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關於有機食品和心理學的研究披露,崇尚有機食物的人群,容易有自以為是和缺乏同情心的問題。雖然此項研究的規模很小,可能有誤差,但是驗證了很多人的日常觀察。因為認為自己在有機食物上的正確選擇,造成心理上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並且把這個優越感用在與人交際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對別人的評價更嚴苛,也不願意幫助別人。這個微妙的心理有時甚至反映在有機食物商店的銷售服務人員身上。在這些商店的工作人員更容易對顧客不耐煩。
我個人覺得這個結果並不奇怪,也讓我聯想到前不久有關多維維生素的研究。在那項研究中,服用多維維生素的人群,更容易選擇不建康生活方式,雖然實際上所有參試者都沒有用維生素。僅僅認為自己用了維生素,在心理上就覺得自己選擇了健康,有了資本,有了優勢,在其它方麵可以放縱一些。
以我個人理解來看,養生健康首在心理健康。一個人的心態既影響一個人的生活選擇,也決定了一個人對外部世界的反應。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追求,但是凡事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要健康長壽就要順應天時,選擇地利,力求人和。
天時和地利經常是不可分的,因為地域不同,天分也不同。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定要考慮所在的地域,考慮季節和時光差異。前些年,有人大肆推廣北海道養生食譜,理由是北海道人長壽。問題是,你住在北海道嗎?如果不是,當地的氣候和生活環境跟北海道相近?如果住在赤道的人采用北海道食譜行嗎?氣溫不同,濕度不同,光照不同,做息習慣不同,飲食能相同?不考慮個人所處環境和地域,照抄別人的東西,老祖宗管這叫刻舟求劍,這樣做於健康有害無益。
一個人不能脫離環境,也不能脫離社會,人和的關鍵就是不要對立。談到環境汙染,談到食品安全,談到社會變遷,談到工作壓力,每個人都有諸多不滿。問題是,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你能改變這一切嗎?不要說改變,你能逃避這一切?如果不能,你所能做的就是適應環境,適應社會,否則隻能被淘汰。生活在美國,你就不要羨慕中國,生活在城市,你就不要羨慕農村。比如說,現代生活需要更多辦公室時間,很多人需要晚上工作,你的飲食保健能用以前的公式嗎?有人推薦某長壽老人的秘訣,對你有用嗎?可以參考,但是你能模擬他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嗎?不能。
譬如對素食,我不反對,但是覺得不能迷信。現在很多素食推崇者把素食跟宗教,跟道德聯係起來,我很難接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醫養生,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來源於道家思想。佛家講究的是看淡塵世,看輕皮囊,來源於佛家的素食怎麽跟長壽和養生有關了?我有時很糊塗。再如,有研究發現,增加素菜攝取可以降低腸癌,有人不考慮原來的結論是在什麽條件下得出的,也不管有沒有道理,進而推論素食者不易患癌症,甚至素食者更健康的結論。腸癌發病率低,所有癌症就都低?癌症低了就一定長壽?這個推論隱含的前提是什麽?
談到中醫的時候,我曾說過,名醫之所謂成為名醫,不是因為他拜了名醫為師,是因為他自己多年勤奮積累。那麽,談到健康長壽,您去看看,那些長壽者是整天聽專家意見,模仿別人的食譜和生活習慣的人嗎?不是。談到養生之道,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這些人比別人活得自在,從來不刻意追求長壽。這就是平常心所在。
對大多數人來說,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隻是,也隻是一個平常人。平常人要想健康長壽,就過好自己的平常生活,保持自己的平常心。健康長壽本來就不易,您自己千萬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關鍵是任何東西都是有利有弊。喂養小孩要注意,但是太過精細反而不好。最近的一項研究,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我的看法,就是幼兒期接觸病毒細菌,對免疫係統的正常發育有益。
我們不能生活在真空裏,也沒法逃避社會,所以隻能適應社會,適應環境。
不過有一個問題請教。 是不是organic食品含激素少,有利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跟風過,不過隻給孩子。
1.不要輕信,網上很多文章有商業炒作成分
2.不要迷信,無論是否吃素和有機,都會有健壇問題
關鍵是要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