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方舟子如何偷換概念

(2012-01-30 02:38:18) 下一個
   方舟子在“天才”韓寒的文史水平中是如何偷換概念的?韓寒是這樣寫的:“十七歲的我很幼稚,當時我崇拜錢鍾書,梁實秋和陳寅恪。我從小喜歡閱讀,小學的時候我的閱讀量已經超過了五百本課外書。當然都是一些少兒科普和童話寓言,我幾乎每兩個晚上都要看掉一本書。到了初中高中,我拚命的讀各種書,這點我的同桌和老師都可以證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態,徹夜閱讀《管錐編》《二十四史》《論法的精神》《悲劇的誕生》。” 韓寒說的是高中時徹夜閱讀《二十四史》。

   到了方舟子這兒變成了:"《二十四史》並非一本書,而是24部曆朝所謂正史的統稱,共計3300卷,4700萬字。韓寒以一年的時間閱讀它,平均一天要讀9卷13萬字,而且是沒有白話文注釋的文言文,而且他還要上課,還要讀其他的書。"因為《二十四史》很長,韓寒一年不可能讀完,所以韓寒在說謊。

    還有方在這篇文章裏也在說自己文言文水平如何:"我以福建省高考語文第一名的文言文功底,花了七、八年的時間才陸陸續續把中華書局的二十四史點校本翻了一遍(而且主要翻的是人物傳記部分),才敢吹噓讀過二十四史。"方舟子1985年在福建參加高考,語文考了97分(滿分120分)。也就是說方舟子讀小學時應在78年之前。那時候小學學什麽?毛老頭萬歲之類的,再可能就是不許放屁之類的毛老頭詩詞。文言文?全掃四舊了,如果方有學點文言文,也就中學學一點而己,因為在高考中,文言文隻占15%不到,所以方的水平如何,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

    那麽韓寒的文言文水平如何?我也不知,但因這幾天看方韓之爭,所以昨晚看了"三重門"。這兒得說明了一下,隻看了開頭,否則按方舟子的邏輯,因為三重門有三十多萬字,你一晚上那怕不睡覺也不可能讀完,所以你在說謊。從這本書中似乎看到很多應是韓寒自己的影子。書中主角林雨翔從小被他的父親讀背家中的幾千冊藏書,林雨翔在小學時就因為能背各種詩句而在那個小鎮小有名氣,如那真是韓寒自己的經曆,我不知道方舟子用什麽來同這種童子功相比?估計方舟子要是比背毛主席語錄,應該能贏。再說了:也不知方舟子讀13萬字的文章需要多長時間?我可以用兩個小時把它讀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czz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