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傳人

祖國在唱紅歌。祖國山河一片紅。 文革在延續,因為有文革的傳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
個人資料
文革傳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第19章 孔夫子 咱們的傳統

(2011-07-29 17:06:46) 下一個


咱們封建皇權社會兩千多年下來,靠的是孔夫子的一套東西維係。識字率不高,四書五經不是所有的人都念過,眾多文盲如何追隨孔夫子?
 其實簡單,就是家教。母係的奶奶和媽媽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別欺負人。基本上就是孔夫子的道德學,仁。父係的父兄們教育孩子,要有規矩,該磕的頭都得磕。基本上是孔夫子的社會政治學,禮。你我在無形之中就都是儒家人了。就像咱們大都不太記得是如何學會使筷子一樣,卻可以用筷子把一碗米飯吃的一粒不剩。皇帝們都很待見孔夫子的一套,為什麽? 把奶奶媽媽和父兄的教育一結合,厚道的給皇帝磕頭,政教合一,皇帝的天下太平。孔夫子的事兒真的沒有學問大的人忽悠的那麽複雜,落到百姓頭上,就是要善良,敬畏權力。然後就嬌慣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皇帝來,占的是咱們善心的便宜。善有善報就像好萊塢的電影一樣,是編出來的。

在接受儒教上,咱們文革這代人和曆史上的文盲一樣,除了家教,沒有正規的接觸過孔夫子的東西,因為太祖爺好像不待見儒教。

太祖爺初始為何反感儒教?無法向死人取證。 但是從造反開始,利益上就和儒教相左。革命這東西,和厚道水火不容。太祖爺早期革命的奠基之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注1)裏最常被文革革命小將引用的一段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照此行動, 仁,就免了。造反得把已有的權力結構打爛。 如若蔣介石蔣大人讓太祖爺往東太祖爺不敢往西那還有造反的餘地?禮,太祖爺自然不買賬。非仁無禮,名字不好聽。可是,拋開標簽與是非恩怨,造反時的太祖爺在文化上並不落後。五四時的誌士前賢,包括後來國共兩黨的思想家們,把愚昧落後的要害,孔夫子的儒教給曬了出來,尤其是讓大家磕頭的“禮”。打倒孔家店,反封建,不再磕頭。五四運動是中華文化偉大的啟蒙。太祖爺的革命和造反,在思想文化上,是五四運動有機的延伸。

得天下後,利益結構不同了,文化跟著利益走,太祖爺和儒教的關係起了變化。愛好鬥爭,長於鬥爭的太祖爺無法接受和擁抱仁,在這方麵,繼續反孔。然而,對禮的態度則起了變化。孔老先生的禮,代表了權力結構的尊嚴,不是狹義上的穿著周朝的禮服聽老先生彈琴唱歌,按照周文王的規矩稍息立正。曾堅決反對給蔣大人磕頭的太祖爺,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麵鼓勵,促進,接受和擁抱了臣民們對他的磕頭。就是在形式上也是如此,連昔日同誌和戰友的親密之稱“潤之”和“老毛”都消失了(注2),剩下的隻有天下唯一的“主席”。非仁崇禮,是太祖爺的革命現代版儒教。

血管裏流著儒教之血的咱們和太祖爺心連心,非仁崇禮也成了咱們的文化。文革中,孔老先生露過兩回麵兒。文革剛開始,破四舊,孔像,儒家著作,甚至山東曲阜的孔廟,都是被破對象。紅衛兵五大領袖之一譚厚蘭帶著北京的小將們到孔廟破了個稀爛。其實那次是隻動了點有形的東西。因為有形的儒學太祖爺得天下後一直沒讓教,破四舊對咱們和孔老先生的關係沒什麽太大影響。倒是革命和造反的衝動對仁有了進一步的消耗。學生打老師,暴力抄家,子女揭發批鬥父母,最極端的是許多失去的無辜生命。 厚道怎麽如此不堪一擊? 仁碰上禮,以禮為主。母係的厚道說雖然仍在,父係的家教變成了“聽毛主席的話,爭取進步,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君臣父子,九九歸一。 革命的生死存亡之際,母係教導咱的仁絕對讓位於對太祖爺的禮。跟著太祖爺革命造反之禮戰勝了婦人之仁,太祖爺的非仁咱們用殘忍表達了出來。內心對太祖爺的崇拜也必然波及形式。新的 “禮儀”橫空出世。太祖爺接見紅衛兵穿的綠軍裝,戴的紅袖章成了新時代孔老先生的周朝朝服。太祖爺一號衛士林彪林大帥揮動小紅書的動作成了咱們的模仿的標準動作。咱們後來幹脆早請示晚匯報的拜太祖爺了(注3)。崇尚以禮一統天下的孔老先生,大概做夢都不會想到社會能如此整齊劃一循禮而動。儒教一貫的厚道磕頭被狂熱磕頭取代。

孔老先生的第二次露麵則到了文革後期。就是林彪林大帥出事之後太祖爺對其清算的批林批孔運動(注4)。批林是不得已,否則無法交待;批孔後來聽說好像和周恩來周大人有關。這些政治算計當時孩子們自然不懂。但是批孔確是咱們第一次正麵接觸孔夫子。批林批孔中孔夫子被批的重點是“克己複禮”,加上批“論語”,批“三字經”,把咱們那點家庭傳下來的儒教意識給攪了個七葷八素。經過批孔的速成訓練,咱們一麵在太祖爺的教導之下,循儒教之禮給太祖爺狂熱的磕頭,一麵認為自己是徹底擺脫了封建皇權儒教思維的革命新人。以至於時至今日, 當於丹大妹子一邊聲情並茂在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上靠“論語”發財,一邊告訴咱們許多問題隻要回到儒教的立場上就會迎刃而解時,咱們就信以為真,愣期待“論語”帶領咱們的心靈走向現代文明的彼岸。

文革的危害正在於此。革命,進步,批孔,破封建皇權,現代化的口號下瘋狂一通,好像封建皇權對咱們的影響都解決了,其實是更深的陷入了儒教的束縛之中。文革不但加重了咱們的磕頭意識,而且美化了咱們的磕頭意識。連五四運動反封建皇權帶來的些許進步也被一並抹掉。

後文革時代,國門大開,資本主義浩浩蕩蕩地來了,封建皇權力道減弱,儒教的禮有所鬆動。但是,由於咱們陷於太祖爺的現代版儒教而不自知,對禮的危害完全沒有理清楚。娛樂文化就一再拿封建皇權的輝煌說事兒。有悠久曆史的咱們有的是讓大家開心的輝煌故事。各電視台都成了帝王電視劇專業戶。漢武大帝,大唐天子,大宋天子,大明王朝,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多得數不過來。而五四運動的一號推手,陳獨秀陳大俠則繼續著其生前的寂寞,無人問津。偶爾在電視劇“日出東方”裏露個麵,也是給太祖爺跑龍套而已。非但如此,各位帝王當然都是雄才大略,愛民如子。漢武帝如果不犯一個小錯,誤殺太子,漢朝的輝煌將可蔓延歐洲大陸。明太祖如果愛心再多一點,不殺功臣,那咱們的海軍,早就遊遍全球,哪還會有後來甲午之恥。在位一甲子的乾隆皇,如果再明察一點,不偏信奸臣和坤讓國庫受損,那大清王朝的國力,日後無論如何也不會輸給英國佬的幾條鳥船。電視看長了,幾乎要問咱們現在的皇帝是哪位? 是不是一位明主?這種美化磕頭的文化,一定能讓推崇禮的孔夫子欣慰至極。

進步當然也有。2008年,世界罕見的破壞性地震降禍於四川汶川。同胞死傷慘重。震後七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政府為所有地震中逝去的普通百姓,以最高規格在全中國範圍內舉行哀禮。這是中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對每一個中國人,短短的三分鍾向遇難同胞表達哀思。對尊儒教之禮兩千多年的中華民族,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提示,也可以是新文明開啟的契機。給普通百姓的禮,在規格上達到了當年太祖爺死後的待遇。 把君臣父子的封建禮數留在了20世紀。孟薑女們不但在百姓心目中,而且在名義上首次上了神台。太祖爺王朝虛幻的主人與公仆關係,頭一次有了實質上的兌現。普通的中國人有了一次自然的感動,和真正的,不是吃了革命激素的自豪。人性複蘇了,普世人權意識的覺醒就不遠了。

三分鍾的默哀,對於觀念上的轉化必然影響深遠。但是,現實中,仍然會有許多山要一座座的去翻。就在汶川地震後不久,網上出現了胡錦濤胡大人赴災區慰問的紅地毯故事。 傳說中胡大人在災區某處下火車之前發現車門前被鋪上了簡陋的紅地毯,地方官員以此表示尊敬。胡大人於是拒絕下車,令火車前行十幾米,避開紅地毯才下車落地。故事是說胡大人在給地方官刻意宣示一下“以人為本”的理念,聽起來滿溫馨,一切都好。 很快,新華社的禦筆們也加入了歌頌這段“以人為本”故事的行列,以新華社博客的形式對該故事藝術再加工。高手的文章中“打成一片”,“不擺架子”,“並肩前進”,“共渡難關”,“心連心”,全都從不走紅地毯之中提煉出來。用歌頌胡大人不接受別人磕頭的方式給胡大人磕頭,幾千年的磕頭文化盡顯無遺。滑稽的是,故事至此才開了個頭。有好事者隨後查對了胡大人在四川勘災的行程,發現胡大人災後赴川根本沒乘過火車,最初始的紅地毯故事是有人在網上編出來的惡作劇。新華社禦筆們實在是磕頭心切,不辨虛實,見了網上的故事就拿著雞毛當令箭一路衝磕過去,把頭磕的鐺鐺響。從這一件小事揭示出磕頭文化已經在咱們的社會上根深蒂固。前後左右如此有藝術性的磕頭,讓胡大人不想當主子都難。走出儒教的封建皇權之禮不是畢其功於一役的事兒,三分鍾的精神需要持續加強才行。

相較於禮,儒教的仁似乎並無不妥之處。文革讓咱們見識了非仁社會的恐怖。重回孔夫子的仁愛之道,是否可以永遠消除文革再現的危險? 其實文革的非仁,恰恰點到了孔夫子道德學的弱點。就是仁的脆弱無力。文革是太祖爺挑起的,可是,鬥人的人,整人的人,打人的人,殺人的人,不是“別人”,就是被號稱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儒教文化熏陶過的咱們自己。幾千年傳下來的厚道教育如此不堪一擊。若把逃出苦海的希望寄於仁的降臨,就隻能泡在苦海裏享受災難了。

其實對仁的態度,咱們是可以從太祖爺身上學到點東西。太祖爺不仁,同時, 太祖爺也不指望別人對他施仁。抗日戰爭進行之中,太祖爺和蔣介石蔣大人在合作的同時,相互之間免不了要使一些手段。太祖爺很清楚,決不可以把自己的安危係於別人的仁慈上,於是和蔣大人挑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注5)。說白了就是,你若如仁義我很高興,你如若不仁義我就把你打趴下,逼著你仁義。於是蔣大人的手段無一成功,太祖爺掙出了一份對手的“仁義”,在抗戰中發展壯大。太祖爺的這份高明,咱們沒有學到。1957年,太祖爺很君子的仁義了一下,告訴大家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當大家都信以為真的享受太祖爺的仁義時,太祖爺恢複了非仁的麵目,告訴大家我是說著玩的,隻是個引蛇出洞的陽謀,是大打出手的“反右”運動的引子。因為沒有把太祖爺打趴下逼著他仁義的手段,於是全體同胞就一勞永逸的給太祖爺磕頭,期盼著他老人家再發仁義。隻能被動求仁的咱們,一直空等到他撒手人間。

一個厚道的社會就永遠不可能了嗎? 當然可能。而且可以保證。隻不過,咱們不能再期盼用自己的厚道之心換取別人的仁慈回報。咱們需要的是全社會遵守規矩,用法律保障每一個人有不被別人殘忍的權利。隻有這種權利,才能讓1957年的眾“右派”大俠們據理反擊,不被迫害。隻有這種權利,才能讓文革中鬥人,整人,打人,殺人成為不可能。這個權利就是人人平等的基本人權,而且是絕對的,沒有商量餘地的權利。沒有人能被欺負,也就沒有人能欺負人了。這是西方文明要優於孔夫子的“仁”之道德學的根本之處。

每個人其實都是君子和小人的共同體。一個人可以上午捐給地震受災同胞大筆錢財,而在下午就期待把手中的垃圾股票賣給市場上的下一個不相識的傻瓜,傻瓜買了之後可能會傾家蕩產就與己無關了。儒教的仁是盼望所有人隻捐錢不賣垃圾股票,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鄉願。相反,由法律保護的平等和人權不是寄望於每個人的小仁,而形成以社會為機製的大仁。建仁而不是求仁。

求仁和建仁的區別可以從兩種礦工的命運得到很好的驗證。

2010年初春,全國上下正興高采烈的等待著咱們投進二百多億稅錢的上海世博開幕。可是,堵心的噩耗接踵而來。先是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一百多名礦工被困井下。 雖然多數後來被奇跡般的救出,仍有三十多人死於井下。緊接著,河南伊川煤礦爆炸,又是四十多名礦工死亡。更壞的是,這些礦難不是偶發,成為咱們的常態。現在礦工兄弟們每次下井前,一定會祈求仁慈的上帝、菩薩、真主、咱黨或是礦主保佑今天可也以活著回來。礦工們隻能求仁。咱們每年因礦難死亡的人數,大得嚇人,公信力不強的官方數字是每年在減少,但就是這個數字依然有數千之多。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無謂的犧牲,求仁顯然無效。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礦山鎮也發生礦難,有29名礦工死亡。也許開礦取煤就是如此危險?其實不然。資本主義早期,許多國家包括美國也常有上百人死亡的大礦難發生。直到1968年,發生在西弗吉尼亞州法明頓的礦難奪去了78位礦工的生命。在人權至上,生命為大的美國,民眾被激怒了,而民眾對社會的運行是有著力點的。一年後,聯邦煤礦健康和安全法由國會通過,經尼克鬆總統簽署生效(很諷刺,時值文革咱們給太祖爺磕頭的高潮期)。 那個法有多厲害?1969年前四十年,美國平均每年有八百多位礦工死於礦難;1969年後的四十年,平均每年有八十多位礦工死於礦難,最低的2006年一年煤礦礦難隻死了12個人。這部法不但讓美國的礦工業脫離了高危險行業的名單,它甚至為許多其它行業的職業健康和安全立法提供了契機。遇到問題,立法,執法,解決問題。法,是礦工與民眾握在手裏保護自己的工具,一套建仁的機製。201029人死亡的礦難雖也慘痛,雖然也可能有人禍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建仁的機製在,有新的問題,會有新的答案。

在惡性礦難的刺激下,咱們的礦工也幾乎享受了一把“仁”。其實關於煤礦安全與健康操作的“法”,咱們都有,可是咱們的“法”從根上是為了皇權管咱們的,至於“法”中有關安全與健康這部分照顧人權與生命的附帶功能,並沒有真正的實施機製。說白了,法對中國“公民”不一定有用,而對弱勢的礦工大致沒用,沒有任何一個礦難的受害者在出事後告贏煤礦並獲得生命該有的賠償。礦工不斷捐命,大家很沒麵子,於是咱也要照顧礦工,就有了咱國務院的命令,要求“礦領導”與礦工同時下礦井,同時出井(注6)。但是,被施“仁”靠不住。一個是不被施了又如何?另一個是施的無效怎麽辦?這次咱黨真的要給礦工以“仁”,逼著煤礦官員自己也下井以提高井下工作的安全係數。結果呢?就有了黑色幽默,廣西河池朝陽煤礦突擊提拔了7名礦長助理下井帶班,一周之中每天有一位新的“礦領導”下井。而包括礦長、副礦長在內的5名主要領導卻穩坐在辦公室裏享受生命,礦工該有什麽危險還有什麽危險。什麽是建仁的機製? 遵循太祖爺的榜樣,用得上的“仁”,得自己拿在手裏,不是靠別人賞賜的。當咱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剝奪“礦領導”利益而給礦工們些許利益時,基本的邏輯是荒謬的。礦工們無論是對咱黨還是對“礦領導”都沒有任何著力點,得“仁”毫無保證,結果必然得繼續拜天求“仁”。

厚道的磕頭伴隨咱們兩千多年了,沒磕出任何名堂,咱們從未享受過持續的仁。孔老先生的初衷不應受責難,他無疑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君子,更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思想家。但是,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儒教被皇帝們拿來反複修飾整理成了維護封建皇權的統治工具。而這種沒有生命力的封建皇權體係,是咱們近代落後和恥辱的總根源。再樹儒教,無疑是愚蠢的延續。百家爭鳴,有人好儒,很正常。但是,把厚道的磕頭再強行灌輸給孩子們,就是罪惡了。求雨不如打井。建仁該是咱們的目標。當然,建仁有建仁的條件。建仁的機製需要建仁的文化。民主,人權,法治是西方文明建仁的基礎。民主凝聚社會的仁,人權保證每個人不被殘忍,法治限製邪惡。如果咱們自稱的勤勞勇敢真是咱們的個性,該踏踏實實尋覓促進建仁機製的文化了。

 

1:毛澤東1927年到湖南農村“體驗生活”幾十天後,對農民“革民造反”現象所寫的總結。

2:潤之是毛澤東的“字”。而以老、小相稱在共產黨的隊伍中是通例。從井岡山造反經曆長征直到延安期間,毛的“親密同誌”們稱其為潤之與“老毛”的大有人在。

3:早請示晚匯報是文革早期的全民向毛澤東表衷心儀式。在本書的第14章有進一步的介紹。

4:這是於1974年林彪叛逃事件被全麵揭開之後毛澤東發動的一場以搞臭林彪撇清自己為目的的“群眾運動”。

5:毛澤東於1939年和記者談話時就與抗戰中蔣介石關係所作的宣示。

6 20107月,中國國務院發了個“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煤礦與其它礦井的“領導”與工人同時下井、出井。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孔子塑像在國家博物館外站了幾天, 就被搬走了---好委屈啊!
文革傳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小艾媽媽的評論:
再謝大妹子來做客。是呀,教主沒有問題。 可是一旦教主兼了首長或首長兼了教主,邏輯就仍窗戶外麵去了。
文革傳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X723的評論:
曆史、文革、作者、民族與現在, 這是個連在一起的有機體。
謝謝您來訪。
小艾媽媽 回複 悄悄話 你家沙發壞了,我來後院乘涼,最後一段精辟至極,也是我想說的。2千年是皇權的玩弄者們拿宅心仁厚的孔老夫子開涮,我們要批評始作俑者,而不是再給被糟蹋的夫子傷口撒鹽。

孔老夫子的思想架構近乎宗教提倡的高度,而中西方曆史證明,政教是不能合一的。三權分立才是立國的根本。但健康和諧的社會也不能少了人文和宗教,道德是法律製度外的約束力,是仁禮的社會自我完善力量,然而它不能也不該製衡製度。

又一精品,我滿足的回家了。
X723 回複 悄悄話 文革傳人是文革餘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