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崚子

人生如夢, 經曆過多少風風雨雨? 我願意把自己經曆過的酸甜苦辣, 與大家分享.
個人資料
嘉崚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風雨如磐 2 我上學了

(2019-01-22 12:58:13) 下一個

1955年9月 1 日, 我已經從幼兒園大班畢業, 興高采烈地背起書包, 上小學了。 學校就在馬路斜對過, 幾分鍾就能走到。 校名叫鞍山市實驗小學, 在我的記憶裏, 是一幢很大的三層樓房, 記得好像呈工字形, 樓的前麵有一個挺大的操場, 有足球門和跑道, 操場再前麵, 是主校門。 沿著學校的院牆, 種著許多高大的楊樹, 我抬頭望去, 覺得都看不到樹梢。 樹幹很粗, 幾個孩子拉起手都圍不攏。 夏天裏, 微風一吹, 樹葉沙沙地響起來, 好像一群孩子在輕輕地歌唱。 陽光穿過樹葉的空隙, 映射到地上, 變成了許多跳著舞蹈的圓形小光斑, 讓我覺得非常新奇。 樓後的院牆開了一道小門, 從小門出去, 穿過馬路, 就到家了。 當時的實驗小學, 在鞍山來說, 是很好的學校了。 那一年, 我的大哥讀六年級, 明年就會從實驗小學畢業, 升入初中。 我的二哥也在實驗小學讀書, 已經升到了二年級。 而我是一年級新生, 屬於小不點兒中的小不點兒。

按照當時的規矩, 兒童要年滿七周歲才可以上小學。 但是我們家的情形有點兒怪, 我和二哥上學時都沒有完全滿七周歲, 大哥呢, 比我們還牛, 小學畢業時他剛滿十一周歲, 七歲上學, 讀六年, 應當是十三歲啊。 我到現在還沒有想透,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不管怎麽樣, 我和二哥是比別人早上了一年學, 好像是占了便宜。 但是, 我自己卻是覺得吃了虧, 因為個子總是比同學矮一截兒, 動起手來就會受欺負。 還好, 我上麵有兩個哥哥, 萬一我吃了虧, 我就跟對方說, 有本事, 你放學別走。 …… 於是, 我還真是沒受過多少欺負。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我這是去上學, 不是去打架的, 從幼兒園開始, 阿姨就教我們要做個好孩子, 而好孩子的一條標準, 就是不打架罵人。 所以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個好學生, 品德好, 學習好, 身體好: 三好。 少先隊(中國少年兒童先鋒隊)是在我二年級的時候才入的, 我猜, 老師總得讓年紀大一點兒的同學先入隊吧。 不過, 帶上紅領巾的時候, 我的左邊袖子也同時別上了兩道杠, 當了學習委員, 其實這學習委員什麽事也不管。 一個六歲的孩子能管什麽, 那些這委員那委員的, 都是老師指派的。 於是我這個學習委員, 居然一直混到了高中畢業, 那就是後話了。我在實驗小學隻呆了三年, 就轉學了, 所以, 那裏老師和同學的名字, 我一個都不記得了。

我那時每天背的小書包, 裏麵的東西非常簡單, 兩本書, 語文算術, 兩個作業本, 加上一個文具盒, 裏麵裝的鉛筆橡皮什麽的, 如果哪天有圖畫課, 再多背個圖畫本, 和一盒蠟筆, 就齊了。 要學的課, 也很簡單,語文算術體育音樂美術, 沒有什麽政治課或者品德課, 幾門課有點兒作業, 在學校的時候就劃拉完了, 輕鬆得很, 哪兒像現在的天朝小學生, 捱得那麽苦。 要是問我最喜歡的是哪門課, 那當然是體育課了。 全班同學到操場上, 走走路, 壓壓腿, 做做操, 然後就放羊撒歡隨便玩兒了。

如果碰上足球課, 那就更讓我高興了, 我喜歡看足球賽, 也喜歡踢。 看到高年級的同學能把球踢得又高又遠, 還會盤帶過人, 真是羨慕得要死。 後來我們哥兒幾個跟父母磨著要了錢, 自己買了個足球, 於是我們放學以後, 就和鄰居的孩子們在北紅樓的後院一起踢球, 玩得過癮時, 經常要家長們喊幾次才回家吃飯。 當年的足球, 有外皮和內膽, 外皮上有個幾寸長的開口, 要先把內膽塞進去, 再打氣, 打足氣後, 把內膽的氣嘴捆結實了, 也塞進球皮裏, 再把那個開口用皮韁繩封死, 就能踢了。 這從頭到尾都是個力氣活, 同時還是個技術活, 還需要一些專用工具, 我是幹不了的, 隻能給大哥二哥打雜遞工具。 可是無論如何, 能夠帶著自己的足球到學校裏玩, 可就不是一般的神氣了。 那時, 還特別崇拜中國足球隊的隊員們, 從廣播中聽到國家隊到東歐打比賽, 取得好成績, 更是莫名地興奮。

當年的東歐國家的足球隊裏, 匈牙利, 捷克, 蘇聯, 東德等等, 都曾經是名列世界前茅的隊伍。 那時的中國國家足球隊去東歐比賽, 也能和這些強隊過過招兒, 不會輸很慘, 偶爾還能勝個一兩場。 至於在亞洲, 那是沒有敵手的, 比乒乓球隊牛得多。 當時國家隊的一些主要戰將, 就成了我們這些男孩子們心中的偶像, 這些老隊員的名字, 在我們的心中保存了好多年, 比如: 張俊秀(鐵門), 徐福生, 孫福成, 方紉秋, 史萬春, 年維泗, 張宏根, 叢者餘, 陳家亮, 等等。 報紙上登出他們的照片, 魚躍飛身救險球的, 帶球過人的, 淩空射門的, 好多好多, 都被我們剪下來夾在書裏, 保存起來了, 時不時地拿出來, 互相顯擺, 欣賞, 成了個業餘愛好。

音樂課也是我喜歡上的。 愛聽音樂, 是在家裏培養出來的, 也成了我的終生愛好。 父母親都喜歡聽音樂, 也就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我們的這個愛好。 廣播電台裏麵播的音樂節目, 是最主要的來源。 當時是中蘇友好的蜜月期, 可以聽到大量的蘇聯歌曲, 有頌歌, 也有民歌, 印象最深的有列寧山, 喀秋莎, 伏爾加河船夫曲, 小路, 紅莓花兒開, 等等, 好多。 歌詞我大多聽不懂, 但是我隻聽旋律, 覺得很美, 跟著就能哼出來。 剛解放沒多久, 文藝界空氣不錯, 我還能聽到好多中國民間音樂和戲曲, 戲曲是父母聽的, 我聽不懂, 也沒有多大興趣, 但是有一些折子, 比如甘露寺, 女起解, 四郎探母, 聽多了, 就也會哼兩句。 “長阪坡, 救阿鬥, 殺得曹兵 - 個個愁。” 挺得意的。 常聽到的民間音樂, 有小放牛, 四季歌, 金蛇狂舞, 江河水, 采茶舞曲, 對花兒, 小白菜, 等等, 都好聽。 還有, 黃河大合唱, 特別提神。 我姓張, 在家裏行三, 於是, 每當聽到河邊對口曲那一首時, 母親就會點著我的鼻子, 唱道: “張老三, 我問你, ……”, 那是全家最歡樂的時候了。 黃河頌, 也是我愛聽的一首。 可是我最喜歡的, 還是兒童歌曲, 上一篇提到的“快樂的節日”是一首, 還有好多, 其中一首, “我們的田野”, 動聽的旋律立刻就讓我入了迷, 順便也記住了歌詞 (通常我聽歌, 隻記旋律, 很少記歌詞的)。

 

我們的田野     管樺 詞     張文綱 曲

我們的田野

美麗的田野

碧綠的河水

流過無邊的稻田

無邊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麵

 

平靜的湖中

開滿了荷花

金色的鯉魚

長得多麽的肥大

湖邊的蘆葦中

藏著成群的野鴨

 

風吹著森林

雷一樣的轟響

伐木的工人

請出一棵棵大樹

去建造樓房

去建造礦山和工廠

 

森林的背後

有淺藍色的群山

在那些山裏

有野鹿和山羊

人們在勘測

那裏埋藏著多少寶藏

 

高高的天空

雄鷹在飛翔

好像在守衛

遼闊美麗的土地

一會兒在草原

一會兒又向森林飛去

 

還有一首歌, 就是那著名的“讓我們蕩起雙槳”, 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 應該是人人都知道的, 我就不用在這裏重複它的歌詞了。 那時, 這首歌讓我極為羨慕北京的孩子們, 覺得他們太幸福了。 因此我一直在幻想著, 有一天, 在北海劃船, 微風吹拂在臉上, 一邊劃, 一邊唱這首歌, 那該有多美。 多年後真的有了機會, 去北海和頤和園劃船, 卻再也拾不回兒時的那種心境了。

除了聽廣播, 我們還聽唱片。 家裏有一個袖珍唱機, 日本貨, 全機械式的, 手搖上發條, 折疊起來後, 可以放在一隻手掌上。 我在家裏就是專職放唱片的小工, 大家想聽哪一張唱片了, 我就把唱機裝好, 然後去把它找出來放。 偶爾, 發條乏了, 唱片就會慢慢停下來, 唱頭放出來的音樂, 也就怪腔怪調地跟著停下來, 惹得大家一陣笑聲, 於是我就得趕緊跑去上發條, 重新放, 家庭音樂會得以繼續。 每放一兩張唱片, 就必須換一枚唱針, 這樣才能延長唱片的壽命。 中國唱片公司, 功德無量, 家裏陸陸續續買了不少好唱片, 有大人的歌, 也有少年兒童歌, 中西都有。 印象深的, 有黃河大合唱(一套好幾張), 山楂樹, 嘎達梅林, 小河淌水, 大雁兒飛, 女起解, 飲酒歌(茶花女), 紅霞(中國歌劇), 白毛女, 草原上的人們, 敖包相會, 桂花開放幸福來, 鴿子, 星星索, ……, 都是 78 轉的黑膠唱片, 每一麵隻能容一首歌。 其中,飲酒歌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西方歌劇選曲, 印象最深, 在當時的中國, 是無法從廣播裏聽到的, 來家裏做客的叔叔阿姨們, 點得最多的也是這首歌。 (可惜這些唱片, 到了後來的文革年代, 大部分遭了噩運, 被抄家的紅衛兵抄走了, 過了幾年才有一部分被還回來。)

對於語文, 我那時談不上有多喜歡, 不討厭就是了, 不過有些課文寫得還是挺美的, 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引起不少共鳴, 激發很多幻想。 印象深的, 是學寫字。 當時語文課本裏的漢字, 都是繁體字,比如:“飛機”是寫成“飛機”的, “雞鴨” 是寫成 “鶏鴨”的, 等等。 我從一年級到三年級, 整整三年都是這樣學過來的。 直到1958年, 我讀四年級時, 國家公布了第一批簡化漢字表(後來又有了第二批第三批), 我們的課本才開始改用簡體字。 不過我們那三年裏已經學了不少繁體字, 而且那些都是常用字, 小時學的東西記得牢, 所以多年後我讀港台出版物時, 毫無障礙。 繁體字認起來容易, 寫起來難, 確實應該實行簡化, 但是不應該過頭, 不應該破壞漢字的天然美感。 比如, 廠簡化成廠, 廣簡化成廣, 愛簡化成愛, 這些我覺得都是不成功的簡化字。 其實, 在中國古代, 許多大書法家所寫的行書和草書中, 就已經有很多簡化字出現了, 因為簡化得體, 所以都很美。

還有, 我剛上小學時也沒有漢語拚音, 用的是注音符號, 那都是從日語的假名中借來的, (當時不知道這一點。) 比如: ㄅ (b 波), ㄆ (p 坡), ㄇ (m 摸), ㄈ (f  佛), ㄉ (d 得), ㄊ (t 特), ㄋ (n 訥), (l 勒),  等等等等, 現在台灣有些地方還在用這種注音符號來做小學生的啟蒙教育。 在 1958 年國家公布了拉丁化的漢語拚音方案以後, 英語字母變成了今天普遍使用的係統。 現在看來, 漢語拚音的方案是成功的, 也是很有遠見的。 如果, 當年在全盤蘇化的浪潮中, 使用了俄語字母做拚音(蒙古就是在蘇聯強迫下這麽幹的), 那後來的麻煩可就大了去了, 更別提計算機時代的中文輸入法, 會是一種什麽結果, 難以想象。 (不過, 後來到了美國, 才發現, 我們很多中國人的名字, 用漢語拚音寫出來, 老美根本無法發音。 這也真是, 此事古難全。)

至於小學的算術課, 對於我們這些經曆了幼兒園教育的孩子們而言, 1 加 2 等於 3這樣的題目, 就跟玩兒似的。 乘除法也簡單, 每個人的鉛筆盒蓋裏麵, 都印著九九表呢, 幾天就背下來了。 所以, 每天的算術作業, 一會兒功夫就做完了。 倒是語文作業要多花些時間, 如果今天語文課裏學的生字多, 又有筆劃很多的繁體字, 那麽把每個生字抄寫一行或者兩行的作業, 再加上抄課文, 就有點惱火了。 不過, 後來學到一個秘密的訣竅, 把兩支鉛筆用橡皮筋捆在一起, 一次就可以寫出兩個字了, 這樣效率提高百分之百, 隻是不要被別人告老師就行。

每天早早地就放學回家了, 那幹嘛呢? 玩兒唄, 除了玩兒, 還是玩兒, 不過我們不跟女孩子玩兒。 玩兒什麽? 太多了, 且聽下回分解吧。

 

隨想錄:

小學生活雖然隻有短短的六年, 卻是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段曆程。 科學家們研究的結論, 說明一個人長大成人之後的性格, 能力, 生活曆程, 人際關係, 乃至體魄的強弱, 都與小學階段所受的教育, 所用的教材, 所處的環境, 有直接的關聯。 當然, 家庭的影響也起著重大的作用。 我有幸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裏, 又上了一個很好的小學, 此後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 受益無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嘉崚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斯曼' 的評論 : 哈哈, 女生大都比較老實, 這可能是男女生之間的差別之一吧。 多謝老實的女生!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把兩支鉛筆用橡皮筋捆在一起, 一次就可以寫出兩個字了, 這樣效率提高百分之百"

=== 我沒聽說過這個方法呀!就是聽說了,我也不敢用,俺是乖乖的小女生呀哈哈!
嘉崚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恭賀新春, 幸福安康!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當是2019,不知為何,總會寫成2109。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祝2109中國春節好。
嘉崚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多謝好朋友, 那一段童年時光確實是無憂無慮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