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侵華日軍虐待、殘殺東北邊境要塞勞工真相揭露

(2012-10-18 05:52:52) 下一個
———侵華日軍虐待、殘殺東北邊境要塞勞工真相揭露 本報記者 何秀麗   新聞背景  日本關東軍秘密殺害中蘇邊境要塞勞工的傳聞在民間流傳了半個多世紀,但一直沒有見證人和史誌記載,在中國諸多的抗日戰爭史及其他曆史文獻中也找不到一段單獨記載這場秘密屠殺事件的文字。 經過李茂傑、徐占江、金成民等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發現了相當數量的重要資料,其中包括來自日偽原始檔案的資料。要塞“外圍勞工”幸存者留下的口述筆錄,揭露了侵華日軍殘忍虐殺、屠殺修築要塞的百萬中國勞工真相。  專家點評  徐占江(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課題組已經查明,日本在中國東北邊境修築要塞等軍事工程,強征和奴役中國勞工320多萬人,造成了100多萬勞工的死亡,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死亡勞工大都是青壯年人,是100多萬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和支柱。他們的死亡,給這些家庭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創傷。這些勞工當中,即使有僥幸活下來得以回家的,也因為在服勞役期間遭受非人的待遇和奴役,大多數人患有關節風濕、腰腿痛、消化不良或皮膚等方麵的疾病,造成早衰、早亡或留下終身病痛。被采訪的幸存勞工及家屬每當提起這段往事,總是悲痛萬分。  保守估計,1934年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各要塞等軍事工程中共奴役勞工320萬人以上。  日軍修築軍事要塞到底征用了多少勞工,現已無完整的檔案資料可查。經過對戰後審判日偽戰犯資料等的認真查閱,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侵華日軍要塞”課題組研究人員已基本查清日軍在要塞奴役中國勞工的概數。  1934年—1939年的勞工數量:日本侵略者從1934年開始使用中國勞工在中蘇邊境修築要塞,根據曾任偽滿民生大臣的穀次亨供述,從1933年到1936年由華北來東北的勞工每年大約有80萬人,其中“大約四分之一從事軍事工程建設”。按照穀次亨估計推算,這個時期每年在軍事要塞使用華北勞工數量約為20萬人。  據徐占江介紹,根據偽華北勞工協會和偽滿洲勞工協會的統計,參照1940年後在軍事工程中使用的勞工數量,從1934年至1939年平均每年使用勞工20萬人左右,6年使用120萬人左右是可以確認的。  1940年—1945年的勞工數量:據曾任偽滿國務院總務次長古海忠之證實,1940年至1941年,由於實行“北邊振興計劃”,每年供給關東軍勞工30萬人,共計60萬人。1942年至1945年,每年供給關東軍30萬—40萬勞工。  綜上所述,保守估計,自1934年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各要塞等軍事工程中共奴役勞工320萬人以上。  住的都是就地用葦席或茅草搭起來的棚子,即使是在最冷的黑龍江北部地區,也僅僅是在兩層席子之間夾一層油氈紙。大多數勞工身上長了疥瘡,渾身流膿水。  徐占江對記者說,盡管事情已經過去了60餘年,幸存勞工在接受課題組成員采訪時回憶起當年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仍淚流滿麵。  據幸存勞工介紹,在各個要塞勞工駐地,勞工們住的都是就地用葦席或茅草搭起來的棚子,即使是在最冷的黑龍江北部地區,也僅僅是在兩層席子之間夾一層油氈紙。勞工棚子一般都搭建在工地附近,在一些絕密工程中,勞工棚四周還設有鐵絲網,旁邊設有日軍崗哨或狼狗圈,以便於日軍監視,防止勞工逃跑。席棚子呈長筒形,兩頭留門,中間是過道,兩麵離地一尺多高搭成通鋪,還有的就地鋪上些幹草,人就睡在上麵。  每個勞工棚子裏住幾十人至上百人不等。席棚子十分簡陋,夏天外麵下大雨,棚子裏就下小雨,勞工的被子濕得無法用,地麵積水,鋪上返潮,加上蚊蟲、虱子、跳蚤叮咬得人們無法入睡,大多數勞工身上長出疥瘡,渾身流膿水。  由於勞工棚子十分密集,有時因取暖失火而造成勞工大量傷亡;建在低窪處的勞工棚子在山洪暴發時被衝垮,大批勞工被水淹死。史實記載,1938年,在東寧修鐵路的勞工中,因河水上漲,一場大水把西浦組的人大部分衝走、淹死了,水下去以後,河套兩邊、柳毛樹叢中,到處都是一堆一堆的死人。  冬天穿的棉衣,沒幾天就破了,在興安嶺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氣候下根本無法禦寒,勞工們隻好往身上套水泥袋子,走路得倒退著走,不敢迎風走,裝過水泥的破紙袋子幾乎成了每個要塞勞工普遍使用的衣服,當地百姓稱這些勞工為“紙人”。  被輸送到要塞的勞工,絕大部分是被征派和抓捕的,行李服裝完全自備。勞工們晚上睡覺沒有被蓋,隻好找些破草袋子、紙袋子蓋在身上,由於勞動強度大,勞工所穿的衣服很快就破碎不堪,因此,夏季大都赤身裸體,春秋和冬季隻好用裝過水泥的紙袋子禦寒。勞工幸存者王樹熙回憶說,冬天穿的棉衣,沒幾天就破了,在興安嶺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氣候下根本無法禦寒,勞工們隻好往身上套水泥袋子,走路得倒退著走,不敢迎風走,到了夏天,勞工都隻穿條褲子,赤著上身,有的幹脆一絲不掛,反正方圓五六十裏內沒有人家。由於各要塞工程都大量使用水泥,裝過水泥的破紙袋子幾乎成了每個要塞勞工普遍使用的衣服。當地百姓稱這些勞工為“紙人”,身上的衣服可以對付,腳下的鞋卻是很大的問題,鞋磨破了,光腳走石子路幹活,許多勞工腳部被劃傷或凍傷。  有的勞工病倒了,還沒有死,就被架上木頭燒,那人還在喊:“我還沒死,救救我!”可是誰敢去救啊!日本兵牽著狼狗端著槍在一旁監視著,誰要上前就用刺刀挑,還有許多勞工因病重沒法再為日本侵略者賣命,被活活扔進萬人坑。  勞工們在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奴役下,由於饑餓、勞累、疾病等原因,許多人身體無法支持,不能再為日本人賣命,日本把頭、監工不但不給勞工治病,反而殘忍地將勞工處死。勞工於洪義親眼看到一個有病的勞工被日本監工舉起來摔死,然後拖到狼狗圈裏喂狼狗。  勞工王樹熙回憶,他有個要好夥伴叫楊林,原本在哈爾濱當學徒,因奶奶有病,回家探視時路過沈陽站被抓,同王樹熙一起當了勞工,後來楊林患病,口鼻流血不止,到第三天時,王樹熙去看他,監工來對王說,走,幫我把他抬到林子裏去。王樹熙眼瞧著楊林還沒死,就給監工跪下,哀求放過楊林,但監工仍是命令人把楊林拖到林子裏,鋪上幾層樺木把他架在頂上,點燃樺樹皮開始火化。一是楊林沒有死,二是人被煉肌肉收縮的反應,王樹熙看見楊林猛地從火中坐了起來,就悲痛地大喊著:“小楊,你再也看不到你奶奶了。”可這又怎能挽救楊林的生命呢?  幸存勞工吳月慶證實,有的勞工病倒了,還沒有死,就被架上木頭燒,那人還在喊:“我還沒死,救救我!”可是誰敢去救啊!日本兵牽著狼狗在一旁監視著,誰要上前就用刺刀挑。大家隻好眼看著這個勞工被活活燒死。還有許多勞工因病重沒法再為日本侵略者賣命而被活活扔進萬人坑。  被抓去的幾千勞工最後回到家時,隻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當年被迫去烏奴耳當勞工的幸存者及其家屬都把烏奴耳和死亡聯係在一起,一提到烏奴耳都顏色大變,烏奴耳在他們看來已經成了死亡的代名詞。  學者穆學元調查獲知,1944年春季,日本關東軍為了準備同前蘇聯作戰,加緊修築軍事工程,於是便狗急跳牆地夜間入戶抓人,連夜緊急集合出發。當年偽錦州所轄12個縣被抓的勞工和勤奉隊全部被驅趕到偽興安省烏奴耳(今屬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附近)修築軍事工程。綿縣鬆山鄉穆家富村隻有50多戶人家,一夜之間抓走12個農民;錦西縣老官堡盤道溝村100多戶人家被抓走10個,都是到烏奴耳服勞役。而此次被抓勞工的幸存者杜儒證實,勞務科院裏被抓去的勞工很多,有好幾千人,最後回到家裏的人隻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令人發指的是,日本關東軍對在烏奴耳軍事築壘被折磨得九死一生的殘存勞工也不放過。杜儒回憶,在服役期滿後,把一部分勞工用火車送到哈爾濱平房第731細菌部隊用於活人細菌實驗。當年被迫去烏奴耳當勞工的幸存者及其家屬都把烏奴耳和死亡聯係在一起,一提到烏奴耳都顏色大變,烏奴耳在他們看來已經成了死亡的代名詞。  專家點評  金成民(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第731研究所):731部隊使用所謂的“馬路大”(即活人),進行細菌試驗,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通過憲兵隊、特務機關通過特別輸送的手段送往731部隊的。1944年,日本戰事吃緊,為了加快細菌武器的研究並盡早投入戰場,憲兵隊在無法滿足“實驗材料”需要的情況下,便將烏奴耳部分要塞勞工直接送往731部隊。這樣,既達到要塞保密的要求,也滿足了731實驗的需要。  曾在密山鐵路警備隊任乘警的古川三男說,出於對軍事設施的保密,這些外出掙錢的苦力是沒有可能返回故鄉的,根據我在東北兩年零八個月的觀察,從未見過一個返回的中國勞工。  逃跑是勞工們反抗的主要方式,對逃跑者施以酷刑直至處死以警告其他勞工,幾乎是每一個要塞工地都經常發生的事情。有的勞工逃跑被抓回後,被日軍殘忍地將其雙腿鋸斷,折磨致死。僅從東寧勞工墳中發掘的18具屍骨中,就有4具屍骨的雙腿從小腿處被齊齊鋸斷。但盡管如此,仍然無法阻止勞工的逃跑,許多勞工是通過逃跑才得以幸存的。  有的勞工為了活命,打死監視的日本兵後集體逃跑。據東寧幸存勞工梁德雲證實:1937年,他和一些同鄉在正月十五看秧歌返回時,被日軍抓到東寧挖戰壕。一次上廁所時,親眼看到對麵山上日軍正把集體殺害的勞工往事先挖好的大坑中埋,他所在的勞工隊頭頭也說工程結束要給大家開工資,勞工們為防止被日軍集體屠殺,在一次午飯後殺死監工的4名日軍,集體逃走。  在要塞的絕密工程中,在工程修築完畢後,參與修築的勞工都被日軍秘密處死,大量的資料證實了這一點。  曾在密山鐵路警備隊任乘警的古川三男說,在一次執行乘警任務時,看到一列開往虎頭的貨車擠滿了苦力,這些苦力來自中國山東,是被送往虎頭去修築軍事要塞的,出於對軍事設施的保密,這些外出掙錢的苦力是沒有可能返回故鄉的,根據他在東北兩年零八個月的觀察,從未見過一個返回的中國勞工。  美國日本侵華研究會成員吳天成認定,“關東軍每年經常用數十萬中國勞工在東北與前蘇聯接壤邊境修築公路、飛機場、兵營及工事,在一些重要工程修築完畢後,便將勞工全部殺掉”。曾在烏蘇裏江虎頭要塞服役的日本兵岡崎哲夫回憶,1940年,虎頭要塞工程完成,為抓來的中國軍隊俘虜在山穀間擺酒宴,正在吃喝之際,山頂上的機槍一齊向這些人射擊,全部殺死。  偽滿洲國軍事部大臣邢士廉供稱,有的秘密工程完工後,把從事該工程的勞工全部殺死。1943年,錦州1000多名勞工到這些工程中去,但是一直到1945年春天,這些人也沒有回來,錦州責任者詢問關東軍,回答說,不知道。問總長官武部六藏,他說,我也不知道,沒經政府手續。實際上,日本為了保守軍事秘密,在海拉爾集體秘密屠殺了幾萬中國勞工。  勞工吃不飽飯,個個餓得骨瘦如柴,隻好偷吃日本人喂馬的豆餅,偷著捋山上的野草吃。日本人看見哈哈直笑,說“中國人,馬的一樣”。  據幸存者吳月慶回憶,勞工幹重活卻吃不飽飯,日本人給我們吃的是包米麵稀粥,稀得比水稍強些,大家個個餓得骨瘦如柴。有時小隊長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吃大餅子!所說的大餅子隻有一手長、一指厚、手掌寬,每人一個,根本吃不飽。1944年在烏奴耳當勞工的錦西網戶屯劉庚起有一次將稀粥喝下後數了數碗中的米粒,發現一碗稀粥隻有87個米粒!被征派到琿春的勞工幸存者於洪義回憶說,我被運到當地後,看到先到達的勞工吃的是橡子麵,就問“這東西能吃飽嗎”,他們告訴我,隻能吃這些,就這還不管飽呢!  勞工們在饑餓難忍的情況下,隻得四處找吃的,日本人有馬房,有的勞工晚上利用上廁所的機會去偷吃喂馬的豆餅。勞工幸存者武永和證實,由於日本人不給我們足夠的食物,餓得直不起腰來,我們隻好吃野菜樹葉。張樹海證實,山上有一種草開黃花,辣乎乎的,大夥餓了就偷著捋黃花吃,並給這種草取名為山茴菜,日本人看見哈哈直笑,說“中國人,馬的一樣”。  勞工們很少能喝到菜湯,有時喝到的是蒸窩窩頭鍋裏剩下的水,更多的情況是冬天喝雪水、夏天喝坑裏的水,勞工們常常腹瀉、中毒甚至死亡。烏奴耳勞工幸存者孫巨田回憶說,喝水溝裏的水就像喝酒醉了一樣迷糊,壞肚子,曾經有一個屋都是重病號,60人死了20個。  天一亮就被趕出去做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要是去得稍微晚一點,日本兵就用槍把子打,用腳踢,做工稍微慢一點或休息時間稍微長一點,日本兵也過來打罵。  在各要塞工程中,勞工們基本是天亮出工勞動,天黑返回住處,勞動時間都在十幾個小時。勞工每天勞動一般都有定額。  勞工黃文喜回憶說,我被分配篩沙子,一起幹的有10人,規定每人每天篩10立方米,用木板釘的一個框做計量,裝滿是一立方米,我們將沙子倒進去,滿了後叫監工來看。合格便將木框取下放一旁接著裝,如果監工故意刁難,裝滿也不許取,我們還得繼續往裏倒,直到他們滿意為止。如果完不成定額就會遭到監工者的毒打。  曾任偽四平省省長的曲秉善證實,勞工在山裏為日軍修道路、修兵舍、修倉庫和飛機場,每天都吃不飽,活兒又累,天一亮就被趕出去做工,一直到天黑才收工,要是去得稍微晚一點,日本兵就用槍把子打,用腳踢,做工稍微慢一點或休息時間稍微長一點,日本兵也過來打罵。  據徐占江介紹,被迫修築要塞的勞工在所有勞工中死亡率是最高的。那麽,要塞勞工的死亡率到底有多少?哈爾濱市社科院“侵華日軍要塞”課題組專家綜合多方麵資料加以分析:  戰犯於鏡濤證詞:1941年秋,我到北安、孫吳、遜河、璦琿、山神廟等地視察勞工服勞役情形,北安、孫吳是修軍用道路,聚集了三四千勞工,住在曠野中搭的草棚裏。一個棚子裏住了100多人,病倒的有50人左右,工棚子外麵放著10多具勞工屍體。因為饑寒、勞累過度,缺少衛生醫療設施,勞工死亡率達到20%。  戰犯穀次亨證實:偽滿日寇在東北屠殺中國勞工,起碼不下200萬,特別是武部六藏到任後,慘狀更甚。與蘇聯接近的國境地帶軍事工程建設和暑期死亡率平均5萬以上。特別是對於國境地帶從事軍事工事的勞工們,工事建設完成後,唯恐泄露軍事工事秘密,就成千上萬地被就地槍決了。  《台安縣誌》記載:康德八年,全縣被抓去勞工1372人,被折磨致死致殘的達800多人。康德十二年,被抓去1600人給日本人修工事,死去700多人。  《綏中縣誌》記載:1942年2月,偽縣公署強征2160人去烏奴耳修軍用公路,服苦役期間因凍餓、疫病和毒打,大量死亡,回縣時隻剩下1000多人。  張喜武(1943年在虎林湖北站修飛機場):所在的第二中隊250人,回來時隻剩下73人。  張樹海(1943年在烏奴耳當勞工):大隊下設中隊,一個中隊四個小隊,一個小隊60人,整個大隊隻剩不到一半人,我在二中隊二小隊,第一小隊死人最多,沒回來幾個人,二、三小隊能死一半,每天都死四五個人。  孫寶林(1943年到東寧城子溝當勞工):縣裏編成一個大隊,共1600人,到10月死了723人。  劉俊清(1944年在五岔溝當勞工):我們這批五六百人,到原定的7個月勞動期滿時已經死了三分之一,死屍往山溝裏一扔,任由狼群啃噬。  據專家分析,盡管這些勞工幸存者對勞工死亡數量的估計可能不十分準確,但總的分析誤差不會太大。根據各種資料推算,由於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奴役與虐待,從1934年到1945年8月,在各邊境要塞等軍事工程中,中國勞工至少死亡100萬人。  相關信息  1. 侵華日軍為掠奪和奴役中國勞工,施行了“勞動統製”政策,其發展大體經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到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實行既允許其進入東北,又對進入東北的勞工數量實行一定限製的政策。  第二階段:1937年7月至1941年6月,隨著以“國境建設”為中心的所謂的“北邊振興計劃”的實施,日本侵略者不僅取消對華北進入東北勞工數量的限製,而且采用各種手段極力招募華北勞工,並開始大量使用東北本地勞工。  第三階段:1941年7月到1945年8月,由於侵華日軍加快邊境要塞工程建設等原因,對勞動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實施“勞務新體製”,對勞工的掠奪達到極端化,征派和抓捕成為解決要塞工程所需勞工的主要方式。  2.專家在查閱1936年—1941年華北勞工在東北勞動地分布情況表時發現,邊境地區的勞工數量從無到有,數量增加的比例遠遠高於內地的省份,而邊境地區沒有大的廠礦,可以推斷,所增加人員主要是用於修築邊境要塞等軍事工程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