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我們去年回國的 “老北京 新北京“ 係列, 拖到今天還沒有寫完。 現在利用聖誕節的假期, 再完成一篇, 介紹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華文明, 一直說有五千年曆史。 近些年的考古和曆史研究的許多新發現, 又把中華文明史向上推了好多年。作為炎黃子孫, 我們一直引以為自豪, 這是遠古世界四大文明唯一延續至今而不絕的一支。 中國國家博物館, 對於我們重溫中華文明的燦爛文化, 欣賞我們祖先精美的藝術傑作, 反思中國曆史的曲折進程, 真是一個絕佳的場所。 我們一家在北京住過十幾年, 而我出國前那幾年, 每天上下班都要路過天安門廣場。 可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 這麽多年, 一直沒有參觀過國家博物館。 後來, 從生活的積累中慢慢領悟到了曆史的重要性, 也學會了從曆史獲得借鑒與啟發, 並且試圖站在曆史的高度分析當今世界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激發起我對曆史的興趣。 而曆史文物的藝術價值, 也讓我更加關注博物館的藏品。
2007 年回國, 本來是想找時間參觀國家博物館的, 未曾想, 博物館因為擴建而停展, 給我留下了一些遺憾。 2014 年再回北京, 就下了決心, 一定去看一次。冒著六月的酷暑, 拿出大半天時間, 憑證件領到了免費的門票, 走馬觀花, 把博物館粗略看了一圈, 感覺真是不虛此行。 在所有不同年代不同門類的展品中,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 當屬古青銅器。 館中青銅藏品之豐富, 體量之宏大, 工藝之精美, 更兼造型之飄逸, 真讓我有一種天馬行空, 曠世絕響的感覺。 這些, 在國外的博物館中是難得一見的。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 在我下麵選發的照片中, 青銅器占了很大的比重, 這隻是出於我自己的偏愛, 並不代表我看到展品數量的真實比例。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我在現代藝術展廳裏所看到的東西, 實在是乏善可陳, 尤其是那些與天朝政治緊密掛鉤的作品, 藝術水平不高, 政治說教味道太濃, 總是令人聯想到文革之風 (類似毛林井岡山會師之流的偽造曆史的油畫), 我相信, 這些作品會是相當短命的, 不看也罷。
介紹國家博物館的展品之前,對博物館本身的曆史稍加回顧, 還是有幫助的。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為1912年7月9日中華民國教育部於國子監設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17年,民國教育部決議將紫禁城端門至午門一帶劃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址。1918年7月遷入,並將午門正樓、雁翅樓及四角亭闢為10個陳列室,東西廡各三間為辦公室,東西朝房為儲藏室,總計館舍150餘間,文物五萬餘件。1924年8月1日在正式對外公開展覽。1926年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949年10月1日,更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後來, 1958年10月,在天安門廣場東側修建新館,1959年8月工程竣工,成為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1960年8月,“北京曆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曆史博物館”,“中央革命博物館”更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1969年9月,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並,稱中國革命曆史博物館。2007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 2010年1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放。
根據百度介紹: 現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曆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麵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麵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遊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當年全球第三),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下麵貼出的照片, 是從我那天所拍的許多片子中選出來的。 幾經刪減, 還是有很多, 不忍割愛。 朋友們如果感興趣, 我建議還是瀏覽一下。 當時參觀, 時間緊促, 不可能一一做筆錄。 所以我在貼每張照片前, 盡可能查找詳細的說明。 這些說明大部分來自國家博物館的官方網站, 和百度的介紹, 我就不一一標注出處了。
1 世界奇跡 – 秦兵馬俑
2 博物館的建築 – 巨大而呆板的廊柱
3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頭像, 與中國其它地方出土的青銅器風格迥然不同, 有人猜想這與外星人有關。
商 蜀 祭器, 1986年四川省廣漢縣三星堆出土。 高37.5厘米、重0.6千克。
銅人頭的麵部方正,頂部平展,鑄有子母口,以便戴冠。麵部表情粗放,雙眼圓睜,闊鼻,鼻梁突起,雙唇緊閉。雙耳垂穿孔,並以雲雷紋為飾,腦後鑄有長辮,發絲根根可見,頸部可接插木柄,其形象當與蜀人中的巫師有關。
4 炎夏六月, 來博物館參觀的人群仍然絡繹不絕。
5 中國魂
6 鎮國之寶: 後母戊鼎, 商 後期禮器, 1939 年出土於河南安陽。 “後母戊” 是某商王母親的廟號, 此鼎器型龐大, 紋飾精美, 工藝複雜。該鼎現在被禁止以任何方式出國。
器厚立耳, 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後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製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器腹部內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後母戊”青銅方鼎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製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製陶範、合範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係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後母戊”青銅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後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7 趙州 安濟橋 石欄板, 二龍相搏, 姿態生動。 民間相傳, 這是祖師爺魯班的傑作。
8 盛世鼓, 今人複製的國寶。
9 近代中國文化精英, 您能認出幾位?
10 精美絕倫的瓷碗, 令人歎服!
11 青銅的魅力: 潶伯卣, 西周酒具, 甘肅靈台 1972 年出土。
12 乾隆皇帝畫像
13 長翅膀的獨角獸
14三星堆青銅頭像的側麵照
15 國寶: 明 孝靖皇後鳳冠
16 金龍?(我沒有查到說明。)
17 西周 炊器 大盂鼎
大盂鼎係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曆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製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大盂鼎器壁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成垂腹狀,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兩周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盂之事。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與商內、外之臣僚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的教訓,告誡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尚書·酒誥》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誡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武王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語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國滅,無罹”,大意是說商紂好酒,不思其過,最終導致國滅邦亡。與大盂鼎銘文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鑒的警示。
此器銘文中用字筆畫粗細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象形意味仍較濃。又如銘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體現了用筆過程中自覺的提、按意識。通篇文字布局規整,書風凝重。
18 文官不貪財, 武將不惜死, 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有作為的君王對臣子的要求。 不知當今天朝文武百官, 對此做何感想?
19 青銅編鍾
20 元代 雙鳳麒麟紋石雕, 1966 年 北京明城牆基址出土。
21 威武壯觀的秦俑小方陣
22 春秋戰國時期展廳
23 菩薩頭像
24 嵌綠鬆石勾連雲紋鈁
戰國 晚期 1957年河南陝縣後川出土。 通高53.2厘米 口徑12.5厘米 足徑14.2厘米
器方口微侈,方唇,長頸,鋪首銜環耳,鼓腹、下部緩收,平底,方圈足。覆鬥形器蓋,緣置四環紐。器通體鑄紋槽,以綠鬆石鑲嵌裝飾勾連雲紋,精細繁縟。
25 現代美術作品展入口。 上麵的巨型淺浮雕, 源於徐悲鴻的國畫作品“愚公移山。
26 三鼎? 五鼎? 或者九鼎?春秋時,楚子(楚莊王)北伐,陳兵於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師,楚子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見於《左傳》宣公三年)。楚子問鼎,有奪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
27 銅佛像
28 “子龍”青銅鼎
商 商後期 商末周初, 通高103厘米, 耳高22厘米, 腹高43厘米, 足高36.5厘米, 口徑80厘米。
子龍鼎,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據傳,子龍鼎係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後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2006年4月,在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征集專項經費”的支持下,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子龍鼎征集回國。
子龍鼎所鑄銘文“子龍”之“子”字較小,下“龍”字以雙線勾勒,虯勁有力,恰如一豎立且尾部向右上盤卷的龍形,瓶形角,圓目,張口,生動傳神。器頸部所飾,一為有首無身饕餮紋,瓶形角;二為首身完整饕餮紋,卷角較寬, 尾部下卷,爪後有長距,以凸起的鼻梁部位為對稱軸線,軀幹向兩側同時展開,形成一首雙身,意在以平麵展示立體。兩類饕餮紋相間環列,靜中求變。整個饕餮紋帶由一個單元紋樣向左右兩方反複連續伸展構成,整齊並富有節奏。器足上端所飾饕餮紋卷角如羊,角尖部內卷並高高凸起,愈顯動感,也與鼻梁部位聳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穩定。
子龍鼎造型雄偉,在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而且鑄造精細,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經典之作。
29 阿拉伯文帶座銅爐
明 通高22.3厘米、口徑24.1厘米。
這是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鑄造的銅爐。爐腹部飾阿拉伯文兩組,一組意為“安拉,唯一真主”,另組意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爐的底座呈荷葉形,爐外底有楷書“大明正德年製”款識。由於明王朝對伊斯蘭教采取保護政策,許多伊斯蘭信徒參與政治活動,政府對伊斯蘭教贈予不少,這座銅爐就是明政府贈給清真寺的用品。
30 青銅爵 - 商
約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 通高20.6厘米。
器菌狀柱,杯體較長,壁較直,獸首鋬,圜底,下承三棱錐狀足。器柱上飾渦紋,杯體上部飾兩周弦紋。器尾內壁鑄有銘文2行6字:“ 作父癸尊彝”。 父癸是作器者 先考的廟號。
31 昭陵六駿之青騅
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麵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昭陵六駿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騎過的戰馬,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
32 鄭成功像
清 長130.5厘米、寬65厘米,絹本設色。
這是鄭成功的傳世畫像。畫麵繪鄭成功坐於鬆樹下一長案旁與人對弈的情景。他廣額長須,頭戴方巾,內穿鎧甲,外罩便服,左肘倚案,右手執棋,神態安靜,正在聆聽;一剛下馬的軍士抱拳跪地稟報軍情。詩堂楷書十一行《百字讚》:“儼乎其神若有思,藹乎其容若可即,蓋其氣吞湖海,胸藏甲兵,自為秀才,便以天下為己責,而況遭時艱危,能不奮然一擊。睹公雄姿,直欲一而抵黃龍府,又何有於半壁,無亦以淝水之捷,足快人心。偶托賭墅以自適,公之勝算,早在局中,是豈尋常所以測識。螺陽王忠孝拜手敬書。”此畫表現鄭成功運籌帷幄,弈棋等候戰場消息,“公之勝算,早在局中”。畫右側邊款“壺蘭黃梓敬寫”,下鈐“黃梓”、“才子”印。
鄭成功(公元1624年-1662年)是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將士數萬人自金門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台灣城(今台南市安平區)長期圍困,經過9個月的苦戰取得了勝利。於公元1662年打敗荷蘭殖民者,迫使殖民總督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結束了荷蘭人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收複台灣。
畫家黃梓,少見記載,事跡待考。題記者王忠孝,字長儒,福建惠安人。崇禎進士,南明隆武時曾任兵部侍郎,後入幕鄭成功軍中。
33 青銅方尊
34 中山懷王劉修的金縷玉柙
西漢 劉修 金縷玉衣 呈黃色。包括頭罩、臉蓋、上衣前後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左右足套及遮襠等部分。各部分別用玉片和金絲連綴而成,共用玉片一千二百零三塊,金絲約2.567千克。玉片多為梯形和長方形,少數為三角形和不規則的四邊形,正麵拋光,色澤協調一致。金絲較粗,斷麵為圓形,兩端細銳便於穿孔。連綴時為相鄰四片的四孔用兩根金絲由背麵十字交叉對角相連,穿孔到正麵後,再交叉向右擰成圓結。出土時左右褲筒的下部均截下一段,展開後蓋在腹部;死者胳膊比袖筒短,兩手放在袖筒內,可見這套玉衣比穿者身材略大。同時出土的還有玉眼蓋兩件、玉鼻塞兩件、玉耳塞兩件、玉蟬形口含一件、玉肛門塞一件、玉生殖器罩一件等九竅塞。
35 青銅器細部
36 戰馬嘶鳴
37 青銅器細節: 精美優雅的紋飾。
38中山懷王劉修的金縷玉柙 – 頭部細節
39 令人讚歎的古青銅工藝
40 清 乾隆, 粉彩鹿紋尊
41 青銅羊, 酒器, 造型極為生動。
42 精美的印泥盒
43 虎踞青銅
44 絕世瓷器, 色彩豔麗, 造型高雅, 無與倫比。
45 玉石雕女神像, 2005 年8 月,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贈送給胡錦濤的禮品。
46 外賓訪華所贈送的禮品, 牙雕少女。
47 遠古獨木舟
48 曾中斿父方壺
夏至春秋 春秋早期, 1966年湖北省京山縣蘇家壟出土。 通高65.5厘米,口長22.8厘米, 寬16.5厘米,足長30.5厘米, 寬23.5厘米。
49 從博物館向外看天安門廣場。
50 青銅食器
51 陶鷹鼎
仰韶文化陶器,出土於陝西省華縣(現渭南市華州區)太平莊。2002年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陶鷹鼎通高36厘米,整體結構質樸,周身光潔,未加紋飾。鼎上雕有一隻兩眼圓睜的貓頭鷹,以鷹的前胸為鼎腹,雙翅後收構成鼎之中後部,鷹背開有鼎口,鷹足和尾部為鼎足。鷹的雙目圓睜,喙部呈勾狀,整體造型頗具氣勢,十分生動。
1993年,中國第一次申辦奧運,德國的洛桑市的奧林匹克博物館正舉行申奧國家文化展,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於中國北京及西安等地挑選參展文物,最終陶鷹尊與青銅大麵具、錯金銀龍鳳青銅方案、金縷玉衣、兵馬俑、鎏金銀盤、鳳冠和皇帝龍袍共七件文物成為參展品。
52 人麵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 新石器時代前期, 仰韶文化, 葬具。 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高16.5厘米, 口徑39.8厘米。
此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麵魚紋。人麵呈圓形,頭頂有似發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梁挺直,成倒立的 “T” 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麵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麵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麵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
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穀階地營建聚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采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有大量的動物形紋飾,如魚、鹿、蛙等,以魚紋最為典型。人麵魚紋彩陶盆是公認的彩陶藝術精品。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人麵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具有巫師的身份特征,因此這類圖畫一般被認為象征著巫師請魚神附體,為夭折的兒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認為人麵與魚紋共存構成人魚合體,寓意魚已經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為圖騰來加以崇拜。
53 布滿飛鳥裝飾的青銅器
54 時空交織
55 開國將帥 (看看你能認出幾個來?)
56 “頌”青銅壺
西周晚期 盛酒器, 高51厘米。 器口、頸、腹部均為圓角扁方形,頸部收斂,兩側置獸首銜環耳,腹部龐大而下垂,圈足高且厚。頸部飾波曲紋,腹部飾蛟龍紋.
器內有銘文, 凡21行151字,記述了作器者頌受到周王“冊命”。在目前所見出土材料中,對於 “冊命”典禮之記錄,見於多篇西周時期的金文,其中,尤以頌器銘文所記最為詳盡、完整。上列《頌壺》所記之 “冊命”典禮可歸納為如下五個進程:
1 三年五月甲戌之日,清晨,周王就位於宗廟中的大室;
2 宰弘為“儐”,引導“受命”者頌入門,頌立於中庭,麵向北方;周王麵南,尹氏將“冊命”之書授予史虢生,王命史虢生宣讀“冊命”;
3 史虢生宣布周王命頌所司之職與所賜命服;
4 “受命”之頌對周王行稽首禮,並接受冊書及賞賜出門;
5 頌對有司行“儐”禮,即對宰弘、尹氏、史虢生之類“勞者”贈以瑾璋。
上述《頌壺》所記“冊命”典禮進程,與《周禮》、《禮記》、《儀禮》及《左傳》中所載相符,兩者可彼此發明,使我們能夠較為清晰地了解西周時期的“冊命”典禮。《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周襄王“冊命”晉文公之事,載晉文公“受策以出,出入三覲”,晉人杜預注“出入三覲”之意為,從來至去,見王共三次。今以《頌壺》相校,“出入三覲”當讀為”“出納三瑾”,乃是“受命”之晉侯對此次“冊命”典禮中之“勞者”,即尹氏、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等有司,贈以瑾璋,以“儐”禮致敬,而並非如杜預所雲。
57 當代美女
58 編磬
戰國 魏 樂器, 1957年河南省陝縣後川出土。
這組編磬共10件,其長度、寬度依次為72.9厘米、17.7厘米,66厘米、16厘米,48.7厘米、14.5厘米,48.l厘米、15、5厘米,48厘米、15.2厘米,41厘米、13,5厘米,38厘米、12.5厘米,32.6厘米、11.25厘米,30.6厘米、111厘米,29厘米、10.3厘米。 編磬是成組懸掛在磬架上, 按譜敲擊的成套樂器 (磬架係仿河南省信陽市長台關出土的鍾架而製作)。出土編磬的陝縣後川2040號墓形製闊大,出土文物極多,僅大件銅器即有80餘件。魏國是戰國早期的強國,從這組編磬可以推見該墓主人的地位之高。
59 青銅器細部, 優美的紋飾, 精密的工藝, 令人擊節讚歎!
60 琅琊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 219 年)
秦始皇兼並六國後, 曾五次巡視郡縣, 以示威強, 並刻石頌揚統一海內的功德。 這是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東巡到琅琊郡 (今山東膠南西南) 時所立刻石的後半部。
61 逛累了, 可以在這兒歇歇腳。(博物館內的各種設計, 都是這種方方正正, 見棱見角的風格。)
62另一個青銅器的細部
63 現代雕塑 鑒湖女俠 – 秋瑾, 作者 張德蒂, 1990 年。
64 青銅缶 戰國 – , 1978 年, 湖北隨縣出土。
此缶為曾侯乙自做用器, 重 327.5 千克, 是迄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先秦酒器。
65 國家博物館內景
66吳王光鑒 - 春秋, 盛水或盛冰器。
1955年安徽省壽縣蔡侯墓出土, 高35厘米、口徑57厘米。銅鑒內壁有 銘文52字,為吳王光嫁女於蔡所作之器。吳也叫句吳、攻吳,姬姓,其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擁有今江蘇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區域,建都於吳(今江蘇省蘇州市)。吳王光,即吳王闔閭,其女叔姬名寺籲。吳國和蔡國同屬姬姓,吳王光嫁女於蔡,為古代少見的同姓通婚之例,也反映了蔡、吳兩國的關係。
67鎏金銅綠度母坐像 - 14世紀, 高35厘米。
此像頭戴五葉冠,麵龐秀美,體態圓潤,呈舒坐姿勢。度母上身袒露,腰肢圓潤,著貼體薄裙,裙上鏨刻精巧細密的花紋。度母的頭冠、瓔珞、臂釧、手鐲、戒指皆鑲嵌綠鬆石。左手結期克印,右手施與願印。此像製作精細、美觀,表現了尼泊爾工匠喜好嵌飾、重視細節製作的特點。
68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 西漢 酒器。1963年陝西省興平縣出土,高34.1厘米、長58.1厘米。
中國古代做成動物形的酒尊不乏其例,如商時期銅器中的牛尊、象尊、豕尊等,周代銅器中的駒尊、兔尊、鴨尊等。到了漢代,肖形尊雖已不太流行,但仍為人們所鍾愛。這件銅尊采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佇立,肌肉發達,比例準確,體態雄健,為古代生息在中國的蘇門犀的形象。
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佇立,身體肥碩,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皺,兩角尖銳,雙眼鑲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來盛酒。尊背有橢圓形口,口上有蓋。犀牛口右側有一圓管狀的“流”。通體飾細如遊絲的錯金銀雲紋,熠熠生輝,華美無比。
在古代,中國不僅產犀牛,而且數量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多次發現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有焚林獵犀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甲是武士豔羨的裝備。由於大範圍的捕殺,犀牛這種生殖率低的野生動物在北方迅速減少,在關中一帶最遲到西漢晚期已經絕跡,以至王莽輔政時,曾用貴重的禮物換取南海黃支國的活犀牛。
整件器物飾以錯金銀雲紋,精美華麗,雖為實用重器,卻又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堪稱漢代青銅器中的奇葩。
69石騎馬人 - 東漢 明器。 1955年河北省望都縣出土,高78厘米,長77.2厘米,寬25厘米。
東漢時期,雕塑藝術風格較西漢有較大變化。西漢的石雕作品一般造出大體輪廓,力求簡練,東漢則出現了用線條來表現細部,如衣飾、家禽的羽毛等。這件彩繪石騎馬人,係用整塊石灰石雕成,騎馬的僮仆戴黑色平巾幘,著紅地白色流雲紋剪襟短衣,粉地紅色流雲紋大口褲,左手提橢圓形酒椑,右手提魚兩尾,作欣欣然沽酒買魚歸來之狀,總體造型古拙雄渾,細部刻畫又生動傳神,為東漢石雕藝術的精品。這種題材的石雕,在漢代也為僅見。
70 血債, 終將用血來還!
71 是否為則天出巡? 可惜我查不到說明了。
72 鎏金青銅銜門環鋪首
門具, 1942~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王建墓出土, 高37.8厘米,獸麵直徑29.4厘米。
獸麵銜環,通體鎏金。底盤為龍首,上有角,怒目圓睜,露齒銜環,神態極為威猛。環為圓形,作兩魚吞珠的形象。
鋪首是中國古代建築物門上的構件,通常以銅、鐵做成圓形底盤,上置門環,用來啟閉門扉或叩門。其底盤一般製成獸麵,多為椒圖、饕餮、獅、虎、螭龍等凶猛獸類,獸口有銜環,也有不銜環而僅作裝飾用的,亦有用於青銅器、陶器等器物上以為提手。中國古代文獻中對鋪首的記載基本上為門上所用,如《說文解字》說:“鋪首,附著門上用以銜環者。”又如清代《字詁》所說:“門戶鋪首,以銅為獸麵禦環著於門上,所以辟不祥,亦守禦之義。”
關於鋪首的起源,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聲稱,鋪首為春秋時期的魯班仿照蠡的形象而發明的。但實際上在商周時期的陶器和青銅器上就有鋪首銜環了。《後漢書》記載,商朝人以螺螄頭掛在門上,以期門戶如螺螄殼般緊閉,遠離凶險。明朝人楊慎據此認為,椒圖形狀像螺螄,就是起源於商朝以螺螄掛門的傳統。根據考古發現,殷墟青銅器第三期偏早和第二期晚段器物中就已經出現了鋪首銜環。
王建是前蜀皇帝,他墓門上的這件鎏金銅鋪首,裝飾富麗而繁複,顯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
73 蔡侯申方壺
春秋 盛酒或盛水器, 1955年安徽省壽縣蔡侯墓出土, 高79.8厘米,口長18.5厘米, 口寬18.3厘米。
此壺頸內有銘文6字,為蔡侯申作器。蔡侯申即蔡昭侯。蔡是周初武王弟叔度的封國,後因叔度隨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改封其子蔡仲於此,建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春秋時期蔡常受楚的逼迫,多次遷移。平侯遷新蔡(今河南省新蔡),昭侯時又遷州來(今安徽省鳳台),稱下蔡。該墓出土青銅器486件,其中有銘文的60餘件。蔡是小國,處於吳、楚之間,既要尊戴周王,還要講好吳、楚,處境艱難。公元前447年為楚國所滅。
這件青銅方壺是盛酒或盛水器,有蓋,蓋上為鏤空的蓮瓣狀裝飾。長頸,頸部有兩個大獸耳;腹部作十字分欄裝飾。頸部和腹部的上半部有細小的蟠螭紋,底有4個動物形足。壺頸部內側有銘文6字:“蔡侯申之用壺”。
該器出土於安徽壽縣的蔡昭侯(名申)墓,此墓的發現是20世紀50年代的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的青銅器有486件,其中有銘文的60餘件,這些銘文是我們研究蔡國曆史的珍貴文字資料,填補了史料記載的空白。同時,這些青銅器製作精美,品種豐富,時代明確,成為判斷春秋晚期青銅器的標尺。
蔡是周文化在淮河流域的代表,但是自春秋中期以後,蔡國逐漸被楚國控製,其文化麵貌受楚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器物的造型和裝飾也多為楚國的風格。這件方壺的造型和裝飾基本與楚器相同,而其蓮瓣蓋樣式則是受到三晉風格影響的結果。
74 彩繪浮雕武士石刻
後梁 (公元 907 – 923 年), 1995 年河北曲陽王處直墓出土, 墓主曾是唐朝任命的義武軍節度使。
75 宮女手談圖
76 楚高缶
戰國晚期, 通高37厘米, 口徑24.5厘米, 底徑24.1 厘米。 1954年山東省泰安縣更道村出土.
77 大繩歌, 作者 錢紹武, 作於 1969 年。
78 這件寶物, 可惜我也沒查到說明。
79 西夏文敕牌 (看來西夏文與漢字非常接近。)
80 非洲木雕 (局部)
81 嵌綠鬆石饕餮紋罍
商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 高10.7厘米, 口徑6.2厘米, 底徑7.5厘米。
器直口,圓肩,腹部微鼓,下部斜收,平底。器肩、腹四轉角處與器腹四麵中部均置扉棱。器表通體鑄槽,內嵌綠鬆石。器肩部四麵中心飾以浮雕式獸首,器腹部四麵各以扉棱為軸線,飾饕餮紋,角部較寬,內卷。整器工藝精湛,色彩瑰麗,在商代青銅器中實屬罕見。
82 “相逢何必曾相識”
83 鄭和所鑄銅鍾
明, 1981年福建南平采集, 通高83厘米, 口徑49厘米, 厚2厘米, 重77千克。
此鍾呈褐綠色,覆釜形,葵口;鍾鈕為雙龍柄,鍾肩表麵浮印十二組雲氣如意紋,腹中部以雲水波浪紋為母題,還鑄有銘文、八卦、雲雷等字紋;主紋飾上部環繞一周八卦紋,共五組,其中第二、四組各鑄有“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銘文。銅鍾下部的銘文為:“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等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鍾一口,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鄭和第七次奉命遠航“西洋”,三月抵達福建長樂等候冬季季風,五月沿閩江而上抵達南平鎮,鑄此銅鍾布施寺廟,祈求出海航行平安。同年十一月離長樂出海遠航。原來放在福建南平市茂地依朝村外約5裏的三寶殿,殿毀後移入依朝村華光廟。關於銅鍾的鑄造地點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是鄭和在福建長樂新建三清寶殿時所鑄,後來不知什麽原因從長樂運到了南平;另一種意見認為是鄭和曾經到過南平並在那裏鑄造了銅鍾。
84 地雷戰
85 現代木雕 琵琶飛天
86 非洲木雕 (18+)
87 青銅圓尊, 精妙絕倫。
88 現代彩瓷, 令我心醉迷離。
89 看完展覽, 來到天安門廣場, 突然想到, 今天是 2014 年 6 月 4 日。
原帖鏈接: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490798.html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