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72)
2013 (74)
2014 (70)
2015 (55)
2016 (64)
2018 (67)
2019 (63)
2024 (45)
原文鏈接:Opinion | This Is Our Country, and We Have No Other - The New York Times
文字來自 Artem Chekh,他是一位小說家,也是烏克蘭陸軍中士,他在基輔撰文。
照片來自Iva Sidash ,她拍攝並采訪了烏克蘭軍隊受傷的軍人。
Feb. 23, 2025
大多數人不會熱切的投入戰爭。如果誰渴望參與戰爭那往往與一些年輕的浪漫主義有關,或者在某些情況下與一種精神失常有關。
在烏克蘭,保衛國家是生存的需要,這促使我們大多數人拿起武器。我們已經堅守了三年(或者更準確地說,將近 11 年)(從2014年俄國吞並克裏米亞算起,譯注)。
盡管戰爭對我們的身體和生活造成創傷,但我們仍然堅持戰鬥。數萬人被殺,還有更多人受傷——就像這些照片中的士兵一樣(文中有大量烏克蘭戰士的照片,轉貼不便,抱歉。譯注)。我們為什麽堅持?因為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沒有其他的地方生存。
我不太會說外交語言,但似乎新任美國總統所說的有關烏克蘭的幾乎所有內容——例如烏克蘭發動了戰爭——要麽可以歸因於他的無知,要麽可以歸因於故意歪曲事實。
但同時也很滑稽。恕我直言,不是故意對川普總統不敬,信息世界太開放了,真相明顯就在那裏。全世界都知道是誰發動了這場戰爭。我不太清楚川普在跟誰說話,但他不是在跟烏克蘭人說話。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繼續戰鬥並捍衛我們的生存權。
我經常被問到烏克蘭還能堅持多久,因為很明顯烏克蘭不能無休無止地堅持下去。俄羅斯似乎已經準備好永遠戰鬥——戰鬥到最後一個俄羅斯士兵和最後一個烏克蘭城市。烏克蘭人準備好坐到談判桌前了嗎?是的。不過是作為平等的談判成員。否則,就會像是一場由法官和被告決定受害方命運的審判。
畢竟,這是一場關乎烏克蘭選擇未來權利的戰爭。強權和金錢決定很多事情,但我希望世界還沒有決定放棄榮譽和正義等概念。
每個人都非常累。我厭倦了我的戰爭日常。我想永遠脫掉軍裝去旅行,寫小說,不再因為窗外隨時有爆炸而條件反射。我的“臉書”好友列表正在變成一座墓地。
但也有其他感受。有榮譽感。我們堅持的時間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長。我們決心堅持下去。我們還在。我們仍在戰鬥。
我們不想按照俄羅斯的條件結束戰爭,也沒有準備好讓我們的社會陷入集體絕望,時刻恐懼一個休息好了、準備更充分的俄羅斯發動新的攻擊。我們也不想繼續成為極權主義俄羅斯和富裕、安全的歐洲之間的緩衝地帶。對於烏克蘭來說,成為籌碼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在與一個用核武器作威脅來勒索文明世界其他國家的野蠻獨裁政權進行複雜談判的時候。
我說過我經常被問到烏克蘭還能堅持多久。我的回答是:隻要烏克蘭士兵在極限壓力下彎著腰還能堅持下去。
譯注:遙祝烏克蘭人戰鬥而得自由。
譯注2:在此烏克蘭抵抗普丁大規模入侵三周年之際,跟城內的來自台灣的朋友做個交流。如果,當你的唯一家園被入侵,而台灣遭遇此刻川普給烏克蘭的待遇,你覺得台灣能抵抗多久?我不確定。
他把俄國一部分和從波蘭奪取的一部分合並成烏克蘭,目的是產生一個對歐洲其他地區的戰略緩衝。
一旦烏克蘭不再具備這個前提,自然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