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舒語

楓澤潤目繪春秋, 林韻拂耳訴歡愁。 舒眉展顏瞻星月, 語盡回眸返部洲。
正文

每根枕木下麵都有一具華工的屍骨

(2011-12-06 09:19:01) 下一個

太平洋鐵路 —— 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被英國 BBC 評為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七大工業奇跡之一。 太平洋鐵路為美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條鐵路成就了現代美國。在 1869 年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修通之前,美國東西部被崇山峻嶺、浩瀚沙漠重重阻礙,沒有一條便利的交通線路。巴拿馬運河也沒有開通,美國人從紐約到舊金山需要乘船繞行南美洲合恩角,最短的時間也要六個月。這條在美國人心目中被看成是奇跡的鐵路,在當時的條件下,建設過程極其艱難。其中西拉內華達山地勢險峻,是修築太平洋鐵路的最難關。



19 世紀中後期,今天的得克薩斯、加利弗尼亞以及猶他州等地紛紛被並入美國版圖。西部廣闊、肥沃的土地等著更多的人前去開墾、耕種,大大小小的金礦銀礦也缺人開采,而東部反過來又為西部的各種自然資源提供了加工地和市場。但美國當時沒有一條貫通東西的交通運輸線路,東部人要冒著巨大的生命以及財產危險才能到西部去,同時,加州的物產也很難運到東部來。美國政府意識到交通對於促進人民交流和經濟融合的巨大意義,咬咬牙決定修建橫跨美國大陸的鐵路樞紐。 1862 年美國總統林肯批準通過了第一個建設太平洋鐵路法案,該法案規定由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共同承建橫貫大陸的太平洋鐵路。聯合太平洋鐵路的起點站是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中央太平洋鐵路的起點則是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克拉門托。兩個公司東西相向鋪築鐵路。太平洋鐵路西段要穿越整個內華達山脈,工程極為艱巨。當時美國南北戰爭已經燃起戰火,這條鐵路對美國北方來講也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八十天環遊地球》裏也提到了這段鐵路修建的意義:如果沒有它,八十天環遊地球的夢想永遠隻是夢想而已。過去,從紐約到舊金山最順當也要走六個月,而鐵路建成後隻需要七天。但是,就在全世界對這個工程大唱讚歌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中國工人的貢獻。事實上,如果沒有華工的勞動和智慧,修建鐵路所花的時間將遠遠不止四年。在全長近 1100 公裏的中央太平洋鐵路上,有 95% 的工作是在華工加入築路大軍的四年中完成的。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有一個事實鮮為人知,那就是:這條偉大鐵路最艱險的路段,是由以中國人為主的工人修建的。在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鐵路工人薪水發放記錄中,華工的比例在工程後期甚至高達 95% 。   

艱苦條件

  西段鐵路於 1863 年 1 月 8 日在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兩條街道的相交處破土動工。

然而,從西部往東的路段,一開始便是最艱難的工程,在他們的前麵是海拔 2100 米的內華達山脈,最初的 40 英裏都是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必須建設 50 座橋梁和 10 多條隧道。施工條件極為艱苦,開工沒多久,幾百名工人偷偷溜走,加入到淘金的行列中,緩慢的進度使得工程承包商麵臨破產的危機。

  起初,對於負責西段的中央太平洋局來說,找築路工似乎並不難,有大批的愛爾蘭人每天隨船抵達舊金山,但這些人根本無法適應危險且令人疲憊不堪的修路工程,酗酒、鬥毆、持續性的要求增加薪資,即便如此,每天還是有數以百計的愛爾蘭勞工逃跑,工程進展之慢隻能用蝸牛爬來形容 —— 導致中央太平洋局在兩年之內隻鋪設了僅僅 50 英裏 ( 約合 80 公裏 ) 的鐵軌,此外,白人工人還不斷罷工。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高管克勞克建議雇用華工。管理層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加利福尼亞州雇用了首批來自中國南方的 50 名華工。當時,移民到美國加州的中國人已經有將近五萬人,其中 90% 是青年男子。當時華人來到美洲大陸,他們開金礦、修鐵路、開發加利弗尼亞的農業和參與小製造業、小餐飲業以及服務業,在一切可能生存甚至別人認為不能生存的地方,都留下了華人辛勤勞動的印跡。



不平等待遇

在這一美國近代工業化曆史的重大事件中,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應召參加了最艱巨的中央太平洋鐵路的建設。在工程中,他們以中國人特有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出眾的聰明才智,為築路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他們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量華工在高強度、高風險勞動中死亡。然而令人憤慨的是,中國勞工在當時受到了酬金微薄、種族歧視和排華浪潮等不公正待遇。

華工優勢

   1865 年 2 月,華工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中走上了鐵路建設工地。開始時,對華工的蔑視不光來自白人工人,就連工地的一些負責人也對認為華工體力單薄,個子矮小,根本沒能力參加這麽艱苦的工作。最後鐵路的總承包人克羅科的話一捶定音:能修建萬裏長城的民族,當然也能修鐵路。

  其果不然,這 50 名華工,雖然各個看上去矮小單薄,幹起活來卻個個能吃苦耐勞,神勇無比。華工不像白人工人那樣自由散漫,愛酗酒鬧事。相反,他們循規守紀,頭腦靈活,很多工作一學就會。
 

  很快,嚐到甜頭的建築公司決定大規模招募華工。鐵路承包商甚至派人專門到中國廣東省雇傭勞工,並與輪船公司協商好以優惠的船票把中國勞工運到美國來。同時,公司上層還遊說中美雙方的外交人員,爭取為華工移民美國創造便利的條件。在 1868 年的中美雙方簽定《蒲安臣條約》,中美交叉承認兩國公民有自願移民到對方國家去的權力。這又為美國在中國招募華工提供了法律依據。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成為第一個大規模雇用華工的企業。從 1865 年到 1869 年四年間,約有 16000 多名華工參加築路工程,占工人總數的 90% ,他們大多來自廣東和福建兩省。

死亡之旅

  鐵軌在工人們的勞作中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高峰時期,有好幾千名華工同時參加築路。他們在工地上一天幹 12 小時,工資比白人勞工低得多,而且夥食還得自理。嚴寒酷暑,崇山峻嶺,沙漠鹽湖, 890 英裏的中央太平洋鐵路線上,幾乎沒有一英裏是適宜築路的。要通過海拔二三千米的高山峻嶺;冬夏 兩季,溫差很大,冬天常有暴風雪襲擊。而且分配給華工的往往是最險最累的活。

   1866 年,華工們開始挑戰工程中最大的攔路虎 —— 塞拉嶺通道,被稱為合恩角的花崗岩石牆是這裏最難攻克的險關,它的下部是垂直光滑、深達 1000 英尺 ( 約合 304.8 米 ) 的懸崖峭壁。為了從筆直的山崖上劈出一條雙軌寬的路基,華工把自己拴在吊籃裏,從山頂上用繩索吊下去,在半空中鑿壁填塞火藥,點火後再往上拉,那裏的岩石之硬,常使得火藥從炮眼裏直接迸出,傷及華工;因為火藥性能不穩或者繩索磨斷而葬身崖底的華工,更不計其數。華工們腰係繩索、身懸半空,硬是開出一條行駛車輛的通道。《美洲華僑史話》記: “ 在修築 100 英裏的塞拉山脈地段的鐵路時,華工的死亡率高達 10% 以上 ” 。

  在開鑿長達 1600 英尺的唐納隧道時,連續兩年遇上美國曆史上罕見的嚴冬,很多從中國南方來的從未見過冰雪的華工被活活凍死在帳蓬裏。幾個月後發現他們的屍體時,有的還握著鐵鏟和洋鎬。當時,就有數百名死難的築路華工的屍骨被送回中國埋葬。當然,葬身崖底的華工是不包括在裏麵。唐納隧道曾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隧道,也是中央太平洋鐵路最艱難的一關。在一個多世紀之後,這條隧道仍然保護著穿越隧道的火車,阻擋著風雪。

  如果以為華工們隻會苦幹那就錯了,他們的智慧連美國工程師都不得不歎服。 1867 年冬天,氣溫降到攝氏零下 23 度,工程因運輸困難而陷入停頓,工程師們也束手無策。還是華工點子多,他們鋪了一條 37 英裏長 ( 約合 59.5 公裏 ) 的冰雪道,利用光滑的路麵拖運物資,這樣不但恢複了運輸而且加快了工程進度。

  在鑿穿唐納隧道後,他們又征服了氣溫高達攝氏四五十度的內華達大沙漠和漫無邊際的猶他 大鹽湖 。在中央太平洋鐵路與東段的聯合太平洋鐵路連接貫通前的最後階段,華工接受愛爾蘭勞工的挑戰展開築路競賽,西段華工還創造了 12 小時鋪軌 10 英裏 200 英尺 ( 約合 16.41 公裏 ) 的世界紀錄!

屍骨遍地

  除了汗水和智慧,華工們還付出了生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鐵路是華工用生命鋪就的。



   1865 年底到 1866 年初,接連 5 個月的暴風雪使雪崩頻繁發生,有時候整個營地的 華工都被埋沒。幾個月後,冰雪融化,人們才找到遇難華工的屍體,他們的雙手依然緊緊握著工具;

   1866 年冬,在塞拉嶺通道施工中,有 500 到 1000 名華工死於雪崩;

   1867 年,內華達地區遭遇有記載以來最大的暴風雪,積雪最厚的時候達到十四米深,但停工一天即意味著資本家的巨大損失,於是四巨頭不顧天氣,仍然責令工人繼續施工。而這批具有驚人忍耐力和犧牲精神的工人,就在深深的積雪中繼續不停地開掘路基、鋪設鐵軌。經常有人在勞動中就被無常的暴風雪奪去生命,有時甚至整個營地遭遇雪崩而被掩埋,許多人的屍體直到幾個月以後冰雪融化才被發現,他們已經僵硬的手中還緊緊地握著鐵鎬。

   1868 年,工程延伸到內華達山 —— 今天的美國人把這段鐵路稱為 “ 內華達山上的中國長城 ” ,約有 1000 名華工死在這裏。 1970 年,人們從當地沙漠中挖出 2000 磅 ( 約合 907.2 公斤 ) 的華工屍骨。

  廣為流傳的 “ 每根枕木下麵都有一具華工的屍骨 ” ,這句話絕非誇大其詞。

  除了惡劣的工作環境,更讓人憤怒的是華工所受的歧視。他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拿的錢卻比白種工人少。鐵路公司每月付給白種工人 35 美元,還提供食宿;付給華工的卻隻有 26 美元,還不供食宿。再者,華工全部沒有人身保險,公司還不承擔對工人家屬的任何義務。華工們在 1867 年唯一的一次大規模的、要求和白人勞工同等待遇的抗議示威也被巨頭之一的克洛克摧毀了。

   2003 年 4 月,後來自殺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在美國的華人:一部敘述史》在洛杉磯出版,該書揭露了早期華工所受的歧視,在美國引起強烈的反響。



對家暴說不博客文章

  • 遭遇義工,做對家暴說不義工及入組周年感言
  • 關於家庭暴力的迷思(誤區)
  • 男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異同以及男性受害者的特別注意事項
  • 美加家暴熱線和避難所的匯總網頁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禦樹林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qy68的評論:
    真誠感謝月朗姐姐的信息支持。

    在加拿大7月1日是華工紀念日,這是無數華人後裔的努力結果。而在美國華人對美國的曆史貢獻卻在淡出記憶。

    餡餅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揉麵、和餡,連包帶烙折騰出來的---昨晚把飄版大包子餡應用於餡餅以達到騙小朋友吃洋蔥之目的而感。
    zqy68 回複 悄悄話 橫貫加拿大東西兩岸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也是一樣的故事。

    這條120年前建成的鐵路,平均每公裏就埋葬著一個當年築路華工的英魂。是華工的汗和血,伴著鐵軌鋪成了這條促進加拿大統一和推動經濟繁榮的國家大動脈。

    那也是一段令人辛酸的曆史,幾千華工離鄉背井,來到北美洲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修築太平洋鐵路。

    不少人經受不了沉重勞作和嚴寒天氣,客死異鄉。而在鐵路通車後,幸存者又麵臨另一場災難,那就是社會掀起的一股排華潮。華工流離失所,生活無依。勉強站住腳期望落地生根的,又因政府頒布“人頭稅法”而無法申請家人團聚。

    因為每人500加元的入境人頭稅,比當時普通工人一年人工還多,有多少人付得起?再後來,更加規定華人不得入境,禁止與白人結婚,限製從事經營或工作項目等等。

    曆史翻過新的一頁,當年築路華工的貢獻也逐步為主流社會認同。十多年前加拿大鐵路華工紀念碑在多倫多落成,加拿大皇家鑄幣廠特別發行2005年鐵路華工紀念幣套裝,表揚華工對鐵路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看到楓妹的文章有所感,隨聲附和幾句,(信息來自網絡)。

    禦樹林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花自飄飄零的評論:
    在當時的情況下,國會通過法案加大中國移民;後來經濟低落,反華分子認為華工搶了飯碗,媒體上充斥著貶低華人的漫畫和言論,出台排華法案,一些惡棍甚至殘殺華人。。。

    姐姐要是有興趣,再回頭讀一下《決鬥三選擇:筷子、土豆、德國槍 》。對王清福這樣爭取華人尊嚴先驅的憤慨,就很能理解,很有共鳴。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9&postID=28622
    花自飄飄零 回複 悄悄話 看了這篇。。很震動!
    血汗二字遠遠不能詮釋昔日祖輩生活中的屈辱。。
    楓楓的文章深刻。
    禦樹林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京燕花園的評論:
    燕兒姐姐真是遊走了不少地方~~以後有機會,我也會帶孩子去感受先人用血肉創造的工程奇跡,去了解這段幾乎被美國主流社會忘卻的曆史。
    京燕花園 回複 悄悄話 很感動林楓妹妹深刻的文章和曆史責任感。我們開車去太浩湖Lake Tahoe的路上就看到懸崖峭壁邊上搭建的聯合太平洋鐵路Union Pacific,還有你說的Donner Pass. 我公公常常驚歎中國人的吃苦耐勞埋頭苦幹精神。

    聖誕愉快!
    禦樹林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偶燈斯陋的評論:
    美國輿論也有政治導向的。首先我們自己要了解華僑曆史,還要讓孩子了解這些事實。每個華人都有責任發出聲音。

    歡迎偶燈斯陋,常來坐坐。
    偶燈斯陋 回複 悄悄話 “ 每根枕木下麵都有一具華工的屍骨 ”,這句話真的很令人震撼!華人對美國的貢獻極大,可是卻不為人所知。美國輿論還動不動認為“關穎珊”不是美國人,其實這就是一種歧視。麵對這種歧視,我們不應坐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