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拓展朝鮮的千年夢想

(2012-10-13 03:19:30) 下一個
日本拓展朝鮮的千年夢想
   在當今日本生活定居的朝鮮人大約有80萬人,他們被稱為在日朝鮮人。不過,由於朝鮮半島如今分成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兩部分,所以,在南韓出生的人有時也被稱為“在日韓國人”。(本文為了表述方便,把生活在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通稱為朝鮮人)
  
   朝鮮人大量定居於日本起因於日本的殖民政策。這些人在日本落下腳來,一部分是因為原來的家園被日本人燒了,一部分是被日本軍當作勞工強行押送來日的。如今,他們的後代連同姓名和國籍也都日本化了。
  
   在日的朝鮮人,不管有多大才能,也不管“日化”到什麽程度,隻要一查出來原籍朝鮮,就別想在日本的大公司任職,也別想當公務員和教師,甚至不能在公共住宅區居住。有很多朝鮮人隻能幹著煉廢鐵或塑料加工等活計,所以,日本強加給了朝鮮人一個綽號“朝鮮髒人”。
  
   一些在日朝鮮人後裔不堪淩辱,竟選擇自殺的絕路。
  
   日本人的學校從不講授其先輩在朝鮮人中犯下的罪孽,更不可能教授朝鮮人對日本人的恩德。隻要是朝鮮人,使用朝鮮名字是很自然的,但是,他們在日本不敢使用本民族的姓名。原因很清楚,隻要你是朝鮮人,你就意味著被日本人鄙視。這就是日本人對朝鮮恩人的“真實態度”。
  
   如果說中國人是日本人文化上的恩師的話,朝鮮人則是日本人生活上的恩人。
  
   朝鮮半島是距日本列島最近的地區,自古以來,朝鮮人就是中國文化向日本輸出的最重要的橋梁。
  
   日本人吃的主食——水稻,就是朝鮮人跨過對馬海峽送過去的。日本人需要的最先進的生產工具——無論是石器、陶器、青銅器還是鐵器,都是中國人發明後假道朝鮮送入日本的。
  
   古代的日本人隻能住在土洞裏,其土木建築技術是朝鮮人傳授的。日本曆史記載,5世紀後半期,新羅送來了一個叫豬名部真根的木匠,雄略天皇命令他建造房屋,他使用中國人的的規矩和準繩,把中國的建築樣式第一次正式傳授到了日本。日本天皇的陵墓也是擁有中國技術的朝鮮人設計建造的。
  
   直到中國的三國時代,日本人仍舊沒有自己的服裝。當時的日本人,沒有針、剪,穿得很不成樣式,《魏誌.倭人傳》記載,日本的男子“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日本的女子“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而且男子無論大小,都“鯨麵文身,以朱丹塗其身”。這就說明此時的日本人還沒有衣服,男人身上像纏了個麻袋,女人身上像背了床單被,而且渾身刺滿了圖騰物,他們還處於原始人部落社會的狀態。
  
   公元283年,朝鮮半島的百濟首次向日本人送去了縫衣的女工,這是日本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接受縫衣技術。
  
   同年,一群自稱是秦始皇後代的部族人也從百濟進入日本,給日本人帶去了養蠶和紡織技術,這是日本首次大規模地接受紡織技術工人。
  
   日本最早的製革術、繪畫術、曆法、醫藥、文學和儒學,乃至後來的全部文化教育事業,都是以朝鮮人作為使者傳入日本的。
  
   從衣食住行到文化經濟和政治宗教,日本社會的各個方麵,都是通過比他們先進的朝鮮人引進或者傳授的。說古代朝鮮人撫養了古代日本人,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但是,對於這位無微不至關懷了自己的恩人,日本人從來不是抱著知恩圖報的心態來對待,而是極盡侵淩侮辱之能事。有文字記載的1000多年的日本曆史,就是一部對朝鮮民族實施侵略、殺戮和淩辱的曆史。
  
   大和國大約興起於公元3世紀末,在公元4世紀末到5世紀初基本上統一了日本的除北海道以外的大部分地區。但新興的大和國在立國之初,就將征伐朝鮮作為自己的目標。公元4世紀中葉,大和國即開始策劃進攻朝鮮,公元4世紀60年代,大和國終於攻入朝鮮半島,征服了今朝鮮半島慶尚南道地區,建立任那地方政權,並設立“日本府”對朝鮮人進行殖民統治,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國被迫成為日本的朝貢國。
  
   公元4世紀末,大和朝廷隨著國勢的增強,更加加緊了對朝鮮人的殖民掠奪。據高句麗好太王碑記載,倭(指大和國)於公元391年渡海擊破百濟、新羅,迫使其國人成為臣民。公元399年,倭寇大舉進攻新羅,“倭軍遍布新羅國境”,直到公元404年,倭軍才被高句麗打敗。
  
   立國之初,即以侵淩朝鮮恩人為快事,在日本人自己的曆史記載中更為露骨。
  
   日本最早的史書就有關於早期日本人企圖欺淩朝鮮的記載。早在公元200年的時候,日本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統治者神功皇後就以“毅然”侵略朝鮮而世世代代受到日本人的崇拜。
  
   《新編日本王室史話》這樣記載:神功皇後不僅“容貌秀麗”,而且“聰明睿智”。她的丈夫仲哀天皇死後,她為了穩定軍心,決定封鎖消息,秘不發喪。她一改仲哀天皇攻打熊襲(據說是當時日本列島上的一個叫狗奴國的地方),決定西向出征朝鮮半島,公元232年,倭人圍攻新羅都城金城。新羅王親自率兵迎戰,才將倭人打退。但是,神功皇後沒有白來,倭人掠奪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圖書,班師回國。
  
   從此之後,每當日本人想要攻打朝鮮人的時候,總是要先把這位神功皇後的“功業”重新炫耀一番,以激勵那些繼承神功皇後“事業”的子孫們。由此可見,即使打不贏,也要掠奪搜刮一番,這早就是日本人的老傳統了。
  
   神功皇後的子孫們從她的“事業”中嚐到了甜頭,此後,掠奪朝鮮人便成為了日本人的一項基本國策。到公元5世紀的時候,經常渡海侵掠朝鮮半島的日本人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一個“任那”殖民政權,並以此為基地,大肆搶掠朝鮮人的財富。公元530年左右,日本人終於從朝鮮人那裏獲得了其夢寐以求的先進技術——百濟國同意向其貢獻五經博士、易博士、曆博士、醫博士、藥劑師、樂工、僧侶等高級知識分子,對促進日本文化的進步,趕上當時世界最先進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公元552年10月,百濟國又向日本大和國貢獻了一尊釋迦牟尼的鎦金佛像和若幹經卷,從此佛教傳入日本。
  盡管朝鮮人源源不斷地給日本人提供財富和技術,日本天皇卻並不滿足,繼續增兵擴大對朝鮮的占領,無奈技不如人,公元563年,日本人被新羅軍隊趕出了朝鮮半島。日本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侵朝戰爭才算告一段落。公元571年,多次策劃攻打新羅的欽明天皇一病不起,臨終前仍然念念不忘攻占朝鮮半島。貪欲未曾滿足的日本人又開始了長達1個世紀的戰爭策劃。最終在公元663年,日本軍隊在白村江戰役中被唐朝和新羅的聯軍徹底擊敗。
  
   著名日本學者森島通夫先生認為,白村江之戰的失敗是日本曆史上天皇集團的中大兄皇子決策失誤導致的最嚴重的失敗,足可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導致日本慘敗的東條失敗相提並論。但是,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像東條的失敗出乎意料地迎來戰後的文化繁榮一樣,中大兄皇子的失敗,大量的韓國政治家、學者、僧侶和藝術家離開百濟來到日本,正如二戰後美國的占領軍一樣,為日本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日本曆史上,對鄰邦的侵略戰爭絕大部分在軍事上都失敗了,但在財富掠奪上卻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收獲。難怪日本人對淩辱鄰邦抱有濃厚的興趣。1905年,窺視了朝鮮一千多年之久的日本人,終於吞並了朝鮮。但日本人並不滿足,而是要繼續吞並中國,進軍印度,最後功敗垂成。
  
   侵略失敗了,並不總結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卷土重來,這是日本對外戰爭曆史的形象寫照。有人歸結於是日本人的尚武精神導致的惡果,孰不知在日本人的文化傳統中,靠侵略鄰邦發財、以淩辱他人為樂是相輔相成的。戰敗了,沙揚娜拉——沒什麽了不起。比起戰敗的損失,戰爭掠取的財富要多得多。從來就精於計算的日本人並不是傻瓜,既然侵淩他人能夠帶來可觀的收益,對這樣的買賣為什麽不做到底呢?
  
   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每當手頭發緊的時候,就想拿攻擊朝鮮說話,這種決策模式並不是偶然的,在其統治階層的政治傳統中,早就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