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金陵13叉,一個用媚外和陰柔腐朽文化打造的畸形兒

(2012-01-09 16:30:41) 下一個

近年來的抗戰題材文藝作品有一種不良傾向,將中國軍隊描述成落後挨打的無能軍隊,或者故意貶低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的戰績。根據嚴歌苓小說改編的《金陵十三釵》就帶有這種傾向,言下之意是中國男人沒能力救國,隻能靠洋人救國、妓女救國、漢奸救國、男扮女裝救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有一個文學術語叫“後殖民主義”。歐美白人喜歡在文藝作品中將亞非拉地區的民眾女性化,塑造成需要西方人拯救的待宰羔羊,並加插西方男人和東方女人的性愛描寫,來暗喻對殖民地的征服。《金陵十三釵》就通過歪曲史實來迎合西方人的這種口味,實質上是一部打著“愛國”旗號的辱華電影。

  電影將洋人描繪成了救世主。事實上當中國官兵在華北和上海浴血奮戰的時候,美國還在向日本出售石油、軍火、橡膠和廢鋼鐵。南京陷落前一天,日本飛機炸沉了在長江上的美國軍艦“帕奈”號,日本兵還乘摩托艇追殺逃上岸的美國人,造成三名美國人死亡、三人重傷,美國政府也不敢表態,助長了日軍的氣焰,才會有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德國在抗戰前給了中國20個師的武器裝備,但這些軍火是中國用大量鎢礦鈔和糧食換回來的,付出的還是中國工人農民的汗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才勉強給了中國一個師的武器裝備,不及中國抗戰自己生產的軍火的一個零頭,實際上沒起什麽作用。

   又如《金陵十三釵》有不少中國軍人用血肉之軀和日本坦克搏鬥的鏡頭,甚至用棉被擋子彈,言下之意是中國人智商低,製造不出先進武器,也不懂如何打仗,隻能像畜牧一樣被屠殺。事實上中國的兵工廠在抗戰時期生產了足夠裝備一百個師的槍炮和彈藥,還能自行製造轟炸機、戰鬥機、運輸機等。不但國民黨軍隊有精良的裝備,八路軍也裝備了一些先進的武器,比如用來打碉堡的機關炮等,讓日本人聞風喪膽。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副廠長劉貴福組織15位技術骨幹研製出實戰效果優於日本三八式步槍的八一式步馬槍,在抗戰期間共製造出一萬多支。八路軍還根據彭德懷指示,克服技術難關,製成性能優良的迫擊炮並大量生產,極大地增強了八路軍的對日作戰火力,給了日本軍隊沉重打擊,日本在華斃命的最高軍銜陸軍將領“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就是在黃土嶺被八路軍的迫擊炮打死的。日本權威曆史學家伊藤正德在《帝國陸軍史》中記錄日本在中國戰場共死亡78萬人,若再加上傷病等非戰鬥減員,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實際上已經隻剩一個空殼,沒有了進攻中國內地和蘇聯的能力。近衛文麿首相時期還一度想從中國撤軍。有些地方,日本軍隊甚至成了被困在據點裏的叫花子,甚至要向中國人出售武器來換糧食。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時任八路軍團長的李德生在回憶錄中提到,為了進據點偵察,他給日軍哨兵送了塊白麵大餅就順利進了門。攻打據點時,日本軍隊也是一觸即潰,連指揮官都被八路軍活捉了。說明日本陸軍在中國戰場精銳盡失,隻剩下一些老弱殘兵。相反,無論國共兩黨的軍隊都是越打越多,武器彈藥戰也越來越精良,中國人口也在抗戰期間大幅增加,由1937年的不到五億增加到1945年的五億四千萬。就算沒有美國的原子彈,日本軍隊在中國也撐不了多久。對此,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有著光輝的論述。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的34個師團有32個被拖在中國,大量資源也消耗在中國。要是沒有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正如某些美軍將領所說,日本人可以一直打到芝加哥,美國人也不可能製造出原子彈。正如毛澤東所說“原子彈不能使日本投降,隻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鬥爭,原子彈隻是空的。”無論是國民黨軍隊在正麵戰場的浴血奮戰,還是共產黨軍隊在敵後戰場的英勇鬥爭,都給了日本軍隊巨大的殺傷。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出動大量坦克和重炮,還有兩百多架飛機,打了一場現代化的戰爭,給日軍造成了將近10萬人的傷亡,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圖謀。日本軍隊進攻南京路上,江陰要塞的克虜伯大炮將日本軍隊打得抱頭鼠竄,足足將日軍阻攔了一個多星期,為南京的老百姓撤退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的回憶錄《東史郎日記》裏開頭就承認日本軍隊在中國吃了敗仗,多虧中國軍人的以德報怨,他才活到今天。正因為日本軍隊在上海和江蘇一帶傷亡慘重,日本軍隊才會在南京瘋狂地屠殺平民和俘虜來報複。書中還提到,日本軍隊非常害怕拿紅櫻槍的“共產軍”。平型關戰役中,剛剛脫下紅軍帽換上灰布軍裝的八路軍指戰員們以“刺刀見紅”的精神,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進攻,讓阪垣師團嚐到了中國軍隊的鐵拳,給了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迎頭痛擊。這次戰役中,國民黨軍隊也出動了飛機助戰,既殺傷了一部分日本軍隊,也鼓舞了八路軍的士氣。平型關戰役譜寫了一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動人樂章。現在一些文藝作品惡意貶低共產黨軍隊在抗戰中的作用,是歪曲曆史,是想分化、瓦解中國人,製造社會矛盾,破壞兩岸關係。至於一些電影將中國軍隊描寫成落後挨打的無能軍隊,將中國人描寫成需要靠西方人來拯救的待宰羔羊,甚至用外國男人征服中國女性來暗喻中國男人的無能,則是對全體中國人的侮辱。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說過,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抗日戰爭也是靠中國的工農兵打贏的。《金陵十三釵》卻宣揚洋人救國、妓女救國,是對380萬流血成仁的將士、對劉貴福、吳運鐸等在技術上精益求精的科研人員,還有在兵工廠、礦山和農田裏辛勤勞作的工人農民的侮辱,也是對戰爭死難者的大不敬。這樣的電影,不能帶來任何催人奮進的力量,也不能讓青少年懂得應該如何報效祖國,隻能讓青少年更加自輕自賤、崇洋媚外。一些單位竟然還組織團員青年去觀看,說是搞愛國主義教育,隻能誤人子弟。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能夠讓青少年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樹立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工作,爭當技術標兵,役齡青年還要積極主動地應征參軍。而這些教育目標,絕不是一部為取悅西方人而去“戲說”曆史的辱華電影所能做到的。

  俄羅斯人民經曆了1812年的衛國戰爭和蘇聯時期的偉大衛國戰爭,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我們看到俄羅斯人拍過《莫斯科十三釵》這樣的戰爭題材電影嗎?有在任何一部俄羅斯人拍的電影中見過歐美男人征服俄羅斯女人的情節嗎?我倒是見過講俄羅斯軍人跟美國女飛行員玩曖昧,或是講俄羅斯男人征服德國女人的電影,比如《岸》、《鐵甲列車》等。且不說“妓女救國”的故事本身已經是在揭民族的傷疤,再讓妓女帶上利器去“慰勞”日本人,本身就違背了生活邏輯,在藝術上是徹底的失敗。這個故事跟莫泊桑的《羊脂球》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羊脂球》是講妓女因為愛國而不願意跟外國男人過夜。她的愛國,才是真正的愛國。盡管《羊脂球》揭了法國人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的傷疤,但至少這個故事符合藝術真實、符合生活邏輯。

外媒對《金陵十三釵》惡評如潮,其中一家外國媒體評價得最經典:“…如果一個民族對眼前的曆史都可以進行如此荒唐的虛構,那這個民族必定是墮落的民族。這樣的作品,隻會讓日本拒絕承認他們的罪行找到借口,在我們的國家(指德國)是絕不允許上映的…”

  通過醜化、矮化、色情化中國人來取悅西方人,讓中國人去當國際小醜、國際侏儒、國際妓女,如果這部電影還不算辱華的話,什麽樣的電影才算是“辱華”呢?

原載 http://bbs.tiexue.net/post2_5668010_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ianfangy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九月獨處的評論:
令人不解的是為滿足國人(迂腐的男人們)的處女情結,不惜用這樣的媚外和漢奸心態構造故事。
中國的文人們徹底墮落了。。
九月獨處 回複 悄悄話 想到南京大屠殺,就不能懂有些中國人怎麽能夠為這樣的電影歌功頌德?心寒心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