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的“常規”究竟是科學,還是枷鎖?
這兩天,有不少網友提出:美國醫療的“常規/Guideline”太教條,使得美國醫生的頭腦太過簡單,不如中國醫生按經驗辦事,隨機應變。美國醫療的“常規”實際上已經成為阻礙美國醫學進步/影響醫療質量的一大枷鎖。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看看中國醫學界對這個問題怎麽看。中國醫學教育的刊物上現在的熱門話題之一不是如何提高醫生的“經驗值”,而是如何真正做到規範化醫療。中國醫療界一直在考慮如何建立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醫療規範。A君說:中國醫生每天看無數病人,經驗有的是,不需要再長了,這些都是上麵領導為了政績搞的假名堂。不是有網友說,具體的病例才最有說服力嗎?請看下麵---“一個由靜脈血拴引發的血案”。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前一段時間在國內(以及這裏華人圈)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北醫教授死在北醫 的“命案”。這裏不去討論“醫生執照”的問題,而隻是討論一下診療方案。歸根結底,這位教授是因為圍手術期間沒有抗凝,而導致肺動脈栓塞猝死的。這在美國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故。因為已經有研究指出,圍手術(尤其是骨科手術)期深靜脈血拴形成機會大大增加,而圍手術期抗凝能顯著性減少由於深靜脈血拴引起的各種並發症。這已經成為一項美國醫療的“常規”而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其次,我們再看看美國醫學界的觀點。美國醫學的這些“常規”都是美國各大醫學專業學會(如內科學會,外科學會,心髒學會等等)資助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製定的“標準/規範”。它的目的不是醫生自我保護的工具,而是提高廣大醫生醫療水平的工具。B君說:這些還不是壟斷學會說啥就是啥,編數據誰不會?那麽您看一看美國政府CDC的統計數據,就會發現在按照這些標準/規範的指導下,美國近年的心血管病以及癌症的死亡率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就明白了。B君又說:官醫相護。老狼無語。美國這麽黑暗,為掙幾個美刀來受氣,值得嗎?而且現在美元又貶值,中國人住的房子比俺們還豪宅,還來這裏受這洋氣?
閑話少說。C君說:我不否認這些“常規”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適應性和科學性,但為什麽不能辯證地對待問題,製定一個適合“我”的診療方案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1.“我”也屬於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員,這些“常規”是適用於”我”的;
2.“常規”是指導方針,不是菜譜。具體怎麽運用是靠人的,這裏麵就有人的思考,判斷,怎麽會沒有辯證的過程在裏麵呢?醫生在做各種檢查前,已經會根據病史,查體而下一個初步的判斷,這些檢查結果是進一步驗證或排除這些初步判斷。如果醫生對他的初步判斷比較有把握的話,可能會向病人交代。反之,如果沒有太大把握,或者懷疑一些嚴重疾病(如腫瘤等),在沒有比較有力的證據前跟病人說,反而會產生負麵影響。有一個研究:當醫生告訴病人診斷時,一旦提到癌症,哪怕癌症的考慮是排在第八位第九位,病人的腦子裏會隻有兩個字:癌症。所以醫生會盡可能地在有比較明確的診斷後才向病人交代。
3.不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常規”不適用的時候。惡俗老狼有幾個?隻有一個,那是等醫生給老狼看上一百遍病以後,積攢了足夠的“狼幣值”再給老狼正式看病比較科學呢?還是用一個已經在千萬個其他“狼”身上驗證過的”常規”給“老狼”看病更科學呢?相信在座的各位能夠來美國混飯吃的精英們的答案會是驚人的一致的。
4.另外,如果有任何跡象表明,“常規”不適合某位病人的話,大部分醫生都不會迂腐到生搬硬套的地步(不否認有極個別先天愚型混進醫學院的可能)。
5.如果一旦發現“常規”存在某種漏洞,立刻就會有相應的研究實驗,來探索新的方法來處理。就好象殺毒軟件年年補丁一樣。
最後,再好的”常規”也有碰到”非常”的時候,再有經驗的“醫生”也有誤疹的時候,當不良結果發生時(有時甚至是死亡),總結經驗教訓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醫院定期會大查房討論這些值得討論學習的案例)。但有些時候真的是,不是任何一方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