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952)
“大約是農曆八月。” 不對, 應為大約是陽曆八月。
附百度百科:七月流火
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曆五月間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後,就漸漸偏西。時暑熱開始減退,故稱“流火”。天氣轉涼的意思 “七月”指夏曆的七月;
“流”,指移動,落下;
“火”指星名“大火星”,即心宿。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每年農曆五月黃昏時心宿在中天,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農曆七月黃昏,大火星的由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時暑熱開始減退,“知薯漸退而秋將至”,故稱“流火”。即天氣轉涼的意思。
是指在農曆七月天氣的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前句是引子,天氣漸漸涼了。後句是落腳,該縫製寒衣了。今若想觀察,要到陽曆八、九月才行。
另《左傳·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就是說大火星(心宿二)清晨出現在正南方時,寒就退了,大火星晚上出現在正南方時,暑就退了。
另外,中國古代也曾以大火星在不同時間出現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規律,製定過曆法,稱火曆紀時。
-------------------------------------------
附WXC博文, 作者梅:
近幾天酷熱難耐,時不時就蹦出“七月流火”這個詞,可突然發現多少年的概念竟然全是錯的。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詩經》中的四字詩句;它指天要涼了,該開始分發棉衣作禦寒的準備了。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不是說“天真熱”,而恰恰相反,是說“天要轉涼了”!
在距今兩千多年的《詩經》時代裏,所談及的“流火”如今在中原地區觀察,大約是農曆八月。
看來古語的本來含義經常會被通俗而異化,不知是對傳統文化的發展還是緣於無知?
孤陋之人難免寡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