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形而上能批倒馬克思? 評野性先生的基因決定論

(2013-01-29 23:53:21) 下一個

不知是哪個哲學廟堂搬來的,批馬克思的這麽重大課題竟然引用基因決定論就解決了所有文明社會發展的問題。


君不知,社會文明的發展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說自然因素,容易得到溫飽的種群不思進取,還容易退化。另外,小種群沒有雜交優勢,最終結果很可能是自然滅絕。


更不用說以野蠻著稱,打打殺殺沒完沒了的歐洲社會文明的進化最先進。


迂腐的當代哲學教育,洗腦的方法也太簡化了。


就此打住。


=====================野性===========================================================


那時的遺傳學不占優勢,習得行為被不當誇大,老馬受當時科學知識的局限,還自信地認為自己的學說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由此,後來蘇聯把遺傳學定性為唯心主義,而毛澤東則大批人性論,就毫不奇怪。今天,我們知道,人性不是簡單的後天認知,人的動機情感有本能的決定因素。人的基因決定人性,即便環境可以調節人的行為,那也是個交互作用,不是簡單的誰決定誰。基因的本性是複製不已,生生不息。在人類這種群居動物,基因給大腦裝了一條指令:一切活動圍繞兩個目的:1. 個體生存 (利己原則),2. 種群生存 (利他原則)。顯然,此二者導致個體行為和動機有時協調一致,有時相互衝突。一個繁榮昌盛的族群,一定是很好地平衡了個體與群體間利益和衝突,而兩者平衡的失調必然導致社會危機。一切國家製度道德觀念都是為此平衡服務的工具。那麽,什麽樣的社會組織原則可以最大限度地協調平衡了個體與群體間利益和衝突,是古往今來每一個哲人和有責任心的社會組織者思考探索的核心問題。馬克思以為環境變化可以改變人性是個美麗的誤解。基因不變,人性不會變。如果說現代社會進步了,那不是人性變了,而是人性中的“惡”被法製社會大大地抑製了,當然,還遠遠不夠!目前的世界,民主理性地改進社會已是主流意識,無需多言。



馬克思在錯誤的人性觀前提下預言的社會理想命中注定地破滅了。但無論如何,他的真誠嚴肅的社會使命感和嫉惡如仇的品格仍然值得我們尊敬。共產主義運動給那些不成熟的民族帶來過災難,同時也是一次極其寶貴的經驗教訓。而對另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則在客觀上起到迫使其社會改革的作用,也算是一種曆史功績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