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學中醫有點象學圍棋,入門容易,學好不易
中醫的陰陽就像圍棋黑白兩子。
背書就像開始背定式,但是學會定式隻是一個入門基本功。沒有悟性,缺乏專研,永遠也成不了高手。
下圍棋需要計算,也需要感覺,需要綜合判斷能力。有些東西老師是沒法教給你的,要自己悟出來才有用。沒有一盤棋是相同的,也沒有一個病人是相同的。
圍棋有死點,診病也有死點。就像吳清源與本因坊秀哉的那盤棋,吳清源已經勝定了,對方多次掛盤(那時沒有限時,上家可以隨時掛盤,想好了再繼續)。最後,本因坊門下一位不出名的弟子,發現了一個好點,一子解雙征,最終翻盤。
問題的關鍵就是,那個點是存在的,可是諸多高手就是看不見。
按理,圍棋是最容易應用現在計算技術,因為本身就是二進製選擇,規則和限製很少。可是一個簡單棋盤,19x19=381,2的381次方等於多少?
有人說,中醫不是科學,因為中醫不能規範化,請你計算一下,如果上麵原帖兩個表格代表棋盤,有多少種可能性?是不是比圍棋要複雜一些?
我是理科出身,曾用不到兩年時間達到圍棋業餘二段水平。中醫簡單一個八剛辨證,辨了兩年越來越糊塗。不說別的,就一個簡單寒熱,應該是最容易的。剛開始練習考試,從來不會錯,後來越錯越多。如果你仔細分析,沒有一個人是簡單的寒或者熱,一定是有寒證就有熱症,有熱症就有寒證。寒熱交錯,你說是寒還是熱?
終於有一天,記得是方劑最後一次病例討論,我對老師說:寒熱不過是人體生理平衡破壞在局部的表現,有寒當然一定有熱。有熱又有寒,多是氣血或者經絡運行不暢。與其關注寒熱,更應該注重為何運行不暢。
這不是玄虛,這是分析問題的方法。
其實,寒熱也好,虛實也好,或者髒腑辨證,都是整體中的一部分,就像是拚圖中的一個卡片。離開整體,單純看一個卡片,沒有多大意義。中醫也是如此。
作為愛好,網上看點資料,聽聽講座,掌握一點中醫知識,對每個人都有好處。但是,如果覺得中醫僅此而已,那是井底之蛙。
謝謝轉貼好圖。
黑子
白子
沒子。
謝謝秋樹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