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續4)

(2011-05-04 13:05:28) 下一個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之十三:一份黑材料(中) 


    我有個朋友在某酒樓當采購,工資雖然不高,卻能過高於他工資標準的生活。蓋因采購這個職位本身是個肥缺,有大油水,即便沒有保底工資,也大把有人想幹,而且,誰幹都一樣。因此,無論是酒樓還是別的什麽企業,擔任采購的人,都是與老板沾親帶故的人,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也。
    湛江廣播電視台每年都有些設備淘汰,也有些設備需要添加,這是很正常的。電視廣播這個行業與酒樓不同,攝像編輯音響轉播發射等設備往往都比較昂貴,動輒幾萬幾十萬幾百萬。作為一把手的童小玲,一向比較看重這一塊,幾乎所有的設備添置,都指定壞女人陳強來操辦。
    為了配合陳強的工作,童小玲不辭勞苦,一次次親自往政府各部門跑,目的是要把招標采購改為邀標采購,並且都達到了目的。
    招標邀標的不同之處在於,招標很多時候不可控,而邀標則大有文章可做。以購買電視直播車為例,邀標得到政府批準後,陳強很快就圈定了廠家,每一家都談好了回扣比例,無論最後哪一家中標,童小玲和陳強都有進項。
    這位網友同事說:直播車最後以900萬元成交,童小玲個人進賬200萬元。
    電視台有壟斷性的造血功能,廣告收入比較穩定,又有財政撥款支持,按常理說,給職工發工資的能力是很強的。省內各地市級電視台的員工收入往往都會高於當地水平,其原因就在這裏。但是湛江廣播電視台就不一樣,盡管每年都有5000萬元左右的廣告收入,但是由於童小玲吃水太深,各種白條會議接待收據等開支的款項太大,她自己是肥上加肥了,員工們怎麽辦呢?賣工作崗位造成員工隊伍過於龐大,大量錢款去向不明,直接導致電視台入不敷出沒錢發工資的惡果,一千多號人等著吃飯,人心浮動,怎麽辦捏?
    還是很好辦,向銀行借,嘿嘿!
    她除了想方設法向工商銀行貸款3000萬元之外,還不經市財政批準,擅自從網絡中心劃入1000萬元以解燃眉之急。最近,又向工商銀行申請2000萬元授信額度,以備不時之需。好端端的一個電視台,竟然債台高築了!
    人家兄弟電視台即便有貸款,也是用於發展事業。貸款發工資的,隻有湛江廣播電視台一家,網友同事說:別無分店
    一個好單位隻要有了蛀蟲,日子就是這麽過的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之十四:一份黑材料(下)


   曆史上有很多貪官很能幹,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在肥了自己的同時,也不忘給員工搞好福利。很多貪官出事之後,在幹部職工當中還能有著很好的口碑,以至於會有人為他擊鼓鳴冤,集體簽名要求法官從輕發落。因此,客觀地說,貪官並非全部都十惡不赦,好貪官也時有所聞。
   童小玲跟我說到的好貪官的差距,有著孫大聖一個筋鬥雲的距離——十萬八千裏。
   她做一切事情,都從個人及小團體的利益出發,從而不斷激化台裏的各種矛盾。湛江信訪部門及紀檢監察部門收到的關於童小玲的實名舉報材料,據傳是湛江市處級幹部中最多的,甚至有員工到市委大院裏拉橫幅,攔領導座駕,要求懲治童小玲。
   此是童小玲的外憂。
   內患如何?
   每隔十天半月,就有員工直接到她的辦公室要說法,熱鬧非凡,是湛江廣播電視台每個月都能發生三幾回的奇特的風景線。童小玲如果閉門不見,動靜可就更大了——員工們會毫不猶豫,一腳就把門踹破,闖進辦公室,吵鬧、拍桌、摔茶杯,轟轟烈烈,聲聲入耳。由於這種情況司空見慣,每逢發生,台裏的其他同事表情都很平靜,就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在各自的辦公室裏忙自己的事情,沒人會因為童小玲是台長而前來救駕,眾叛親離,一至如斯。
   湛江市還有哪個處級官員,能經常得到下屬如此厚待
   因此,上班時間是童小玲最難熬的時間,整天提心吊膽,惶惶如驚弓之鳥,連中午在辦公室裏小憩,也得關門上鎖後,叫人在辦公室沙發上守著。晚上應酬完回家,還要叮囑她的司機,必須看到她家的燈亮了之後,才能離開。
   網友同事說:童小玲看到群眾就像老鼠看到貓,堂堂一個地市級電視台台長混到這個份上,在省內絕對找不到第二個。
   我想補充一下:在中國,恐怕也不容易湊夠一雙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之十五:一份黑材料(左)


   在電視台領導班子分工中,童小玲自己提出要親自抓廣告。廣告,是一個媒體的主營收入,一把手親自抓,說得過去。但是廣告業務也是油水最足、貓膩最多的領域,一個處理不當,就難免會引來物議,大大有損名聲。童小玲不大忌諱名聲問題,不光親自抓,而且是無所顧忌地抓,轟轟烈烈地撈。
   如廣告部主任一職,以前一直是沈育紅擔任。沈育紅答應給童小玲的業務提成按照64分成,童小玲得42008年,從廣播中心過來的李建文,為了得到這一肥缺,同樣的64分成,不同的隻是童小玲得6。童小玲因此立即免掉沈育紅的廣告部主任職位,李建文順利上位。
   沈育紅氣不過,與童小玲翻了臉,一番吵鬧之後,上述秘密才為大眾所知。所謂狗咬狗,一嘴毛,說的就是這個。
   童小玲開始在廣告業務上與李建文狼狽為奸,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係列改革,黑箱操作,一切都朝著油水多的方向努力。她首先是把每份價值幾百萬元的廣告時間段分成大塊批給廣告大戶,既不搞對外公開招標,又不搞對內議標,低折扣還自己批,誰都不能插手。這些改革措施一出,別的廣告業務員幾乎全部失業,十幾年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眾多的老客戶關係,一夜之間,全部都讓李建文不費吹灰之力搶完。大客戶低價拿到廣告時段後,再高價賣給別的客戶,這個過程中,大客戶們還會付給童小玲、李建文巨額手續費。翻雲覆雨,裏裏外外,處處大發其財。
   經過童小玲這一番改革,她和李建文聯手承接的廣告,占據了電視台總廣告額的三分之二以上。如2009年廣告收入5000萬元,其中3000萬元是童小玲、李建文承接,所得提成近400萬元,兩人按照原先說好64比例瓜分了。
  她的這種斂財手法,激起廣大職工的強烈反對,聲討之聲不絕於耳。在這種情況下,童小玲才不得不承諾,凡是下崗的幹部職工待遇不變,一分錢不少還不用上班。
  最人性化的上班製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形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