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探索

用不受宗教束縛的思想去看待聖經
正文

別拿慈禧不當幹部

(2012-01-11 08:36:01) 下一個

最近讀到《明朝那些事兒》第五卷第11章寫萬曆皇帝他媽那段,作者“當年明月”插入了一段對曆史上女權時期的人物分析,其中提到“慈大媽”(慈禧)。光看當先生給慈禧的這個謂稱就充滿了無限的鄙夷,文章更是有失公允,基本上繼承中學曆史教科書的全部糟粕,把是她幹的或不是她幹的糗事,都一股腦兒的推到她頭上。

誠然,作為當時朝綱的實際掌控者,對很多曆史事件是要負一定的責任,但有關重用義和團,導致八國聯軍之災的責任,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跟她沒關係,是艾新覺羅家的男性王爺頭腦發昏搞出來,這一點,八國聯軍也心知肚明,要不然就不會請回“西幸”路上的慈禧繼續主政了。

我之所以在那位肇事的王爺前麵加一個純屬廢話的定語——“男性”,乃是因為在女人執政這個問題上,當年明月先生從骨子眼裏透露出一種男尊女卑的情結。為了掩蓋這種情結,表達出一種貌似的公允,當年明月提到,洋人也為光緒皇帝向慈大媽求情,暗示洋人也是支持男人執政的。

但是,當先生錯了,洋人是支持慈禧的。

在洋人勢力已經滲透到宮裏,直接影響中國內政的晚清時期,沒有洋人的支持,慈大媽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垂簾。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得到洋人的支持,光緒也不可能那麽輕易被袁世凱出賣,窩窩囊囊活在慈禧的掌控中。袁世凱正是以他優秀政治家兼軍事家的敏銳,洞察到光緒不受洋人的待見,所以,關鍵時刻舍光緒而把寶押在慈禧身上的。

這就奇怪了——洋人為什麽要支持慈禧這樣一個女流呢?說起來也沒什麽意思,無非是慈禧姓耶,而西方人多是耶穌教的信徒,對姓耶的特別感冒。

有人可能會質疑:慈大媽是女流,而耶穌是純爺們,他們之間會有什麽聯係?

沒錯,耶穌是個“純爺們”。

卻不是真爺們。耶穌是個傳說人物,就像孫悟空、朱八戒一樣,他的男人形象不過是信徒們想當然地設計出來的——神子嘛,當然是男的。事實上,他是“處女所生”。我們知道,男性染色體XY必須受之於父親。從染色體的角度看,沒有父親的耶穌跟慈大媽應該是同性。況且,慈禧晚年也被稱為“老佛爺”,也是“爺們”。

可見,女人當爺,是有曆史傳統的,並非到了“曾哥”時代才有“純爺們”一說。

另外,對於女人執政,洋人並沒有與“當年明月“相似的心理障礙。在慈大媽執政期間,大英帝國,也是牝雞司晨。

對從小受“處女生子”這種非正常生育現象洗腦的西洋人來說,“牝雞司晨”、“公雞抱窩”才是正常現象。雖然前者有英國女王為實例,而後者子虛烏有,但好萊塢卻為此專門拍過一個電影,請來了大名鼎鼎的雞肉男施瓦辛格,著實把“公雞抱窩”虛擬了一把,過了一回信仰上的幹癮。

正因如此,慈禧當政在西方人眼裏非但沒有絲毫的不妥,而且自慈禧回京重掌政權後,洋人是早請示、晚請安、獻美女(可惜慈禧消受不起)、獻作家、獻畫家、獻記者、獻攝影師。簡直把她當成耶穌再生,忙著作傳攝影做紀念,很是巴結了一番。

拋開洋人出於宗教情結的支持,慈禧的當政,其實還是受到朝廷很多男性大臣的支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袁世凱告密。在他心目中,就沒有“當年明月”那樣的性別歧視,而且認為,太後當政,強過皇帝當政。究其原因,也不難理解。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大宅門》這出戲,老爺子交權(一串鑰匙)的時候,雖然還有幾個兒子,卻把家政大權和祖傳秘方交給了兒媳婦。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女人不是不能執政,中國有不傳女兒傳兒媳婦的傳統,國家大事說穿了跟家務事也沒什麽兩樣。但關鍵還在於,慈禧太後確實有從政的能力。關於這一點,我也不想舉太多的例子,隻看她一死,權位傳到溥儀的父親——艾新覺羅家另一位男性王爺——醇王爺手裏,立馬崩盤就知道,有執政野心的男人不少,但有執政才能的男人卻不多。

古今中外,男人執政是主流,但平庸之輩不少,亡國之君也不少,倒是在寥寥無幾的女人執政期間,很少看到女人把國家治理到亡國境地的。慈大媽執政時代,絕不是中國曆史的遺憾,至少不是清朝皇室的遺憾,正是有了她,清室才得以苟延殘喘,到她一死,清朝的氣數也就絕了。

在話及女人執政史上,當年明月對武則天的執政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與慈大媽的執政做過一番比較,把慈大媽好一通貶損。個人認為,這有失公允。要知道,武皇期間,中國是世界強國,萬方來儀,駕馭那些還處在荒蠻時期,未曾教化的洋人非常容易,隻要接受他們的朝賀,再回贈些財物就天下太平了,頂多就是出嫁個把公主,貼上個把女人的幸福而已。但到了慈大媽執政的時候,洋人勢力以今非昔比,在一個男人為大、夷強我弱的環境下,駕馭朝內的男性已屬不易,控製那些不受他權力掌控的洋人,其政治手腕應該是不輸於武則天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她沒有武則天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相貌。對於靠走後妃路線走上執政之路的中國女人來說,這是非常要命的。這從當年明月以“大媽”相贈可以看出,在男人心目中,慈禧執政的時候,別說已經年老色衰,就是年輕的時候,也不曾漂亮過。

當然,這是“當年明月”的想象。

在當先生的想象中,武則天就算不是年方二八的美妹,至少也是劉曉慶扮演的那種,六十歲老太太看上去像三、四十歲的豔婦。而慈禧即使年方二八也是“大媽”。

這個想象是靠譜的。

長著一張階級鬥爭臉的慈禧,能成為鹹豐的寵妃坐鎮西宮,並三次垂簾,除了運氣外,除了掌權後可以打壓不服氣的男人政客外,其鑽營手段和政治城府也是不容小覷的。雖然她最終都沒能象武則天那樣稱帝,而隻是一介太後,但我同樣認為,她是一位不世而出的傑出政治人才。

最後要說的是,瑕不掩瑜。作為一個明史專家,“當年明月”對慈禧這個清史人物的失敗評判,無損《明朝那些事兒》的整體的完美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