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雖然戰敗,日本依然發了戰爭財

(2012-05-09 06:05:55) 下一個
雖然戰敗,日本依然發了戰爭財

  核心提要:日本戰後的重建並非完全的白手起家,盡管戰敗,但掠奪式的戰爭依然給他們儲備了足夠多的財力。

  在人們普遍將目光集中在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上時,另一個與之相關的話題也重新受到關注:現代日本的經濟奇跡究竟是否得益於、多大程度上得益於由其發動的那場侵略戰爭?

二戰中日本的掠奪

  在人員和科技方麵,日本在戰爭期間借用巨額軍費,培養了比戰前多得多的工程技術人員。二戰末期,由於戰線過長,日本有很多十四五歲的娃娃兵和文科大學生、甚至文科教授被迫加入日軍作戰而被擊斃;但日本數萬工科大學生卻未上戰場而被保存下來。

  日本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例如零式戰機的設計師等被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絕大多數均未被擊斃而活到了戰後。這為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奠定了決定性的基礎。

 

  在經濟方麵,據日本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14年間,通過直接搶劫和濫發偽鈔,日本幾乎榨幹了包括日軍未占領的新疆、重慶在內的全中國多年積累的財富。由於日軍的暴行極為突出,日軍的掠奪反而被忽略。當時的南京,大多數日軍官兵的褲腰帶上都穿著50到200個金戒指。

  日本濫發軍票,用一張廢紙對日軍占領區的中國人進行瘋狂掠奪和金融詐騙。“9.18”之後,日本在中國東北通過偽“滿洲中央銀行”大量發行偽“滿元”,於張家口設立偽“蒙疆銀行”,發行偽“蒙疆券”。1938年3月又在北平設立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偽“聯銀券”,在上海設立偽“中央儲備銀行”,發行偽“華興券”。1941年1月,又在南京設立偽“中央儲備銀行”,發行偽“中儲券”。日本在關內建立的銀行共有20多家。

  日本侵占中國大陸,完全是靠掠奪中國人的財富來支付巨額戰爭成本,並未損耗自己國力,這種以戰養戰的方法,日本在亞洲其它國家也廣泛應用。

 

  依日本政府的記錄,日本在中日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的戰費,共達7559億日元(如依消費者物價指數換算,約為現在的170萬億日元以上)。此龐大戰費的大部分,即利用日本所操縱的“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和“中央儲備銀行”所發行的通貨紙幣支出。日本政府根本不需國庫支出,結果,在戰爭終了時華北的通貨膨脹,幾達日本國內的130倍。

  日本陸軍的秘密機關、第九技術研究所第三科進行中華民國“法幣”的偽造工作。製造的偽鈔總額約40億元。中日戰爭爆發的1937年法幣發行額為 14.8億元。從中國抗戰開始到武漢失陷的國民政府戰費隻有10億至15億元,而國家行政經費則隻有7億元而已,合計不過17億至22億元。由此可知第九研究所製造的偽鈔,對中國的掠奪有多嚴重。 另外,日本官方還用鴉片掠奪中國財富,單是蒙疆銀行,到1945年時,鴉片收益就超過4.2億日元。

  投降前,日本的掠奪越發瘋狂。溥傑的妻子“愛新覺羅浩”的傳記稱,“滿洲國的金塊”,在蘇聯大軍進入前夕,被空運到日本。又據朝日新聞記者大久保泰的《支那派遣軍和平交涉秘錄》,日軍於1945年8月12日,將正金銀行上海支店的一箱箱金塊運上日軍驅逐艦。而9月底,日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僅僅將3噸金塊交給何應欽,其餘的金塊下落不得而知。日本保守黨政治的樞軸自由黨,其戰後的創黨資金,是日本海軍在上海的兒玉機關長兒玉譽士夫從中國大陸帶回的鑽石、白金等所資助。依當事人岩田幸雄的記述:“在8月15日的前一天,我使用朝日新聞社的飛機,將值錢的物資運送到日本內地。因終戰時軍機不能用,而朝日新聞社的飛機在機體上畫著綠十字,可以說是‘救星’。但起飛之前一直擔心,因為雖選了金條、白金、鑽石、翡翠等輕而值錢的東西運載,然而還是怕堆載過多而使飛機飛不起來。”

  甚至日本投降後仍沒有停止掠奪。依前台灣總督府主計課長鹽見俊二的回憶錄《秘錄----終戰前後的台灣》,在日本投降後的1945年9月,大藏省和日本銀行仍以專機運送了大量的台灣銀行券到台灣,因飛機滿載紙幣,同行的作者還要坐臥在紙幣上。此紙幣用於支付在台灣的日本官吏,薪水預付到翌年3月份,以及包括到翌年3月為止的退休金。日方此舉竟然得到麥克阿瑟司令部的許可。這自然加劇了台灣的通貨膨脹,而成為1947年“2.28事變”的原因之一。 日本真的被炸成焦土了嗎?

  戰爭末期,美軍司令官李梅在馬裏亞納群島共擁有約385架 B-29,279架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東京,稱為東京大轟炸。然而隻是摧毀了約25%的建築。接著285架轟炸機轟炸名古屋,也隻是摧毀了約25%的建築。

  過了兩夜, 經過維修人員日夜的搶修, 李梅又派出了300多架 B-29 轟炸大阪----以人口和工業生產而言, 此為日本第二大城市。結果又是摧毀了約25%的建築。李梅的第四個轟炸目標是神戶, 是李梅所發動最猛烈的一次空襲。307架 B-29摧毀了約33%的建築。

 

  1945年3月的最後一次燃燒彈空襲行動、3月19日對名古屋的第二次攻擊,由290架 B-29 轟炸機來執行。由於耗盡了所有燃燒彈的庫存量, 故每三架轟炸機中就有一架沒有燃燒彈,結果隻是摧毀了大約9平方公裏的麵積。到3月下旬, 第二十一轟炸司令部的燃燒彈庫存耗盡, 在此後的三個月的空襲中, 沒有再實施過燃燒彈轟炸。

 

  而在戰爭後期,德國每天要遭到千架以上的毀滅性轟炸,1943年,英國皇家空軍就向德國首都投下4.9萬噸炸藥,威力超過兩顆原子彈的總和。 1945年2月13日對德累斯頓的轟炸,行動由阿瑟.哈裏斯指揮,轟炸持續了14個小時,805架英國轟炸機投下了2558噸炸彈,美國還派出450架B -17轟炸機前來增援。

 

  所以當時東條英機認為, 與盟軍對德國的攻擊相比, 對日本的攻擊可說是“微不足道”,實際上, 日本麵臨的是每周一次來自兩千多公裏外的100來架 B-29 的襲擊。如果這麽一件“小事”就使日本人民失去信心的話, 那麽, 要實現“大東亞聖戰”的目標是絕對不可能的。

 

  美軍第二十一轟炸司令部進行過一次襲擊,目標是東京的中島飛機工廠。159架 B-29空投了500噸高爆炸彈,塵埃落地, 卻發現中島飛機工廠完好無損地聳立在原處。共875架轟炸機作完八次這樣子的轟炸後, 中島飛機工廠僅遭受到4%的破壞。

美軍航空軍最優先轟炸敵方的飛機工廠或發動機工廠的行動, 雖然使得其中一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還有一家被迫大量減產, 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家因此完全喪失生產能力。

  日本29%的飛機生產任務是集中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工業地區的各級簽約廠商完成的。後來, 日本官員說, 燃燒彈空襲摧毀了這些小型工業, 使“生產嚴重受損”。然而,即使這些工廠完全被毀,日本航空工業仍有71%保留下來。而那些投向東京灣的船塢和倉庫的炸彈中大部分都偏離了目標。在戰爭結束後, 美國戰略轟炸研究小組將早期 B-29 作戰的失敗,歸因於天候不佳。況且遠程飛行需要大量汽油, 隻能攜帶較少的炸彈。

  所以轟炸對日本工業的破壞雖然嚴重,但日本工業的大部分都保存下來,並沒有被夷為平地或全部化為焦土。

日本依然發了戰爭財

  整個戰爭中,日本的財富(他們自己稱“國富”)有了驚人的增長。1937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GDP)隻有66.6億美元(精確值),低於當年中國的GDP136億美元(估計值);然而日本1944年GDP高達175億美元,在7年戰爭間實現了和平時期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達到的經濟增長。

 

  數字精確是日本的特色之一。戰後日本精確統計了其本土的經濟損失,損失的每一座工廠、每一棟民房,甚至每一幅字畫都做了精確統計,結果是日本 “一般國富”損失額達25.4%,數字是巨大的,但是還遠不能跟中國等受侵略國家的損失相比。另外,日本基本上逃避了對中國、朝鮮半島和東南亞的巨額賠償。

  結果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雖然不及美國大規模轟炸前1944年的水平,但和1937年相比大約高出一倍,和1931年“9.18”時相比高出更多。日本國民生產總值(GDP)也從中國的一半,趕上、甚至略微超過了中國。

  所以,從總體上折算起來,戰敗的日本在經濟上還是大賺了一筆。難怪日本部分人士也認為日本戰後絕不是什麽白手起家,日本的現代化工業體係、教育體係和富裕的經濟是建立在日本“戰爭財”的基礎之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