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踏莎行】小喬廣陵 跟鬆風閣主

(2011-05-29 14:53:04) 下一個
——Thinkmyself、汝、乂、字思、Lordosis、鎖問 於 2011-05-29 14:53:04

箏玉閑弛,弦竹誤扣,廣陵散盡知音候。殺伐雖入曲中蠱,隻為公瑾三爵後。
古井修青,軟胭映瘦,嵇康一去無人秀。江湖笑傲雀台焚,城郭兩塚淒相透。

(普通話~)

【踏莎行】周郎赤壁
來源: 鬆風閣主 於 2011-05-29 11:58:45


寶劍彈筪,強弓緊扣,千帆待舉東風候,一聲鳴鏑動霜天,健兒十萬爭先後
帷幄籌謀,周郎消瘦,英姿不減人中秀,艨艟百萬付飛灰,一江映照通天透

《江南》——林俊傑


參考資料(百度):

小喬,史書中稱小橋,是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人,橋公的次女,東吳名將周瑜的妻子。傳說與其姊大喬均為絕世美女。在我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也曾登場。在喬公故宅的後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此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鬆竹簫佩環”。每次妝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於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曰:“喬公二女秀色鍾,秋水並蒂開芙蓉。”。

小喬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戰,並參加過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在這十二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勳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準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著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年齡有爭議,一說其為周瑜守墓十四載)。明人曾有詩曰:“淒淒兩塚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嶽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現在尚有刻著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小喬小喬究竟有多美?《三國誌》沒有寫,杜牧沒有寫,羅貫中也沒有寫,這種美實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來,這“模糊美”一直動人心魄。

“周郎顧曲”現在已經演變成對音樂的欣賞讚美,典出《三國誌·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名曲《廣陵散》就是失散在此時,此曲敘聶政刺韓相俠累(名傀)事,是琴曲中唯一有殺伐之氣者,嵇康一死,無人能奏。與《廣陵散》並稱當時的《長河吟》相傳就是為周瑜所做,也有一說,《長河吟》為後人附會之作。然而,《長河吟》是真是假且不提,周郎雅擅音樂造詣極高確證無疑。三杯薄醉後,如果發現有人彈錯了,就一定能聽出來,聽出來也罷了,還要一定回頭看。至於回頭相顧,是為責備之意還隻是本能反應就不得而知了。這個趣致典故很快被引入到詩詞中,並且不斷賦予新的含義。

魏晉之後的南北朝,庾信就有詩,“懸知曲不誤,無事畏周郎。”南朝陳也有江總詩,“弦心豔卓女,曲誤動周郎。”

唐朝李端的《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從曲有誤、周郎顧化作了誤拂弦。
唐初釋慧淨與王績則有相合詩,前者曰“ 早時歌扇薄,今日舞衫長。不應令曲誤,持此試周郎。”,後者和“舞袖風前舉。 歌聲扇後驕。周郎不相顧。 今日管弦調。”,被動徹底成了主動,誤拂弦原是為了試周郎。

劉禹錫也曾做《紇那曲》,“ 楊柳鬱青青,竹枝無限情。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與他竹枝詞一脈相通的清新可親,心平氣和的喜悅。

東坡居士的一闕大江東去名垂千古,其中極讚英傑,被譽為豪放派詞中之冠,“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他也不曾忘記這個典故。蘇胡子的天生詼諧小小發作一次。周郎的音樂金耳朵成了是不是變聾的小試探。《次韻王都尉偶得耳疾》,“君知六鑿皆為贅,我有一言能決疣。病客巧聞床下蟻,癡人強覷棘端猴。聰明不在根塵裏,藥餌空為婢仆憂。但試周郎看聾否,曲音小誤已回頭。”

東坡以下,南宋豪放派詞家的領軍人物辛稼軒出名的愛用典,自然不會放過這般的風流俊賞。《菩薩蠻》,“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裏。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裏客魂消。春風大小喬。”。除此外,以梅子黃時雨著稱的賀梅子賀鑄也有名詞《訴衷情》。“喬家深閉鬱金堂。朝鏡事梅妝。雲鬟翠鈿浮動,微步擁釵梁。情尚秘,色猶莊。遞瞻相。弄絲調管,時誤新聲,翻試周郎。”。“時誤新聲,翻試周郎”,說不盡的嫵媚風情,《訴衷情》的詞牌從此又得別名《試周郎》。

最別致瀟灑,卻是唐張祜的《觱篥》。“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並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原來曲誤回顧,非冷視相責,僅隻會心微笑也。且這個回顧是“密顧”,曲中有誤,悄然回頭,顧盼間微微一笑。嫵媚可愛當屬吳梅英的《聲聲慢》,“曲中倚嬌佯誤,算隻圖、一顧周郎。花鎮好,駐年華、長在瑣窗。”非常的有鄰家小妹嬌憨態。

其實演變到這裏,周郎顧曲早已不僅指對音樂的鑒賞,它即可能是男女間的思慕,甚至代指情郎,也可以惺惺相惜,知音間不以言喻而以音傳的韻事。如果不能賞音鑒樂,當然不會有顧曲一說。明確將顧曲與知音相連的詩詞,最早見於唐湛賁的《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曆山草堂詩》,“桑田代已變,池草春猶碧。識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蘇軾對此亦有跟和,《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中有“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的詩句,這個知音即指佳友,也許亦指數朝之後,他之欣賞周瑜“言論英發”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

範成大的《臨江仙》則道,“周郎去後賞音稀。為君持酒聽,那肯帶春歸。”知音再往後演變,周郎顧曲也成了懷才不遇的代指,曲誤若有人顧,欣逢知音,若無人顧,則是知音難覓了。少年時有段飛揚歲月,其後卻處處受製主和派,力主抗金的辛棄疾曾有《惜分飛》,“最是周郎顧。尊前幾度歌聲誤。望斷碧雲空日暮。流水桃源何處。聞道春歸去。更無人管飄紅雨。 ”一派悵往傷懷。

元邵亨貞另有《賀新郎》,“顧曲周郎今已矣,滿江南、誰是知音客。人世事,幾圓缺。”。到此時,顧曲周郎早已全然成了詩詞中的典故,不必對三國知道太多,對它的出處也無需溯本追源,不再是具體的人,具體的事,而是一種意象,一種表征,曆史與文化徹底融合。

不過,在偶爾的時候,它也會還本來麵目,而在那種時候,這個清麗明媚的典故總是會以比較憂傷的姿態出現。王質的《八聲甘州·事茫茫》。“事茫茫、赤壁半帆風,四海忽三分。想蒼煙金虎,碧雲銅爵,恨滿乾坤。鬱鬱秣陵王氣,傳到第三孫。風虎雲龍會,自有其人。朱顏二十有四,正錦幃秋夢,玉帳春聲。望吳江楚漢,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橋紅浪濕,撫虛弦、何處得郎聞。雪堂老,千年一瞬,再擊空明。”。正是周郎已去,何人顧曲?

最傷感的則屬鄭板橋的《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曆落,江東人傑。 八十萬軍飛一炬,風卷灘前黃葉。樓艫雲崩,旌旗電掃, 射江流血。 鹹陽三月,火光無此橫絕。想他豪竹哀絲,回頭顧曲,虎帳談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吳蜀交疏,炎劉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遺恨,秦淮夜夜幽咽。”即是君臣又是摯友,江東雙傑,周郎與孫郎,總角相交,“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別。”孫策與周瑜同齡,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十年後,周瑜出征巴蜀時病卒於巴丘,龐統扶靈回返。孫權素服舉哀。迎之蕪湖。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