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您了解美國醫療係統 --- 醫院篇
1. 美國的醫院分布。
2011年數據,在美國醫院協會(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注冊的醫院共約5700多家。其中,國立醫院208家(主要是老兵醫院,約占4%),地方政府擁有或扶持的醫院1045家(約占18%),非盈利民營醫院2903家(約占51%),盈利性民營醫院1025家(約占18%),其他醫院543家。
2. 美國醫院的財政來源。
國立醫院(老兵醫院)直接由美國聯邦政府撥款,軍人(包括現役和退伍軍人)看病一律免費。
地方政府擁有或扶持的醫院一般是服務於落後貧困地區。與中國不同的是,這些地區往往不在郊區或偏遠山區,而在市中心的“貧民區”。這些醫院一般由當地州或市政府撥款補助。
非盈利民營醫院的財政收入主要是來源於自身運營所得,另外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私人/機構捐助,以及申請的科研經費等等。這些醫院享受非營利機構的稅收減免政策。但是這稅收減免政策可是有代價的:必須接受國家醫保病源,這主要包括medicare和medicaid兩大類。Medicare主要是享受國家統一醫保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medicaid主要是享受州政府醫保的殘疾以及低收入病人。
盈利性民營醫院則以盈利為目的,需要依法上稅。他們可以接受,也有權拒絕持國家或州政府醫保的病人。
美國絕大多數醫院,包括大家熟悉的梅奧醫學中心,麻省總院,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等都屬於非盈利民營醫院。
3. 在美國醫院行醫的醫生。
國立醫院的醫生算是政府雇員,好處是工作極其穩定,被訴訟的可能性極小,而且福利待遇不錯;缺點是工資很低,甚至低於非盈利醫院的醫生收入。
大多美國醫生都不直接受雇於醫院,而是以私人身份,或一群合夥人組建的醫療單位(Group practice)的形式與醫院簽約,為病人服務。與非盈利醫院或政府資助醫院簽約的醫生,一般必須接受medicare或medicaid的病人,而與盈利性醫院簽約的醫生,或私人診所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受medicare或medicaid的病人。
直接受雇於醫院的醫生則根據醫院的政策行醫,沒有太多選擇。
一般來說,盈利性醫院的醫生收入要高於非盈利醫院的醫生,而大型非盈利醫院的醫生收入會更低些,因為他們需要騰出時間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與醫療相比,科研或教學是賠本買賣。
美國醫生在與醫院或醫療單位簽約時,工作時間非常靈活,可以根據需要,從一周上1天班,到一周工作5天。剩下的時間完全自己安排,可以去自己開的診所,也可以整天在家打遊戲或睡大覺。
美國所有的醫生,即使是國立醫院的全職醫生,如果你有時間,有興趣,都可以在業餘時間“走穴”貼補家用,這是合法的,隻要依法交稅,沒有人幹涉。保證醫療質量是每個醫生自己的職責,如果影響了全職工作,那還是有可能被炒魷魚的。
4. 醫療收費的製定。
美國人看病極少有全自費的,絕大多數人都有國家,或單位,或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
國家提供的醫保,medicare和medicaid,由國家統一定價,沒有商量的餘地。一般認為,國家醫保支付的醫療費用是醫院醫療成本的93-97%,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醫生的病人100%屬於這種病人,那不僅沒有一年幾十萬美刀的薪酬,而且是會虧本的。但是醫生/醫院有權利拒絕這些國家醫保病人,所以國家定價還不至於低到沒譜。很多非盈利醫院的病源50%是國家醫保病人,但他們隻產生20%的收入。
真正給醫院帶來收益的是私營醫保公司投保的病人。一般來說,私營醫保公司支付的醫療費用是醫院醫療成本的115-125%。
醫保公司會定期與醫院磋商製定醫療收費標準。越是大的醫保公司,手上病源越多,談判籌碼越多;同樣,越是有名氣的大醫院,病人越想來,談判的籌碼越多。所以,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幾年前,波士頓最大的兩家醫院聯合體(麻省總院和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聯合組成的Partners集團)就因為收費太高,而失去了一家大型醫保公司的生意。
另一方麵,醫保公司和美國各大公司之間也定期磋商醫保費用。雇員越多的公司,在與醫保公司談判時,籌碼越多。所以,年景不好的時候,一些美國公司可能會選擇一些便宜的醫保公司,節省支出。
5. 美國住院醫生的培養。
在美國的5700多家醫院中,有300多家是主要的大型教學醫院,另外還有1200多家醫院參與住院醫生的培訓計劃。
雖然住院醫生是廉價勞動力,但總體來說,培養住院醫生對醫院來說,會影響其經濟效益。培養住院醫生的費用,包括住院醫生的工資,福利,以及醫院相關的行政開銷等,主要來源於聯邦政府。2011年,美國政府支付醫院32億美元,用於住院醫生培養。所以對於醫院來說,這也是一大筆經濟來源。
醫院的每一個住院醫培訓科室,都需要向有關部門證實自己有足夠的病源及資源,來保證住院醫生培訓的質量。如果由於種種原因,這個科室沒有招夠住院醫生培訓名額,或達不到培訓標準,政府有可能撤銷,或減少對此醫院科室的住院醫生培訓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