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解決自殺問題應從學生抓起

(2011-05-10 18:40:35) 下一個

日本解決自殺問題應從學生抓起

日本解決自殺問題應從學生抓起離開寒冬,又將迎來3月。原本應該是一個鮮花綻放、春意盎然的季節,在日本卻有著一份緊張。因為,每年3月都是日本自殺事件高發期。由此,日本也將3月定為自殺對策強化月。

2010年5月,日本警察廳統計公布的2009年全國自殺人數為32,845人,這使得日本的自殺人數連續12年超出3萬。盡管2010年的統計情況還未得出,但相關方麵的表態並不樂觀。因為不但自殺事件發案數和自殺人數沒有大幅下降,自殺人群年輕化趨勢還明顯增強,20至29歲的自殺者連續兩年創曆史新高,30至39歲的連續3年創新高。

為了解決“自殺”難題,日本社會上下也動了不少腦筋,在自殺事件高發區裝備警示牌、監視器;在車站站台安裝青藍色燈泡;在全國設立谘詢所或谘詢窗口,對生活困難或抑鬱症患者進行心理幹預;政府還頒布《自殺對策白皮書》,成立了“自殺對策緊急戰略小組”,可謂是“全民總動員”,但總體收效不太。而從去年開始,一種“怪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一則新聞報道,去年10月,東京都杉並區小學一名年輕女教師在給三年級小學生上數學課時,出了一道怪題,題目的大概內容為:“有姐妹三人。大姐自殺後,在為其舉行葬禮上,二姐和小妹喜歡上同一男子。二姐怎麽做,才可以再次遇到該名男子?”當時一名學生回答:“二姐殺了小妹就可以(在葬禮中)再次遇見他。”這名教師稱之為正確答案。另外,在日本鳥取縣米子市的市立初中,一名外聘的資深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有關“受力點”內容時稱:“假設有一個人站在懸崖上,在他身上哪一點施力會讓此人墜落致死?怎樣施力會讓他得救,怎樣則會和他一起掉下?”當學生們聽後大感驚訝時,這名教師又換了一種方式講解問題說:“在身上哪一點施力會把他送到另一個世界?”

中小學課堂內容頻頻涉及殺人或自殺的內容,引起各方高度警覺。部分教育人士質疑,這些課堂內容會對中小學生的幼小心靈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應該引起全社會的深刻反思。

除此之外,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發現,日本中小學校內“強欺弱”現象近年來呈現明顯增強趨勢,中小學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激增。而且,隨著網絡和手機在校園內流行,新的“強欺弱”現象形式更具隱蔽性。一些學生利用手機短信或網絡郵箱對其他同學進行謾罵、羞辱甚至恐嚇,還有一些學生將某同學受欺淩的畫麵用手機拍攝下來,並製成動畫上傳到網上,使受欺淩學生在承受身體傷痛的同時,心靈上再度遭受打擊,留下了深深的創傷。而校方的管理鬆懈和處理事件時的態度曖昧又進一步助長了此類事件的發生。不少學生小小年紀就患上了憂鬱症、退學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

過去,人們總認為“酗酒”、“睡眠不足”、“失業”、“生活壓力大”是導致日本人自殺事件高發的主要原因,但是,當人們四處“求醫問藥”、尋找對策的時候,他們並未發現,“自殺”病毒已經從最薄弱的環節侵入人體。正是“自殺”文化滲透進中小學課堂以及校園“強欺弱”現象的蔓延,讓“死亡”的種子早早就根植到了日本人的心裏。在這種不良文化熏陶下,在這種惡劣環境影響下,人們在幼小年齡時,甚至長大成人後,都會產生錯誤心理,一旦遭遇挫折或困境,很容易采取死亡的方式逃避痛苦。這正是日本社會自殺事件高發的結症之一,也是自殺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的誘因。

這麽說來,日社會解決自殺問題,也需從中小學生抓起。(寫於2011年2月1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