅不免坎坷

“我叫哈莉。我在1995年被領養,我現在生活在美國。我喜歡唱歌、拉小提琴和跟朋友出去玩。我現在過得很好,但我想找到親生父母。”在長江之畔的一個村子,哈莉與養母把一則中文尋人啟事,貼在了村頭一堵牆上。哈莉當年就被遺棄在那個村子。

幸 運的是,哈莉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生父。但這種情況並不是很多。很多從福利院、孤兒院被收養到美國的華童,可能都是被秘密拋棄的棄嬰或是孤兒。想要尋找到自己的身世,並不簡單。再加在異國他鄉生活,語言、文化、國內孤兒院領養記錄不全等原因,許多回國認親的領養華童都無功而返。尋親之路不免坎坷。
luckystarweiwei 發表評論於
歧視什麼啊?哪有什麼歧視。人民日報危言聳聽。
老牛仔 發表評論於
人民日報還屬於低級水平

“事實證明,“尋根”有助於身在異族環境的孩子樹立自信。曾有一位名叫淨的養女“尋根”後一掃以往的頹喪情緒:“我覺得我屬於這裏,回中國看看讓我覺得我不孤 單。”養父母也說:“以前,淨總是對自己不滿意,但現在她挺著胸走路,身體站得很直。淨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在學校裏被同學們追問中國的事情。淨變得快樂,仿佛一下子長高了許多。”

這隻是說明, 小孩知道了自己的獨特性。 能直視了自己的身份定位。 美國的主流文化還是鼓勵和肯定人的獨特性。

而不是偉大的中國的讓他們有了自信。 他們是中國的棄兒 !!!!!!!!!!!!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揮一揮手 發表評論於
又要動棄嬰腦筋了。提這種問題居心叵測,而且無恥。
利用主義失效了,要利用他人的愛心了。
對那些棄嬰,養父母的國籍就是棄嬰的國籍。棄嬰出生在哪裏重要嗎?在哪裏生存,生活才重要。
文學城普通人 發表評論於
這些養父母的心懷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尤其是東方人有傳宗接代的想法。
高斯曼 發表評論於
這些孩子就是美國人,沒的說!
天地談 發表評論於
你是幸福的娃!
幸存者偏差 發表評論於
pi話
Tan2018 發表評論於
人民日報又來日了。尼瑪共產黨禍國殃民製造人渣遍地,棄嬰比比皆是。人家美國人出於愛心領養中國孩子,尼瑪還冷嘲熱諷。說中國孩子在美國早歧視?尼瑪也配說美國?尼瑪棄兒在大陸連命都活不下去,遑論歧視。共產黨禍國殃民幾十年,把大陸變成世界上妓女最多棄兒最多騙子謊言最多的國度。
biaobiao 發表評論於
要是沒被領養困惑更大:作為一個屌絲活著?還是象條狗那樣死了拉倒?
望自遠方 發表評論於
除了把他們拋棄的生物父母,這些孩子和中國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那裏來的什麽困擾? 黑人孩子會困擾自己是不是非洲孩子嗎? 人民日報這個水平,就是瞎忽悠國內老百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