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學者:日本對中國做過非常殘忍的事 擔心被報複

(2013-02-24 00:37:33) 下一個
日學者:日本對中國做過非常殘忍的事 擔心被報複

2013年02月22日 1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蔣豐

分享到:
更多

點擊進入下一頁

原標題:日學者稱盼有大局觀的政治家考慮中日關係

中新網2月2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21日刊出專訪日本工學院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西園寺一晃的文章。西園寺一晃表示,日中兩國“擱置爭端”的和平局麵,在去年被日本民主黨政權破壞了。日中兩國的政界先賢們都能從大局出發,站在同一角度考慮日中關係,希望日本自民黨內也能多出現幾位這樣的政治家。

文章摘編如下:

無論是在日本還是中國,西園寺一家的曆史總是那麽令人津津樂道。

原日本首相西園寺公望輔弼過日本兩代天皇,其孫西園寺公一是世界和平理事會日方總代表,中日建交前的兩國民間大使,其曾孫西園寺一晃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現任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日本工學院大學孔子學院院長。

可以說,西園寺一家的曆史,就是中日兩國近現代史的濃縮。2013年2月7日,記者到位於東京都新宿區,典雅內斂又充滿濃鬱中國風的孔子學院,聽日本貴族後裔西園寺一晃談他對中日關係的看法和建議。

荒唐無稽的“文化間諜”說

《日本新華僑報》:中國為普及文化支持漢語學習,在世界各地開設孔子學院。目前日本國內也有13所孔子學院。在美國有批評認為,孔子學院是“中國的文化侵略”,甚至還有“文化間諜”的說法。對此您是怎麽想的?

西園寺一晃: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的確有那麽一部分人認為孔子學院是“中國的文化侵略”,這真是荒誕無稽。說這些話的人,應該不清楚時代的趨勢所在。1989年冷戰結束,世界自此開始全球國際化,國與國之間的牆壁變得很低,思想、文化也開始跨越國界、地界自由的交流。

在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情況下會出現兩種可能,一種是異文化間相互撞擊,產生文化衝突;一種是異文化間相互尊重、相互吸收、相互學習,產生文化共存。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時代趨勢是全球性文化共存,這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好事。

當一個國家在某種程度上開始富饒的時候,就會希望把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傳播出去,進行“軟文化出口”。凡是有大國意識的國家都會開展這種活動。其實,中國“軟文化出口”的步伐已經是慢的了。德國很早就開始了,其次是法國,就連韓國都在全球範圍內開設了韓國文化院。

與中國相比,日本在這方麵表現得太不積極,盡管也有很多好的、值得推廣的文化。戰後日本過於重視經濟發展,把經濟和政治放在了第一位,忽視了文化。但我們應該認識到,隻發展經濟交流不推廣本國文化的國家是無法和所有國家友好相處的,因為但凡是經濟交流就會存在利益關係。像中國這樣把文化發展放在首位的國家是非常值得稱讚的。

民間外交支撐兩國關係

《日本新華僑報》:眾所周知,在日本政界,西園寺家極富盛名,您父子兩代作為民間大使和周恩來總理也有著深厚的交往。回顧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來的曆程,請您談談民間外交的重要性。

西園寺一晃:從前,在日中兩國領導人的會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比喻,“對於兩國來說,政治與經濟就像是一個車的兩個輪子。”請恕我直言,這個比喻不能說它完全錯誤,但是得看出它存在不足之處。

政治與經濟交流的好,就意味著兩個國家可以相處得好嗎?事實並非如此。除政治與經濟外,國民感情也非常關鍵。想讓兩個國家真正的相互理解和平相處,就需要促進彼此的國民感情。促進國民感情最好的辦法就是民間外交。

有這樣一組調查結果,無論是出於貿易目的還是觀光目的,但凡是去過中國的日本人當中,有九成都會自此喜歡上中國,反之也一樣。但自去年以來,日本國民的對華感情出現了變化,約有八成左右的日本人對中國沒有親近感。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我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現在兩國的媒體,包括電視媒體與新聞媒體。

關於理想的日中關係,郭沫若先生的談話也令人印象深刻。作為一名日本通,他曾在日中恢複邦交正常化前對我這樣說過,“中日關係最為理想的狀態,就是中國人說,戰爭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我們要放眼未來。而日本人回答,為了永不重複之前的錯誤,我們絕不忘記那場戰爭,我們會把那場戰爭的教訓講給下一代人聽。”現在日中關係和郭沫若先生說過的理想狀態恰恰相反。

現在,日中兩國間的交流範圍是擴大了,但是日中兩國間的感情卻變淺了。溝通渠道和人脈關係的數量是變多了,但是粗的渠道和厚的人脈卻變少了。這就更顯現出民間外交的重要性。

期盼出現有大局觀的政治家

《日本新華僑報》:2012年末,日本自民黨與民主黨政權更迭,兩黨的外交路線存在明顯的不同。為了進一步發展中日關係,您認為自民黨應該采取怎樣的對華政策?

西園寺一晃:首先,我認為日中關係包括多方麵關係,其中之一就是經濟關係。現在,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是最為首要的貿易對象。日本貿易總額的21%來自中國,中國貿易總額的9.4%來自日本,兩國間有著剪也剪不斷的關係,如果一方出現經濟惡化,就會導致另一方經濟崩潰。日中兩國還存在許多可以彼此協助、彼此合作的地方,希望日中兩國人民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在日本的政治家當中,我個人最為尊崇的就是宇都宮德馬。他曾經說過:“日中友好是最有效的安全保障法。”在中國的政治家當中呢,我最為尊崇的就是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曾經說過,“從曆史上來看,中日出現摩擦亞洲就會混亂,中日和平共存亞洲就會繁榮”。由此可以看出,日中兩國的政界先賢們都是能從大局出發,站在同一角度考慮日中關係的。我希望日本自民黨內也能多出現幾位這樣的政治家。

日本應負責將“領土”問題恢複原狀

《日本新華僑報》:有這樣一種說法,過去中日間的問題是圍繞價值觀出現的,比如曆史認識問題、台灣問題、人權問題等,現在中日間的問題是圍繞海洋權益出現的,比如說釣魚島的能源問題,南海上的航線問題等。對此您有什麽看法?

西園寺一晃:我認為,這些問題不僅存在於日中兩國間,也存在於日美、中美間,完全沒有矛盾的兩個國家是不存在的。出現矛盾理所當然,如何處理才至為關鍵。

周恩來總理的那個時代,日中兩國的政治家們遇到問題會麵對麵的坐下來探討,耐心的說出自己的主張。如果雙方都不肯讓步,就選擇將這個問題“擱置”。這是一種智慧的處理方式。因為在“領土”問題上,針鋒相對地進行下去沒有好結果,還極有可能引發戰爭。

日中兩國的先賢們憑借非凡的智慧,創造出了這樣一種可以將問題“擱置”的和平局麵,但是日本的民主黨政權在去年破壞了局麵,把問題變得再也無法“擱置”。這是違反“遊戲規則”,違反“君子協定”的做法。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單詞,叫做“禁手”,也就是漢語裏說的“禁區”。民主黨政權踏入了“禁區”,他們將島嶼“國有化”,並且還要在上麵搞建設。現在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隻有將問題一旦恢複原狀。既然問題是由日方挑起的,就理應由日方來恢複原狀。我認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期待中國今後越強大就越謙虛

西園寺一晃:中國正在不斷的變強,當一個國家在不斷變強的時候,周邊的國家就會感到一種威脅,就開始向它施加壓力,這是自然的定律。

再加上日本曾經對中國做過非常殘忍的事情,現在難免擔心強大了的中國會不會反過來報複自己。為此,我對中國的期待就是——越強大就越謙虛。

回顧人類的曆史,曾經出現過許多強大的國家,比如古代的羅馬帝國,近代的波蘭、西班牙、意大利,蘇聯、還有美國等。這些國家都存在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進行過對外侵略,走過霸權主義路線。

再過十年,中國毫無疑問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到那個時候,中國既不搞對外侵略,也不走霸權主義的話,那麽中國就會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強國,一個和平之國,一個對周邊小國平等對待、友好相處的大國。(蔣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