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柔軟的教育——道的教育ZT
(2010-12-06 17:56:42)
下一個
一種柔軟的教育——道的教育 2010-11-27 22:54:31 作者:一念行者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4d23f60100e590.html 原文標題:道的教育跟在孩子的後麵,不要走在他的前麵對於陪伴一個小孩的成長,你隻能跟著他的後麵,你不能跑到他的前麵去。他不需要你為他帶路。他成長的樂趣就在於,他來自己發現他的路。不要因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為你覺得你比他知道的多,你就應該跑到他的前麵為他帶路,指導應該走這條路或那條路。不,不要把你的願意加在他身上,你不要作上帝操控和剝奪他自我選擇的權力,即使你出於好意。對於一個小孩的成長,你在他的背後給他提供支持就足夠了,不用為他操那麽多的心。他的事絕大部分應該由來他來負責。做一個父母如果越輕鬆,他的孩子可以成長越好。對於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對此感到非常勞累,可以肯定的說,你的教育思想和行為出問題了。你很可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你代他負責的越多,你的小孩就像一棵小樹一樣,就越不茁壯。正確的教育方式是,不那麽重視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麵走,你在後麵跟隨他,當你觀察到他實在需要你的幫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幫助時,才走過去,幫他一把。大部分時間,讓他過他的日子,你過你的。跟在孩子的後麵,不要走在他的前麵,是教育小孩應該注意的一個要點。很多家長做不到,因為他們抑製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經驗過”、“我知道什麽對你最好”的思想念頭。他們的自我讓他們無法安靜的跟在一個小孩子的後麵。能安靜的跟在一個小孩子後的家長,一定是位心靈成熟的家長,否則,他做不到。看多少家長自身都沒心靈成熟,他們還在教育心靈成長呢。繼續學習吧,在心靈層麵,我們和我們的小孩齊等。你能不能不作別人的上帝?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不作別人的上帝?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你能不能不作小孩的上帝?作上帝的心態,看起來很權威,很主動,實質是一種恐懼心態。恐懼心的最常見行為模式,就是掌控或操控。一個為什麽要一次又一次,甚至在竭盡全力的去掌控別人呢?為了安全。當他掌控別人時,他有安全感和優越感。當他處在掌控的位置時,他不害怕,害怕之心消失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麽人們都喜歡掌控別人和操別人心的原因。什麽樣的人隻流淌愛和完全不想掌控別人?內心完全無懼的人。這是肯定的。內在越有恐懼的人,越重視外在存在的事實;內在越真正強盛、越沒恐懼感的人,他越不在意外在之存在。對這個世界沒要求,或什麽也不抓的人,實質上他的內心是沒有任何害怕的。一個內在完全無恐懼的人,除了愛,他什麽事都不想做。愛點什麽是他唯一的工作。愛是他的呼吸。你對自己小孩教育上的恐懼,反應你自己對未來的恐懼,你在試圖通過掌控你小孩的命運,來讓自己的命運有確定感,無恐懼感。如此這般,小孩成為了被你利用的工具,想一想,你是不是那樣做了?而且你還正在做著呢?你在試圖通過小孩讓你的內在恐懼消失,你沒在愛你的孩子,你在利用他,雖然你打著你愛他的名義。真正的愛從哪裏出來?從一顆完全無懼的心中出來。你心中有恐懼嗎?倘若你心中有恐懼,你的愛不完全。你心中的恐懼越多,你的愛越不象愛而是掌控。做別人的上帝是幻象中恐懼眾生的常見反應,不做別人上帝的人實質是那些成道者。不試圖做別人上帝的人,實質成了上帝;而試圖做別人上帝的人呢?實質他自己從上帝的位置上下來了。來了解這一點。回到教育的話題上來,來觀察一下,你是不是在“教育”這塊地盤上,試圖做你小孩的上帝呢?如果你正在做著他的上帝,或正準備做他的上帝,來體驗一下你的日子好過不好嗎?做別人的上帝事實上是最難過的日子,因為,當你掌控別人時,你卻被別人掌控了。當你想做上帝時,實質你生活在地獄裏;什麽時候你回到了天堂?你沒有做別人上帝的想法時。來體驗當上帝和你日子的關係?從這個幻象中解放出來。 吃好睡好玩好,做個別種“三好學生”要想讓你的小孩在學習、體魄、心靈等方麵健康發展,你就必須讓他在此外的空間裏健康發展。當生命這一部分發展不好時,那一部分也會發展不好。要培養一個德智體都好的三好學生,來讓你的小孩吃好睡好玩好——做到這三好。隻有這三好做好的學生,那三好才能真正好,否則,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你的教育效果放大或拉長一樣,你就會知道了。有人可能會擔心,時間是固定的,人生也是固定的,如果我讓我的小孩在玩、吃、睡上麵用的時間多了,他哪還有時間去學習啊?那不是瞎扯嗎?你確定一個小孩在玩、吃、睡上做的好,他在學習上就不好嗎?相反,那應該更好。不要讓學習成為恐懼的代替品。當一個人吃飽了、玩好了、睡足了,他去幹什麽呢?他想學點什麽。一個小孩隻所以不想學習,很可能是他沒玩足。他有很多天性方麵的心性需求沒有滿足,你卻讓他避開他天性需要的東西,去往裏裝你給予他的東西,這怎麽能行呢?內在更大的動力在排斥它呢。學習應該是一種娛樂,或娛樂模式的。在人類吃飽、穿好、睡足的情況下,快樂的進行。如果把學習變成一種艱苦的心靈的勞役,那就沒有多少意思了。吃好睡好玩好——做個別種“三好學生”,這不但是對孩子們說的,每個成年人也一樣。不管你長多大,做好一個別種“三好學生”非常重要。記住這句話的要點是,你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在基本需求方麵善待自己。隻有愛自己的人才能愛天下,隻有養足了自己身心的人,才能養育天下眾生百姓。把老子的相對論和佛陀的辯證法說給他們聽教育小孩不能僅僅隻給他們一些形而下、實實在在的知識性的東西,更多的應該給予一些形而上、玄虛的智慧性的東西。因為他們這個時候是需要這些的,這也與他們的空盈之心相契。你給你的小孩講過佛陀或老子的故事嗎?你把老子和佛陀生活智慧的要點,貫穿到你支持給他的生活中了嗎?給予他們佛陀、老子的智慧,甚至都比你給予他們愛因斯坦、牛頓的知識更重要。和你的小孩走一個小水溝旁,向他說“這是一片大海”,——對一隻小螞蟻來說,這不是嗎?問他一個問題,如何把一張桌子放到一個茶碗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多問他一些。在邊說邊玩之中,來告訴他一些相對論的知識。大是相對小來說的,高是相對矮來說的,長是相對短來說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個相對,沒有這一個標尺,就不會有那一個標準。一個小偷是不是好人?對於最愛那個小偷的家人來說呢?也許那個小偷偷東西,是為了一個沒有飯吃的乞丐或者一個沒有錢看病的小女孩呢?……一個小偷是不是好人?透過你與他討論一個問題的多麵性、多種可能性,解決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性,如此來讓你的小孩從小就心智靈活,而避免頭腦僵化的模式中。小孩的心一直是敞開的,他們的心開始就是向一扇窗戶門開打開的小屋,隨著成年,出於保護,他們的一些窗戶和門漸次關上了,他們變得狹隘和固執。為此,他們更承受更多的生命之苦。當他們受苦之後,他們去找尋解脫和自由。而那個解脫和自由的過程,其實又是打開那心的窗戶和門而已。因為我們知道了這些事,那麽在我們教育和影響小孩的過程中,我們盡量讓他們心的窗戶和門少關閉。讓他們看到令他們害怕的,和我們從前自己害怕的情況一樣,多是一些虛假不真的假象。百分之百的恐懼和擔心都來自“想象”——是那顆移開當下的心,在那個產生了自己的想法並想用自己的想法,更改眼前如實存在的妄想,讓自己痛苦和恐懼非凡的。教育孩子時刻回到真實存在中來,教育孩子時刻分清哪是想象,哪是如實的存在——讓他們喜悅的活在真實存在中,而不是自己的夢,更不是自己的夢和現實存在對抗的衝突中。這點非常重要。教給他們多個角度看問題,以多種身份看問題,和時刻分清哪是真實、哪是夢,並時刻活在真實存在之中,應該是我們教育的重點之一。往他們頭腦裏裝載更多的知識,訓練他們掌握一些技能,那是為生存而存在的一個方麵。要想活下去,知識和技術是需要的,要想活的好——這些智性的東西更重要。術在支撐頭腦,道在養育心,一個人要想愉快自由的活著,道和術都需要。但要記住的,是道在心,修道是養心,為生活;術在頭腦,修術是在訓練頭腦,為生存。現代的教育,人類把更多的能量給頭腦了,給心的反而很少。我們意識到了這些本末倒置的教法,所以要調整過來。道是樹根,術是樹枝或花朵,術的訓教雖然明顯、強勢或有成績,但對道的教育更應該更著重。我們要培育一株花朵,我們的重點應該是它的根而不應該是它的枝葉或花朵,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了枝葉花朵而忽略了根,那麽我們就本末倒置了。現在我們社會的教育就有點這個狀態。所以,我們意識的人要把它倒置去過來。佛陀說,眾生大部分人都活在顛倒夢想之中,我們如何才能活到正確、本來、應該的方向上去?那麽給它翻個個兒。即使我們活顛倒了,那麽,如果很多事我們反著做——那就正了。求道,就是求倒,——如此我看待我們的教育。把月亮請下來明亮的月光在天上,和你的小孩在院子裏坐著。給出他一個考題:“如何把天上的月亮請下?”讓他自己去思考,如果是一個小一點的小孩,給他提示,並幫他去實際操作。如果他是一個大一點的小孩,能夠說出一些有效力的答案,那麽讓他想的盡可能的多。如何把天上的月亮請下來?端一盆水來,月亮處在了盆子裏。拿一塊鏡子來,月亮處在了鏡子裏。把盆子和鏡子歸複原位,讓他看一眼天上的月亮,閉上眼睛,再問他月亮在哪裏?月亮在心裏。告訴他,無論月亮在天上,在盆子裏,還是在鏡子中,最終都是在心裏。如果沒有這顆心,對於你,還有一個可知的月亮存在嗎?我們最終看見的月亮在哪裏?是什麽?在心中,是月亮的相片。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確實沒有任何一個人爬到天上把月亮摘下來,塞到自己的心中。但即使我們沒那樣做,我們仍看見了月亮,月亮也好像在我們的心中,那說明,我們看見的月亮和月亮本身無關,我們的心所看見的月亮,是心造出來的月亮的相。同樣的道理,我們看見的世上的一切都是如此。無論我們看到了什麽,在哪裏看到,最終都是心在看到它自己藉由那物生成的那物的相,並非那物本身。而且,那事物本身並不改變,調節心的狀態,我們所感知的那物就會改變。比如,你高興時看月亮,它明晃美麗,如果你傷心時看月亮,它貧血難看。總之,事物沒變,我們的心變,它看起來就如變了一樣。我們活在我們變化的心中。透過一輪月亮,把心、心的世界和心是如何創造它世界的故事——最終講給你的小孩聽,讓他明白。同樣的道理,心所遇見的世上的一切皆是如此。不改變事物,透過改變自心,我們可以改變我們所見的世界,……帶著你的小孩,如此認知世界和生活,這樣我們在生活中就具有了更大的掌控權。我們可以不必幻覺般的去掌握和調節別人、外物或世界了,我們隻調控我們的心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不必努力著,一次又一次,試著進入萬花筒去挪移它的玻璃片來使我們看到的婆娑世界不同了;因為知道了心就是那個萬花筒,我們頭腦中儲存的概念或物相就是那些玻璃片,現在我們隻需要使一個小小的力去轉動一下萬花筒,我們就可以看到婆娑美麗的世界了。看,知道這一點我們省多少力啊?萬花筒本來進不去,玻璃花本來拿不著,但我們為此卻費了多大的勁兒?教給你的小孩認識心、心的世界和我們的心創造世界的原理,如此讓他們活的快樂,——即使他們學習不好,生病,或者遇到其它情況。讓他們做到象我們一樣,不管外物如何,我們都快樂,這才是教育的目的。您覺得是不是呢?教給小孩與念頭分離我們通常會把一棵樹、一張桌子或一隻茶杯看作一個“客觀事物”,但很少有人把他們的念頭也看作客觀事物,而事實上,它也確實是客觀事物。我們總是以為,在我們和世界之間不存在任何東西,世界和我們,桌子和我,茶杯和我——好像人的世界就隻這兩樣看得見的“主”、“客”之物。沒有人曾經想到過,在可感知到的 “我”和可看得見的世界之間,還有另一種“客觀存在”——念頭、想法。我們忽略了它。或者我們卷入了它。我們嵌入它太深,或它嵌入我們太深。總之,過去沒有人曾經專門拿出它,作為一種客觀事物來看待和研究。而它實質,和我們在外在看到的一棵樹、一隻鳥、一顆星完全相同。現在有人知道了“我” 和“我的念頭”不同。那麽學習與念頭分離的技術吧。把這個課程教給小孩。學校裏應該開始這一課程:認識念頭的課程,學習和念頭分離的課程,把念頭也作為像研究花朵、植物、種子一樣的事物科學來研究它。學習這個課程,最終能讓我們從自己的痛苦、煩惱或恐懼解脫和分離出來。學習心是如何創造概念的,認識概念未產生之前的心;質疑每一個概念;學習認識心、心的世界和心創造它世界的原理等,這些課程非常重要。學校裏應該開設這門課。因為牽泛到……它才是真正的認識生命和世界的功課呢。我們傳統的通過物理、化學的、植物、生物學而認識世界的方式,太迷失於外了。隻有這種認識心、念,心念所反應的世界的方法——才是真正的認識生命和世界的方式呢。這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科學教育——這應該是現代佛陀教育的實質。手裏拿著一枝花,問你的小孩這是什麽?——“花”。問它花在哪裏,它真的是花嗎?對一隻小狗來說它還是花嗎?對一隻小貓來說呢?如果你閉上眼睛睡著了,對你來說這枝花在哪裏?誰創造了對你來說的花?你眼裏的花和他眼中的花完全相同嗎?世界上第一個人見到這隻枝花時,他如何看待的它?……諸如此類的問題詢問你的小孩,用他能聽懂的語言和他能理解的方式,讓他漸次知道你要讓他知道的部分。每天學習書寫念頭,把你的念頭和你分離開來看待兩者。從中了悟生命和生命中的世界。讓你的小孩和你一樣的徹底解放——開悟和成道。開悟可以從小孩做起,他們可以做到一直不離開道——一直是成道的。你認為可能嗎?世界上有一個人做到,另一個人就會做到,就會有一群人做到。願我們都以成道的身份活在一個開悟的世界裏。教給他們學習覺知觀照念頭的結果,最終導致對“覺知”的了解。教給你的小孩知道什麽是覺知和如何一直使用覺知,用他聽懂的語言和盡可能明白的方式。拿杯子裏要有意識,翻書時要有意識,做廣播體操要有意識,走路時要有意識,刷牙時要有意識……,慢慢的讓他知道“覺”這個東西,學習一直“覺”觀“念”,最終時刻安住在覺上。把它作為訓練的一節課程,並把從這堂課中學會的品質帶到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透過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學習和訓練這些,直到大學的課堂,想一想學會這些 “人”,在他們的生活中和我們的社會上會如何?能夠覺知一切事,能夠很好地對待自己念頭的人是一些什麽樣的人?那將是一批覺醒的人,一群隻有快樂沒有苦惱的人,一群一代覺悟的人。教給你的小孩覺知和抽離看待自己念頭的方法吧,把這“新”的課程加入這千百年古老的教育中,教育為培養覺悟的人而不僅僅是有能力奉獻社會的人而進行吧。教給他們如何對待煩惱“如何對待煩惱”——這應該成為每一個課堂、每一個校園、每一個年級孩子們都必須學的功課。因為人生在不斷的遇到它。社會和老師們教我們物理的、化學的、數學的、文學的、曆史的、地理的知識,但從來沒有人教給我們如何對待我們人生的煩惱,而我們卻幾乎天天不斷地遇到那大大小小的不愉快。我們社會的教育,確實應該把一課加入每個年級、每所校園之中去。且它最好有那些活出來的覺悟者教導,心理學的老師教授解決這些問題是有限的,因為他們自己也苦惱重重。心理學是用頭腦的理論、知識和技術來解決頭腦的問題,它自身無法真的解脫它的問題,它給予“解決”是幻象般的。因此這門課應該由那些修行很好的修行者進行。修行的人開設這類學校,或者進入校園。因為人類目前正需要它啊。願有人真的把教導認識生命和存在的真相、除卻生命苦惱的真正有效辦法帶到學校中去,從孩子們開始,我們開始諦造一個喜悅自由的人類心世界。道的教育道的教育是一種柔軟的教育,有人擔心,如果我們對孩子們實施柔軟的教育,在這一個狼的社會,如果我們培育出一隻羊,它該怎麽生存啊?看一看,那遼闊的草原之上吧?羊的存在史幾乎和狼相等,狼是強大的,羊是柔弱的,為什麽狼和羊能夠平等的存在了那麽多年呢?你確定經過道的教育出來的孩子不能適應那個未來的社會?柔軟的教育是一種智慧的教育。柔弱且能存在下去或存在很久的生命,往往比那些強大的物種具有更多的存在性智慧。體格或頭腦強大的動物往往沒有多少智慧,因為它們憑借它們的體格或強悍就可以存在下去,它們不必發展心的智慧。相反,那些體格弱小的物種存在,卻往往具有更多的智慧,為什麽呢?因為它們必須用心的智來彌補體的弱。所以,往往是,弱小的更有智慧,強大的多是無知洞空。強大的人被知識塞滿,弱小的人珍藏智慧空盈。教育一隻羊如何應用繩索,比把一隻羊培養成狼,來對付另一隻狼更好。道的教育就是一種成為繩索和應用繩索的教育。它不是教授對抗方法和訓練戰鬥力量的教育,它是一種如何使用智慧、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問題的方法。它才給你是一種認識真相,吹滅幻象,和真相在一生的無懼的生活狀態。訓練一隻羊超過狼,和狼格殺成為勝者的方法,是艱苦和和血腥的。有道的人不那樣教育後代,他們教給後代智慧生存,柔軟存活。他們不傳授對抗和戰鬥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們教導以柔克剛之法。道是一根繩索,道的教育就是如何成為一根繩索的教育。一隻弱小的羊不會怕一隻狼,隻要它學會了使用繩索。現在一些心靈教育類的學校,實質就在奉行道的教育,願他們在狼的社會培養出一批溫順善良,會使用繩索的美麗健美的羊。[打印] 由kingpalmtree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