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貝多芬春天小提琴奏鳴曲 Argerich & Kremer 演奏

(2010-12-12 15:20:26) 下一個







Beethoven,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No.5 in F Major, op 24, "Spring Sonata", 3rd & 4th movement, Piano: Martha Argerich, Violin: Gidon Kremer


[春天奏鳴曲]
音樂作品中描寫春天題材不勝枚舉。貝多芬創作於1801年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春天”作品24號,不論其藝術性還是思想性都是經典音樂中的珍品,深受廣大樂迷歡迎。

       “春天”奏鳴曲讚頌大自然美好,同時反映人類誠摯思想情感。全曲四個樂章,以樂觀向上、生氣勃發為基調,易於被剛剛開始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所接受。《春天奏鳴曲》是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鳴曲的別名,“春天”的名稱,並非是貝多芬自己所起,是後人根據這部作品給人的印象,像春暖花開,充滿著甜美與溫暖的意境,所以就叫“春天”。

       《春天奏鳴曲》創作於1810年,作品編號OP.24,F大調,樂曲共有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快板。抒情流暢的第一主題,在鋼琴分解和弦的伴奏中,顯得溫順柔和,且生機勃勃。

       與之對比的第二主題在C大調上有力地奏出,具有青春煥發的朝氣。展開部主要用轉調的手法寫成,在向其他幾個調性的急劇轉換中,使樂曲煥發出春意盎然的氣氛,仿佛告訴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猶如人們的青春時期,珍惜、把握這一時刻,生命才顯得更有意義,這也是樂曲所表達的內涵所在。 

       第三樂章是輕快的詼諧曲,用複三部曲式寫成。首先由鋼琴奏出活潑跳躍的主題,小提琴重複,然後兩件樂器又同時奏出。輕快、頓促的節奏充滿活力,並散發出孩童般的天真。

       末樂章回旋曲充滿樂觀情緒,連綿不斷的主題穿插二個副主題(插部),勾勒出一幅陽光明媚和春意盎然的燦爛畫麵。

http://www.kuke.com/subject/htmlfile/200901/20090114173328.jsp

[本人感受]
聽了其他版本的春天多是比較歡快的,Argerich & Kremer 的演奏,非常地柔美熱情, 特別是"春天"起始的部分,異常柔美,這也為曲子後麵的激情埋下種子, 沒想到貝多芬會這般柔情, 他給眾人的印象是一位不屈不饒怒發衝冠的鬥士, 人們容易忘卻他的另一麵:柔情似水, 往往是這樣,勇猛的鬥士的溫柔更感人。
也許Argerich & Kremer 的搭配非常合適:男人的柔美和剛毅,女性的熱情和自然流露, 把大地回春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那個時候的Argerich 和 Kremer 真帥,年輕就是美,就如春天一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