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出奇招推娃進哈佛

(2011-08-14 14:04:09) 下一個

哈佛每年錄取的新生約2000名, 最後真的入學的少於1500名(多數被蛤福錄取的學生也被其它多所學校錄取). 2011年的亞裔錄取比例是17%(這包括亞洲名國的政商要人的子女/孫子女, 和天才少年們). 華裔學生約占亞裔的三分之一. 所以就算華裔被蛤福錄取的學生最後都選擇了蛤福, 蛤福每年能錄取的幸運者也就約一百一十個娃. 而全美有約三百萬華裔. 僅僅在矽穀, 有一萬以上的清華大學校友. 俺所認識的一百個左右清華校友中, 凡是與俺說過他們娃將來前途的, 都希望至少推他們家其中一個娃進蛤福. 就算隻有一半的矽穀清華校友對蛤福有興趣, 30%的人還沒有娃或娃己超過18歲, 另外10%是清華與清華結婚. 這樣每年有約一百六十個矽穀清華校友的娃try進蛤福, 在未來的18年, 蛤福的全部華裔名額都給矽穀清華校友的娃還不夠. 所以, 除非娃是天才, 華裔娃要蛤福必須出奇招.

以下的所謂奇招隻是成功進蛤福的娃真實的故事, 這些招術不一定適合於其他娃, 並且這些奇招必須 based on SAT 2300 以上, GPA 4.5 左右.

1. 參與政治
娃A從小參與一些政治活動, 他高中時連續幾個暑假都在一位聯邦眾議員辦公室工作. 娃A申請大學時, 這位眾議員還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

2. 參與救災, 但災區一定要是主流都知道的hot spot
娃B參與一個hot spot救災活動. 捐了二萬多刀錢給那裏的災民. 蛤福看重的關鍵是娃B的這二萬多刀錢是自己掙來的, 而不是父母給的, 並顯示用leadership掙的錢. 否則的話, 矽穀的虎爸虎媽們出二萬多刀錢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娃B的具體操作是, 組織了一次大型捐款晚會.

3. 參與環保與救災
娃C 的操作與娃B基本上一樣, 但加上geeen. 娃C從高中開始, 在學校裏成立了一個geeen club, 自己任主席. 說是這個club在三年中組織其他小孩從將要填埋的廢物中拾飲料罐. 共賣了一萬多刀錢. 然後把這錢捐給非洲難民.

4. 衝科技大獎
娃D 是通過得 Intel 獎進入蛤福. Intel 獎得主所研究的project的難度連本領域的post-doc都不太看得懂. 所以這需要家長幫助. 其中的trick是, 如家長是做 IC design 的, 娃的 project 就不能選 IC design. 娃D的家長和其他家長組成了一個互助組. 娃D的 project 是別的家長幫助的.

5. 做華裔最不感興趣, 甚至華裔家長最反感活動
娃E就是憑著多年, 大量時間參加 street dance, 再辦上花大錢請升學公司包裝進了蛤福.

6. 寫學術淪文或申請專利
娃F 憑著在一級科究雜誌上發表論文進了蛤福. 這需耍與大學教授有非常不一般的關係, 否則哪個教授也不願意讓一個中學生在實驗室混 , 萬一闖禍怎麽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