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外匯

(2011-10-30 05:10:23) 下一個
  中國政府手裏的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變成了一個大問題,前些天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中國人民幣匯率法案並威脅懲罰中國,當然中方是堅決反對,爭辯說:人民幣升值也不會讓工作機會返回美國。這個情況有點怪,舉個列子:顧客進商店買東西,一般情況是:產品製造商希望商品價格高一點,多掙點利潤;而顧客是希望商品價格低一點,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入商品,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現在出現一個很搞笑的場麵,顧客對製造商說:你的東西太便宜,你應該賣貴一些,製造商卻說:你讓我賣貴一些是另有目地,沒安好心,堅決便宜賣。很有意思,那兒出了錯?當然,中國政府有沒有壓低人民幣匯率,地球人都知道。

  對個人來說,大家都需要用錢,因為錢是一種媒介,方便每個人換取所需要的商品,如糧食,衣服等等,所以人們都是希望錢越多越好。當人們拿了自己的薪水,除了生活花費,可能還有一部分剩餘,會把它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如為住房,小孩上學,生病住院,退休後的生活費等等。同樣的,作為國家,也會有一些需求,如海灣國家,隻出產石油,其它物品都要進口。所以需要貿易,賣出石油,買入其他所需要的物品,由於二戰美國人的勝利,也讓美元變成了全世界大宗商品的交易貨幣,在全世界流通,而人民幣呢,則隻能在中國使用。

  作為國家,每年進岀口商品,按中國人的思維習貫,有一定的鈔票盈餘很正常,但出現幾萬億的外匯盈餘是絕對的不正常。中國政府,前些年以出口導向經濟作為基礎,用一個並非由市場決定的匯率,人為壓低中國商品的價格,以增強它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就業等。這樣造成進入中國的美元大量增加,而美元在中國不能直接使用,於是三萬億美元被中國央行用印出來的人民幣當作資產買入,人民幣當然被留在了國內,鈔票增加了,商品呢?不斷出口減少了,於是各種資產及物價飛漲。而中國政府手上的美元呢?又流回美國買國債。為什麽流回美國?就象個人有多餘的錢會存入銀行一樣,而美國國債的信用比美國銀行高,流動性和收益率也比銀行好。於是中國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人民幣在國內通貨膨脹(貶值),但對外卻在升值。

  前段時間,全世界都在關注美國國債上限值。什麽意思?提高上限就是要多印一些鈔票,就是美元貶值,那為什麽大家還髙興?因為不提上限,美國就會違約,說直接點就是:借的錢我沒法還了。於是對所有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個人來說,那就是:貶值或血本無歸,你們選那個?於是乎,當美國國會在最後關頭通過法案,提高國債上限,多印鈔票,全世界都鬆了口氣。美國財長說得更清楚,美國怎麽會違約?我們可以印鈔票還,美元也是商品,你要多少,我們可以印多少,這個作法被叫做量化寬鬆。中國人用商品換美元,美國人用紙來換商品。而中國政府還在使勁增加美元(也就是紙)的數量。對所有中國人來說:中國政府看起來很有錢,但大多數人民卻因通脹,越來越窮。同時,大家都見到,溫家寶在低聲下氣的對美國人說:請美國保證我們資產的安全。現在有一種聲音說政府應該把這些錢分給人民,但人民日報上又有人出來說:中國政府的美元儲備實際上不是政府的,反正一條,想共產,沒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