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歐債危機不會令歐元區解體 或造成全球二次探底

(2011-10-28 21:12:04) 下一個

歐債危機不會令歐元區解體 或造成全球二次探底




字號:T|T






騰訊財經訊 10月28日消息,從2009年希臘債務危機以來,歐洲債務危機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在全球經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今天,歐洲債務危機對世界經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今天舉行的騰訊財經20人論壇“問診歐債危機”論壇上,多位權威專家對歐債危機的演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彭文生認為,雖然歐債危機正在蔓延,但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很小,無論是區域內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還是飽受債務危機困擾的國家,都沒有利益驅動機製來退出歐元區。


而對於外圍經濟的影響,原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司副司長陳炳才指出,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惡化的話,可能會影響到美國,並導致全球經濟的二次探底,“而銀行係統解決方案也欠明朗。”


在同一場合,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微博)擔心希臘的債務問題,可能比原來想象的還要嚴重。而希臘的債務重組,可能提前也可能往後延遲。“越往後推,可能需要的成本有越大。”


許多評論者都看到,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不統一,是導致歐債危機的根本原因。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表示,其實歐元區的設計者們,很早就預計到了這場危機。他引述一位《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的製定者的話,暗示歐盟可能會進一步統一財政政策。“解決危機的辦法就是進一步統一。……這是一個隻能前進沒有後退的辦法。”


彭文生:歐債危機不會導致歐元區解體


隨著歐債危機的惡化,歐元區未來將何去何從,遂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彭文生認為,歐元區不會因為歐債危機解體。主要基於以下四個方麵:


第一,從經濟最根本的利益驅動機製來講,受危機影響的國家和那些情況比較好的國家,都沒有要歐元區解體的意思。他認為,德國不會退出歐元區。“德國過去五十年是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推動力,根本原因是兩次世界大戰,令德國有一定的原罪感。這個時候歐洲出現這麽大的困難的時候,如果不管了,這就不是經濟層麵的問題了,對整個歐洲的政治社會有很大影響。”


第二,從法律層麵,條約沒有剔除成員國的條款。“成員國可以申請離開,但是你的義務和責任還要通過和其他的成員國談判,這個過程可能時間很長。按照條約規定,兩年之內還達不成協議的話,就可以要求自動退出了。所以,法律上也不存在這樣的機製。”


第三,飽受債務危機困擾的國家不會輕易退出歐元區。彭文生認為,當一個國家離開歐元區以後,就必須離開歐盟,這就享受不到歐盟關稅的優惠。另外,離開歐元區以後,整個經濟基本上和國際金融市場 隔開了,銀行體係以後有很大的問題,還是要靠外部資金援助。“所以,希臘沒有經濟利益的機製使得他希望離開歐元區。”


第四,單一的貨幣區是不可逆轉。彭文生認為,歐洲統一了貨幣以後,整個金融活動都是歐元的,要離開重新建立一個貨幣不是簡單的事情。當年加入歐元區做了多少年的準備,從支付手段,銀行上做準備,現在要退出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陳炳才:歐債危機可能會導致全球經濟二次探底


除了談到歐債危機對歐元區國家的影響外,對於世界經濟的“蝴蝶效應”也是世界關心的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谘詢部副主任陳炳才表示,目前還很難評估救市措施對歐債危機的效果。“如果繼續惡化的話,可能會將美國帶進來,導致全球經濟的二次探底。”


陳炳才說,雖然現在已經出台了這些救助措施,對將來的西班牙、意大利的發債進行擔保,“但我們憑什麽相信歐洲債權在你的擔保期限之內,金融市場就是穩定的?能不能吸引到資金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陳炳才認為,銀行係統解決方案也欠明朗,“目前,僅僅是短期之內測量到希臘的債務危機對壞賬的影響,還沒有真正地分析整個的資產價格下跌,沒有真正做一個比較全麵的壓力測試。這個要出問題的時候,這種政府和市場之間的持續博弈,可能會把危機推向深淵。”


何帆:希臘債務減記未除根 或需進一步重組債務


在同一場合,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擔心,希臘的債務問題,可能比原來想象的還要嚴重。而希臘的債務重組,可能提前也可能往後延遲。“越往後推,可能需要的成本有越大。”


何帆表示,目前希臘還沒有下定決心用什麽樣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但不能排除還會有新的債務重組,甚至是其他南歐國家的債務重組。如果後者成為現實的話,就會是相當大的規模。“如果是希臘、愛爾蘭、葡萄牙進行債務重組,可能歐洲的銀行業至少要出現2000一億元的虧損。所以希臘債務重組的問題是剛剛出現的一道裂縫,還會進一步引發銀行業的困難。”


丁一凡:歐元區設計者早已預計到危機


在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說,其實歐元區的設計者,早已經預計到了危機會爆發。


“事實證明,歐債危機是貨幣政策和財政不統一的中間差距造成的。” 丁一凡說,“德國可以充分地利用統一貨幣區裏麵他的競爭優勢。希臘這些國家享受到了好處,卻無法發揮出現競爭優勢。在統一貨幣沒有統一財政的背景下,這種事情在所難免,即弱的經濟體會越來越弱,德國這樣的強經濟體一定會越來越強。因此就造成了危機早晚要爆發的格局。 ”


丁一凡指出,現在很多人都批評說,歐元區的設計有問題。因為沒有統一的財政,匆匆忙忙地弄出一個統一的貨幣,但這種批評實際上隻看到了結果,而沒有看到全部的設計初衷。


丁一凡回憶道,1998年,歐洲統一一體化的設計者、《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即《歐洲聯盟條約》)的製訂者之一曾經對他說,有統一的貨幣政策,而沒有統一的財政,將來勢必有危機。可是沒有危機就沒有歐洲一體化的動力。“有了危機,你去解決危機,解決危機的辦法就是進一步統一。”那位製定者說。


“實際上,從50年代開始,歐洲之父們,就是歐洲這些政治精英們,他們的實際目標隻有一個,就是建立一個歐洲合眾國。”丁一凡引述那位《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的製定者的話說:“統一貨幣沒有統一財政一定要有危機,而解決這個危機的辦法是根本退不出去的,這是一個隻能前進沒有後退的辦法。一旦統一了財政,這個國家就基本形成了,後麵所有的國家功能隻不過是水到渠成而已。” (文/楊甜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