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CNN有一篇報道,說的是以前中國大陸人喜歡去香港購物,現在情況反過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到深圳消費,主打一個便宜。我認為,環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也好幾年沒有來深圳了,這次有一個新的發現。
從飯店裏走出來就是一個公交車站,路上的車輛並不少,可是我有一種異常的感覺,這裏安靜得有些,呃,奇怪。
就是那種,明明周圍有路人,路上有汽車,可是聽不到與之相配的“都市聲”,而跟同伴輕聲的聊天聲卻那麽清晰。
我確定自己的耳朵並沒有因為坐飛機而失聰,又仔細地辨認了半天,終於想起來,這安靜是因為路上汽車很多是電動的,是在靜靜地滑行。
空氣很好。二月底的深圳,氣溫微涼,空氣有一些濕度,感覺非常清新。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電動車的普及給人帶來的愉悅感。
其實在北京很多熟人都開上了電動車,我也曾經坐過他們的車,知道電動車的安靜。但那種偶爾坐一兩次的感受並不深,因為油車內部也可以將降噪做得很好。
北京也有很多電動的出租車,但路上油車更多。北京的路麵沒有明顯感受到什麽變化。
可是當一條路的車絕大多數都是電車時,那種眼裏看到那麽多車與腦子裏自動腦補出那麽多噪音完全不匹配的感覺就很明顯。
這讓我忍不住回想起香港的街頭。印象最深的是銅鑼灣下班時候的大巴,窄窄的街道、開得很快的雙層巴士,一路轟鳴著過去,留下黑色的尾煙。
很多不太舒適的事物,因為習慣了,也就注意不到,最多隻是隱隱有一些不明原因的煩躁感。但當對比出現時,以前不舒適感的來源就會漸漸顯露出來。
回到酒店我就查深圳的電動車普及率。不查不知道,原來深圳2022年電動車滲透率已經達到57%,而公交車、網約車、環衛車都是新能源,甚至還有電動泥頭車。
不查不知道,香港也曾力推過電動車,卻失敗了。據說車主擔心電池在寒冷溫度下的續航能力下降。在我看來這個理由很可疑,因為香港的溫度無論如何超過國內絕大多數城市吧。
電動車有優點也有缺點。我一個朋友說,自從開過電動車後就再也回不去油車了,說的是駕駛體驗。但是剛剛過去的春運期間,因為寒潮而堵在路上的電車就比較麻煩。
我本人也是堅定的油車主義者,曾經決心堅持到報廢後再也買不到油車或買不起再說。今天這種想法有些改變,因為明顯的感受到新能源車的普及給城市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