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歐,中華民族醬紫形成的。。

(2011-08-23 22:29:33) 下一個

ZT
本文由袁中華根據曹錦清先生發言整理
--------------------------------------------------------------------
中國到底往哪裏去,不僅中國人關注,而且全球人都在關注,因為中國的崛起將會改變中國國內乃至全球的資源分配格局。近十年來,西方人試圖憑借西方的概念來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市場經濟,理解中國的政治運行,理解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化。但是這些研究和解釋大體出錯。西方人不斷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拋棄西方的概念來理解中國,因為它的概念已經喪失解釋能力,在被用來理解一個龐大民族的崛起時,已經喪失了它的認知功能。因而,提出以中國為中心,以中國為方法,意思是把中國的當下和未來可能的發展放入到中國曆史的長河中來重新加以審視。也就是說,今天的中國是曆史中國的一個延伸。
近代以來,我們不斷割裂自己的曆史。第一次重大的割裂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它和中國三千年、四千年的曆史告別了。當時的割裂有其必要性。不剝離傳統對現代的糾結,我們就不可能向西方學習。1912年,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陳獨秀曾公開宣稱,一個背負著四千年包袱的民族,要進行現代化和西化是不可能的。五四運動,我們發動了一場對傳統的毀滅性的顛覆。但是,這場隔離也帶來了重大的弊端。我們遺忘了曆史,不僅是遺忘,還把曆史與傳統當成純粹負麵的東西,當成一個垃圾箱。

第二次割裂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在我們的觀念裏,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新的,從而告別了曆史。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文革結束後,國內學者立即分成兩派。一派說,文革之所以發生,主要是我們割斷了曆史,文革的發生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沒有五四新文化運動也就沒有文化大革命。另外一派則認為文化大革命恰恰是封建文化的全麵回潮,產生了新的皇帝、新的家長製、新的專製,所以,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的重大使命是重新啟蒙,繼續對傳統進行批判。

我們近代以來幾次與曆史割斷聯係,致使前30年和後30年形成了對立,1949年以後和以前的曆史形成了對立。筆者希望能把這段曆史連接起來,拙文主要談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華民族的形成及發展到當代的基本曆史脈絡以及中華民族這個大共同體是如何形成的?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的版圖是如何從黃河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擴展到長城內外的?

一、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過程

在傳統上或者說在新文化運動以前,中國人對曆史的表述有兩種。一種說法是三千年文明,這是指從周開始,至今三千餘年。另一個說法是四千年文明史,那是從夏開始。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五千年文明史,這是按照《史記》的傳統。司馬遷的《史記》是部通史,從黃帝開始寫起,從那時算起,至今是5000年文明史。

按照西方的標準,一個民族從野蠻狀態跨入文明的門檻,有兩個重大的標誌,第一是城市的出現,第二是文字的出現。按照這兩個標準,中國5000年的曆史還在尋找之中,因為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保留最早的是商朝。商朝凡600年,前200年其國都在黃河流域,遷移不定,到了中期遷移到了現在的湯陰,也就是盤庚遷陰,商的第一個國都是在此地被考古發現的。目前正在尋找夏朝的國都,關於夏朝的國都在哪裏,史學界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沒有確切的依據。考古學家正在尋找中國5000年前的國都,尋找5000年的文字,這個任務並未完成。如果從城市和文字這兩個標準出發,我們的文明應從商朝開始。

現在我們都講5000年,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所以,中華民族的第一個特征就是它的曆史特別悠久及它的綿延不絕,它跨越5000年文明而曆久彌新、彌大。這一特征是和其他古文明相比較而存在的。人類文明最早出現在歐亞大陸的北緯23°到30°之間,出現在四大河流域。這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兩大文明早在2000多年前就湮沒與斷絕了,印度文明有斷裂也有延續,它從最早的婆羅門教到佛教再到現在的印度教,從宗教文化的角度講,它有它的延續性,但是從政治版圖角度看,印度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曾經有印度人統計過,印度隻統一過一次,也即公元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這個王朝崩潰以後,印度再也沒有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王朝,以後的王朝都由外來民族建立,最後給印度版圖統一外觀的是英國。印度作為一個宗教文明綿延了3000多年,但印度的本土文化卻被外來的文化消滅了。
再看古希臘和古羅馬。古希臘是城邦製國家,每個國家人口不超過10萬。幾百個城邦爭鬥不止,內戰不息,當它的新帝國興起的時候,城邦就成為一個過時的政體而在曆史上湮沒無聞。希臘的文化雖然綿延下來了,但是希臘人從此走向了衰亡。接下來的古羅馬在它的強盛期把整個地中海都變成它的內海,但是羅馬帝國在公元4~5世紀崩潰以後,再也沒有建立起帝國。西方人一直想要恢複古羅馬的輝煌,一直到希特勒還想建立第三帝國,但是最終失敗了。所以,羅馬人從偉大的羅馬人變成了可憐的意大利人,並且,意大利人也不完全是羅馬人的直係後裔。一個城邦製國家消失了,一個軍事殖民帝國消失了,從此不再延續。觀察西方文化,談論2500多年的西方文明,我們不要忘記它的載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第一個載體是希臘人,第二個是羅馬人,第三才是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經過漫長的中世紀,用1000多年時間消化和吸收希臘與羅馬的文字和思想,一直到1500年以後,西方人也就是包括現在的西歐人踏上了一條文明創新的曆史道路,踏上了大航海時代、商業擴展時代、工業化時代。所以,西方文明的載體是不一樣的,而現在的西方文明載體已經越過了大西洋,美國是當前西方文明的核心載體。唯有中華民族曆5000年沒有斷絕,是同一個民族不斷地擴展,不斷地綿延。
中華民族的壯大有其曆史過程,筆者稱之為滾雪球式的融合、壯大。主要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

1.第一階段

通過春秋戰國的戰爭融合,秦漢的統一標誌著諸夏國家統一為一個單一的郡縣製國家。秦朝由於它的王朝短促而頗受後世儒家的攻擊,秦始皇在曆史上的評價向來很低。但是,作為中國版圖的第一個統一者,他第一次把長城以南、海南島以北都歸入到大秦的版圖。漢從秦製,所以,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的融合是在秦漢之間。在西方對中國入侵以前,也就是西方從冷兵器進入熱兵器時代以前,整個歐亞大陸的主要問題是偏南方的農業文明和偏北方的遊牧部落之間的關係問題。古代中國的主要問題是以長城為界的農耕民族和遊牧部落之間的融合與戰爭。一直到漢武帝時期,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休養生息,終於建立起巨大的國力。漢朝分前漢和後漢,享國400年(後人以漢來指稱我們華夏民族,漢的出現標誌著華夏民族第一次偉大融合的完成)。當時,在北方,與秦漢相對立的北方遊牧部落也第一次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形態,對長城以南的農耕文明的漢民族構成了強大的軍事威脅。

2.第二階段

東漢以後分裂為三方,曹操統一了北方,但是赤壁之戰的失敗,導致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麵。爾後,在魏國,司馬懿集團在曹魏政權勢力上升,建立了西晉。西晉經曆了短暫的統一,之後進入八王之亂。之後的一二百年內,陸陸續續進入黃河流域的北方少數民族統稱為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本來在北方一帶活動,趁中原戰亂而大舉南下,幾乎占據了整個黃河流域,和未向南遷的漢民族在這裏發生了衝突也進行了融合。所以,漢民族和五胡在黃河流域進行了一次混血,最後被漢文明所同化。東晉南遷到現在的南京,當時稱作建康,並建立了東晉。並由此建立宋齊梁陳,史稱南朝。北朝也經曆過北魏、北周、北齊等。這一段時期對於華夏民族而言是一個戰爭、衝突、流亡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大融合的時期。生活在那個時期的老百姓是極其痛苦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數百年的痛苦、戰亂和流離失所,為佛教進入中國掃清了道路,或者說,中國接受佛教的社會心理因素已經具備了。

從民族融合角度來看,一是北方的遊牧部落進入黃河流域,和殘存在黃河流域的漢人進行通婚,進行融合。二是黃河流域相當一部分漢族遷移到了南方,這是漢民族的第一次曆史性的南遷,和長江流域的,包括更南的廣東和福建的土著,進行了通婚和融合。當時的土著有各種稱呼,統稱為北越(這個越和現在廣東簡稱的那個粵是同音同義不同字)。北方先進的農耕文明和政治管理形式也向南方移動,這樣,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再加上珠江流域就形成了一個大唐盛世,中華民族迎來了第二次偉大的融合。
大唐盛世結束得太早,它是公元618年建國,755年安史之亂,中央政權衰微,地方勢力坐大,史稱藩鎮割據,對那些不斷進入中國的少數民族也無力加以反抗。到晚唐,到了公元960年,大唐崩潰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這個階段比較短暫,這一時期又是一個民族融合的高潮,也是漢族繼續南下的高潮。
之後,曆史進入宋朝時期。宋在經濟上比較發達,技術上有所創新,文化上十分輝煌,但是軍事上特別羸弱。原因是宋定都開封,北麵黃河,無險可據,另外,河西走廊和河套流域被西夏占領,蒙古草原被遼、金占領,這樣,一個主要的戰略武器也就是馬匹特別少,而單靠步兵不足以戰勝強大的騎兵。

宋朝積貧積弱,一直到了蒙古民族在漠北的興起,也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於漠北。成吉思汗先向西進行擴張,進入中亞,也就是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一帶,然後,蒙古騎兵加上中亞騎兵(蒙古人聯合了色目人,也就是現在回族的祖先。中亞人因為膚色有些白,眼睛有顏色,所以我們把他們叫做色目人)這兩大騎兵集團,自西向東,先滅亡了西夏,而後與南宋合作攻遼,再之後,蒙古軍隊越過長江,攻入四川、雲南,最後把南宋消滅,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大元帝國。這個遊牧民族建立的強大國家的漢化程度不夠,對中國的曆史和文化的繼承能力較差,也造成統治經驗不足,享國不到百年就被朱元璋所滅。但是,大元帝國的建立也為各民族的進一步融合及版圖的進一步擴展建立了巨大的功勳。雲南正式並入中國的版圖,並且從此成為中華民族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應該說是元朝所開創的。大元的版圖,它為各民族的融合,包括歐亞大陸的交往、海上絲綢之路與路上絲綢之路的重新開通,功不可沒。

當然,這一次東西交流,主要是對西方有利。如果沒有這次交流,中國的四大發明大概就不會傳到西方,而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西方的崛起是不可能的,這不是筆者的判斷,而出自西方的偉大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當然,這對中國也有一些好處,比如說,中東的回律也即天文學傳到了中國。元朝大科學家郭守敬是回族人,明朝的鄭和也是回族人。所以,民族的融合和版圖的擴展在漢唐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展。

3.第三階段

最後是為我們當前13億人的中華民族奠定了政治基礎的明清兩朝,尤其是清朝。中國自兩漢以後,一直以中國人或漢人來指稱自己。民族這個概念是從西方輸入的,所以,近代以來,如何根據西方概念來進行自我指稱就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其實,這兩句話不是孫中山的原創,而來源於明朝的《討元檄文》。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派徐達率數萬大軍直搗北京,出發前讓劉基寫了《討元檄文》,檄文裏麵就有這兩句話,所以,朱元璋的起義有民族革命的意思。這兩句話被孫中山吸納了,但是孫中山所說的韃虜指的並不是從海上入侵中國的西方列強,而是指滿族。但是,要把滿族驅逐出去,趕回老家,老家又在哪裏呢?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一部分可以稱為滿族的老家,遼寧省則一直在大明的有效管製之下。“驅除韃虜”之後建立的中華民族的版圖又應如何劃分呢?孫中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這種狹隘的種族革命妨礙了他對未來的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版圖的考慮,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才想到五族共和,在五族的基礎上使用了“中華民族”這個概念。

“中華民族”這個詞是梁啟超於1905年前後首先提出來的。按照西方的標準,要建立起一個民族國家,或者叫state或者叫nation或者叫state-nation,總而言之,是一個民族建立一個國家。中國有五大民族,所以,孫中山再把五大民族包含在一個概念之下,叫中華民族。

解放以後,我們按照四個標準: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生活,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曆史文化記憶進行了民族識別,結果,越識別,民族越多,一直到1979年定下56個民族。近代以來,中國被迫納入到西方的話語體係裏麵,隻能用西方的概念來進行自我表達,這就產生了問題。需要考慮的是,首先,56個民族都很古老,有各自的文化和血脈傳統。其次,中華民族還很年輕,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才產生100年多一點,所以,要形成中華民族這個共同的觀念,要維持中華民族永不分裂,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中國的版圖是如何擴展的?
版圖、主權、邊界等概念都是西方獨有的,中國人不具備。State這個概念形成於17世紀初,它主要有這幾個要素:明確劃分的邊界;邊界內的人民受一個主權統治;所有的主權國家平等,它們之間的關係受國際法製約。這些概念,中國自古以來是不具備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西在這個問題上怎麽也談不攏。在西方人看來,他們是來要求通商、貿易,在其他國家的首都設立使館,互派大使,在歐洲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慣例,在中國卻沒有這個觀念,中國人沒有平等的主權國家的概念。

中國人傳統的版圖概念,我們可以稱之為家國天下觀。這個國叫中國。中國自秦漢以後就采取郡縣製,郡縣以下的農民采取編戶齊民。

凡是不能列入郡縣製的,中國就采取第二類的治理方式,一般叫做邊疆,不叫邊界,它是一個廣闊的國土,這些國土包括北方的遊牧部落。因為遊牧部落不采取屬地原則,而是屬人原則,用清代的語言說就是盟、旗(現在,盟和旗變成一個行政區劃概念,在古代則是族群概念,人群概念),凡在土地上流動的都不屬於郡縣製管理。

一國是要有兩製的,南方的丘陵、山區很少有定居的農業,我們稱之為遊農,也就是流動的農業。在這些地方一般也不設置郡縣。所以,古代的邊疆概念用清代版圖來理解的話,它包括內地中國,指的是長城以南,十八個行省,大體上是明朝的故土。長城以外主要是東三省、內外蒙、新疆、西藏等,屬於邊疆的概念。在這些地方,清朝是不采用郡縣製的,而是用其他的治理方式。

在中國傳統的統治裏麵,除了邊疆之外,還有四夷中國。也以清朝為例,四夷中國包括北邊的朝鮮,東邊的琉球群島,南邊的越南、緬甸、柬埔寨、不丹、尼泊爾等國。這些國家在傳統曆史觀念裏麵也是屬於中國的,因為中國的皇帝叫天子,天下所有的土地都由他來統治。這種觀念看似有些傲慢,但是在古代,中原地帶的發展的確是遠遠高於周邊國家,形成這樣的觀念也由來已久。

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並用西方關於民族—國家的概念來認識自身,而後又形成邊界的概念。我們花了60年的時間把22000公裏陸路邊界中的20000公裏劃定了,隻留下了和印度接壤的2000公裏的邊界尚待劃清。

海疆論更是一個極其現代的概念,古代中國沒有這個概念,近代有了,也是按照西方的概念來理解,比如大陸架、中間線、專屬經濟開發區等。如果按照西方來理解的話,我們和周邊國家是什麽關係?中國崛起以後,周邊國家會產生怎樣的反應依然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大問題。

近代以來,我們按照西方主權國家的邊界理論來劃定我們的國界,由於我們對這個西方概念理解不清,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中國和北麵俄羅斯的邊界,現在也搞不清楚。因為我們原來有一個漫無邊際的邊疆概念,邊疆是國土,邊界是一條線。根據《尼布楚條約》來看北方這個邊界,我們少了大概幾十萬平方公裏的國土,西邊也是這樣(我們講新疆的西邊),這兩塊地大概是147萬平方公裏,加上外蒙古,總共300多萬平方公裏國土,所以,大清的版圖是960萬平方公裏再加上300多萬平方公裏,由於我們對邊疆的概念沒有迅速納入到西方的觀念體係並按照這個觀念和外國人打交道,由於認識上的滯後,從而吃了大虧。

中國版圖的擴展是個自然的形成史,不是一個軍事殖民的曆史。近代崛起的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國家版圖的擴張總是對外軍事擴張的結果。和西方相比較,中國是一個強大而和平的國家。關於這一點,西方很多學者都在重新加以研究,他們希望回答一個問題:中國崛起之後,會不會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中國人宣稱和平崛起,但西方人不信。因為西方所有國家的崛起都意味著對外擴張,這是他們共同的曆史經驗與曆史記憶。

中國曆史上確實存在過對外戰爭,在南部、在北部都發生過戰爭。我們和北方強大的匈奴、突厥進行過殊死搏鬥,這是不容回避的事實。但是,可以負責任地講,其中多是自衛反擊戰,沒有攻城掠地的記錄。原因非常簡單,我們的版圖已經足夠大,一個中央政權要管理這麽遼闊的國土和如此眾多的國民,要解決的內部問題已經耗盡了中國政治家的所有精力。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我們不要鄰國的一寸土地,我們隻是守住已有的東西。我們要求助於960萬平方公裏國土,18億畝耕地養活現在的13億人口(未來的人口最高峰可能會有14.6億),我們主要需利用國內的資源。其次是通過和平的貿易,利用海外資源,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來養活、養好13億人口。如何養好,如何避免由資源匱乏形成的內部衝突,這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有兩個市場。原因非常簡單,在農耕時代,我們隻要有一個國內市場就足夠了。中華民族是一個高度自給自足的民族。葡萄牙、西班牙自1530年前後就開始和中國進行貿易,一直持續到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在這300多年,我們和西方進行的是單邊貿易。在1800年以前,漢、唐、明、清,中國人口占全球1/3,中國GDP占全球的1/3(所以,所謂中華民族崛起的說法是不對的,應該說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最後,維持中華民族的統一,維係中國政治版圖的統一,我們有傳統的有利因素,同時,我們還要繼續努力。關於傳統因素,一般來說,學者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中國的文字。

語言文字的背後是文明。中國文字對中國的大一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的文字從希臘、羅馬開始就是拚音文字。拚音的優點在於學習語言相對容易,其次是文字跟著語音走,語言和文字是不脫節的,這是拚音文字的優點。但是,也正是這個優點,給西方造成了一個極大的缺點:政治上的不統一。自1500年後,西方各個主權國家的民族意識、國家意識覺醒以後,統一的宗教崩潰了,統一的文字也崩潰了。拉丁語分解成各個民族國家的文字,德語產生了,法語產生了,英語產生了,還有其他的各種小語種。所以,拚音文字為歐洲的分裂奠定了文字學基礎,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痛定思痛,歐洲才希望重新統一。

歐洲各個民族國家很了不起,他們不打仗,通過談判而形成一個歐盟,我們要給予充分重視。但是,由於語言的不統一,歐盟要想成為一個有效運作的機構特別困難。為什麽?因為每個民族都采用自己的文字,所有的發言都用本民族的文字,結果,他們的會議成本也高得一塌糊塗。

中國的象形文字係統,在音、形、意當中,形指意,音也指意。這給我們帶來的不便之處是,我們的語言和文字可以脫節。所謂文言文和日常老百姓的語言是不一樣的。優點則是這個大一統的政治和大一統的文字相結合,淩駕於各種方言之上。所有方言地區的學生,隻要讀四書五經,隻要讀官方的發音,在全國範圍內就可以交流。因此,是文字維係著各民族的統一,各省份的統一,乃至中國的統一。(本文由袁中華根據曹錦清先生發言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