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39)
2016 (120)
2017 (81)
供求失衡有2個意義。
貨物實體的供求平衡和買賣合同的供求平衡。
實體的供求平衡,真的是那麽回事嗎?整個假說,最大的一塊是中國的經濟放緩,需求減弱。可是中國一直在進口石油和進口天然氣。對世界油氣儲量實際上是增加需求。美國倒是確實生產大於進口,是減少需求。但是也基本上快支持不下去了。哪來的長期供求失衡?
買賣合同的供求失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當趨勢形成,賣空力量大於買多力量,這就是實實在在的供求失衡了。所有的數據,媒體的渲染那都是催化劑,加大了反應。
還記得安然事件嗎?那時候是電力的供求失衡,所有媒體都宣傳供不應求,加州甚至幾次大麵積斷電。最後潮退了,大家才看到,誰在裸遊。那是投機家大量囤積,人為地造成供求失衡。
反過來想,金氣油的過剩有何嚐不是這麽回事?
當市場瘋狂時,不能太清醒,也不能不清醒。
太清醒,就會逆潮流而動,可能死在黎明前。當年萬國證券和中金開在國債上的對決,就是這麽回事。直接導致萬國破產。
不清醒,就會跟在後麵,最後當莊家撤退時被晾在高崗上一輩子站崗。
最理智的做法是揣著清醒裝糊塗,對所有的消息,數據似信非信,心裏明白,那隻是莊家炒作的題材,不能當真,跟著莊家瘋一回,但是時刻準備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