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深入淺出】 通俗解讀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和'準晶體'名詞翻譯質疑

(2011-11-07 07:39:55) 下一個
[引言]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引出了準晶體與準科學家的故事,平添許多樂趣。 正好俺過去的工作跟這個研究有些關係, 因而在城裏發了些評論。 現在收集起來, 鬥膽為有興趣的朋友普及,歡迎指正。本文除第一部分以外均為本人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

(一)  背景(根據AP報道)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拉爾斯·特蘭德等人解釋謝赫特曼獲獎原因。他們說,謝赫特曼於1982年4月8日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中觀察到一種“反常理”的現象——他們當時所觀察的鋁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種不重複的非周期性對稱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當時的理論,具有此種原子排列方式的固體物質是不存在的。因此,謝赫特曼的發現在當時引起極大爭議。為維護自己的發現,他被迫離開當時的研究小組,但這一發現促使科學家開始重新思考對物質結構的認知。

因為挑戰當時的“常識”,謝赫特曼被斥“胡言亂語”、“偽科學家”

“胡言亂語”、“偽科學家”,當30年前謝赫特曼發現“準晶體”時,他麵對的是來自主流科學界、權威人物的質疑和嘲笑,因為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準晶體”違背科學界常識。

“當我告訴人們,我發現了準晶體的時候,所有人都取笑我。”謝赫特曼在一份聲明中說。1982年,41歲的謝赫特曼正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的確,那時候的人們壓根不會接受那種晶體的存在。”美國化學協會主席納西·傑克遜說,“因為他們認為這違反自然界‘規則’。”

因為這些“規則”被視為真理,膽敢“捋虎須”的謝赫特曼自然就備受排擠。

發現“準晶體”後,謝赫特曼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試圖說服他的同事,但一切均徒勞,沒人認同他的觀點。不僅如此,他還被要求離開他所在的研究小組。無奈之下,謝赫特曼隻有返回以色列,在那裏,他的一個朋友願意幫助他,將“準晶體”的有關研究成果公開發表。

最開始,這篇論文也沒能逃脫被拒絕的命運,但在謝赫特曼和他朋友的艱苦努力下,1984年,論文終於得以發表,也立即在化學界引發軒然大波。一些化學界權威也站出來,公開質疑謝赫特曼的發現,其中包括著名的化學家、兩屆諾獎得主鮑林。

“他(鮑林)公開說:達尼埃爾·謝赫特曼是在胡言亂語,沒有什麽準晶體,隻有‘準科學家’。”謝赫特曼後來說。

近30年後,勇敢質疑“常識”的謝赫特曼終於獲得全世界最權威的科學認可。“謝赫特曼的發現是科學界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勇敢挑戰了當時的權威體係。”納西·傑克遜說。


(二) 解讀: 關鍵在於旋轉對稱性與周期性

(1)旋轉對稱性和平移對稱性(周期性)

一個物體, 在其旋轉 360/n 度以後, 如果與原物體重合, 稱該物體有  n 次/重 旋轉對稱性。一塊磚如果旋轉180度,看起來和原來的磚一樣。那麽這塊磚有2次旋轉對稱性(360/2 = 180)。旋轉對稱性是局部性質。 如果物質結構局部有旋轉對稱性, 我們叫它是短程有序。

在一麵牆上, 把一塊磚平移一定距離, 那末一定會與另一塊磚重合。再平移同樣的距離,還會有重合。 這個性質叫“平移對稱性”。因為平移會比旋轉涉及到更長的距離,這個更長距離叫長程。 平移對稱性是長程有序的一種。平移對稱性具有周期性。

(2) 晶體同時具有旋轉對稱性(短程有序)和平移對稱性(長程有序),但隻有2,3,4,6次旋轉對稱性

晶體從結構上, 是具有旋轉對稱性的單位晶胞,在空間經過重複堆積而成(平移對稱性), 因此同時具有短程有序和長程有序。但記住晶體隻有2,3,4,6次旋轉對稱性

數學分支群論是了解晶體對稱性的鑰匙。根據群論, 晶體有 32 點群, 230 個空間群。用X光衍射法解晶體結構的時候, 第一件事就是要確定晶體的旋轉對稱性, 再確定空間群。

(3)準晶體”也具有旋轉對稱性(短程有序)和非周期性長程有序。但旋轉對稱性與晶體不同(5,7,8, 10, 12次等旋轉對稱性),而且沒有平移對稱性(沒有周期性)

下麵的準晶體模型,您看到五個花瓣的花,就是5次旋轉對稱性。這在晶體結構裏, 是完全不可能的。 現在, 您能理解為什麽當初謝赫特曼的準晶體不被科學界接受。1982年, 謝氏隻有電鏡照片, 人們根本不接受。 到了1987年, 有了X光衍射證據後, 大家就接受了。


                 


圖: 準晶體模型(5次旋轉對稱性!)(左),準晶體 X光衍射圖(10次旋轉對稱性!)(右)
5/10次旋轉對稱性在晶體中根本不可能!(來源: Wikipedia)


(4)晶體和準晶體對比:

(a) 旋轉對稱性細節: 隻限於2,3,4,6次(晶體);5,7,8,10,... 次(準晶體)

(b) 長程有序周期性: 平移性長程有序(周期性)(晶體); 非平移性長程有序(無周期性)(準晶體)


(5) “
準晶體”與耗散結構

普裏戈金(Prigogine)的耗散結構是指一個“遠離”平衡狀態的“開放係統”,由於不斷和外環境交換能量物質和熵而能繼續維持平衡的過程,對這種“動態過程”的研究,解釋了自然界許多以前無法解釋的現象。耗散結構本身的存在是眾所周知的。Prigogine的理論是針對耗散結構"動態過程"的深入了解. NOBEL獎勵的是"由淺入深".

謝赫特曼(Shechtman)的準晶體是“接近或處於”平衡狀態的“封閉係統”。意義在於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存在"靜態結構":分子排列長程有序但不重複。而晶體則是短程有序的周期性重複而達到長程有序。從早期這個發現不被科學界(包括NOBEL得主鮑林)承認,可以看出這個發現的意義。NOBEL獎勵的是"從無到有".

(三) "準晶體"翻譯不信, 應該譯成"類晶體"

quasi-: like something in someways; quasi-scientific = not entirely scientific
所以 quasi-crystal 叫"類晶體"更合適一些。當時鮑林(Pauling)不接受這個發現, 說謝赫特曼"quasi-scientist" 作為文字遊戲, 還是很到位的。 這個“quasi", 強調的是不同。但與“科學家”不同, 那就是“假/偽科學家”了。因為強調的是不同,譯成中文應該用“類”, 而不是“準”。所以, 俺建議譯成“類晶體”。

類:  看起來是, 但實際上不是.

類星體: 在光學望遠鏡中觀察,類星體與普通的恒星"看上去"似乎沒有區別.但類星體"實際上"不是恒星.
類風濕: 症狀"看起來"象風濕, 但"實際上"不是風濕.
類晶體(本人建議): 電鏡/X光"看起來"都有對稱性(但細節不同), 但"實際上"不是晶體(短程沒有晶胞, 長程沒有周期性)

準: 名義上不是, 但實際上接近.

準將: 一般為旅長, 比師長小, 但旅不是師的下屬單位.要麽軍, 師, 團. 要麽軍, 旅, 團.
準媽媽: 懷孕的婦女.
準大學生: 被大學錄取, 但還沒有入學的學生.

其實歐洲人移民到了美國,取的地名都是"新什麽":NEW YORK, NEW JERSEY, NEW ENGLAND 啥的。咱中國人,喜歡模仿,於是有"王府井", "上海", "東方的巴黎"。進而到今天的山寨文化盛行。

謝赫特曼大概和我等留學生一樣,英語是第二語言,用了個“quasi-”,沒想到其中的奧妙。還被鮑林嘲笑為“quasi-scientist”。要是用“neo-crystal”,諾貝爾獎要早得十年!

(by ThatIsDifferent 於文學城博客[太浮閑話]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5738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ONCOCIDIA 回複 悄悄話 感覺是高手之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