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多瑙河穀的明珠 ---- Melk修道院

(2011-06-23 00:06:55) 下一個

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由西向東穿過奧地利。其中從Melk到Krems40公裏的這一段,就是常說的的多瑙河穀,又稱瓦豪河穀(Wachau Valley)。由於這裏宜人的氣候和卓越的自然條件,人類很久以前就在此定居繁衍。後來羅馬人再此建立了要塞。“瓦豪”一詞,最早見於公元9世紀,指的是瓦豪河穀腹地施皮茨(Spitz)地區。公元976年,來自班貝格(Bamberg)地區的貴族Babenberg伯爵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在瓦豪地區建立了統治。後來,Babenberg家族又取得了奧地利公爵的稱號,在哈布斯堡王朝之前,統治奧地利幾百年。德國中世紀史詩“尼伯龍根之歌”裏麵描述一些故事就是以瓦豪地區為背景的。

瓦豪河穀號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河穀之一,蜿蜒的多瑙河兩岸,有古老的修道院,廢棄的城堡,蒼翠的葡萄園,寧靜的小鎮,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這裏是奧地利葡萄酒的主要產地之一。美景,美酒,美食,加上保存完好的曆史遺跡,不光吸引無數的遊客,也是酒徒老饕趨之若鶩的地方。2000年,瓦豪河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瓦豪河穀離維也納隻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通常是乘汽車或者火車過來,然後沿著多瑙河坐上一段遊船,再乘汽車或火車回去。08年中歐之旅,我們在維也納盤桓數日,有機會跟團去瓦豪河穀做了一日遊。早上乘大巴離開維也納,沿著多瑙河畔的公路向西行駛。一路上,導遊用熟練的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給大家介紹沿途的景物。四種語言,切換自如。

路上經過小鎮Durnstein。小鎮得名於山頂上的那座已經成了廢墟的古堡。這座古堡,當年曾關押過鼎鼎大名的十字軍騎士,英格蘭的“獅心王”理查一世。看過小說“艾凡赫”和電影“羅賓漢”的人應該記得大英雄理查一世,當年“獅心王”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名震耶路撒冷。可大英雄難免犯小人,理查對當時不起眼的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態度惡劣,多有得罪。1192年,懷恨在心的利奧波德五世,趁理查班師途經奧國之時,扣押了理查,把他關在Durnstein城堡中。理查在支付了了巨額贖金(3萬多磅白銀)才得以釋放。利奧波德拿這筆巨款的一部分,修建了維也納新城,奠定了後世奧地利國家的基礎。

利奧波德五世對奧地利的另一大貢獻是國旗。利奧波德雖然小人,但是打仗還是很勇猛的。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Acre戰役中,鮮血浸透了利奧波德的征衣,隻有腰帶圍著的一圈沒有染上血跡,還是白色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特此恩準利奧波德使用紅白相間的橫條做為奧地利的旗幟,八百年來,沿用至今,真正是“血染的風采”。

小鎮Durnstein。

大巴開到施皮茨(Spitz),施皮茨位於瓦豪河穀的中心地帶。從施皮茨碼頭,登上多瑙河遊船“歐根親王”號,逆流而上,駛向Melk。


小鎮施皮茨。



“歐根親王”號



兩岸有許多這樣的葡萄園。當年的羅馬人帶來了葡萄種植技術。瓦豪河穀出產奧地利最好的雷司令。



Aggstein城堡廢墟。山頂上的城堡建於12世紀,為多瑙河上的要塞之一。傳說堡主曾用鐵索橫江,攔截過往船隻,打劫收稅。



Schonbuhel城堡建在河邊的峭壁上。始建於12世紀,現在看到的為十九世紀重建。



和長江三峽相比,瓦豪河穀少幾分雄奇,卻多了幾分溫潤秀麗。

輪船的終點是Melk小鎮。史書上對Melk的記載,最早見於公元831年。當時的名字叫Medilica,源於斯拉夫語“邊界”一詞。公元976年,利奧波德一世入主瓦豪河穀,在Melk建立了要塞。公元996年,這個地區首次被稱為Ostarici,後來的奧地利(德文是Oesterreich)就是由這個詞演變而來。

小鎮Melk



從船上遠遠地看到了使Melk小鎮聞名於世的修道院。黃牆,紅瓦,綠色的穹頂,鎏金的裝飾,佇立在岩石上的這所修道院看上去確實氣度非凡。



Melk修道院(Melk Abbey/Stift Melk)是一所本篤會(Benedictine)的修道院,以其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和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而聞名於世。修道院建在河畔的山岩上,俯瞰多瑙河,地勢險要。最初,利奧波德一世在此修建了城堡要塞,統治瓦豪河穀一帶。幾代Babenberg領主死後也都葬在這裏。到了利奧波德二世,Melk要塞漸漸失去了軍事作用,但是先人的墓地在此,不想落入他人之手,於是,便把城堡賜給本篤會的修士,1089年,在城堡的舊址上建起了修道院。12世紀,又增添了神學院。修道院的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手稿真跡,聞名中世紀歐洲。這些珍貴的手稿,經過修道院的“繕經堂”謄印複製,得以流傳。十五世紀,從這裏發起的Melk宗教改革運動,影響了奧地利和德國南部的大部分地區。意大利作家Umberto Eco在他的名作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之名)裏,多次提到Melk修道院。書中的第二主人公,故事的敘述者,小徒弟Adso,就是在Melk修道院修行的本篤會修士。

在漫長的中世紀,Melk修道院幾次毀於兵燹。今天我們看到的巴洛克風格的華麗建築,是十八世紀重建的。1700年,30歲的Berthold Dietmayr被任命為Melk修道院的新院長。Dietmayr既有能力,魄力,又有朝氣,履新伊始,就製訂了雄心勃勃的計劃,重建修道院。Dietmayr的計劃雖然遇到保守勢力的阻力,但幸運的是得到了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支持。Dietmayr聘請石匠出身的奧地利建築師Jakob Prandtauer任設計師,1702年開始動工。1726年,Prandtauer去世後,由他的外甥兼學生Josef Munggenast接任。1736年,新修道院即將完工時,一場大火毀掉了大部分建築。修複工作進行了將近十年,1746年修道院正式完工時,Dietmayr院長已經去世7年了,沒有能最終看到他畢生心血的結晶。

大巴把我們從河邊碼頭拉到山頂修道院前的停車場。通過修道院的正門,來到主教庭院(Prelate's Courtyard)。庭院是一個84米長42米寬的長方形,中央是一個噴水池。



庭院四麵牆的上方各有一幅壁畫,分別代表天主教的四大美德:正義(東牆),智慧(西牆),勇敢(南牆),節製(北牆)。原來的巴洛克風格的壁畫由於風吹日曬,無法修複,現在看到的壁畫是1988年公開招標的勝者Peter Bischof設計的方案。現代風格的壁畫,色彩鮮豔,線條誇張,與修道院古老的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側麵也反映出教會與時俱進的努力。

這是南牆上的壁畫:勇敢。



修道院內部有一部分對外開放,可供參觀。首先參觀的是修道院博物館,介紹Melk和修道院的曆史,陳列了很多文物。

博物館裏展出的金器(香爐)。



接下來是大理石廳(The Marble Hall)。門框和柱子都是用真正的薩爾茲堡大理石建造,故而得名。以前這裏是特殊場合接待貴賓和宴客的地方。



奧地利畫家Paul Troger的天頂畫:赫丘利屠龍。



出了大理石廳,來到外麵的露台(The Balcony)。從這裏俯瞰Melk小鎮。



露台正對著的是修道院這兩座標誌性的鍾樓。洛可可風格的鍾樓是Munggenast在Prandtauer原設計的基礎上改建的。正門上方的兩個雕像是天使長米迦勒和守護天使。再上一層一左一右分別是修道院的守護聖徒聖彼得和聖保羅。屋頂上立著的雕像是複活的耶穌基督。



穿過露台重新進入修道院內部,我們來到了修道院的圖書館(The Library)。圖書館大廳的四壁鑲嵌著木製的書架,一本本羊皮精裝的書籍整齊的排放在書架上。Melk修道院圖書館藏有1800多份手稿,最早的出於公元9世紀。圖書館還藏有“尼伯龍根之歌”13世紀抄本的部分殘片。進出圖書館的兩扇門旁個立著兩座金漆木雕,代表著中世紀大學的四大學院:神學,哲學,醫學和法學。天頂的彩繪同樣出自Paul Troger之手。



圖書館陳列的中世紀抄本。



通過這段螺旋樓梯,從圖書館下到修道院的教堂。



修道院的教堂是整個修道院最為華麗的建築。巴洛克風格的內部裝潢由意大利設計師Antonio Beduzzi設計,玫瑰色的大理石鑲嵌著金飾,天頂的彩繪色彩斑斕,富麗堂皇得令人瞠目。



雕欄玉砌



極盡奢華



教堂的主祭壇(High Altar),用薩爾茲堡大理石和黃金裝飾,金碧輝煌。



主祭壇上的銘文:NON CORONABITUR NISI LEGITIME CERTAVERIT (Without a legitimate battle there is no victory)語出聖經-提摩太後書2.5,意思是即使交戰也要堂堂正正,作君子鬥,否則就算贏了也是勝之不武。



聖彼得和聖保羅。



教堂穹頂(The Dome),奧地利畫家Johann Michael Rottmayr的彩繪。



在我們參觀過的教堂裏,Melk修道院教堂內部裝潢的華麗程度,僅次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為何一個小小的修道院,僅僅是為了膜拜上帝,竟然會建造如此奢華富麗的教堂?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出了修道院,在旁邊的花園裏隨便走走。花園修建得整整齊齊。這幢粉紅色的建築是Garden Pavilion,遊人走累了,可以在這兒坐下喝咖啡吃點心。



天陰沉沉的,偶爾飄過一絲細雨。我們在花園裏漫步,園中幾株古老的菩提樹,樹齡恐怕有幾百年,依然枝葉繁茂,鬱鬱蔥蔥。



附記:翻出08年的舊照片,湊成一篇。那時候的照片太爛了(現在的也強不到哪兒去),汗顏。

又記:忘了提,修道院圖書館當年的鎮館之寶是一部古騰堡活字聖經。1996年,為了籌款修複修道院,賣給了哈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