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家居修理係列:賣房要略(6)小結
我在這部分裏的討論僅限於比較小的修整和更新,不包括大項目比如砸浴室換廚房這樣的,這是出於我的能力和經驗所限。
房子跟人一樣,人保持自己的職業能力方能永遠在勞務市場占據頂尖位置。房子也是,隻有保持在新的狀態才能撈到買家群體裏上麵那層油。你要的買家是有良好工作的住家,不是做出租房生意的,更不是做FLIPPER的。而一個房子要保持這個狀態是要時不時放錢進去的,不是你搬進去啥也沒幹住了十五二十年還想要個好價錢。
我以前說過一個數字,一個一般的SFH,每年攤平了需要至少投入2000才能維持在市場上要到接近於新的價位,這是多年前說的,經過這些年通貨膨脹,不知道現在該多少了。對一個房子,特別是自己住過很多年的,不要帶感情色彩,該拆的拆,該換的換,這是投資理性的決定。如果你住了10年,沒幹啥,賣的時候沒花出去20000,那來的是一些鯊魚一樣的FLIPPER來宰你,你不想跟他們打交道。
根據行業統計,做以下更新會增加房屋的價值:
空調供暖: 5%
內部油漆: 2%
外部油漆: 2%
地毯: 2%
燈具: 1%
廚房: 7%
浴室: 7%
屋頂: 5%
曬台: 5%
加在一起: 36%
這些數字是買家買房子時考慮出價時願意多出的數額,不等於做這些事的實際費用。做FLIPPER的人掙的就是這個差。
當然,你在這個房子裏住了很多年,很多東西都是在陸陸續續地更新著的,比如你住了十五年,到第五年的時候換了個冰箱,第十年的時候換了屋頂。。。除非你買的房子是新的,上述要元在任何時候都是處於參差不齊的使用壽命階段。如果從純粹理性化量化的思維,這個房子的價值應該是全新的價值,減去各要元折舊的結果。比如一個假想的情況,一個跟市場上四十萬的全新的房子類似的房子,被一對老夫妻住了四十年,到後來沒能力維護了,放到市場上上述要元都沒有殘餘價值了都要換,這就屬於一個比較典型的徹底REHAB的情況,假如我上麵說的數字都是實際更新的費用的話,這個房子的合理價值是四十萬的64%,也就是256000美元。
這是極端的情況,絕大多數情況,上述要元都有一定的剩餘價值,一個房子裏的爐子用了10年,冰箱用了八年,應該大概減去各自價值的一半,依此類推。。。而人買房子出價錢的時候,沒有人真正一項一項地去減去那些折舊,而是根據狀況大概齊地合在一起給個印象分。一般來說,買家對剩餘價值的估計是高估的,是非線性的,比如像上麵都不能用了折舊是100%,大家都看得見,沒人會出高於256000美元。如果折舊50%,很多東西看著還行(比如管道腐蝕了一半你看不到),你可能還是願意出60%的價錢; 而如果房子裏的東西折舊20%,基本看著還是新的,你可能會出90%的價錢。一個五年新的屋頂,你一點看不出來舊,有幾個買家會在出價的時候因為這個打折扣除去1/4的價值呢。這是大眾心理,你無可阻擋,你要是真的按折舊去出價是拿不到房子的,特別是比較新的房子。但是好處也有,你賣的時候也不需要按折舊的價錢去賣,自有人來接你的盤。
房子裏的各種東西,賣的時候換與不換,跟剩餘價值沒關係,而是決定於買家的PERCEPTION。人主觀認知的折舊是不同的。有的東西的剩餘價值被買家高估,那你去換了就是白費力氣,因為不換也能基本賣出這個價錢。有的還有剩餘價值,但是如果你換了買家會給你多於更換的價值,那就是值得換的。以我係列前麵幾篇寫到的,你換幾個插座麵板,給買家造成一個好印象,會多出錢,但是沒有人真正去數你換了幾個,該值多少。你是靠掙印象分來掙錢。
當然,每個人的能力和精力不一樣,能做到哪份上也各盡所能,優化自己的投入和收益之間的比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