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從巴門尼德到康德---漫談理性主義哲學

(2024-03-14 18:41:46) 下一個

幾位對哲學感興趣的交大同學前不久討論巴門尼德,說他很難懂。我恰好正想寫一篇關於古希臘哲學的文章,於是改變計劃,決定談一談巴門尼德和他的核心概念“存在”。他開創形而上學和理性主義哲學,參與塑造了西方傳統精神。在過去兩千多年裏,理性主義一直在西方思想界占主流,康德是最新的集大成者。但理性主義始終受到經驗主義的挑戰。自文藝複興以來,它們的對立與現代科學的發展互相影響。

第一章 巴門尼德和他的思想

在中國的春秋時代、楚莊王稱霸前後,哲學誕生於古希臘。泰勒斯被廣泛認定為第一個哲學家。又過了一個半世紀,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相繼登上曆史舞台,將哲學推向第一個高峰,史稱希臘三賢。巴門尼德介於這兩個時代之間,是邏輯學之父、形而上學之父、以及理性主義在遠古的先祖,因此曆史地位崇高。他生活年代與孔子重疊。

圖1. 早期哲學家們在世時間對比。包括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約620 - 545BC)、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540 - 480BC)、巴門尼德(Parmenides of Elea, 約 515 - 445BC)、芝諾(Zeno of Elea 約490 - 約430 BC)、蘇格拉底(Socrates, 470 - 399 BC)、柏拉圖(Plato, 約428 - 348 BC)、亞裏士多德(Aristotle, 384 - 322 BCE)、和中國的孔子(約551 - 約479 BC)等。

遠古時代,希臘文明引領全歐洲。希臘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多個殖民地,巴門尼德生活在其中之一,位於今天意大利西南沿海。他家境很好,父親是貴族,平時行醫,社會地位高、也很富裕。當時知識匱乏,比如歐幾裏得的《幾何原理》還要等兩個世紀後才出版。醫學是科學知識最集中的領域。這樣的環境讓巴門尼德從小接觸到思想界前沿。古希臘人信奉多神,太陽神阿波羅地位崇高。成年後的巴門尼德成為阿波羅神廟裏的牧師,帶領眾人崇拜神,演示神跡等。他還為人治病,參與政治,並積極寫作。他對神虔誠,非常專注。按現代中國人眼光,他神叨叨,還裝神弄鬼。但當時整個社會對信仰之事都極端嚴肅。

圖2. 左為巴門尼德塑像,建於6世紀;右為柏拉圖《對話錄》中的名篇《巴門尼德》。希臘人崇敬哲學家。巴門尼德成名後周遊各地,講演,與仰慕者們交流。在65歲時,他帶領門徒芝諾等人來到雅典,遇到隻有19歲的蘇格拉底,討論起後者的新觀念,“理型”(Forms)。多年以後,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將這番對話記錄成文。理型理論是理性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環節,深受巴門尼德影響。但巴門尼德對之疑慮很多,問題犀利。其中關鍵部分蘇格拉底無法解答。幾個世紀之後,基督教哲學崛起,這些問題才被解決。

巴門尼德隻有一部代表作,《論自然》,是一首長詩,如今隻剩殘篇。整首詩分三部分,講述他的一次神啟,或稱白日夢。第一部分鋪陳。他被黑夜女神召見,女神派來天使,駕駛馬車帶他離開家,風馳電掣,跨越“日夜門”,進入天國,麵見女神。白天在這裏代表現實,黑夜代表神的世界,跨越日夜門就是在現實與天國之間轉換。第二部分標題是《論真理》。女神向他揭示,萬物的本質是“存在”,以及“存在”具有哪些性質。這些知識千真萬確,是真理。第三部分名為《論意見》。女神說,人從現實中得到的知識都是表象(Appearance),貌似正確(Seeming),實則不可靠,因此不是真理,隻是人的意見(Opinions)。

但是,女神又對巴門尼德說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大意是,“你既要學習真理,也要學習人的意見,即使後者並不保證為真。人的意見如何變得值得相信呢?必須上下求索、窮極現實“。窮極現實,意思是人不斷追究,到達現實世界的盡頭,因為那裏離神和真理最近。在今天,這段話仍然具有深刻意義,尤其在探討科學與真理的關係時。

圖3. 巴門尼德《論自然》殘篇編號Fragment 1, 28-32 英文翻譯。其中 mortals指凡人,與神區別。

A.關於“存在”的邏輯推理

《論自然》裏有句招牌名言:

“存在”存在,“不存在”不存在。                          (Exp. 1)

其中引號裏的“存在”與“不存在”是主詞,引號外的是主詞的定義、核心性質、和狀態。全句的意思是,“存在”的定義、核心性質、和狀態,就是它存在;“不存在”的定義、核心性質、和狀態,就是它不存在。這句話原是希臘語,英文翻譯為What is, is; what is not, is not. 或者Being is, not-being is not.

巴門尼德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論自然》裏一套簡單、嚴謹的,關於“存在”的論述。以下用現代邏輯語言複述。“不存在”和“存在”互為邏輯非:

其中,~代表邏輯“非”,Φ是空集,I是全集。I的內涵依討論範圍而定,可以是現實世界,也可以是“整個現實”(The whole reality)。本文中“現實”代表物質世界;“整個現實”則代表“世界”、或“整個世界”,包括物質、人心、和其他一切被發現存在的東西。巴門尼德認為“存在”有以下性質:

1. 無生無死,是永恒的。因為“誕生”是從“不存在”變成“存在”的過程,“不存在”是其中必要因素。但根據(Exp. 1),“不存在”不存在,所以“誕生”也不存在。類似地,“滅亡”是“存在”變成“不存在”,其中“不存在”又是必要因素,所以“滅亡”也不可能。日常生活中人們說的“誕生”與“滅亡”,比如一棵樹的生與死,在哲學意義上隻是“存在”從一種形式變成另一種形式,並非“存在”本身的生與死。

2. 無邊無際,沒有止境,是無限、和無處不在的。假如“存在”有邊界,那麽緊接邊界的另一側不可能是“存在”,必然是“不存在”。但根據(Exp. 1),“不存在”不存在,所以“存在”不可能有邊界。這代表“存在”無限、無處不在、充滿整個現實,既充滿物質世界,也充滿思想世界。

3. 唯一並統一,不可能有多個“存在”,“存在”也不可能由分離的多個部分組成。假如有多個“存在”,或雖然隻有一個“存在”,但它有多個組成部分,那麽多個“存在”之間、或 “存在”的多個部分之間,必然有分割物。這個分割物不可能是“存在”。如果是,多個“存在”、或“存在”的多個部分都連為一體,也就沒有“多個”之說了,因此分隔物隻可能是“不存在”。但根據(Exp. 1),“不存在”不存在,所以分隔物不存在,“存在”也就隻能是唯一且統一的。整個現實因此連成一體,物質與思想緊密相連,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緊密相連。

4. 完全不變化,完全不運動。變化,指主體在某個時刻處於某個狀態A,在另一個時刻處於狀態~A。但“存在”永遠隻有一個狀態,如果它變化,隻可能變成“不存在”。但根據(Exp. 1),“不存在”不存在。所以“存在”不可能變化。運動是時空中的一種變化,當然也不可能。

巴門尼德和門徒芝諾都認為,現實中的多樣性、變化、和運動等,都是幻影 (delusions),看似存在,其實不存在。世界的本質是“存在”,它是統一的整體,不變化也不運動。但人利用名稱、定義、區別、界限等,把整體的“存在”硬性劃分成多個部分,才出現了具體事物、世界的多樣性、運動、變化等。但這種劃分,以及它造成的後果,都是虛假的。芝諾特別強調這點,並設計出多個悖論作為證明。

B.巴門尼德的曆史地位

a.形而上學與本體論之父

形而上學(Metaphysics)是個哲學分支,探究世界本源、或第一原則。它的核心觀念是,在現實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高於現實,主宰現實。Metaphysics 來自希臘文,physic-意為“物體”;meta-意為“之後”、“之上”;所以Metaphysics就是“超越物體”。中文“形而上”來自古文,意思是“超越有形”。非常貼切的翻譯!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的分支,認為事物有獨立於人、且不能被人感知的本質。在巴門尼德時代,人們已經懂得萬物都有生老病死、都被時空局限。人從來沒感知過、也永遠不可能感知到任何永恒、無限的東西。但“存在”是永恒和無限的,說明它不可能屬於我們能感知到的世界。人感知的極限範圍是現實世界、或物質世界,所以現實、物質世界、感知世界是同義詞。必然還有另一個世界容納“存在”,那就是“彼岸世界”。“存在”概念奠定了形而上學的基礎,所以巴門尼德是形而上學之父。“存在”就是萬物獨立於人、又不能被人感知的本質,所以“存在”的性質就是本體論的核心,巴門尼德也是本體論之父。他對“存在”的分析如此完備,直到今天也無人超越。他幾乎一人創立和完成了本體論。

圖4. 世界觀對比:唯物主義 vs 形而上學。前者認為世界分兩部分,物質與意識;意識反映物質、隻是物質的延伸,所以物質是世界的本質。後者相信存在一個“彼岸世界”,它包含真理、超越現實,人隻能在心裏進入它。在哲學之外,人們相信彼岸世界,通常因為宗教信仰。神的世界、心中的天國等,就是彼岸世界。胡適講,中國人特別唯物,在這點上他大概是對的。很多國人非常聰明,卻完全不理解形而上學,就是因為不接受彼岸世界。比如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把形而上學直接稱為“玄學”,覺得它莫名其妙。胡適被視為民族精神導師,本應具備足夠思想高度,理解中國傳統,又理解西方各大思想流派,看清世界文明大局,然後幫助我中華在其中選擇最優。但他一生敵視形而上學和任何相關議題,卻從未給出令人信服的論述。態度之決絕、思想之匱乏,顯示他沒有完成一個哲人應有的思想升華,從沒擺脫原生文化的局限,一直是個母胎唯物者。

在理工科學生中大概有人會說,“巴門尼德過時了。雖然人不能感知無限長的距離或時間,但可以感知無限短的時空。比如人度過一小時,期間經曆無數個時刻;跨出一米,期間經曆無數個點。學過微積分的人都懂,無限短與無限長本質一致,互為倒數。人可以從無限短的感知中提取無限長的概念,所以感知世界可以容納無限的事物”。其實不然。現代宇宙學認為時空都是有限的;量子理論說,時空都是量子化的、都有最小單位。一小時裏包括大約2 × 10^43個普朗克時間,一米中大約有6 x 10^34個普朗克距離,雖然很多,但是有限。再說,人的感知器官也是物理係統,也受到量子效應約束。無論外部刺激如何,人的神經係統都把它們轉換成離散信號。數學意義上的連續在現實裏不存在。巴門尼德的觀點經得起現代科學的檢驗。

b.理性主義先祖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是認識論中對立的兩派。前者認為真理的終極來源是思想世界,後者相信真理的終極來源是現實。這些定義看似深奧,實則來自簡單的直覺。理性就是“講道理”。理性主義者覺得道理在人頭腦裏,比如人可以在心裏進行邏輯推理、道德判斷等,清晰明確;而現實中人命運多舛,社會中世事難料,自然界禍出不測,都沒什麽道理可講。經驗主義者覺得“眼見為實”。同學中很多人信奉科學,覺得無論政治、社會,還是道德、愛情等,都需要科學分析;所有觀念都應該從實際出發,經實踐檢驗。這就是經驗主義態度。與西方相比,中國文化中經驗主義成分很多,理性主義成分較少。但平常人還是有相關直覺。比如習慣農村生活的人來到城裏,可能會覺得,“什麽高樓大廈、汽車洋房,都沒啥意思。我覺得好的才算好,我還想回農村生活“。這段話隱含,“好生活的標準在我心裏,不由物質環境決定”,是一種理性主義態度。

在漫長的中世紀,西方精英最關注神學,哲學隻是神學的侍女。文藝複興之後,現代科學誕生,成為思想界新前沿,哲學與神學則退居其次。近代經驗主義哲學依附現代科學的誕生,在英國興起。代表人物包括弗蘭西斯·培根、約翰·洛克和大衛·休謨等。他們強調現實與歸納邏輯,相對不重視神,在當時算是異類。傳統的基督教理性主義者們同樣在科學中獲取靈感。法國的笛卡爾將嚴謹的數學邏輯引入哲學,創立近代理性主義體係。在他身後,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等繼續發揚光大。於是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分庭抗禮,它們之間的爭論成為西方哲學界焦點。但人們很快意識到,這場爭論隻是新瓶裝舊酒。其根本問題,真理從哪裏來,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最早論述。前者代表原始經驗主義,從觀察現實中得出結論,世界的終極真理是變化。後者在哲學史上第一次完全依賴演繹推理得出結論,“存在”是終極真理。演繹邏輯屬於思想世界,所以他被尊為理性主義先祖。

回顧西方哲學史,理性主義、唯心主義、和基督教哲學,三者經常緊密相連,指向同一夥哲學家、同一套基本觀點。從認識論角度看,他們是理性主義;從形而上學角度看,他們是唯心主義;從信仰角度看,他們是基督教哲學。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按時間順序包括巴門尼德、柏拉圖、聖奧古斯丁、阿奎那、笛卡爾、和康德。他們都認為現實之外存在一個彼岸世界。巴門尼德的彼岸世界裏有黑夜女神、天使等,外加一件東西,就是“存在”。“存在”的理論基礎堅實,但它永遠不運動、不變化,無法解釋人麵對的大千世界。於是柏拉圖更進一步,認為現實中每樣東西都有個完美、理想的模板,叫“理型”;彼岸世界裏存放著這些理型,外加一位神。神就像一位工匠,按照這些理型製造現實中的事物。理型世界永恒不變,類似“存在”;神按照理型製造現實裏的萬物,萬物又自然衰敗,產生人熟悉的各種變化。

柏拉圖強烈影響西方文化,其思想引領哲學界800年。但他的理論中有兩個源頭,理型與神,他沒講清楚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基督教哲學出現後解決了這些問題。聖奧古斯丁與阿奎那首先是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創立了基督教哲學體係,認為彼岸世界就是神的世界。神永恒、無處不在,體現了“存在”的諸多性質。神有豐富而完美的智慧、情感、和意誌等,其智慧包括現實的設計圖,其意誌包括了創造世界的能動性。基督教的神綜合並超越了柏拉圖的理型與工匠神概念。阿奎那提出,隻要科學正確反映現實,就不可能與基督教矛盾,因為現實與《聖經》都來自神,神不會自相矛盾。

笛卡爾是虔誠的基督徒,接受聖奧古斯丁與阿奎那的總體思想,並把類似數學般的嚴謹說理方式引進哲學。人人知道他的名句,“我思故我在”,意思是人的意識、而不是物質世界,是第一要素。自我意識是他發現的第一個可信的東西,他的第二個發現就是,“在我心裏,神的觀念清晰而明確(Clear and Distinct),所以神可信”。康德大幅深化和擴展了理性主義哲學。他發現現實的本質,他稱之為“本體”,以及人直覺裏最重要的成分,包括時空感、邏輯感等,也在彼岸世界。古今中外很多人懷有信念,自己可以在內心進入彼岸世界,接近真理與神。康德在人直覺中發現了與彼岸世界相通的地方,為這個信念找到哲學基礎。

 

圖5. 著名的柏拉圖洞穴寓言,出自《理想國》。通俗講,柏拉圖是四分之三的巴門尼德,加四分之一的赫拉克利特。柏拉圖是唯心主義之父。他的彼岸世界叫“理型世界”(world of forms),其中的理型是現實事物完美和理想的模板,因此理型世界是個理想世界(Ideal world)。這個世界獨立存在,超越現實,也不在人腦裏。但人能在心裏理解它。在洞穴寓言裏,柏拉圖把現實比喻成洞穴內部,把彼岸世界比喻成洞外。在洞裏人沒有自由,隻能看到幻影,得不到真理。人隻有努力爬出洞,才能看到真相,獲得自由。在洞外,一切都依賴、並得益於代表神的太陽。

唯心主義,或稱唯心論,英語原文是Idealism,最初特指柏拉圖哲學,直譯是“理想主義”,因為理型世界是個理想世界。很多人不理解唯心主義的本意是理想主義,以為隻是一種巧合,其實不然。巴門尼德更早,學說裏也有彼岸世界。後人尊他為形而上學之父,卻不是唯心主義之父。為什麽?就是因為他的彼岸世界缺乏人求而不得的完美理想,不是個理想世界。

中文詞“唯心“是Ideal的翻譯,來自近代日文。這個翻譯誤導人。柏拉圖的Ideal在彼岸世界,人心之外;但“唯心“讓人覺得它在人心裏麵。所以現代日本人已較少用“唯心主義”或“唯心論”,更多用“觀念論”代替。那個時代的中日學者們知道Materialism與Idealism對立,於是把後者翻譯成“唯心主義”,既在語言上與“唯物主義”相對應,又符合他們的世界觀。可是,這樣做違背了柏拉圖的原意。

大概東亞各國人民都類似,傳統上務實和唯物。在19世紀後半頁大規模對西方開放時,日本精英與稍後的中國精英一樣,搞不懂西方傳統精神裏的核心觀念,包括基督教、形而上學、彼岸世界等,覺得那都是迷信、玄學、莫名其妙。他們更喜歡西方的科學,覺得唯物主義更親切,並很快接受其基本觀念,認為世界隻有物質與人心兩部分。這種思想狀況為後來中日兩國開放運動都走上歧途埋下禍根。

c.邏輯學之父

在論述“存在”的性質時,巴門尼德采用完整的演繹推理,是哲學史上第一人,因此被後人尊為邏輯學之父。《論自然》中詳細講述女神如何教給他這套邏輯。女神的目的是讓人擺脫現實的誤導,獲得真理,找到回歸神的道路。從無神論者的角度看,巴門尼德之所以發現邏輯,是因為他對信仰虔誠,渴望真理。他追求,所以他得到。很多人以為哲學的根源是邏輯與理性,其實因果關係倒過來。哲學的根源是人對真理的渴望與對神的虔誠,邏輯與理性隻是結果之一。大多數國人不知道,或忽視一個常識,古希臘哲學家個個信神。隻是當時流行多神論,每個人信不一樣的神。但他們都把真理與神聯係在一起,覺得二者是一回事。

巴門尼德寫道,“無中生有”不可能,後來成為西方哲學與神學的重要原則。其英文是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拉丁文 ex nihilo nihil fit。這裏的“無”就是“不存在”,“有”就是“存在”,或“存在”的具體例子,如天地萬物。“存在”或萬物都不可能來自“不存在”。這個原理簡單易懂,但功能強大,經常被用來證明神存在。根據《聖經》,基督教從來知道物質宇宙有起點,遠早於科學。又根據“無中生有不可能”原則,宇宙必然有個造物主。

巴門尼德最早發現 “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PSR) ,後來成為邏輯學公理之一。其含義是任何事物發生,背後都有充分條件。另一種等價說法,任何判斷都應該有充足理由。PSR是關於因果關係的核心公理。“無中生有不可能”是它的一個特例。在討論“存在”的時間起點時,巴門尼德問到,假如有這樣的起點,為什麽它“沒有早一點或晚一點發生呢?”。那時的人還不知道時間本身有起點,巴門尼德大概假設時間雙向無限。他的意思是,假如“存在”在某個時間點產生於“不存在”,那麽“存在”也可以在任意另一個時間點產生於“不存在”,因為在“存在”誕生之前,每個時間點都一樣。他因此推論,“存在”沒有時間起點。後來基督教哲學用類似理由證明神的永恒,把“存在”的性質都歸給了神。

大多數朋友崇尚科學,又深受馬克思唯物論影響,卻沒注意到其中悖論。現代科學認為宇宙在138億年前誕生,卻不能解釋它如何從無到有,為什麽沒有早一點或晚一點誕生?按馬克思唯物論,科學屬於意識範疇,依附於物質。物質隻在大爆炸之後才出現,科學必然更晚才生效,造成科學永遠無法解釋宇宙誕生。

巴門尼德身後約兩百年,亞裏士多德提出係統化形式邏輯,包含三個公理:同一律 (A = A),無矛盾律(A 倒U ~A = Φ),和排中律(A U ~A = I),卻沒納入PSR。在之後兩千年裏,邏輯最大的作用就是被用來證明神存在,邏輯學因此得以保存和發展。在很多人印象中,科學才是推動邏輯發展的動力。其實那隻發生在近代。曆史上,基督教神學家們推出很多證明神的方法,其中經常用到PSR,PSR因此被學術界重視。中世紀大神學家和哲學家安瑟莫曾講到,“神不會做沒有理由的事”,就是PSR在神學界的平行說法。近代之後,形式邏輯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在19世紀初,PSR才正式成為第四個形式邏輯公理。

 

圖6. 曆史上著名的三位試圖證明神存在的神學家。安瑟莫(Anselm of Canterbury, 1033-1109)、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 - 1274)、萊布尼茨(Gottfried W. Leibniz, 1646 - 1716)。其中安瑟莫的證明主要基於神的哲學性質,所以史稱本體論證明(Ontological argument)。阿奎那的證明主要基於宇宙的性質,史稱宇宙論證明(Cosmological argument)。萊比尼茲提出“偶然性證明”(Contingency argument),也是一種宇宙論證明。另文中我介紹過,現代邏輯學家哥德爾提出過一套神存在的本體論證明【5】。所有這些證明都用到PSR。

萊比尼茲的偶然性證明在今天看來依然有效,不但對我們理解基督教有用,也幫助我們理解宇宙的起源、理性主義、和西方主流思想。很多人了解萊比尼茲在數學領域的成就,卻不知道他還是偉大的神學家和哲學家。他證明神的基本思路簡單易懂。他把包括思想與物質的萬物分成兩類,一是偶然性的,二是必要性的。前者的存在依賴其他事物,比如人,出生要依賴父母,所以有條件存在。後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比如數字1。他認為物質宇宙裏的所有東西都是偶然性的,任何一個物體的存在都依賴其他物體,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形成鏈條。順著鏈條追溯,最終的源頭一定是個必然性事物,並且這個源頭必須有創造物質世界的智慧、能動性和意誌,那就是神。

值得一提的是,哥本哈根詮釋是當前量子物理界的主流,違反了PSR。後文中將進一步討論。

C.其他重要思想

a.經驗不是真理

《論自然》第三部分是《論意見》。其結論明確,現實不能給人真理,隻給人幻影。這是巴門尼德思想的關鍵部分,所以有必要介紹。但其內容已遺失殆盡,原因是曆史上較少人引用或討論。大概古代學者們覺得它不夠獨特或重要。古希臘其他哲學家也有類似觀點,比如更早的畢達哥拉斯認為真理藏在數字中、遠離現實。由於缺乏原文,也由於古人采用的證據不符現代科學、現代人看來不可信,所以我們用現代知識來討論它。

現實刺激人感官叫“感知”(Perception),感知造成人頭腦裏的“經驗”(Experience)。如果經驗真實反映其現實對象的本來麵目,那麽經驗至少不能參雜此對象以外的因素,但真相並非如此。比如當人看到一個紅色蘋果,自然以為“這個蘋果是紅的”。但嚴格說起來這不對。人之所以看到紅色,是蘋果、人眼、與陽光,三者結合在一起的結果。首先,健康人的視覺把頻率為380THz - 480THz之間的電磁波翻譯成紅色。這是人特有的,比如狗就看不到紅色,狗眼睛把所有彩色都看成灰色。其次,太陽光均勻占據可視光譜,包括所有顏色。它們混合成白色。當白色的陽光照在蘋果上,蘋果吸收其他可見光,隻反射紅色。假設太陽隻發出藍光,所有蘋果都是藍色;如果沒有太陽,所有蘋果都是黑色。可見,顏色不是蘋果固有性質。人看到的紅色,其實來自太陽,並受到人自身生理結構影響。

在這個例子裏,感知對象是蘋果,人的經驗是“蘋果是紅色”,真相是“顏色不是蘋果固有性質”。可見,眼睛誤導了人。視覺是人最重要的感覺,人的其他四種感覺也類似,都不可避免地參雜感知對象之外的因素。在感知範疇內,人無法逃避或杜絕這點。感知不能告訴人真相,其背後原因很多。這裏隻講一個,下文介紹康德哲學時還將繼續討論。

b.地球溫度帶

巴門尼德在今天被視為偉大的哲學家、古希臘哲學不可或缺的部分。這很容易讓人忘記,他自己並不覺得在探討哲學,更不認為自己是哲學家。他是阿波羅神廟的牧師,狂熱地追求神,希望在精神上與神接近,聆聽神啟,然後把神告訴他的所有內容都忠實地傳遞給人。在他心目中,神啟與真理是一回事,他渴求所有真理。所以《論自然》內容包羅萬象,有很多超出哲學範疇。一個重要例子,他把地球分為五個溫度帶,是曆史上第一人。

畢達哥拉斯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們腳下的大地是個球體,地球是圓的。很多人不相信,繼續認為大地是平的。但巴門尼德相信了,並進一步提出,在地球的中部有個炎熱地帶,熱到人不能居住,因為太陽光直射;地球的兩極很冷;在極地與熱帶之間是溫帶,適合人居住。這套觀念非常接近現代科學,考慮到當時的科學發展水平,令人驚訝。他的神啟,或冥想,怎麽會產出如此豐富的內容!

D.赫拉克利特與經驗主義極簡史

討論巴門尼德,就不能不談赫拉克利特。自這兩位出世之後,西方哲學花開兩朵。巴門尼德與他開創的理性主義傳統是其中一支,赫拉克利特與經驗主義哲學則是另一支。他們生活在同一時代,後者年長一些。沒證據顯示他們見過麵、或知道彼此的學說,大概因為相距遙遠。前者住在今天的意大利,後者住在今天的土耳其西部。赫拉克利特認為,“變化”才是萬物的本質。他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在全世界都家喻戶曉。這兩人一個強調永恒不變的“存在”,一個強調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可謂針鋒相對。他們各自都有很多追隨者,影響力很大。這些追隨者們逐漸形成兩個派別,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開啟長期哲學爭論。

巴赫之爭是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爭論的源頭。赫拉克利特在觀察天地萬物中發現了“變化”的普遍性,他的思想從現實中來,屬於原始經驗主義。這場爭論在整個希臘文化圈備受關注,並催生出多種新學說和新哲學名人,包括希臘三賢。一般認為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偏向巴門尼德。亞裏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成就斐然,但他的基本觀點偏向赫拉克利特,與老師相悖。

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征服希臘之後,歐洲主流哲學界推崇柏拉圖,相對忽視亞裏士多德,因為他們認為前者探討世界的根本大問題,後者則主要研究具體與實際;一個是哲學家,一個更像科學家。後來基督教興起,西羅馬帝國滅亡。在公元5世紀,以聖奧古斯丁為代表的一批哲學家搭建基督教哲學框架,大量借鑒柏拉圖學派的思想,從此柏拉圖式的理性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在西方占主流。這個大局麵一直保持到今天,雖然中間經曆過很多次起伏。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到中世紀後期,在這個漫長的千年裏,經驗主義明顯居下風,亞裏士多德幾乎被遺忘。其根本原因大概是科學還沒什麽用,遠離社會大眾,而人們渴望靈魂救贖。

公元6世紀,東羅馬皇帝下令關閉雅典學院,一批學者逃到東方的波斯與阿拉伯,隨身攜帶了亞裏士多德的著作。從7世紀到12世紀,伊斯蘭教興起並大規模擴張,阿拉伯地區文化興盛,穆斯林學者們推崇亞裏士多德,一大原因是他的思想實用。從11世紀開始,西歐對伊斯蘭展開十字軍東征,無意間促成東西方文化交流。亞裏士多德著作開始回流歐洲,隨後掀起一場研究亞裏士多德的熱潮。以阿奎那為代表的神學家們主張接納亞裏士多德式的科學思想。經過反複爭論,教會最終接受了這個意見。再後,歐洲發生文藝複興,現代科學誕生,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在英國誕生,承接和發展了亞裏士多德思想。經驗主義哲學壯大後,開始與占主流的基督教理性主義哲學競爭,於是巴赫之爭又被提起和審視。

時間到了18世紀,經驗主義陣營在大衛休謨帶領下達到一個高峰,引發後來的邊沁走上無神論道路,並提出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把人看成追求肉體快樂的機器。在爭論的對立陣營,康德被休謨思想激發,提出先驗唯心主義,重振理性主義陣營,引領西方主流哲學百年,影響力延至今天。

圖7. 曆史上四位重要的經驗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540 - 480BC),亞裏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大衛·休謨(David Hume, 1711 - 1776),和傑裏米·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 - 1832)。赫拉克利特生活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海岸,當時為希臘殖民地。他出身貴族,本應繼承王位,卻主動放棄,專心探索真理。他對人世悲觀,經常悲天慟地,被稱為“哭泣的哲學家”。他的名言是,“沒什麽東西永恒,除了變化本身”。亞裏士多德大名鼎鼎,無需多介紹。粗略講,他是三分之一的巴門尼德,加三分之二的赫拉克利特。我曾在另文中介紹過休謨。他是蘇格蘭人,洞察力超凡,學術生涯卻不順。青年時代他就出版劃時代作品,主流學術界卻忽視。直到遠在德國的康德說自己受他觸動,英國社會才開始重視,他的著作開始大賣,名聲鵲起。邊沁是無神論者,激進社會改革者。他反對君主專製,提倡普選製度,支持動物權利等。

上述四人代表的經驗主義傳統,也是現代唯物主義的重要淵源之一,其中既包括馬克思主義,也包括自然主義(Naturalism),也稱科學唯物主義。單談馬克思主義,它其實是經驗主義的一個極端分支,誕生後在原產地西歐乏人問津,卻在偏遠的俄羅斯崛起,然後傳入中國,到如今已主宰幾代國人的思想。朋友們覺得唯物主義哲學易懂、效益主義人生觀親切,同時又覺得西方人與社會難以理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大家浸淫在獨尊唯物主義的大環境裏。馬克思主義強調隻有自己真唯物、前人都唯心,所以對他們隻批判,不講自己繼承了誰,造成多數人不清楚自己信奉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是如何來的,更難以理解理性主義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 為什麽巴門尼德難懂

巴門尼德的核心思想是“存在”,其關鍵結論隻有三五個,篇幅簡短,邏輯清晰,隻需高中知識就能懂。為什麽還有很多人覺得他難以理解呢?究其根本,原因不在巴門尼德,而在讀者自己。傳統唯物文化的熏陶,馬克思主義的長期灌輸,理工科教育和技術類工作裏自然主義的誘導,幾乎所有朋友都信唯物主義,即使不自知也根深蒂固,我還沒遇見過例外。當新思想不符唯物論時,他們就覺得不舒服。改動世界觀很難,於是他們本能地排斥新思想。覺得簡單的道理難以理解,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排斥,目的是躲避自我審視與批判,以免內心痛苦,但這樣做也關上了自我進步的大門。唯物主義限製人的思想視野,讓中國與世界隔膜。我這裏總結出幾條很流行、卻禁不起推敲的觀念,分析和點評它們,希望幫助大家打通理解巴門尼德的內心道路。

A. 實踐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用實踐檢驗,就是在現實裏,或稱在“物質世界”裏檢驗,其中包括科學實驗。考慮以下兩個命題:

P1:任何三角形都有3條邊線。

P2:任何三角形都有4條邊線。

顯然P1是對的,是真理;P2錯了,不是真理;因為三角形的定義就是有3條邊線的幾何圖形。隻要分析主詞定義,就可判斷P1與P2的真偽,不需要在物質世界裏檢驗。這麽簡單,我們就證偽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口號從1978年喊起,到現在已經45年。全國上下曾為之沸騰。我見過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喊過,卻從沒遇到誰質疑它。中國的政治口號可以錯得離譜。但更可怕和可悲的是,整個社會的無腦程度,包括知識分子群體的無腦程度,也與之相配,令人瞠目結舌。

在名著《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對命題的兩個分類法。第一個把命題分成先驗或後驗。前者不需要在物質世界裏檢驗,如P1和P2。後者需要現實檢驗,如

P3: 天在下雨。

為判斷其正確與否,人需要到室外看一看。

康德的第二個分類法把命題分成分析或合成。隻需分析主詞定義就可判斷其正確性的命題就是分析命題,如P1和P2。其餘都是合成命題,例子很多,如

P4:人是高級動物。

P5:3 + 5 = 8。

P6:任意三角形內角之和為180度。

命題分類也是知識分類,看似簡單,卻是哲學界爭論焦點。朋友們都知道,馬克思唯物主義認為,所有意識都來自物質,所以不承認先驗命題存在,所有真理都需要實踐檢驗。休謨代表經驗主義,不像馬克思主義那麽極端和盲目,承認先驗命題存在。以下表格列出康德、休謨、和馬克思對命題分類的不同看法:

圖8. 不同哲學派別看待命題分類,也稱知識分類。其中,馬克思主義壟斷中國思想界;休謨代表經驗主義;康德代表理性主義和唯心主義,在西方占主流。

休謨相信所有思想最終都來自現實,為什麽承認先驗命題存在呢?這源於他的認識論。他提出核心概念“印象”(Impression),就是稍加擴展的經驗,既包括人依靠5感從外部世界獲得的經驗,也包括人對自身肉體情感的直接經驗,比如欲望、痛苦、驚嚇等。他進一步認為,人頭腦有能力加工印象,包括記憶、提取記憶、分析、想象、總結、重構等。比如人見過很多三角形物體後,經過各種頭腦加工,可以總結出三角形概念,然後無需驗證就知道P1正確。需要強調的是,康德不同意這種分析。現實中不存在完美三角形,人又如何從很多近似三角形的物體中總結出完美三角形?人做到了,說明人頭腦中本來就有三角形概念,並不來自現實。

在康德之前,哲學界普遍認為,先驗命題等價於分析命題,後驗命題等價於合成命題,不存在後驗分析命題、或先驗合成命題。康德第一個發現先驗合成命題,如P5和P6。它們是合成的,因為隻看3與5的定義,不能得知它們的和是8;隻看三角形定義,也不能得知其內角之和為180度。P5和P6又是先驗的。比如你在現實中把3升水與5升油倒在一個容器裏,發現混合物不是8升,你並沒有因此證偽P5;再比如你發現一個三角形物體,其三角之和不是180度,你也沒有證偽P6。無論你在現實中發現什麽,都無法證實或證偽P5和P6。它們的真偽與現實無關。

確立先驗合成命題的存在,為康德龐大哲學體係鋪下一塊重要基石。哲學界一直有共識,所有邏輯學、數學、和幾何學定理等都是合成的。如今康德發現它們也是先驗的,與物理世界無關。這讓康德有條件建立一個全新哲學體係。其中從人最簡單的直覺,如嬰兒與媽媽之間的愛,到最高級的內心活動,就是對神的信仰,以及中間的一係列東西,包括人的時空感、邏輯感、數字感,和以這些直覺為基礎的、現代科學嚴重依賴的,數學、幾何學、和邏輯學等,都與物質世界無關。

在康德哲學誕生前,科學快速發展,經驗主義哲學高歌猛進,強調物質重要,對抗理性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排擠基督教信仰。康德理論一經推出,人們立刻覺得有道理。他扭轉了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間的力量對比,開始主導西方主流哲學。

B. 科學不是真理

a. 回顧曆史,理解什麽是科學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眾所周知。其實他的另一個實驗在科學史上更重要,就是“伽利略斜坡實驗”:

 

 

圖9. 伽利略斜坡實驗。小球從靜止狀態,依靠自身重量,順斜坡A向下滾動。軌道B部分水平。小球穿過B後,由於自身慣性,自下而上繼續在斜坡C上滾動,最後達到最高點。

伽利略從實驗中獲得幾個重要結論:

  1. 在斜坡A部分,小球滾動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X ∝ t2;也就是小球的速度越來越快,但加速度恒定。隱含牛頓力學第二定律。
  2. 無論實驗設置如何改變,比如變換起始高度、斜坡A和C的斜角alpha和beta、水平部分B的長度等,小球在斜坡C上達到的最高點總與起始高度一致。隱含能量守恒定律。
  3. 伽利略推理,如果beta = 0,斜坡C被放平,實質就是B部分無限延長,那麽小球永遠達不到起始高度,就應該向前無限滾動,永不停止。這其實就是牛頓力學第一定律。

力學理論在當時還未完成。伽利略設計、並實施了一些關鍵實驗,然後將結果公布與眾。他雖沒能建立完整理論,但為後世理論設立了一套標準。它必須能夠解釋前人已積累的相關實驗結果,以及這些結果的邏輯推論。他還提出一個原則,史稱“伽利略不變性原則”(Galilean invariance)、或“伽利略相對論”(Galilean relativity),就是任何科學理論必須在所有慣性參考係裏同樣有效。這個原則隱含物理時空就是幾何時空。回憶高中時學習的幾何學,在不同參照係中,空間與時間的長度都恒定,每個參照係的空間與時間都雙向無限延長,微觀上又無限可分。伽利略直覺地認為,時空隻有一個,存在於物質世界裏,幾何學裏的時空隻是它的反映。【2】

伽利略是現代科學之父【1】。他沒有很多前人可借鑒,為了做研究必須創造新方法,其中很多被後代科學家們認可和繼承。當初他大概隻能依靠直覺。今天的人回頭看,發現他的作為包含一些關鍵哲學假設:

  1. 現實裏存在客觀規律。在物質世界中,各種現象之間存在內在的、必然的因果關係。
  2. 人依靠一套係統性方法,包括進行認真設計的、數量有限的實驗,外加邏輯推理,就能找到這些客觀規律。
  3. 物理時空與幾何時空性質相同。

半個多世紀後,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牛頓力學體係,包括三大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並附有完美數學表達,滿足了伽利略預設的全部條件,成就科學史上一大偉業。值得一提的是,在伽利略之後、牛頓之前,法國的笛卡爾曾提出自己的力學理論,雖然缺乏完善數學表達,但包含了牛頓第一和第三定律的核心內容,也基本包含牛頓第二定律,但有差錯。牛頓站在笛卡爾肩膀上建立起自己的理論,但在書中沒提及後者的貢獻,顯然不妥。甚至有現代學者因此指責牛頓學術行為不端。這個笛卡爾就是近代理性主義哲學創始人,真是天才!在過去兩千年中,總共曾有約500億人活在這世上。這裏討論的是其中最智慧、最偉大的那幾個人。

圖10.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 - 1626)、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 - 1642)、笛卡爾(Rene Descartes, 1596 -1650)、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 1642 - 1726)。

當伽利略活躍於意大利北部的時候,英國還相對落後,但英國精英們充滿熱情地遙望著歐洲大陸上如火如荼的文藝複興運動。弗朗西斯·培根就是其中一位。他出身英國貴族家庭,青少年時代接受通識教育,學習過神學與哲學。但他最終選擇法律作為專業。成年後他進入王宮,成為國王身邊智囊團中一員,每日為國王處理各種具體問題。謀生之餘,他密切關注歐洲新科學革命,並寫下名著《新工具論》,創立了近代經驗主義哲學。

那個時代的英國,社會特別傳統,人民特別虔誠。所有書籍和公文都言必稱神,以《聖經》或教廷教條為出發點。《新工具論》打破這個傳統,提出一套科學方法論,其中沒有《聖經》、教皇、神學、或傳統的形而上學,隻強調實驗和圍繞實驗的邏輯歸納法,讓人耳目一新。簡單講,培根提出一個新原則:

科學理論需要也隻需要通過科學方法論的檢驗                 (Exp. 5)

這在當時顯得驚世駭俗,但後來科學發展不斷驗證了這個標準,讓新興的經驗主義哲學迅速壯大,成為西方主流思想之一。尤其在培根的祖國英國,經驗主義哲學與現代科學相輔相成,幫助英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科學與哲學思想的新中心,既產生了像牛頓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也產生了偉大的經驗主義哲學家,如約翰·洛克、休謨等。

b. 現實中沒有真正的因果關係

現代科學的誕生與大發展讓整個西方振奮,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兩大陣營的根本態度還是涇渭分明。前者繼承巴門尼德、柏拉圖等人的思想,早認定科學有局限。真理隻來自神、彼岸世界、人的頭腦、演繹邏輯等;從現實中來的科學理論可以接近真理,但本質上不是真理。後者從一開始就是科學的啦啦隊,認為科學才是人通往真理的康莊大道。為此他們不惜懷疑、推翻過去的一切,認為那些古老的傳統都過時了,需要重新審視,所有不適應新形勢的成分都需要被拋棄。不過,也許正因為對科學熱衷與專注,最終發現科學根本漏洞的人、或至少是論述最清晰全麵的人,卻是經驗主義陣營的領袖,休謨。

每個科學理論都包含物質世界裏的因果關係。比如牛頓第二定理 F = ma,意指力是物體速度改變的原因;其中力F是因,加速度a是果。休謨深入考察和思考現實中的因果關係,比如他用手推車、車由靜變動。常識認為推力造成車移動。他發現他能感到手用力,也能看到車移動,並且看到這兩件事相繼發生。但他左思右想、上下求索,卻無法感知這兩個現象之間的任何內在、必然聯係。用他的語言,他沒有任何“印象”表明因果關係發生了。於是他總結,物質世界裏的所謂因果關係,實際上隻是兩件獨立的事,它們習慣性相繼發生,但沒有道理認為它們之間存在必然聯係:

現實中沒有真正的因果                              (Exp. 6)

以下是一個常被引用的類比例子,說明科學的本質。農場裏有隻小雞,從出生起就觀察到,每天太陽升起時,農夫就送來早飯。農夫很勤快,日複一日,從未間斷。於是小雞總結,太陽升起造成農夫送來早飯。直到一天,農夫殺了小雞。在小雞有限的生命裏,太陽升起總與農夫送來早飯相繼發生。小雞以為這兩件事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在旁觀者看來,農夫從來都有不送早飯的自由與可能,這兩件事之間不存在必然聯係,即使它們在一段時間裏總相繼發生,從未中斷。

如果小雞希望依靠觀察找到真正的因果關係,它至少需要觀察自己生前、死後、以及各種極端狀態下的情況,比如大饑荒期間,因為這條因果隻要求“太陽升起”,隱含任何其他因素都不會影響“農夫送早飯”。科學家的處境本質上與小雞的一樣。小雞沒能解決的問題,科學家也沒有。比如現代物理學依賴一些基本常數,包括光速c、萬有引力常數G、電子電量e等。沒有理論規定它們的值,科學家們隻好利用實驗手段測量它們,然後假設它們恒定。這些實驗都發生在最近一個世紀裏,甚至最近50年裏,科學家們卻推論一億年前、百億年前、一億年後、百億年後,那些常數的值和今天的一樣。到現在為止,這些推論還沒被否定,但沒有任何可靠的道理保證它們一定正確。科學家們和那隻小雞真的沒有本質區別。

科學一直因此犯錯誤。比如在17、18世紀之交,牛頓三大力學定律通過所有實驗驗證,被視為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後兩百年裏,社會大眾把它們當作絕對真理。但在20世紀上半葉,科學家發現它們有缺陷。在極端高速、或極宏觀條件下,相對論效應顯現;在極微觀條件下,量子效應顯現。牛頓理論中沒包含這些效應,所以被證偽。從實驗的角度看,18、19世紀的人錯把牛頓理論當真理,因為沒有在極端條件下檢驗它的有效性,就像那隻小雞沒能在大饑荒時觀察農夫是否還送早飯。

小雞錯誤地推論因果,還因為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就是它無法觀察自己死後農夫是否繼續送早飯。科學家也類似,永遠無法觀察未來情況。所有科學實驗都發生在過去,科學家卻利用它們預測未來。但在最根本意義上,物質世界裏沒有任何理由讓人相信未來一定重複過去。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說,“沒什麽東西永恒,除了變化本身”。現代科學不能解釋為什麽基本常數取當前值,所以我們無法排除它們明天就改變的可能。宇宙在突然之中誕生於一點,科學卻無法解釋,因為科學生效晚於宇宙誕生。所以我們也無法排除另一個宇宙在我們附近突然誕生的可能。到那時,新宇宙將吞噬我們,采用與舊宇宙完全不同的規律或常數,改變我們周圍的一切。

c. 歸納法醜聞

歸納法是培根科學方法背後的邏輯,休謨發現科學方法中不可逃避的漏洞,稱之為“歸納法醜聞”(Scandal of Induction)。以下小例子包含科學方法的所有必要步驟。小明剛完成環球旅行,在家整理行裝,看到剩下的各國硬幣,突然頭腦裏冒出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國家的硬幣都是圓的?”於是他開始按照科學方法論的要求進行調查。

待驗證命題P: 任何硬幣的周長都大於其直徑的3倍。

說明:任何平麵幾何圖形都有直徑,就是其任意兩點間最大距離。現實中不存在完美圓形。小明用“周長大於3倍直徑”作為條件篩選,接納所有近似圓形的硬幣。

  1. 利用歸納推理提出命題:小明看到旅行中收集的硬幣都是圓形,於是猜測:“所有硬幣都是圓形”。
  2. 演繹推理:圓周長是直徑的π倍,π > 3,於是小明選擇上述P作為待驗證命題。
  3. 利用歸納推理驗證命題:再收集更多硬幣,測量周長與直徑之比。如果都大於3,命題P通過驗證。

在這個例子裏,科學方法的漏洞明顯。即使小明旅行中收集的硬幣、以及驗證過程中調查的硬幣都是圓形,也不妨礙未被采樣的硬幣是其他形狀,更不能阻止某國在未來發行其他形狀的硬幣。

圖11. 加拿大在2006年發行的方形硬幣,流通量很小。方形的周長與直徑比為2.83,小於3。

休謨發現歸納推理依賴一個本質上不可驗證、也無法保證其正確性的必要條件:

未觀測樣本與觀測樣本一致。                        (Exp. 7)

關於科學與(Exp. 7)的關係:

  1. 科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可以預測未知與未來,所以未觀測樣本有必要性。
  2. 對於任意科學理論,隻要其存在未觀測樣本,(Exp. 7)就是此理論成立的必要條件。
  3. 依據未觀測樣本的定義,(Exp. 7)不可驗證,並且正確性沒有保證。

綜合上述三點,任意科學理論都包含至少一個不可驗證、不保證為真的假設,造成它隻是假說,不是真理。這就是“歸納法醜聞”(Scandal of Induction),也是科學的醜聞。“現實中沒有真正的因果”是大原則,歸納法醜聞是這個大原則在科學方法中的具體表現。

圖12.波普爾(Karl Popper, 1902-1994)。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哲學家,核心觀點是“科學隻是還沒有被證偽的假說”。他繼承了休謨的思想。大概休謨思想太全麵、徹底,波普爾並沒有根本性突破。但他與我們時代接近,他的思想曆程與思維角度與我們更接近。他出生在奧地利,後居英國;19歲時短暫信奉馬克思主義,不久後選擇遠離。他是科學主義者,相信人在追求科學中接近真理,也承認科學的巨大作用,但認為科學不是人類知識與智慧的唯一內容。他認為達爾文進化論不是科學,而是一套形而上學的行動綱領。按常人語言,就是一種宗教。他還認為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主義,包括蘇聯和中國的版本,也不是科學,因為不允許被證偽。

讀懂休謨,再回頭看巴門尼德在兩千五百年前寫下的話(圖2),不免震驚於後者思想的精準、全麵、和中肯。他告訴世人,現實裏永遠找不到真理,但可以找到一些可信的知識。條件是人在現實裏全麵、透徹地搜索。如果做到了,人獲取的知識就接近真理,人就應該相信並學習它。巴門尼德寫下這段話時,人類還不知科學為何物。以亞裏士多德著作為代表的古希臘科學還要等兩百年才出現,現代科學還要等兩千年才誕生。但今天的我們讀起來,馬上會覺得他在談科學,而且他的話依然讓人覺得正確、深刻、充滿智慧。他是怎麽做到的?難道他的女神是個穿越時空者?

d. 政治口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前文論證,檢驗真理,有些情況隻需邏輯就足夠,完全與現實無關,所以實踐肯定不是唯一標準。這節又論證,任何實踐都無法保證過濾掉所有謬誤。綜合這兩點,我們得出結論:

實踐無力檢驗真理。                         (Exp. 8)

實踐可能有用,可能減少謬誤,但它無力保證真理。(Exp. 8)的根源在於,實踐屬於現實-感知範疇。巴門尼德早就發現,真理隻在彼岸世界,由人在心裏得到;現實中沒有真理,隻有凡人意見;但有的意見接近真理,值得相信。科學就屬於這類意見。人在現實中通過實踐檢驗能夠獲得的,最多是接近真理、值得相信的意見。這是普遍原則,既適用於科學領域,也適用於政治和社會領域。

 

圖13. 1978年初,鄧小平勢力迅速上升,但也遇到巨大阻力,於是他與胡耀邦結盟。同年5月11號,他們控製的《光明日報》發表長篇理論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為攻擊政治對手的思想武器,不久後推廣成為全國性政治口號。文章由南京大學哲學係教師胡福明主筆,後經多人修改。這是改革開放運動中關鍵事件之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中國改革開放派的重要口號,一經推出,受到廣大知識分子群體歡迎。它挑戰了當時萬事以《毛主席語錄》和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為準的現狀,以及中國幾千年來的人治、和遵從孔孟等世俗聖人的傳統。這個口號迅速成功,依仗五四以來知識分子群體對“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崇拜。 科學,就是賽先生,強調在實踐中檢驗;用實踐檢驗真理,實質是科學態度。五四運動之後的中國左派知識分子們普遍將科學等同於真理,鄧小平的口號迎合了他們的思想狀態。但好景不長。鄧權力穩定後,口號就被淡化;他去世後,很少再提起。習近平主政後,重回人治,強調對領袖忠誠。現在隻有少數人還記得這個口號,它重新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德先生”與“賽先生”,或民主與現代科學,都是西方人在追求神和真理道路上獲得的副產品【1】【4】。近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卻隻豔羨它們的功效,排斥它們背後的真理和神。五四運動之後,左派知識分子主導新文化運動,把基督教與所有宗教信仰都視為“德先生”與“賽先生”的敵人。1922年 3月,由國民黨人蔡元培、汪精衛、戴季陶、吳稚暉,聯合共產黨頭麵人物陳獨秀、李大釗等77個學者和黨政名流發表宣言,發起“非基督教運動”。他們通電全國。其中講到:“我們要為人類社會掃除宗教的毒害。我們深惡痛絕宗教之流毒於人類社會十倍於洪水猛獸。有宗教可無人類,有人類便無宗教。宗教與人類,不能兩立”。其遣詞用句包含精細的現實政治與利益考慮,但在哲學思想方麵競顯無知,幼稚、荒謬到令人扼腕咋舌。這還出自中國最頂級的一批“思想家”和精英。

五四之後的中國知識分子、青年學生等,都是那代左派的徒子徒孫。而且總體思想水平還下降了,程度嚴重到很多當代青年仰視蔡元培等,把他們看得近似聖人。反宗教,早已成為百年來中國讀書人的思想標配。同時,科學成了全民族少有的共識,但幾乎無人認真探討科學的本質。沒人在乎、甚至沒人知道,休謨在三百年前有理有據、向世界揭示的道理:科學本質隻是假說。信仰科學,在本質上是一種宗教,而且是個根基有漏洞的宗教(Exp. 7)。那些聲稱自己信仰科學的人,之所以如此,幾乎都因為看到科學在現實中的強大功效。他們真正信仰的是功效,就是廣義的利益,包括權力、財富等。他們本質上是邊沁筆下的效益主義者、或胡適口裏的唯物者。

中國各時代、各派別、各層次的弄潮兒們,無論1949年之前還是之後,國民黨、共產黨、還是民主派,1920年代還是2020年代,當權派還是在野派,文革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時期,中南海裏還是勞改營裏,打倒別人的還是被打倒的,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體製內還是體製外,等等,都來自這個效益主義者群體,或稱唯物主義者群體。在追求權力、利益、地位等的過程中,他們很快發現科學、民主等其實沒啥用,最多可以用來忽悠別人。就連被剝奪權力和利益的人,到關鍵時刻也不覺得科學或民主有什麽重要。

其實他們的感受是對的。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國家,科學和民主都是工具和手段,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信仰:你最終願意把自己的血和漢用來換取權力利益、還是用來追求真理和神?這才是最重要的。每到個人或民族的關鍵時刻,沒什麽人真在乎科學與民主,即使他們從前曾激情滿懷、捶胸頓足地發誓。中國由這樣一群隻求功效、沒有信仰的人主宰,就一直迎不來科學與民主,也無法真把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雖然這也不是正確的標準。

中華文明曆史悠久,但對真理與信仰的理解非常淺薄,更談不上崇尚或追求。政界、學界、社會裏、各派別爭鬥不休,你死我活,但都遠離真理。即使國民中最先進的部分,自詡愛科學,但也沒看懂科學的本質,並且不願意認真推敲。總之,無論是百年前宣揚德先生和賽先生,還是40年前高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不追究它們背後的真理與信仰基礎,都變成了舍本逐末。中國現代化的曆史一次次證明,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水中撈月。

C. 物質不是世界的根源

“物質是世界的本質”,這是唯物主義最核心的觀念。我們都學過,世界由物質與意識兩部分組成,其中物質是根本,決定意識。巴門尼德卻說萬物的本質是“存在”,它不在物質世界裏,又超越物質世界,是所有事物的根本。這兩套觀念互相矛盾。為了理解巴門尼德,我們必須弄清楚,物質到底是不是世界的本質。

世界的本質、根本、根源等,其實都是同義詞,指世界的第一存在,就是它的存在不依賴其他事物,而其他事物依賴它而存在。前文講到萊比尼茲的“偶然性證明”。其中他把萬物分成偶然性的與必然性的兩類,前者有條件存在,後者無條件存在。凡偶然性事物都不可能是世界的根本,因為它的存在有條件。這個條件必須先於事物存在,所以事物不是第一存在,也就不可能是世界的根本。世界的根本必然無條件存在,也就是必然性事物。

必然事物無生無死,是永恒的。如果它有生,根據PSR,必然有一套條件造成它從不存在變成存在,這套條件就是它存在的條件。它存在有條件,就不是必然性的了。如果它可能死,根據PSR,必然有一套條件造成它從存在變成不存在,這套條件的邏輯非也是它存在的條件。所以有生死的事物肯定是偶然性的。

那麽物質是偶然性的還是必然性的?以下依據現代科學,從三個角度討論。

a.宇宙壽命有限

第一個最直接。最新宇宙學認為物質宇宙,包括其中所有物質、時間、和空間,都誕生於大約138億年前。物質的壽命有限,所以是偶然性的,不是世界的根本。科學本身也是物質宇宙的一部分,其生效起點晚於宇宙誕生,所以科學無法解釋物質宇宙如何從無到有。但根據PSR,必然有其他事物造成物質誕生,所以造物主存在。

在過去一個世紀裏,世界科學界充斥唯物主義者,既包括共產主義國家裏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家們,也包括西方國家裏信奉自然主義的科學家們。自然主義也稱科學唯物主義。麵對大爆炸理論裏明顯的哲學和神學含義,他們當然不安。前者選擇不承認,並利用國家權力批判。後者則雙管齊下,一邊柔性壓製、一邊試圖在學術上另辟蹊徑。我在另文中談過,蘇聯與中國都批判過包括大爆炸理論的新科學【2】。在西方,很多政府主導的學校繼續向孩子們灌輸,科學已經解釋所有宇宙現象,不再需要神【3】。科學期刊的編輯們是學界實際掌舵人,他們經常明確要求投稿者不要討論科學背後的哲學與神學意義。同時,科學家們不斷提出各種新宇宙假說,大多數屬於平行宇宙說,比如認為宇宙誕生前還存在其他宇宙,如彭羅斯(Roger Penrose, 1931 - )【5】,或我們的宇宙與其他宇宙共存,如喜歡上電視的物理學家卡羅爾(Sean Michael Carroll,1966 -)。這些假說都非常極端,在一般人看來荒謬至極。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沒有通過科學驗證,所以到現在為止,無法被科學界主流接受。

 

圖14. 聖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354 - 430AD)現存最早畫像,成於6世紀。他生活在羅馬帝國滅亡前後,是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神學家和哲學家。《聖經》開篇寫道,“起初,神創造天地”;篇中還有很多相關經文。早期基督徒們不斷探討其含義。神是否創造了時間是個難點。聖奧古斯丁完全基於《聖經》和邏輯推理,明確提出神創造了時間,是人類曆史上第一人,早於大爆炸理論一千五百年。從此以後,基督徒都知道,神創造了世上所有東西,包括時空和物質。於是才有了前文講到的神學家們,如阿奎那和萊比尼茲等,利用宇宙論證明神存在。

b.每個基本粒子都經曆從無到有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證偽EPR佯謬的幾位科學家,代表世界物理學界終於達成共識,愛因斯坦基於定域實在論(Local Realism)、對量子物理的猜測被否定,哥本哈根詮釋獲得進一步確認。我在另文中介紹過,宇宙中所有物質都由微觀粒子組成,它們原本都是波函數。波函數是個數學波,在經典唯物主義者看來,它隻存在於人腦之中、屬意識範疇、需要坍縮才成為經典粒子,也就是唯物主義者眼裏的物質。哥本哈根詮釋認為,觀測、或量子退相幹(Quantum decoherence),造成波函數隨機坍縮。簡言之,在觀測或退相幹之前,基本粒子都處於波函數狀態,還不算物質,並不存在;觀測或退相幹讓它從無到有【2】。物質在微觀層次上都有從無到有的過程,證明物質有條件存在,不可能是世界的根本。

前文提到,哥本哈根詮釋違反PSR,但不證偽PSR,以下簡略解釋。大家都知道哥本哈根詮釋框架下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海森堡發現,當測量基本粒子狀態時,比如它的位置x和動量p,觀測誤差存在理論下限(?x?p ≥ h/2,h是普朗克常數)。簡單講,當波函數坍縮時,坍縮後的具體狀態是隨機的,可在波函數允許的範圍內取任何值。哥本哈根詮釋認為,這種隨機是根本性的,科學無法進一步解釋。比如波函數允許粒子狀態x在0與1之間取任何值,坍縮後人觀測到 x = 0.29。但科學無法解釋為什麽x = 0.29,而不是0.9或0.1。在邏輯學上,事件x = 0.29背後沒有充分理由,或科學無法提供充分理由解釋這個事件,所以違反了PSR。

量子坍縮違反了PSR,為什麽這不算證偽PSR呢?先談大原則,邏輯是先驗的,本質上與現實無關。現實不具備證偽邏輯的能力。就像3升水 + 5升油 < 8升,即使這個現象千真萬確,也不能否定數學等式3 + 5 = 8。如何直覺地理解這個結論呢?根據巴門尼德和康德,物質有本體;感知,包括科學,永遠達不到本體,但可以不斷產生詮釋,讓新詮釋比舊的更接近本體。嚴格講,不是量子坍縮違反了PSR,隻是量子坍縮的哥本哈根詮釋違反了PSR。哥本哈根詮釋是目前最好的詮釋,所以被物理學界視作科學理論。但它隻是一個詮釋,未來可能被其他更好的詮釋取代。詮釋就是假說。一個假說與PSR矛盾,不足以說PSR錯了。

c.物質存在是相對的

科學的本質特征之一是客觀,就是萬事都要從旁觀者角度看,不考慮被觀測物的本體;如果被觀測的是人,科學不考慮他的自我意識。在以牛頓體係為代表的經典科學中,物理時空被假設成與幾何時空一樣,造成無論旁觀者所處狀態如何,被觀測物的時空性質,比如大小、形狀、壽命等,都一樣。於是人們習慣地認為,這些恒定的時空性質就是事物的固有性質。

愛因斯坦相對論改變這一切。在相對論裏,事物性質還以旁觀者視角為準;但隨觀測者所處狀態變化,事物的各項時空性質也變化,它不再有恒定的性質,包括存在。如果我們發現,當觀測者處於某些狀態時,物質存在;當觀測者處於另一些狀態時,它不存在;那麽物質的存在就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物質就是偶然性的,不可能是世界的根本。

一個光子在太陽表麵誕生,照射到地球表麵後被吸收,整個過程大約需要8分鍾。所以對於地球上的人,光子的壽命,也是它存在的時間,大約是8分鍾。但站在光子的角度看:

在光子所在參照係裏,它壽命是0,沒有存在過;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地球的直徑、以及我們人的空間大小等,也都是0,地球和我們的肉體都不存在。

從我們的角度看,光子存在了8分鍾;從光子的角度看,它壽命是0、沒經曆時間,沒存在過。所以光子的存在有條件,它是偶然性的。這造成所有依賴光子的事物也都是偶然性的。人類和宇宙都離不開光子。根據大爆炸理論,沒有光子疏散和傳遞能量,任何原子都無法形成。在原子內部和原子之間,能量與電磁力傳遞都依靠光子。太陽、地球、人的肉體等都由原子組成,每時每刻都需要光子。

有人會說,“地球和我們還是存在的,隻是光子看不到我們;就像我們看不到月亮背麵,但月亮還是有背麵的”。這種類比不對。我們看不到月亮的背麵,隻因為視線被遮擋。如果在月亮上打個洞,或在月亮旁邊建設一麵大鏡子,我們就可以看到它的背麵。但光子看不到我們,因為在它的參照係裏,我們真的不存在。相對論認為,物質的所有性質都是相對的,依據參照係變化而變化。我們不能脫離參照係而斷言,“地球和我們還是存在的”。

不過,這裏有潛在悖論。光子不經曆時間,那麽在它的慣性參照係裏,時間存在嗎?如果時間還存在,其中一秒就是我們所在參照係裏的無限長,該如何理解?如果時間不存在,那麽這個參照係本身還存在嗎?如果參照係不存在,從它來的觀測結果還有意義嗎?這些問題不容易回答,我也沒答案。愛因斯坦大概發現了這些潛在問題,於是硬性規定慣性參照係概念不適用於光子,以避開爭論。

D. 小結:科學不屬於理性

a. 巴門尼德與赫拉克利特的爭論

赫拉克利特觀察天地萬物後總結,它們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他關注的是物質世界,理論的適用範圍也如此,所以他是原始經驗主義者。最新科學告訴我們,整個物質宇宙,包括其中時空,都有生有死,不斷變化,永不停歇。科學反映物質世界,科學本身也不斷變化。沒有任何科學理論是絕對真理,所有科學理論都需要不斷更新。赫拉克利特寫道,“沒有任何東西永恒,除了變化本身”。他是對的。休謨認為現實中沒有真正的因果,並揭示科學中的歸納法醜聞,其實是在更精細處重新發現赫拉克利特的結論。

巴門尼德說,“存在”是世界本質,永恒不變,他也是對的。因為“存在”不在物質世界,而在彼岸世界,超越物質。他是原始理性主義者,思想的目光越過身體周邊的現實,於是看到了神、“存在”、邏輯等。這些東西都永恒。他被心中的神指引,文字飽含真知灼見,思路嚴謹、邏輯清晰。即使兩千五百年過去了,我們讀來依然覺得無懈可擊。

巴赫之間相持不下,但現代人回頭看,其實他們都沒錯。

b. 理性的多重含義

在一般國人印象中,科學是理性最核心的成分和最標準的體現。在中文報刊文章裏,這兩個詞經常並列出現,即使不是同義詞,至少也算近義詞。所以當得知科學不屬於理性主義,而屬於理性主義的對立麵,經驗主義時,很多朋友驚訝。這種狀況是“理性”詞義模糊造成的。

“理性“本來意思很直白,就是“講道理“。但隨著哲學變得越來越細致,不同人,在不同場合,用它代表不同意思。在理性主義陣營裏,一個觀念是理性的,代表它的出發點和推理過程都可信任。比如畢達克拉斯認定數字可信,巴門尼德認定“存在”可信,基督徒認定神可信任等。理性主義者們基於這些可信任的出發點,再利用演繹推理得出結論。這樣的結論則被認為是可信任的、理性的、是真理。

經驗主義陣營則不同。在科學裏,出發點是現實;在邊沁效益主義倫理學裏,出發點是肉體的幸福感;在馬克思唯物主義裏,出發點應該是實踐,雖然實際做不到。無論現實、人的幸福感、還是實踐,都必須首先經過歸納推理,才可能轉化為基礎命題,然後作為其他命題的邏輯始點。但歸納推理躲不開歸納法醜聞,造成經驗主義的邏輯始點不可信,不理性。在旁觀者看來,經驗主義陣營產出的所有理論都不算理性、不是真理,包括科學。但這個陣營繼續用“理性”、“真理”等詞匯自我描述,隻不過他們的“理性”不再包括推理出發點,隻表示後續推理符合演繹邏輯;他們的“真理”也不再是絕對真理,而是“相對真理”、或“接近真理”。

雖然經驗主義與科學本身都不算理性,但在曆史上它們推進了理性的發展。從12世紀開始,西歐重新發現亞裏士多德的著作,推動阿奎那等人在神學層次上接受科學,為後來科學大發展預備了社會思想基礎。文藝複興時代,現代科學誕生,並大量使用數學和邏輯,推動笛卡爾、斯賓諾莎等理性主義者將類似的數學化和邏輯化推理方式引入哲學、神學、與社會生活,驅趕教會和社會裏累積千年的各種迷信和非理性傳統,並開創延續幾百年、橫跨歐美的理性時代。

c. 信仰科學的人,既不理解科學,也不理解信仰

五四之後的中國主流知識分子看到文藝複興之後科學推動西方社會破除迷信的曆史,卻沒有理解這個曆史背後的大背景,也不懂兩大哲學陣營之間爭論的思想根源。渴望中國迅速現代化讓他們產生慕強心理。他們選擇站在他們眼裏的勝利者一方,就是科學-經驗主義-唯物主義這邊。他們大力為中國引進這一方的觀念,同時全麵排斥他們眼中科學的對立麵,基督教-理性主義-唯心主義一方的觀念。這個大局麵延續到今天。敵視宗教、偏心科學的態度,被明確、強力地灌輸到每個中國孩子心裏。

在1980年代初、我們讀中學時,教科書裏還明確寫著物質永恒、宇宙沒有起點或終點。聖奧古斯丁在公元5世紀就告訴人們宇宙有起點。但牛頓理論在18世紀麵世後,科學界裏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宇宙無始無終。大爆炸理論在1950年代被西方社會接受,但在中國一直受批判,被認為是“反動資產階級的理論“,違反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6】【7】。在1980年代下半葉我們讀大學時,大爆炸理論才逐漸被允許討論。

 

圖15. 文革中,國家政治力量介入科學討論【2】。現在看來像笑話,當時的政府、科學家們、和老百姓卻都非常嚴肅。如圖中這類批判文章,在當時很流行。但因為政治形勢變化,後來幾乎都遺失了,現在很難找到。多位研究文革的學者們引用了同一個例子,上海當時有個“理科批判組”,在1973年6月發表兩篇文章,專門批判宇宙大爆炸理論,定性為“反動資產階級”學說。刊登的雜誌叫《自然辯證法》【6】【7】。可惜我在網上沒找到原文。政治高壓下,當時的人看到外國人名字都害怕,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幾乎沒有科學家敢研究大爆炸理論,一般老百姓則完全沒聽說過。

在西方,在18世紀之前的千年裏,大眾聽信教會,都認為宇宙有起點。從18世紀到20世紀中期,科學界教導大眾,教會觀點是迷信、宇宙無始無終。在20世紀中期,科學界突然改口說,宇宙確實有起點,但羞於承認教會一直正確、自己誤導社會200年。在近現代中國,受過教育的人都相信科學、鄙視宗教。從五四到1980年代初,科學界說宇宙沒有起點,大家都相信。之後科學界突然改口說,宇宙有起點,大家也都相信。我的交大同學們都是當年全國最優秀的理工科學生,和我一樣親曆了這個大轉變。但無論在當時、還是之後的幾十年裏,我都沒遇到任何人,包括學生和老師,因此反思,為什麽科學會在這麽重要的問題上犯了如此大的錯誤?而且在誤導這麽多人、這麽多年之後,依然毫無歉意?既然科學已經犯過根本性錯誤,誰又能保證它現在沒有正在犯類似錯誤?我們憑什麽相信目前的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會不會在未來某個時候,科學又改口說大爆炸也錯了?

我有很多信仰科學的朋友,都親眼見到科學的180度大轉變。但我沒見過他們中有誰因此反省說,“我信仰科學,但科學變化迅速,我的觀點可能突然改變,所以你們別把我當真”、或 “科學如此不可靠,我為什麽還要信?” 他們倒經常在我麵前疑問神,“我怎麽沒見過神?“ 我回答,“你也沒見過宇宙大爆炸,你不還是相信?” 他說,“科學儀器可以探測到大爆炸的後果,所以我相信。但有什麽科學儀器探測到神?“ 我回答,神不在現實裏,當然不可能有科學儀器探測到他。神在彼岸世界,在你我的心裏。就像數字1、或真正的圓形,也不在現實裏,沒人可能在現實裏遇到它們,任何科學儀器都探測不到它們,但它們確實存在;現實裏隻有它們具體的、不完美的表達;並且到處都是,比如一個蘋果、一個星球、一個硬幣等。類似地,沒人能在現實中見到神,但可能遇到神具體的、不完美的表達。並且這種表達到處可見,比如基督徒的愛心、正義、勇氣等,再比如基督教文化圈裏欣欣向榮的科學。

科學局限於現實,現實裏講究實證。要求“眼見為實”、或“科學儀器能探測到”,就是要求實證。同學們信仰科學,於是以為所有事情都需要實證,其實不然。現實隻是世界的一部分,現實之外還有彼岸世界,神在彼岸世界裏。要求實證彼岸世界裏的內容,才是真的迷信。

第三章 康德打破科學身上的枷鎖

從巴門尼德到萊比尼茲,時間跨越兩千多年,期間理性主義、唯心主義、和基督教哲學合流,構成西方傳統主流哲學,一直在社會生活中占絕對優勢。它的各種對手,包括原始經驗主義、唯物主義、無神論、其他宗教和教派等,都甘拜下風。但文藝複興之後,由於現代科學誕生並大發展,近代經驗主義在英國崛起,這個局麵開始鬆動,尤其在休謨出現之後。他的一些觀點威脅主流神學的基礎。比如他認為“印象”是人所有思想的源頭,然後聲稱他沒有自我的印象,沒有因果的印象,也沒有神的印象,讓人覺得這些東西都值得懷疑。他自稱信神,但他勇敢地提出各種疑問,讓旁人覺得他像個無神論者。其他人把他的思想絕對化。比如邊沁把休謨哲學引入倫理學,創立效益主義,把人完全看作肉體。馬克思主義把人看成動物,也算這個流派的一個極端。總之,經驗主義開始滋生唯物主義和無神論。

康德在《形而上學導論》中寫道,“很多年前,就是因為我要反對大衛·休謨,才中斷了在原則問題上的酣睡狀態” 。康德是個低調而奇特的人。他生於當時德意誌文化重鎮,東普魯士的首府柯尼斯堡。現在名為加裏寧格勒,屬於俄羅斯。他篤信基督教,尊重傳統。在生活中,他很簡樸,作息規律,為人友好,很受歡迎。但他喜歡獨處,有過女朋友,卻從未結婚。有意思的是,他從沒有離開過家鄉,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離家不到一百公裏。

在哲學上,康德師承沃爾夫(Christian Wolff, 1679-1754),沃爾夫師承萊比尼茲,所以康德思想是萊比尼茲理性主義的延續。中年以前,康德思想平靜,心安理得,因為覺得已經找到真理。但閱讀休謨的著作讓他猛醒。休謨否認因果關係,隱含事物可以自生自滅、無需原因,違反了巴門尼德樹立起來的基本邏輯原則,包括“無中生有不可能”和PSR。神學基於這些原則證明神的存在。休謨否定它們,也就間接否定了神。康德這才意識到,他本來看不上眼的經驗主義哲學已經發展到什麽程度。他信奉的神與理性主義正在受到威脅!於是他潛心寫作十幾年,創立了一套嚴謹而龐大的新哲學,中文翻譯為“先驗唯心論”(Transcendental idealism)。他因此被很多人視為近現代最偉大的哲學家

康德喜歡用與Transcend相關的詞。這本是當時基督徒常用的詞,原意是“向上爬行”、“超越”等。Trans-意為“超過”、“之上”,-scend意為“爬”。在基督教義裏,現實的地位最低,神最高;人都出生在現實裏,但目的是接近神,雖然人永遠達不到神。Transcend在基督教裏的意思是人努力脫離現實,艱難地向上攀登,去接近神。在18、19世紀,德意誌地區遠比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等更保守和傳統。很多人看過電影《茜茜公主》,就反映那個大時代的德語區文化。康德比茜茜公主還要早一代,所以更傳統和保守。康德把自己的哲學稱為transcendental,西方讀者很容易懂,這是一套關於人脫離現實、接近神的哲學。中文譯者把它翻譯成“先驗的”,與a priori一樣,隻保留原意中“脫離現實”的部分,卻丟掉了“接近神”的部分。讀者們要留意這種原意的流失。

A.康德認識論簡介

a.經驗主義認識論模型

認識論(epistemology)是研究人如何獲得知識的哲學分支。要理解康德的認識論,就要首先理解休謨的認識論,因為前者是為回應後者而生。簡單講,休謨認為人的頭腦就像一麵鏡子,裏麵的每樣東西都忠實反映現實裏的源頭。

圖16. 經驗主義認識論模型,也是休謨的認識論模型。它把人的頭腦看成一麵反映現實的“鏡子”。左下角圖示唯物主義世界觀,其中世界隻有現實與意識,現實獨立於意識,意識反映現實。經驗主義與唯物主義相通之處明顯。

在現代科學誕生之初,科學家們不經論證,就已采用了一些基本哲學假設,包括:

  1. 現實獨立於人;人隻要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其中真理。
  2. 人心裏的一切都來自現實,人心沒有真正獨立於現實的內容。
  3. 科學萬能,最終可以發現一切真理,既包括關於現實的,也包括關於人心的,因為人心裏的一切最終都來自現實。

經驗主義哲學總結並完善這些假設,建立起相匹配的認識論。在上圖中,鏡子外的世界獨立於鏡子;鏡子隻反映外部世界,不獨立產生內容;同時鏡子可以忠實反映外部世界;如果認真找,你可以在鏡子裏找到外部世界裏的一切;等等。近代經驗主義陣營從一開始就是現代科學在哲學界裏的啦啦隊。

b.康德認識論模型

康德繼承巴門尼德開創的西方主流理性主義傳統,對感知持根本性懷疑態度。他也見證了現代科學的強大、和對傳統社會的衝擊,但他沒有經驗主義者們對科學的那種粉絲對偶像般的信任。他采用類似科學的方法,嚴謹地調查、分析人類感知的具體過程,然後創立全新認識論模型。本節盡量用直觀易懂的方式介紹他的重要結論,但不重複原著中的論證過程。因為他的說理包含細致的邏輯學與心理學內容。這兩門科學在他身後都變化很大,造成他的分析在今天看來過時。

圖17. 人類聽覺過程示意圖。其中人隻能感到頭腦裏的經驗,卻感知不到聲音源頭、聲波、神經信號、或自己的直覺係統。

“聽覺例子”:試想你正在辦公室裏工作,隔壁突然傳來你太太與人打招呼的說笑聲,你立刻知道太太來了,腦海裏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於是你趕緊起身,衝到隔壁迎接她,卻發現根本沒有太太,隻有辦公桌上的一個錄音機,它正播放你太太的聲音。你的同事與你開了個玩笑。仔細考察這個故事,錄音機發出一連串聲波,實質是空氣震蕩,由波長和振幅決定,撞擊你耳膜。耳膜把聲音信號轉化成神經係統內的電磁波,經過一套你身體裏的直覺係統,傳到你頭腦裏。你頭腦於是構造出太太的形象。但最終你唯一感知到的是你頭腦裏的太太。對這個過程中的其他步驟,你毫不知曉。這個例子彰顯了聽覺的幾個本質特點:

  1. 感知對象與經驗之間可能完全不同。經驗就是感知對象在頭腦中的印象。在這個例子中,錄音機是感知對象,你頭腦中的太太形象是它留下的經驗。二者風馬牛不相幹。
  2. 人有一套直覺係統,把接收到的信號轉換成經驗,其功能強大。首先,它是下意識的直覺。你聽到聲音,馬上想到太太的樣子。整個過程完全自動,你並沒有為此做決策、或費力氣等。其次,它功能強大。聲波和神經係統裏的電磁波都複雜、混亂。如果單看這些信號,任何人或機器都很難從中找到你太太的形象、脾氣、或當下的心情等。但你的直覺係統做到了,而且非常快。
  3. 人能夠,也隻能夠,感知到頭腦裏的經驗。對於經驗的現實源頭、感知過程的其他部分等,人都一無所知。

人有5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身體觸覺。人的整體感知係統比任一單獨感覺都強大,但在哲學上的性質類似。上述聽覺的基本特點與局限,也適用於整個感知。康德於是建立新認識論模型。

 

圖18. 康德認知論模型。人的感知過程就像電視機從接受信號,到播放內容的過程。

康德認為,人的頭腦就像電視機屏幕;頭腦裏的經驗就像屏幕上的內容;人感官接受外部刺激,就像電視機天線接收信號;人的直覺係統將刺激信號轉換成經驗,就像電視機解碼器將天線來的信號變成屏幕上的內容。人的經驗豐富多彩,但人完全感知不到這個過程的其他部分,比如不知自己的直覺係統如何解碼,不知自己收到的信號究竟什麽樣子等。這就像電視機上放映《大鬧天宮》,其情節引人入勝。但單看屏幕裏的故事,沒人會知道電視機如何接收信號,如何將信號轉換成畫麵和聲音,電視信號來自哪裏等。

作為對比,經驗主義者和唯物主義者們強調經驗與現實之間的一致性,認為二者是鏡像關係,所有關於現實的真相都可以在經驗中找到。基於這種認識論,他們才對科學充滿信心,認為隻要科學家們不停地找,最終可以在經驗中找到一切關於現實的真理。康德認識論不一樣。他認為:

  1. 現實真的存在。隻有收到從現實來的信號,人的直覺係統才會工作,並在頭腦裏產生經驗。就像電視機如果沒有輸入信號,屏幕上不會上演《大鬧天宮》。早於康德的英國哲學家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 -1753) 等提出主觀唯心論,認為現實不存在,全是人思想的投射。巴門尼德的學生芝諾也認為,現實全是幻影,不存在。康德否定了這類觀點。
  2. 人永遠感知不到現實的終極真相。在上文聽覺例子裏,你聽到隔壁聲音,頭腦裏湧現太太的樣子,真正聲源卻是個錄音機,經驗與現實差距巨大。在感知過程中,人有且隻有自己頭腦裏的經驗,對感知過程的其他部分一無所知。除了“現實存在”之外,人無法根據經驗可靠地對現實做其他判斷。單個感覺出錯,人可以利用其他感覺彌補、糾錯。一個人的感知出錯,其他人可以幫助彌補和糾錯。但人類作為整體對現實的感知出錯,單靠感知無法彌補或糾錯。

 

圖19.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我曾在另文中介紹過他【2】。

康德因此定義 “現象”(phenomenon)與“本體”(noumenon),前者指人能夠感知到的事物性質,後者指人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本質。本體真實存在,人卻永遠不能感知,所以它在彼岸世界。康德由此討論到神。神是完全的本體,沒有現象。康德認識論沒有證明神存在;但如果神存在,人也永遠無法感知他,(所以人隻可能在心中遇到神)。傳統理性主義認為,現實都在此岸世界,所以地位最低。康德卻認為,現實的本質也在彼岸世界。

自古以來,世界各個文化和宗教裏都存在“靈知派”(Gnosticism)。簡單講,靈知派認為神和真理都存於心中或彼岸世界,現實沒意義、不重要,於是遁世,逃避社會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都有這類派別。基督教早期教會根據《聖經》,堅決反對靈知派,曾發生激烈爭論。康德認為現實的本體也在彼岸世界、與神接近,在哲學層次上提高了現實的重要性,實際上為教會反對靈知派提供一個新理由。

c.先驗直覺

康德認識論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他超越休謨的關鍵,是他發現人的直覺裏包含先驗成分。休謨也承認人有先驗知識,比如3 + 5 = 8,其正確性不需要現實檢驗。但他認為如果刨根問底,先驗知識都來自現實。根據他的認識論,人從現實中獲得各種印象,並儲存在記憶裏,然後在頭腦裏回放,再想象加工,包含拆解、組裝、總結等步驟,最終就可以得到幾何、邏輯、數學等先驗知識,包括3 + 5 = 8。

康德不同意。他主要通過思想試驗,發現先驗知識中包含現實裏沒有的元素。現代人更容易理解這點。比如根據最新宇宙學和量子物理,宇宙裏不存在數學意義上的“無限”或“連續”的東西。因為宇宙本身是有限的,萬物在微觀都是量子化的。但人腦中卻有無限、連續等概念。再比如休謨自己發現現實中無真因果,但人腦中有因果關係。說明無限、連續、因果等元素存在於人先天就有的直覺裏。康德認為,無論人如何記憶、想象、總結等,都不可能從現實中獲得它們。這就像一座汽車回收廠,通過儲存舊汽車、再拆解、組裝等,可能拚湊出摩托車,但絕對拚湊不出一頭牛。因為前者的配件都能在汽車裏找到,而後者的不行。所以康德總結,人直覺裏包含先驗成分,不來自現實,而是天生。其中包括:

1. 時空觀念:

康德斷言,人的時空觀念不可能來自現實。時間與空間都無色、無聲、無味、無嗅、並且人無法觸碰,所以人無法直接感知它們。人獲得時空經驗,必須首先感知物體,然後在心裏“計算”出相關時空概念,比如自己看它多久、它離自己多遠等。時空經驗是間接的,是人混合與時空無關的其他直接感知與固有直覺而來:

在上麵表達式中,左手兩項混合而得右手一項。右手一項包含時空感,但左手第一項不包含時空感,說明時空感來自左手第二項。即使嬰兒第一次獲得時空經驗也如此。 所以時空感來自直覺,並且天生。康德總結,人先有時空感,然後才可能感知現實;而不是先感知現實,再從中獲得時空感。

信奉唯物主義的朋友們與十八世紀經驗主義者類似,都根深蒂固地認為時空存在於現實中,人頭腦中的時空觀念隻是反映現實。康德卻發現時空觀念是人固有的,與現實無關。那麽現實中有時間和空間嗎?康德認為人不知道真相,所以什麽都可能:

  • 現實中沒有時空。在著名的萊比尼茲與牛頓陣營爭論中,前者持這個觀點。後文中將有更多介紹。
  • 現實中有時空,並且與我們頭腦裏的時空一樣。牛頓力學體係以此為基礎,但在20世紀初被相對論、量子物理、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等否定。
  • 現實中有時空,但與我們頭腦裏的時空不一樣。這是當前科學的主流認知。比如相對論認為物理時空可以彎曲,並且在物體影響下可以改變;量子物理認為物理時空離散;宇宙學認為物理時空有限;弦理論認為物理時空不是4維(3維空間加1維時間),而是11維,或26維等。

 

2. 因果觀念:

因果關係是所有邏輯的基礎。正因為休謨發現現實裏沒有真因果,才讓康德從思想的酣睡中警醒,所以康德很重視因果問題。在休謨之前,包括基督徒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人頭腦裏和現實裏都有因果、沒區別,人腦裏的邏輯推演理所當然適用於現實。但休謨發現了因果關係中的漏洞。於是哲學家們馬上擔心,所有因果關係都有漏洞,都值得懷疑,包括作為天地萬物終極原因的神。於是思想界有了恐慌。

康德理論澄清了這個問題。休謨發現的因果漏洞隻存在於現實中,不涉及人的頭腦,當然也不涉及彼岸世界或神。因果是人的一種直覺,邏輯建立在因果之上,它們都是先驗的,與現實無關。比如在手推車、車從靜止變成運動的例子裏,休謨用“印象”作為判斷因果的標準。這兩個事件、以及判斷標準,都屬於現實範疇,所以結論即使正確,也局限於現實。而PSR不局限於現實。比如人天生知道,手推車是因為推車人的意誌,手不會無緣無故地推車;類似地,車不會無緣無故地從靜止變成運動。相信科學的人認為,車由靜到動是因為外力;相信神的人認為是神把世界造成這個樣子,車由靜到動的終極原因是神的意誌。休謨發現的漏洞表明,前者的信念無法保證正確;但這個發現不涉及後者的信念。

神是精神,存在於彼岸世界。人隻需在心中尋找他,通往神的道路不必要經由現實。《聖經》說耶穌是人通往神的唯一道路。邏輯是走在這條道路上的人可使用的一種工具。人可以用邏輯證明神的存在,比如前文中神學家們基於PSR的證明。休謨的發現也不影響這些證明。

現實裏沒有真因果,似乎表明現實混亂無序,這是否削弱了神的完美、萬能、或造物主的地位呢?沒有。因為這個觀察的視角是人,不是神。就像上文中小雞與農夫的故事。小雞觀察到太陽升起與早飯之間的聯係,就以為這種聯係是必然的因果。小雞錯了,錯在沒理解農夫才是農場主人,是每日早飯背後的真正原因。從農夫角度看,什麽時候送飼料,從來都是他的決定。他可以選擇在太陽升起時送,也可以換個時間,並沒有混亂無序。類似地,是否保持現實中的因果,從來都由神決定。從神的角度看,現實一直在自己管控下,從來沒有混亂無序。

再設想你是動畫片《大鬧天宮》裏的孫悟空。每當你用金箍棒打妖精,妖精都會痛苦哀嚎。但你逐漸發現,金箍棒隻是鉛筆劃的線條,妖精也是,周圍每樣東西都是;用一根鉛筆線條打另一根,並不必須帶來痛苦;“金箍棒打妖精”與“妖精痛苦哀嚎”之間沒有必然因果。於是你疑惑,你的世界裏根本沒有真因果。這時一個人A告訴你,你世界裏的一切都由吳承恩決定;吳承恩為了讓你知道真相,把A寫進你的世界裏,代表他說話。他讓你的金箍棒打妖精,他讓妖精痛苦哀嚎,他讓這兩件事總相繼發生。久而久之你產生誤解,以為“金箍棒打妖精”造成“妖精痛苦哀嚎”。其實你世界裏所有事最終都有吳承恩決定。在這個例子裏,你的發現如同休謨的發現,吳承恩如同神,A如同耶穌。當然,原版《大鬧天宮》裏沒有A,是我另加。康德維護了耶穌的話。

神有絕對的自由意誌,不受任何限製;如果他願意,他也可以不受邏輯限製。他可以在138億年前造個宇宙,也可以在任何時候毀滅它,或另造一個。他可以讓光速等於每秒30萬公裏、電子電量等於1.6 × 10^−19 C,並在很多年裏保持這些值,但也可以在任何時候更換它們。在康德澄清之後,休謨的發現反而佐證了神的自由意誌、完美、與萬能,加強了他造物主的地位。

3. 數量觀念與其他:

康德對人直覺係統的論述,其基本思路與理論大框架非常有見地,在今天與在兩百年前一樣令人信服。但他的具體說理包含細致的邏輯學與心理學內容。二者在他身後都大發展、大變樣,他的分析在今天看來難免過時。所以這裏不注重他的論證過程,轉而介紹關鍵結論,並盡量為讀者提供簡明易懂的解釋。康德發現人的直覺係統還包括其他內容,比如基本數量觀念,如單一、多個、全部;事物之間的等級關係,如包含、繼承、依賴等;可能性概念,如可能與不可能、必然性與偶然性;還有基本邏輯判斷,如承認、否定、有限與無限等。所有這些觀念與能力都是人天生的,不需要從外界學習。

d.小結:人給予現實意義,而不是反過來

在大陸受過教育的朋友都知道,馬克思主義崇拜物質,認為在本質上生命與非生命一致、人與動物一致,同時否認神存在。在認識論方麵,它師承18世紀經驗主義,認為人所有思想都來自現實,物質世界是人真正的老師。馬克思主義誕生並成長於西方,從一開始就是個革命理論,內部遠未做到合理或自洽,因為它的主張都針對西方傳統精神,目的卻是消滅這種精神,而不是單純追求真理,合理或自洽對它並非最重要。如果不熟悉西方傳統精神,即使熟悉馬克思主義裏的各個細節,也很難理解其實質。康德理論就是西方傳統精神在哲學領域的重要體現。當初經驗主義快速上升、威脅這個傳統精神時,康德用真知灼見捍衛了它。

經驗是人與現實接觸的最基層,是人無需主動思考就獲得的思想。經驗裏有意義與理性,比如隻聽到聲音你就意識到太太來了,想到她的音容笑貌,估計她離你的遠近,分辨出她是一個人還是有陪伴等。在康德之前,人們想當然地以為,這些意義與理性來自現實。康德說不,即使在經驗層次,意義與理性也不來自現實,而來自人天生的直覺。現實對於經驗隻是粗糙的原料,比如你聽到的聲波裏並沒有太太的形象、或太太離你的距離,那都是你利用天生直覺對聲音加工後的結果。康德擺正了物質與人的關係。是人給予物質意義與理性,而不是反過來。物質不是人的老師。

西方哲學和神學早就發現,邏輯、數學、幾何等知識都是先驗的,與現實無關。物質世界裏從來沒有真正的圓或三角形;3升水 + 5升油 < 8升,3個蘋果 + 5個蘋果 = 8個蘋果,但3 + 5 = 8永遠正確,無論它在現實中是否成立;前文講到,休謨發現現實中沒有真正的因果,但人知道因果關係存在。所以邏輯、數學、幾何等都不源於現實。但它們也不源於人腦。即使在人類存在之前,或人類滅亡之後,3 + 5 = 8依然正確,圓、三角形、因果關係等依然存在。早在公元五世紀,聖奧古斯丁就明確講,數學存在於神的頭腦裏。之後,西方主流哲學和神學認為,邏輯、數學、幾何等都屬於神、或彼岸世界。康德發現人天生直覺裏包含基本的邏輯感、數量感、與時空感等內容。這表明人心中存在固有的、與彼岸世界或神相聯係的通道。人可以順著這個通道,經過努力,在心中進入彼岸世界,遇見神,就像兩千五百年前巴門尼德那樣。

 

圖20. 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曾有過類似世界觀,不同之處隻在細節。他們都把世界分界,界與界之間有高低之分。比如中國古人講究天人合一:天在上、人在下,人努力與天合。但在長期唯物主義教育下,國人對傳統文化要麽一無所知,要麽一知半解。這反過來造成傳統文化本身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基督教就是西方的傳統文化,它把世界分成神、人、和凡世三界。人肉體屬於凡世,但人要努力脫離凡世,讓心靈接近神。《聖經》上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神的心就不在他裏麵了”。其中是的“世界”指凡世。康德發現人直覺裏有先驗的理性觀念,理性本身屬於神或彼岸世界,所以人天生就有通往神或彼岸世界的階梯。康德用transcendental描述人的直覺,而不是a priori,說明他不隻想表達“人的直覺超越現實”,同時也想表達“人可以沿著直覺向上攀登、接近神”。

B.康德理論引領科學更上一層樓

巴門尼德早就提出,真理都在彼岸世界,現實裏隻有人的意見。在之後的曆史中,人們在彼岸世界裏逐漸找到神、邏輯、理型等,於是有了神學、哲學、數學、幾何學等。同期人們也在現實中找到了科學。在18世紀之後,牛頓理論突飛猛進,讓很多人覺得科學就是真理,巴門尼德的話顯得不那麽有說服力了。這時休謨提出現實中無因果,科學方法中有漏洞,科學隻是假說。康德又提出先驗合成知識存在,真因果在人心中、在彼岸世界裏等。這些新觀念本質上重複巴門尼德的思想,但直接回應了當時人們關注的焦點,更符合時代要求。

世界上有真理,但科學不是真理。科學必須朝真理方向不停奔跑,才算進步。如果找錯了方向,科學就會迷失,無論花多長時間,也不會真進步。百年來國人一直疑問,為什麽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其實在這點上中國並非特例。世界各民族、各文化,都曾有自己的原始科學,除古中國外還有古印度、古埃及、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等。但在過去數千年裏,這些地方的科學幾乎都徘徊不前,有的還倒退。隻有基督教文化圈例外。現代科學在此誕生,爆炸式發展,再傳到世界各地,帶動了科學在全球的發展。直到今天,基督教文化圈依然是科學領域裏的領頭羊。這些事實從一個側麵佐證了基督教的真理性。

科學發展不能沒有正確的信仰、神學、哲學等。我在另文中談到基督教信仰如何激勵伽利略等人開創現代科學【1】。這節將進一步論述,科學如何依賴、借鑒、和直接采用神學與哲學中的重要觀念,以及神學和哲學如何規範科學發展,指出其缺陷或漏洞,並引領其取得突破性進步。在當前中國社會裏、在我的朋友中間,依然流行科學至上論,認為萬事都要講科學、萬事的根本都是科學,並把宗教與科學對立起來。我希望提供一些實在的證據,讓更多人看清楚,科學史上的重大突破和發展都離不開對神的信仰、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對真理的正確理解。

a. 萊比尼茲質疑牛頓時空觀

從1715到1716年,中國正處於康熙年間,當時歐洲最聰明的兩個人,牛頓和萊比尼茲,就牛頓力學體係的根基,尤其時間與空間的本質,展開了一場激烈爭論。牛頓的偉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於1687年,提出三大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到18世紀初,牛頓體係已被廣泛接受,並被推崇為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牛頓本人聲名遠揚,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位高權重。萊比尼茲大概算當時德意誌地區最著名的神學家、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他與牛頓在同時期,分別、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1715年,萊比尼茲年近古稀、功成名就,從萊訥河畔的漢諾威寄出一封長信,收件人是他的老熟人、在倫敦的英國太子妃,內容是對牛頓理論的批評,由此掀開他與牛頓陣營的辯論,太子妃成為辯論的主持人與見證人。牛頓則請來他朋友,神學家與哲學家薩繆爾•克拉克(Samuel Clarke, 1675-1729),作為代表迎戰。一般認為,克拉克表達的觀點、甚至具體用語,都得到牛頓首肯。辯論雙方多輪書信往來,最後因萊比尼茲突然去世才戛然而止。

當時所有科學家和哲學家都首先是神學家,哲學與神學緊密相連,科學隻是哲學的一部分,被稱為自然哲學。爭論雙方的出發點都是神,都遵從主流神學,包括聖奧古斯丁與阿奎那的思想,相信神造天地萬物,宇宙中神地位最高,物體的地位最低,人居中間;幾何、數學、邏輯等都屬於神的知識,其正確性來自神,不需要物體檢驗。

爭論焦點是物理世界中時間與空間的本質。爭論過程不涉及任何實驗結果、自然現象等。他們的著眼點在形而上學層次上,而不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如果隻關心現實問題,當時的科學完全不需要抽象到牛頓理論那樣的高度。就像古代中國也有原始科學,目的是解決現實問題,比如造宮殿、修橋梁等,就從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

阿奎那認為,基督教永遠不會與真正反映現實的科學相矛盾。根據這個觀點,文藝複興時代的教會已設立原則,教會隻有權審查科學研究過程是否誠實,以確認其結論真的反映現實,但無權直接否定科學的結論。這樣的社會環境給予兩位科學家充分的學術討論自由。

a) 牛頓時空觀

牛頓認為神先造時空,然後在其中造物體。時空是神就近觀察、參與宇宙中每件事務的工具。因為時空與神相近,所以地位高於物體。前者就像舞台,後者就像演員。演員離不開舞台;但即使沒有演員,舞台也一樣存在。熟悉牛頓力學的人不難理解,其中時空是第一存在,是絕對的。即使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時空也存在。時空是4維,3維空間加1維時間,每一維都雙向無限延伸、且永恒不變。時空定義所有物體的性質,比如速度、位移等,但物體完全不影響時空。可見,二者地位不對等,時空高於物體,物體離不開時空。牛頓把幾何學裏的時空直接用在物理中,認為物理時空就是幾何時空。

在牛頓體係裏,時間雙向無限。這點沒有直接違反《聖經》,但違反了當時教廷官方觀點。《聖經》沒有直接講時間有起點;聖奧古斯丁解讀《聖經》全文,認為它隱含時間有起點。但基於阿奎那提出的原則,教會無權直接否定具體的科學結論。當時的教會、政府、和學術界都已正式采用阿奎那的原則,尊重科學家探索創新,保護他們的思想自由。

 

圖21. 牛頓時空就是幾何時空。為直觀,單以空間為例。在立體幾何中,空間點A和B都獨立存在,它們的存在不依賴坐標係裏是否有物體。即使坐標係改變或移動,A、B、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都不變。萊比尼茲提出質疑:1. 如果沒有物體,這樣的空間沒有任何意義;神從不做沒意義的事。2. 在沒有物體的情況下,A和B沒有任何區別,違反PSR。

b) 萊比尼茲的挑戰

作為質疑者,萊比尼茲並沒有提出完整理論替代牛頓體係,但認為後者的時空觀不合理。爭論焦點是時空與物體之間的相對地位。牛頓認為時空比物體地位高。萊比尼茲不同意,認為空間隻表明物體共處的方式,時間隻是事件發生的順序;如果宇宙中沒有物體,時空也就不存在了;時空不是獨立概念。如果讀者還覺得二人的區別太抽象,可以簡單理解為,萊比尼茲提出了原始的相對論,與兩百年後的愛因斯坦不謀而合。

爭論的大部分內容圍繞神的性質,我的讀者朋友們大概聽不進去。但萊比尼茲的幾個重要觀點在今天看來依然非常有見地:

  1. 無限時空違反PSR。牛頓時空是幾何時空,由個別點構成,每個維度都雙向無限。在這個時空裏,任意兩點之間沒有任何區別。根據PSR,在一點上發生的事,也應該在另一點上發生,但這不符合宇宙現狀。萊比尼茲重複了兩千多年前巴門尼德提出的問題:為什麽神選擇一個具體時刻造萬物,而沒選其他時刻呢?為什麽他選擇在當前位置安放人、而不在宇宙的另一個位置?作為對比,萊比尼茲認為時空本身不存在,也就是不存在獨立於物體的時空點;我們感知到的時空其實隻是物體之間的關係,是物體的衍生物。
  2. 牛頓時空違反神的統一性。在牛頓體係裏,時空是第一存在,物質基於時空而存在,前者地位高於後者。牛頓陣營表示,時空是神就近觀察、參與萬物萬事的場所(Sensorium),與神緊密相連。萊比尼茲深究這點,隻有神永恒、無限,牛頓認為時空永恒、無限,那麽時空必然屬於神。但時空明顯不是神。所以牛頓陣營又聲稱時空是神的工具,與神分離。於是萊比尼茲引用神學,神是統一體,沒有部分;如果時空是第一存在,就不可能與神分離,牛頓體係自相矛盾。這個觀點的源頭也是巴門尼德。他的“存在”概念後來被基督教哲學吸收,“存在”的基本性質都表現在神身上。“存在”是永恒、無限的統一體、沒有部分,神也是永恒、無限的統一體、沒有部分。在萊比尼茲時空觀裏,時空與物體相關聯,不需要前者地位高於後者,所以不需要假設時空屬於神。
  3. 獨立時空沒有意義。稍有物理知識的朋友都很容易發現,在3個牛頓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中,變化的和引起變化的都是物體,沒有一個定律隱含時空本身可能變化或造成變化。所以如果沒有物體,這些定律就完全失去作用。在基於牛頓體係的世界觀裏,獨立於物體的時空完全沒意義。萊比尼茲說,神不做沒意義的事,不會在物體之外造時空。這個對牛頓時空的批評,其實也適用於巴門尼德的“存在”。曆史上,柏拉圖用理型世界代替“存在”、基督教哲學用神代替“存在”,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存在”概念缺乏創造宇宙、引發世界變化的性質。萊比尼茲認為時空總與物體相關聯,避開了獨立時空問題。

牛頓把宇宙一分為二,時空與物體截然不同,前者地位高於後者,萊比尼茲質疑這個根本假設。讀者們自然好奇最新科學如何看待這點。根據量子力學,在微觀層次上,所有物體都隻是波函數,充斥整個時空;而“真空”也並非真空,依然含有能量,不時發生“量子漲落”,形成粒子與反粒子。可見,時空與物體互相轉換,本質上是一回事。在廣義相對論裏也類似,時空與物體都是引力場的具體表現。現代物理學家惠勒(John Wheeler, 1911-2008)曾形象地講解它們的關係,“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體如何運動”。二者互相作用,沒有誰高誰低,本質上也是一回事。總之,當代物理揚棄了牛頓對宇宙的二分法。萊比尼茲的質疑並非麵麵俱到,但其中關鍵點最終獲得科學支持。

b. 科學界拋棄萊比尼茲

牛頓陣營對萊比尼茲的總體態度是,積極應對、但堅決不改。雙方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都把主流神學作為討論的基礎。關於PSR,牛頓陣營回答,神有自由意誌,可以做任何決定。神的意誌就是宇宙內最充分的理由。萊比尼茲反駁,神確實可以做任何事,但神總選擇做最正確的事,因為神完美,愛人,愛宇宙。萊比尼茲的觀點更符合現代科學,因為最優解總是由條件決定,從旁觀者角度看結果,決策者如同不存在,也就是神如同不存在。就像在小雞與農夫的故事裏,如果農夫總為小雞著想,堅持每天準時在太陽升起時為雞送飼料,那麽從小雞角度看,每天有早飯吃的原因是太陽,農夫如同不存在。牛頓陣營認為神任意處置宇宙事務,早已不被現代科學界接受。

關於無限時空違反PSR,克拉克回答不出來,隻得讓步,同意時空不應該由獨立的點構成,但沒有後續行為,牛頓體係裏的時空仍然由獨立點構成。關於為什麽神在物體之外單獨創造獨立的時空,克拉克回答,神無所不在,可以在同一時刻處於所有地方;神需要一個感知場所,就近參與宇宙中萬物的運行,所以創造時空。這個“神無所不在”觀點的源頭又是巴門尼德的“存在”。但這個回答不能解決萊比尼茲的質疑。這樣無限和永恒的時空必然屬於神,但時空又明顯不是神,所以它隻能是與神分離的部分。但神沒有部分,就像“存在”沒有部分。總之,萊比尼茲用反證法證明,牛頓體係裏的獨立、無限時空設置不合理。

在爭論當時與其後,牛頓理論都是“顯學”,所以有責任回答外界質疑。萊比尼茲是世界頂級神學家、哲學家、和數學家。他的問題深思熟慮,即使今天讀來也有道理。牛頓陣營給出的答案明顯不足,但牛頓理論並未做修改。之後它帶著這些已知弱點,成為近現代科技的基礎,推動整個人類文明向前發展。即使在今天,牛頓理論還是機械工程、土木建築等眾多領域的基礎,依然被灌輸給全世界的孩子們。而萊比尼茲的那些質疑卻被科學界打入冷宮,在爭論之後的兩百年裏幾乎被徹底遺忘。在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繼麵世,其中的新時空觀否定了牛頓的舊時空觀,與萊比尼茲的類似。曆史學家們這才從舊紙堆裏把他當年的書信找回來,但在社會上它們依然鮮為人知。

科學界如此對待萊比尼茲,有其正當道理。牛頓理論太成功了!它極大推進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世界需要它。我在另文中談及,科學界內部體製繼承基督教神學界體製【1】,既非獨裁製,也非民主製,而是一種精英製度。少數頂級科學家擁有遠比其他人更多的話語權。他們依據公認原則決定接納,或拋棄,哪些人、哪些觀點。從17世紀末到20世紀中,牛頓體係幾乎就是科學本身。科學就像一棵大樹,不斷為社會結出黃金果實,人類的永續與文明發展都嚴重依賴它。牛頓時空觀就是這棵大樹的根基,本質是哲學假設,當時的科學無力檢驗它。否定這個假設,也就否定了牛頓體係本身,比否定任何單一科學原理,對科學的打擊都更大。科學界領袖們需要考慮社會不能沒有科學,也要考慮科學本身的生存與發展,所以不允許任何人對科學拔本塞源。於是他們與社會一拍即合,依據這些公開、合理的原則,將萊比尼茲的質疑打入冷宮。

c. 康德拓寬了科學界視野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社會對科學的信任與信心達到頂峰。人們普遍相信科學已經、或即將解決從微觀原子到天地宇宙的所有問題。在同一個期,古老的中華文化也被喚醒。洋學生們開始擁抱“賽先生”,不像上代儒生們那樣覺得西方科技都是奇技淫巧。這時一個年僅25歲、名不見經傳的德國小職員寫了一篇文章,直接拋棄牛頓時空觀,認為時空是相對的,與萊比尼茲一樣。結果他聲名鵲起,迅速被追捧為世界頂級科學家。為什麽都是反對牛頓時空觀,當年世界頂級哲學家被科學界打入冷宮,而如今一個小職員卻被捧上天呢?

就像任何現實事物,其背後原因肯定是多樣的,比如有些實驗結果讓人迷惑,但康德認識論是其中一個關鍵。如果沒有康德,理性主義哲學應該還大致保持在萊比尼茲時代的水平。那樣的話,科學界會繼續視牛頓時空觀為理所當然。尤其在經驗主義哲學迅速崛起和發展後,科學界主流都相信人頭腦如同一麵鏡子,內容全是現實的反映。既然人腦中存在幾何時空,就表明物理時空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那個小職員想到相對論,他自己都會覺得太荒唐。即使他足夠大膽,將結果公布出來,科學界也會像200年前拋棄萊比尼茲那樣拋棄他,因為基於牛頓時空觀之上的科學體係比200年前更龐大,推翻它造成的損失也將更嚴重。另外,那個小職員就是愛因斯坦。

在愛因斯坦時代,康德哲學正當道,西方精英們的世界觀已改變。根據康德,我們其實不知道現實的樣子。雖然我們懂得邏輯、數學、幾何學等,但這些內容都隻存在於人的頭腦裏,現實可能類似邏輯、數學、幾何學描述的樣子,也可能非常不同。康德理論嚴謹、有說服力,他健在時就已經被廣泛接受。愛因斯坦大約比康德年輕150歲。有康德理論作為思想背景,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出現時,科學界才願意深入看他的推理,琢磨他理論的含義,並與各類實驗結果相對比。而不像當年對待萊比尼茲那樣,即使無法回答人家的質疑,也拒絕深入理解他,直接把他打入冷宮。

思想家之間經常存在傳承關係。比如前文講到,康德(1724-1804)是萊比尼茲(1646-1716)的徒孫,中間隔了沃爾夫。“數學王子”高斯(1777-1855)受康德哲學啟發,發展出非歐幾何。他的學生黎曼(1826-1866)建立黎曼幾何,後來被愛因斯坦(1879-1955)用來作為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愛因斯坦在16歲時就閱讀了康德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並對其中關於時空的討論印象深刻。在那個年紀,他不一定馬上理解書中所有意思,但至少了解到牛頓時空觀不一定正確,已有人提出嚴肅異議。思想家之間的聯係還體現在個人背景上。上述這幾個偉人,萊比尼茲、康德、高斯、黎曼、愛因斯坦都是德意誌同鄉,都生長在麵積類似中國雲南省大小的同一塊土地上。在共通的文化環境下,他們比較容易相互交流與理解。

d. 小結:康德認識論引領新科學

與實用學科相比,哲學離大眾遙遠。在很多人印象中,哲學家們很聰明,但愛鑽牛角尖,把時間花在沒啥用的事情上。其實不然。康德哲學極大地擴展了人類思想,在信仰、國際關係、法律、道德等諸多方麵對後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比如我在另文中提到,他的理論直接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聯,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聯合國【2】。在這篇文章裏,我們專注巴門尼德引發的、貫穿西方文明史的理性主義傳統。在近現代,這個傳統受到經驗主義強有力的挑戰,兩派競爭最關鍵的領域就是科學。在中國,百年來紛爭不斷,但幾乎人人推崇科學。科學是國人之間的思想公約數,其中的爭議遠比在信仰、政治、或社會領域裏少。所以本章主要講解康德認識論對科學的影響,希望讓不熟悉、不理解康德思想的人獲得一些實在印象。

康德集巴門尼德以來、兩千多年間理性主義之大成,反映西方傳統主流思想。以下列出康德認識論的幾個關鍵點:

  1. 真理隻存在於彼岸世界,超越現實;人可以在心裏進入彼岸世界。這個觀念最早出自巴門尼德,在現代還有多種類似版本,比如真理隻來自人心,不在現實;理性隻存在於人心裏,不存在於現實裏;人能夠理解真理,但永遠不可能掌握全部真理;人可以接近神,但永遠不能完全理解神;人可以在精神上與神合二為一,但人不可能變成神,等等。
  2. 邏輯、數學、幾何等,正確性不隨時空改變,是真理,存在於彼岸世界,或在神的頭腦裏,不在現實中。(現代數學界認為,幾何學是數學的一部分,數學是一種邏輯體係、是邏輯的一部分。 所以三者本質上是一回事。)
  3. 人的頭腦分成直覺與思想兩部分。直覺中存在基本的時空感、數量感、因果關係感、邏輯感等。人頭腦裏天生就有這些基本內容,不需要從現實中學習。
  4. 現實可能體現邏輯、數學、幾何關係等,但也可能不體現。人不知道最終答案,因為人無法達到現實的本體。但科學可以不斷接近本體。

 

 

圖22. 康德認識論中的彼岸世界、人的頭腦、和現實,三者之間關係示意圖。其中包含他的重大創新,如人的直覺係統包含天生的時空感、數量感、和邏輯感,再如現實有本體,在彼岸世界,人永遠無法感知到它,等等。

在文藝複興期間誕生的現代經典科學,從一開始就根基於一套神學與哲學假設。在牛頓時代,經典科學逐漸成熟、經驗主義哲學大發展,人們開始列出和推敲這套假設。其中包括物質世界存在因果關係;世界的變化都由物體運動造成;時間與空間是一體,永恒不變,構成物體運動的背景和舞台,但不參與其中;時空是4維,3維空間加1維時間,每個維度雙向無限延伸,同時在微觀層次又無限可分;等等。

這些假設是經典科學的基礎,本身不屬於當時的科學範疇,科學無力證實或證偽它們。在它們被科學之外的力量推翻之前,任何人反對它們,就是破壞科學根基、反對科學本身。科學界為保護科學的生存與發展,必然拋棄這樣的人或觀點,那麽像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物理這樣的新科學就不可能誕生或發展。我在另文中談及,即使在包括相對論、量子物理在內的新科學誕生很多年後,大量世界頂級科學家依然堅信牛頓體係,不接受新科學帶來的新假設。這些人裏甚至包括愛因斯坦本人。他不接受量子力學裏的哥本哈根詮釋,其中一條原因就是,他堅信人頭腦裏的PSR必然也反映在現實裏。他有句名言,“我不相信神靠擲色子來決定宇宙”,就發自這種信念【2】。

康德哲學告訴世界,恒定的4維時空、因果關係、邏輯、數學等,本質上都隻屬於彼岸世界,與現實無關。現實可能違背它們;而且現實到底是什麽樣,人在根本意義上不知道,雖然人可以通過感知,包括科學研究,知道更多。就像巴門尼德《論自然》中女神說的那樣,當人窮極現實,到達現實世界的盡頭、離神和真理最近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可信任的知識,雖然那也不是真理。康德哲學中有兩項關鍵內容最讓後來的新科學收益。一是物質世界的真正樣子可以與我們感知到的完全不同。這個觀念解放了科學理論,讓科學理論可以突破人的直覺,日常邏輯,以及傳統數學等。二是幾何時空是先驗的,與物質世界無關。其中第一點是大原則,第二點是第一點的特例,在新科學裏非常重要。

最後,我在這裏列出一些常見的、不符合經典科學基本假設的新科學觀念,目的是提醒所有人,康德哲學對於科學進步的重要性。狹義相對論認為,高速情況下長度會變短,時間會變慢。量子物理認為,時空不是無限可分,並提出量子糾纏、量子顏色(色荷)、量子自旋等違反直覺的概念。廣義相對論認為,物體造成時空彎曲,時空彎曲產生萬有引力。宇宙學認為,時間有起點,宇宙有邊界。弦理論認為,物理時空不是4維,而是10維、11維、甚至26維,等等。如果沒有康德,科學界和社會大眾都會認為以上觀念違反真理,破壞科學根基,必須否定。那樣的話,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的新科學革命就不會發生了。

第四章 結束語:從神,到抽象原則,再回到神

設想你是那隻農場裏的小雞,從出生起就習慣了飯來張口。你看到農夫每日忙碌不已,照顧你,為你準備飼料和水等。你自然生出感激之情,覺得農夫愛你,不是父母,勝於父母。這時你身邊有個朋友偷偷告訴你,農夫養你其實隻為吃你的肉。他已經殺了你父母,不久後就要殺你。驚嚇之餘你開始思考,覺得無法反駁朋友。農夫與小雞們無親無故,如果不圖它們身上的肉,何必起早貪黑照顧它們?於是你不得不正麵一個重大選擇:一邊是你從出生起,每天在現實裏觀察到的現象,農夫特別辛勞地照顧你;他愛你。另一邊隻有推理,完全沒有事實證據;農夫殺了你父母,還要殺你;他隻想吃你的肉,並不愛你。你相信哪邊?這其實就是幾千年來世界哲學界最大爭論之一,而且到現在還方興未艾,毫無要結束的跡象---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爭。

再設想你是動畫片《大鬧天宮》裏的孫悟空,曾在花果山上自由自在,本希望到天宮裏當個大官,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結果隻得了個弼馬溫。你大怒、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後來遇見一個印度佛主,根本不給你官兒做,還把你壓在山下五百年,然後在你頭上裝個緊箍咒,不聽話就給你上刑。這次你沒大鬧佛堂,選擇徹底屈服,乖乖聽話。你本是自由快活的美猴王,還在天宮裏當過官,如今甘心情願地給一個書呆子當傭人,每日與一頭豬和一匹馬為伍。在經曆這樣的大起大落後,你能否足夠聰明、達到智慧的層次,發現你和身邊所有人與事的終極命運都由一個叫吳承恩的、根本不生活在你世界裏的人決定?

吳承恩就是你的造物主和主宰,雖然你和你身邊人從沒見過他,也永遠不可能見到他。你又能否理解他的目的,也是你的終極命運,其實是宣揚佛主、貶抑道教? 更進一步,你能否看清他的心意?他要你拋棄道家、服從佛主,但不想用美德美行感化你、也不想靠真理說服你,而隻通過暴力,把你打服。即使你武藝高強,一跳十萬八千裏,你也不是佛主對手。於是你完全放棄驕傲,去給一個你討厭的人做下人,而且你還沒有怨言,心服口服。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蒙古人極端野蠻殘酷地統治中國人,然後明隨元製,造成中國的聰明人放棄了遠古傳下來的信仰和驕傲,內心轉向崇拜暴力。在《西遊記》裏,吳承恩不但把這種狀況當作理所當然,還把它描繪得高尚、有趣,是唯一正道。

人生活在現實裏,與小雞生活在農場裏、或孫悟空生活在《大鬧天空》中,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多普通人,包括很多無神論者,都有類似感悟,冥冥中好像有某種力量,決定自己和周圍人與事的命運。人生一世隻有幾十年,智者不願一直蒙在鼓裏,渴望知道真相:宇宙的本質是什麽?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麽?世界各民族的先祖們不約而同地報告,他們獲得神啟,人的命運有主宰,這個世界有造物主,並且造物主或主宰都是與人相像的神。神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裏,也有意誌、情感、智慧等。人之於神,類似小雞之於農場主,或孫悟空之於吳承恩。小雞很難理解農夫,孫悟空不可能靠自己知道吳承恩。類似地,人如果要懂得神,隻靠自己不行,需要神與人相向而行。就像巴門尼德那樣,虔誠對神,然後聽從神的召喚。黑夜女神告訴巴門尼德,人眼見的事反而是幻影,在心裏聽到的神啟才真實。假如孫悟空有機會了解吳承恩,就會發現後者的世界很複雜。類似地,如果人智慧,也會發現神的世界深奧,人不可能完全理解。

從兩河流域出現最早的楔形文字算起,人類文明史大約5300年;從泰勒斯算起,哲學史大約2600年;但考古證據表明,宗教至少在10萬到15萬年前就出現了。無論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還是在中國商朝,遠古人的生活與社會都以神為中心,因為他們認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掌握人的命運與事物的真相。在哲學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知識都來自神啟。但在哲學出現後,情況有了變化。哲學講究抽象與推理,結論通常是晦澀難懂的概念與原則,表達方式止於語言,各方麵都與傳統宗教大不同。在古希臘,哲學大發展,造成哲學思想與遠古那些擬人化的神漸行漸遠。雖然古希臘哲學家們都是神的信徒,包括這裏談到的巴門尼德、赫拉克利特、和希臘三賢,但他們的學說與傳統的擬人化神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

可以想象,巴門尼德宣稱“存在”是世界的本質,在他身邊信仰太陽神的大眾看來,他肯定算離經叛道。曆史明確記載,蘇格拉底在信奉雅典娜女神的雅典城講道,說存在一個理型世界,超越現實,裏麵存放著現實中萬物的模板。最後雅典市民以公民投票方式判定他為無神論者,處以死刑。受審期間,蘇格拉底為自己辯護,後由柏拉圖整理成文,名為《蘇格拉底的申辯》,被尊為哲學史上的千古名篇。其中蘇格拉底說自己相信超自然的理型世界,所以不可能不信神。

在這些哲學家的理論內部,矛盾同樣尖銳。比如黑夜女神向巴門尼德揭示“存在”是世界的本質。“存在”之外,都是不存在。那麽女神又是什麽呢?她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她存在,她應該絕不運動、絕無變化,那麽她又如何與巴門尼德交流?如果她不存在,誰召喚了巴門尼德?蘇格拉底提出理型世界理論,柏拉圖把它發展成熟。這個理論需要一位工匠神,把理型轉化成現實中的萬物。但理型世界從哪裏來?它與工匠神之間是什麽關係?這個關係又是如何產生的?二人都沒解答。

直到基督教哲學興起,這些根本問題才得以解決。耶穌降世,為拯救世人靈魂,履行神曾與猶太人的約定,並非為回答哲學問題而來。但當年羅馬帝國裏的哲學家們在基督教義裏找到他們尋找多年而不得的答案。基督教的神是三位一體,既是一個永恒的宇宙精神,類似巴門尼德的“存在”,又有智慧與能動性,類似柏拉圖筆下的理型與工匠神合體,可以創造宇宙,支配萬物運行,產生赫拉克利特觀察到的“變化”,還可以進入人心,主宰人的靈魂。

農夫需要吃肉,養小雞是為它的肉。但也有人對待寵物像親人。神什麽都不缺,神待人完全像對待親人。吳承恩把孫悟空設計為服從暴力,但神希望人服從真理。神知道人單靠自己無法得知真理,就像孫悟空單靠自己無法了解吳承恩、或故事外的世界。於是神借耶穌的肉身,親自來到現實中,把真相告訴人;就像吳承恩把自己寫進《西遊記》裏、把故事外的事告訴孫悟空;當然,吳承恩並沒那麽做。耶穌作為人,向世界展示神之愛,就是待人如己。因循這個原則,他最終為世人而死。他是第一位以愛為核心教義的神。神待我們,本可以像農夫對小雞那樣,小恩大利用;或像吳承恩對孫悟空那樣,依仗暴力馴服;或像玉皇大帝和佛主那樣居高臨下;或像猶太教裏的神那樣,嚴格暴虐。但謝天謝地,他都沒那麽做,而是與人簽訂一份新合同,名為《新約》,保證以愛待我們。一大批哲學家於是趨之若鶩,包括我曾介紹過的特土良【4】,聖奧古斯丁等。從此基督教占領西方人心。西方主流信仰於是完成了從擬人化神,過渡到抽象哲學原則,再回到人格化神的過程,實現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詳細介紹這個過程。這就是我原來的寫作計劃。

2024年3月14日

電郵:yuanzhiluo@yahoo.com 博客網址:https://lyz.com  或 https://github.com/luotuo123456/lyz

注釋

  1. 駱遠誌,2018,為什麽現代科學誕生在西歐、不在中國?https://lyz.com/modern-science/  
  2. 駱遠誌,2021,為什麽馬克思主義哲學錯了,https://lyz.com/sci_marx_god/
  3. 駱遠誌,2022,當代科學挑戰達爾文進化論,https://lyz.com/id-evolution/
  4. 駱遠誌,2023,現代自由民主思想到底怎麽來的? https://lyz.com/ liberty-bible/
  5. 駱遠誌,2023,為什麽人不應該信仰科學或邏輯,https://lyz.com/godel-incomplete/
  6. 屈儆誠,許良英.關於我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批判愛因斯坦和相對論運動的初步考查,232。
  7. 胡大年,文革中對愛因斯坦的批判運動,摘自胡大年著《愛因斯坦在中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240.html

讀者評論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20240317,簡評駱遠誌《從巴門尼德到康德---漫談理性主義哲學》,https://blog.creaders.net/u/9236/202403/48428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