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75)
2018 (91)
2021 (49)
西樵山在佛山市南海區,是一座孤零零拔地而起,立於珠江三角洲上的石頭山。原來它是一座具有四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主峰海拔346米。山上奇峰怪石,流泉飛瀑,林深苔厚,是個清幽秀麗的旅遊勝地:
西樵山不但風光秀麗,而且文化底蘊深厚。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場和石器製作場,是華南地區唯一大型古石器製作場。1973年,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將西樵山采石場遺址與山西省懷仁縣的鵝毛口遺址,列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兩個大規模的石器製造場。下麵是中新網照片:
西樵山山腳白雲洞有三湖書院,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金甌堡名士岑懷瑾等創建,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門匾為林則徐親書:
1878年冬,出生於西樵山下的康有為年僅21歲,來到三湖書院求學。終日在石窟、瀑布和泉水之間潛心修學,苦苦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三湖書院,他有幸認識了翰林院的修編張鼎華,並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接觸到近代的維新思想。曾經賦詩:“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兩年後,他出山赴香港,“觀西人宮室之瑰麗,道路之整潔,巡捕之嚴密,乃始知西人治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乃複閱《海國圖誌》、《瀛寰誌略》等書,購地球圖,漸收西學之書,為講求西學之基矣。”後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上書,鼓吹維新,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因此,三湖書院有“戊戌搖籃”之稱,承載著有誌之士繼往開來、上下求索、報國救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