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福島核災大剖析,有圖有真相

(2011-04-15 00:27:23) 下一個
福島核災大剖析,有圖有真相2011-04-13 03:13:50
閱讀(79) 評論(9)

一篇對日本核輻射災難的詳盡分析,值得一讀

諧和 七星貝殼精英 | 最後登錄2011-4-13

日本政府最後終於隱瞞不住真相了,承認了福島核電站危機是嚴重到與切爾諾貝利一個等級的核災難。日本的悲哀,人類的災禍。

轉一篇迄今為止我看到和讀到的比較詳盡的分析日本核危機的網文,用圖表和數據來說明,預測危機以後的日本經濟走向和中國應當有哪些準備。

值得一讀。

進入鏈接,可以進入更多的原始資料鏈接

原文在“西西河社區” 的“觀點時事” 版

【原創】關注福島核危機,大家來看圖 [ fleurrriste ] 於:2011-04-02 18:21:05 主題帖

日本這次危機是在太拉人眼球了,讓人不由得心癢癢。本人潛水已久,碰上這事終於被炸了出來,想要做點分析圖討論下未來事態的可能發展。隻不過才疏學淺,不知道是否能夠分析的清楚,也歡迎更專業的人士提供意見。

此次福島核危機前景晦暗,解決無期,對於日本來說確實當得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一說。事情從天災拖成人禍,危機重重接踵而來,現在更拖到人類素手無策,坐等發展的地步,對我們來說一方麵是深刻教訓,另一方麵也是中華民族之大幸,不費一兵一卒就幾乎永久性地拔掉了天敵的利牙.

此貼並不著重於我個人的觀點,而是希望提供這一整個核泄漏事件的討論基礎與參照。關注的重點一方麵是汙染的擴散,一方麵是核汙染對於日本民生經濟的影響。論述從相對保守的角度出發,首先探討的是福島周邊的情況,再在事態發展的基礎下,試圖探討未來對於日本農業漁業等各方麵的衝擊。

貼中展開的邏輯非常簡單,就是通過對日本現狀的分析,了解核汙染對於哪些方麵將造成哪些影響?目前這方麵並沒有看到係統的現成論述,新聞中也多是二道消化過的材料,為保證準確性,凡關於日本的數據和圖表皆來源於日本各政府網站,大家都可以驗證。我將致力於提供盡可能充分可靠的基礎資料,結合目前的發展形勢有保留地點評,以供大家在了解的基礎之上,得以自行根據事態發展,對核汙染的影響進行評估和推斷。

一、水汙染擴散

核電輻射對日本的影響渠道,目前來看主要還是空氣核粉塵傳播和水汙染。水源汙染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帶高放射性的汙水泄露,一種是核粉塵沉降到地麵帶入水流。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於當地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其地勢地貌,水流方向,水網聯通情況都將對汙染程度產生決定性影響。這些問題可能是大家長久以來早有疑惑,而在跟帖中你們將詳細了解。

汙水泄漏,甚或現在已經發生的汙水傾倒,主要將進入大海,隨著洋流不斷擴散汙染整個東日本近海,並進一步向俄羅斯東岸和北美西岸拓展。這種擴散究竟會在日本沿海產生什麽樣的後果?洋流究竟是往哪個方向前進?會否進入中國內海?是否會侵襲沿海土壤?請看

水汙染擴散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汙水泄漏 I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汙水泄漏 II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汙水泄漏 III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汙水泄漏 IV鏈接出處

陸地水汙染則主要由空氣中核物質沉降引起,將直接威脅東日本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於關東平原上是眾多河流的出海口,河流中的放射性物質將得到聚集,所以東京及周圍各縣問題將會變得更加嚴重。日本將在六七月份進入雨季,考慮到長期影響,水汙染將可能成為日本不可承受之重。風向將往哪個方向吹?水流方向?對我國造成多大影響?夏季風向是否會改變?日本的供水水源情況如何?東京的水源在哪裏?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生物究竟有多少富集效應?對長期海產食用是否有影響?請看

水汙染擴散 – 陸地水汙染 I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陸地水汙染 II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陸地水汙染 III鏈接出處

水汙染擴散 – 陸地水汙染 IV鏈接出處
二、民生經濟影響(寫中)

這次的危機將對於日本的經濟造成嚴重的長期影響,當然具體發展有待時間的推移才能夠顯現出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日本目前的經濟結構,地理空間配置來了解究竟哪些方麵將受到最重要的影響,哪些方麵將逃過一劫,為什麽日本不能夠擴大疏散圈,而在這基礎上各種產業可能會發生怎樣的結構變化,日本是否還具有恢複元氣的可能。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農業。日本的人口主要聚集在東京及以西,而東日本是日本的主要農業產區。30公裏甚至80公裏的汙染圈如果在中國或許尚可承受,但對於土地狹小,人口稠密的日本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日本苦心謀求的大米自給可能毀於一旦。日本的農業結構是怎樣的?哪些是重點自給產業?東日本主要的出產是什麽?它的主要出口產品?出口對象?對於中國出口的影響?北海道作為日本的大農倉,可能發生怎樣的演變?

民生經濟影響 – 農業 I鏈接出處

民生經濟影響 – 農業 II鏈接出處

其次為漁業。鑒於可見的廣泛汙染,恐怕日本除了最南端的少數地區,其他地方的漁業將徹底毀滅,至少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不太可能再有大規模出口。日本的漁業分布情況?主要海產?海外捕撈情況?中國海外捕撈範圍?進口海產的分布?對俄羅斯和朝鮮半島的影響?

工業。日本的工業依然密集於濱海地區,主要在千葉-東京以西地帶。除關東平原以外,東北新幹線以及仙台都市圈也有不少產業。日本的工業分布?對於能源的需求?進出口狀況?這方麵可能要分成好幾塊講,我正在看資料,想該怎麽分析,歡迎提供問題和想法。

基本所有的圖上都畫有以福島第一核電站為原點的三個圓作為標尺,其代表的分別是日本政府的疏散距離30公裏 (3月15日),美軍撤離範圍80公裏(3月17日),和瑞士建議3天服一片碘片的距離250公裏(3月26日?)。當然現在看上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 距離可能還會不夠,很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擴大。

貼內有大量圖片,包括相關網站找到的和自製的,希望能給大家提供直觀的理解。

先貼一張目前已經用到的圖合集:

歸類: 人在旅途  |  標簽:

前一篇:隱喻:脫離了“擋中央” 艾未未的民主雞雞就那麽點大

後一篇:讓東方“文明化”的西方使命又來了?

去博主首頁

9 條評論 發表在“福島核災大剖析,有圖有真相”上

  1. 日本政府隱瞞核災 把全世界都騙了——係列報道

    產經新聞 2011-04-13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昨突然將核能事故級別,由第 5級跳升至第 7級,福島縣居民都憤怒了。他們質疑當局一直隱瞞災難嚴重性,令「全日本都被騙了」。他們又極度不安,有人感覺前路茫茫,擔心安全和生計,更希望盡快離開福島。

    核危機發生至今,日本政府隻堅持要求住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 20公裏內的居民疏散,即使近日在方圓 30公裏內的部份地區測到空氣輻射量飆升了,當局也不肯下令居民離開,現在卻將核能事故級別升到最高級別,民怨沸騰至極點。

    飯館村 26歲居民長島光宏說:「為何現在才將級別調高?之前當局好像沒有事一樣,現在我們村子的輻射量究竟有多高?是否高了很多?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感到很不安。」

    61歲村民莊司開說:「很擔憂,感覺現在才是核災難爆發。全村都感到憤怒。全村、全日本都被騙了。我們還可以去哪裏。」他不滿之前兩次反應堆氫爆後當局都說沒有事,但一個月後卻變成 7級事故,區內有多少人受輻射汙染仍是未知數,因為他們至今沒有受過輻射測試。

    住在飯館村附近川俁釘的 38歲主婦佐藤寬子就疑惑地說:「聽到跟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同一級別,感覺很恐怖。政府至今沒有派過人來跟我們交代情況,不知道土地是否再適宜耕種。」由於切爾諾貝爾爆炸後,輻射汙染了土壤,要 25年後才適宜耕種,佐藤很擔心未來生計。

    另有居民就希望盡快離開福島縣,因為政府發佈的訊息時刻不同,不知是否應該再信政府,惟有一走了之。福島市觀光公司 55歲職員根本隆司就擔心,福島從此會受到歧視;「很震驚。全世界的人都會將福島等同切爾諾貝爾,我擔心以後旅客未來數十年都不會來福島,福島縣人會受到歧視。」

    於核災災民,東京電力公司上月底已向第一核電廠方圓 20公裏內和第二核電廠方圓 10公裏內要疏散的九個地方政府,分別發放了 2,000萬日圓( 185萬港元)慰問金,但浪江釘政府拒絕接受,因為每名居民平均拿不到 1,000日圓( 92.4港元)。日本共同社近日向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 30公裏內 12名地方政府首長進行調查,其中 11人要麽就認為「核能安全神話已死」,要麽就要求中央政府改變現有核電政策,或發展其他替代能源。
    ————————————————————————

    港評:日隱瞞核災嚴重性 國家誠信付出代價

    聯合早報網消息,香港明報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放射物32日之後,日本政府才宣布事故嚴重程度提高至最高級別的第7級,從種種情況顯示,日本就這次核災難,盡多隱瞞之處,周邊國家(包括韓國、俄羅斯、中國)對被蒙在鼓裏,一再表示不滿;日本到現在才承認災情屬於特大事故,使人質疑她履行國際義務的誠意,日本的國家誠信也大打折扣。事態也暴露權威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隻是無牙老虎,發現它不具備監察核子安全的能力,未能發揮應有職能。

    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委員班目春樹前日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發生後,1小時1萬萬億貝克的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可能持續了幾個小時。根據國際評估標準,按放射性碘-131換算,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活度達到數萬萬億貝克時,事故級別將定為7級。

    回顧事態發展,3月11日,福島核電站受強烈地震和海嘯影響,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按班目春樹所披露資料,泄漏程度當時應該要列為第7級,但是3月13日,日本政府把事故定為第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遲了32日才確定為第7級,有理由相信,這是日本當局刻意淡化事態、蓄意隱瞞的結果。

    不過,3月15日,法國核安全局對此提出異議,認為事故應達到第6級程度,即屬於重大事故;另外,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核子工程專家郭位根據東京電力公司公布的情況,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的減壓池爆炸和核心局部熔解,認為並不尋常和“有點奇怪”,質疑東電隱瞞資料,他憂慮最壞情況是高度放射性核原料會穿過保護殼滲入地底,汙染水源,釀成食物鏈生態災難。事態發展,可以說被郭位“不幸言中”,但是到3月18日,日本政府首次提高核泄漏級別,從第4級提高為第5級,到昨日才再提高為第7級,與曆來最嚴重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事故同級。

    類如郭位的核子專家,憑一些表麵資料,已經覺得事有蹺蹊,質疑日本方麵隱瞞,而作為全球監察核子安全的IAEA,曾經派員到福島縣檢測輻射泄漏,雖然認為超標情況遠較日本當局公布嚴重,呼籲擴大方圓20公裏的疏散區,但是日本政府未予理會。情況顯示,IAEA也未能獲得輻射泄漏真確資料,作為國際核能使用的最權威機構,在主權國麵前,完全起不到作用,連使更多人生靈免受輻射塗炭的努力,也未獲合理回應,IAEA的角色和職能有必要檢討,以免它形同虛設。

    日本隱瞞放射物泄漏,還透釋著戰略利益操作的影子。美國甫介入處理這次核災難,即認為疏散範圍應該擴大到方圓80公裏,日本未聽從,美國也無跟進;事實上,當韓國、俄羅斯、中國異口同聲要求日本披露更多數據,對日本隱瞞一再表示不滿之際,美國並未加入批評,連日本把數千噸輻射水排入公海,周邊國家地區嘩然,美國仍然保持緘默,後來才知道,在傾倒輻射水入公海之前3日,日本通知美國,獲美國答允不予批評,日本才行動。美國與日本是軍事同盟,但是為了戰略利益,竟然罔顧核災難危害和遺言人類的福祉,這樣的同盟關係實質,起碼是不光彩的。

    日本隱瞞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嚴重程度,孰令致之?從已知情況看來,有3個可能,第一個是東電隱瞞,第二個是日本政府隱瞞,第三個是東電與日本政府官商勾結,共同隱瞞。

    東電是一家私營企業,有理由相信事故之初,東電未以果斷措施處理,例如為免數百億元計資產報廢,遲遲不決定注入海水冷卻反應堆,以致延誤時機;另外,東電對檢測得的一些高放射物數據,一而再於公布後表示計錯數,重新計過後公布一些較低數據,以示情況不太嚴重。我們認為,東電隱瞞大抵可以確定,不過,日本政府對於東電是否監管不力,讓東電貽誤國家?相信日本方麵會探究。而從事態顯示,不能排除日本政府知道有關情況,3月17日,日本時事社引述首相菅直人說,要有“東日本全毀”的準備,以菅直人的身分發表斯言,有理由相信他知道事態的嚴重程度。所以,如果說隻有東電隱瞞,看來不夠全麵。

    東電的私營企業本質,發生事故之後,會把保護資產或安全放在優先位置?從已發生事態,相信當時保護資產得到較大考慮,如果此乃使得福島核電站災難惡化的原因,則企業利益與國家(地方)利益誰更優先,就成為關鍵抉擇。這次核災難,隸屬日本內閣的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委員尾本彰(Akira Omoto)認為有7點教訓,其中提出事故發生後,要確定營運機構與官方落實緊急應變計劃的安排。本港另一位核子專家、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係講座教授胡仲豪亦注意到和提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IAEA今年6月開會檢討和加強核能使用安全時,要研議有關問題。

    大亞灣核電廠由廣東省核電投資有限公司擁有,性質上也屬於私營企業,核電廠的設計和硬體建設,予人較大信心,不過軟件配套完備,才可以確保更大安全。特別是涉及實際利益考慮,一旦發生事故,會否企業利益先行,值得關注;我們認為,如何在製度設計甚至以法律硬性規定,確保安全第一,港方要向粵方反映,製訂明確和有效執行的機製。

    中國媒體痛斥:日本怎敢把核七級瞞一個月

    中評社 2011-04-13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出,日本終於將核事故評級公開提升為七級,成為與切爾諾貝利事故相同的最高核事故評級。這是個遲到的修正。

    早在核事故發生之初,就不斷有各國學者指出它的嚴重性,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的政府也曾公布與日本不同的判斷。但日本政府堅持對壞消息做輕描淡寫的處理,從宣布核事故四級到上升為七級,中間竟用了一個月。奇怪的是,西方國家的政府和媒體後來都對日本的做法抱以溫和態度,國際原子能機構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中間還發生了一件更怪的事,日本把上萬噸的核汙水排入太平洋,竟然不向它的東北亞鄰國提前通報,隻跟美國打了招呼,它對鄰國的信息隱瞞達到無論從道德還是外交角度都不能接受的地步。

    西方媒體對日本隱瞞核泄漏信息一直抱有“懷疑”,而非“揭露”或“批判”,更稱得上是“怪中之怪”。試想一下,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或是俄羅斯這樣的“非西方國家”,美歐輿論會不會尖叫起來呢?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北大西洋的某個地方,而非西太平洋,美歐輿論又會是什麽表現呢?

    日本周邊的幾個國家大都在國際輿論中處於弱勢,經常受到西方輿論的嚴苛對待,雖然日本核危機對這幾個國家的威脅相對更直接,但幾國沒有力量迫使日本對核泄漏采取更加實事求是的態度。

    因此這個錯誤首先是菅直人政府隱瞞實情的故意性造成的,雖然這種故意性未必是惡意的,但卻違背了基本的政治倫理,是不能允許的。它首先危害了日本民眾,日本政府劃定的福島周圍疏散區,遠遠小於美歐政府為本國在日僑民劃出的疏散區,現在不知有多少日本民眾已經受到健康傷害。其次它在試圖誤導周邊國家,影響各國對核汙染嚴重性的判斷,阻撓各國采取必要防範措施。我們認為,日本官方12日的“道歉”仍在輕描淡寫,菅直人政府應對周邊國家有更正式和嚴肅的交待。

    國際原子能機構嚴重失職,該機構有監督日本核事故的責任,不能因為它的總幹事天野之彌是日本籍,就對日本隱瞞信息的做法網開一麵,天野之彌應就該機構的不作為向聯合國做出說明和檢討。

    美國政府的沉默以及西方媒體的失聲為日本隱瞞信息創造了大環境,這是全世界應當共同反思的。因為日本是美國的盟友,華盛頓和西方媒體就拿出另一套標準對待它,這種意識形態掛帥和利益優先的做法,正在擊垮全球的輿論正義,擾亂各國的判斷力,給了日本任意處理核事故的權力。但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終將一起為日本的錯誤埋單。

    核事故沒有邊界,日本處理核事故的方法必將影響所有有核國家的態度,鼓勵在核的問題上自私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對這種自私的矯正必須十分有力,美國和西方輿論應把政治意識形態及其它短期利益扔到一邊,一起為日本的核處理過程提供最強有力的國際監督。

    日本核事故遺患無窮 害慘全人類

    中評社 2011-04-12

    日本政府公布把福島核事故由第5級調高到第7級,日本東北部福島地區的核電機組出現嚴重核泄漏,已經給日本自身、周邊國家以及海洋造成比較嚴重的核輻射和核汙染。目前,日本僅靠公司行為處置這一威脅地區和全球環境的重大事故,遺害無窮!

    更令人憂慮和警覺的是,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未經任何處理,日本政府也未與其他國家磋商,就徑直就近向海水排放近2萬噸所謂低濃度核廢液,嚴重汙染臨近地區海洋環境,並在未來幾年內對太平洋和世界海洋造成程度不同的核汙染,美國科學家多次警告日本此舉可能導致海洋生物基因變異,進而威脅人類生活和健康安全。日本則辯稱其排放行動符合日本1957年頒布的《核原料物質、核燃料物質及核反應堆規製法》。同時,多日來輻射物質已經完成環球飛行,給所經過地區的空氣、食品和生物以及水源造成危害。

    日本遭遇重大災害值得同情,但另一方麵,受災不能成為日本無拘束排放核廢液等大量汙染物的理由。日本首先應該與中俄韓朝等周邊和鄰近國家進行提前磋商,征詢是與否的意見和建議,必要的話還要征求東南亞以及大洋洲國家的意見,征求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意見。不能單方麵專斷決定向太平洋大量排放巨額汙染物。

    也正因此,俄羅斯和韓國已經向日本表示強烈抗議。據說日本此舉此前知會過美國並獲得美國默許,然而,眼下大量汙染物已經通過洋流向北美大陸西海岸流去,春季勁吹的西風也將汙染雲層和塵埃大量飄香美國大陸。如果關於美國默許的報道屬實,則可以說美國正在為自己的錯誤觀點買單。

    為今之計,聯合國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該緊急介入和幹預日本的核廢料和廢液處置,阻止日本繼續向大海排放。日本具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與積澱,有發達的高科技,有充盈的國民財富,其國民生產總值(GNP)實際是中國的三倍。日本完全有能力以國家的名義緊急處置這一重大事故,比如使用超級油輪暫時儲存所謂低濃度核廢液,留待日後進行無害化處理。

    日本政府不能以核電站資產屬於東京電力公司等理由,容忍和依靠所謂公司行為處置這一威脅地區和全球環境的重大事故。日本政府要雷厲風行、當機立斷、高度負責,不僅依據日本國家法律,更要遵守國際法並顧及全球環境與人類安全。否則難免被其他國家和人們定性為自私專斷的不負責任行為。

    國際海洋並非日本所獨有,屬於全人類,屬於世界各個國家及其人民,即便沿海地區依然如此,因為海洋是流動的,天空以及空氣已然。日本政府的言行,全世界尤其具有利害關係的鄰近國家政府和人民都一直高度關注。此次日本遭遇災難,全世界表達了同情與無私支援,日本由此更應該以負責的切實行動處理好核泄漏和核廢液問題,而不是幾乎放任汙染大海和空氣,讓其他國家和人民無端受難,並引發持續性的次生災害。

    從國際法看,有關國際條約措辭不盡相同,但都要求當事國應向可能受影響的其他國家及時、充分地通報有關信息。日本要徹底如實客觀準確及時毫無隱瞞地隨時提供有關核事故的各類信息播報,切實負起責任。

    日本官方解釋說,排放核廢液是“實在沒辦法的事,不會立即對鄰國產生輻射汙染”,這一言辭漏洞百出,遭遇國際社會的普遍質疑,不能不令國際社會深感擔憂。日本應采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

    中國不僅密切關注事態發展、進行專業評估,更嚴格要求日本及時、全麵、準確地向中方通報有關信息。中國必要時應與其他國家一起阻止日本危害人類環境的所謂公司行為,敦促其先行在日本國內進行無害化處理,再就是否向大海排放征求其他國家意見。世界20多個國家已經部分限製或全麵禁止日本農、海產品以及食品進口,這是對其本國國民負責的表現,日本應予以深切理解並在檢疫檢查等諸多環節提供一切必要、客觀、準確的配合,用實際行動取信於他國政府和國民。

    國際社會還要高度重視並反思核能利用的安全問題。日本的核事故半是天災半是人禍,地震和海嘯固然是自然不可抗力,但日本政府、公司與軍隊的後續處置,當初的選址、技術和設備標準等等,都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並讓國際社會產生一些懷疑。

    世界其他大力建設核能發電機組的國家也必須從日本核事故中吸取教訓,慎重考慮各類核電建設計劃,在公司利益、地方利益、人民健康以及國家安全、長遠利益等重大因素之間做出全麵審慎的考察權衡,不要為洶洶的地方和集團利益所驅動,而置國家安全、人民安危以及生存環境等重大因素於不顧。

    據報道,德國等核電發達的國家已經深受震撼,反對大規模發展核能的示威遊行此起彼伏。德國一些核電發達地區因此而發生政治“地震”。德國現有商業性核電站17座,核電約占全國發電量的1/4。3月底,在德國今年最重要的地方選舉——巴符州議會選舉中,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失敗,這是基民盟58年來首次在該州選舉中失利。據報道此次政壇“地震”直接原因是日本地震引發核事故後,德國上下要求重新審查核安全的呼聲空前高漲,今後德國政府核電及整個能源政策走向引人關注。

    中國在建和計劃建設的核電站據說有幾十座,中央決定重新評價審核核電發展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另外,核電事業如果受製於外國技術、設備和資本,同樣存在重大隱患。

    首都危機!震央逐漸南移直逼東京

    今日新聞網 2011-04-13

    福島核災發生一個月之後,日本官方昨(12)日終於將事故級別升至最高第7級,與前蘇聯車諾比事件同級。由於311東日本大地震後,震央出現南移的狀況。日本專家也憂心會發生日本東海大地震,屆時將會直接衝擊首都東京。

    日本氣象廳指出,從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以來,過去一個月已發生408次芮氏規模5以上的餘震,比起過去的平均紀錄高出2.6倍。靜岡大學一個地震研究小組擔心,如果震央持續南移,有可能引發芮氏規模9的東海大地震。該小組預測東海大地震可能會在東京以南的靜岡縣近海發生,甚至威脅到東京。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12日舉行臨時會議,就近日的強烈餘震進行研究,最後發出了一份緊急警告,稱「必須防備可能發生的大規模餘震」。 該機構由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阿部勝征擔任委員長,並指出從東北地區到關東地區和中部地區,有16個區域的地震活動趨於頻繁。

    這16個地區分別是:秋田縣近海、秋田縣內陸北部、福島縣會津地區、福島縣海濱大道、茨城縣北部、茨城縣南部、群馬縣與櫪木縣交界處、千葉縣東北部、神奈川縣西部、伊豆半島.新島、神津島近海、靜岡縣伊豆地區、長野縣中部、長野縣與新瀉縣交界處、靜岡縣東部、岐阜縣。

    日本招了:早就在偷偷向大海排放核廢水

    共同社 2011-04-13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鬆本剛明在13日的眾院外務委員會議上就福島第一核電站排放低放射性汙水一事證實,4日晚實際開始排放後外務省才完成通知所有駐日大使館和國際機構的工作。

    鬆本在回答自民黨議員小野寺五典的提問時辯解道,“從結果來說,事實上通過傳真告知各國時確已開始汙水排放。之後已改善聯絡機製。”

    據日本外務省透露,4日傍晚排放開始前召開的駐日大使館說明會上,日方已就汙水排放事宜進行了事先說明。然而,在日設有使館的國家中隻有約三分之一出席了該會議。

  2. 日本“絕對安全“神話終於被捅破

    2011-04-13 09:23:25 中華網社區

    東日本大震災發生一個月了。就在一個月前的今天,日本核電安全的“神話”破滅了。

    “福島一核”核泄漏事故發生以來,一直頗為冷靜地對應媒體的日本經產省審議官西山英彥,四月九日,也有些動情地表示:一直說日本的核電“有五重牆壁,我也一直堅信有這多重的防護,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結果)卻造成了這樣的事態”。這五重“牆壁”是指核燃料棒、被覆管、壓力倉、安全殼和反應堆建築物。

    而從震災的第二天起,一號爐、二號爐,連正在停機檢修的四號爐,都一個個地在人們的眼前爆炸了。當然,與切爾諾貝利不同,是由於氫氣爆炸,使這幾個爐子的建築物,也就是最外邊的“牆壁”爆掉了。

    但是,剩下的幾道“牆壁”如何呢?都不清楚。因為核輻射的嚴重泄漏,目前不可能由人前去檢查,各個爐子的狀況,都是靠遠距離或空中的攝影,恢複了部分機能的儀表,加上對泄漏出來放射線種類的分析等等,進行推測的。

    不準確地講,一、二、三號爐的爐芯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小則25%,大則四分之三。至少每個都達到了核事故的五級,也就是與美國三裏島相同水平。二號爐的損傷可能最厲害。而停機檢修的四號爐,雖然建築物也被炸掉了,但由於燃料棒都已抽出冷卻,被認為隻到三級。

    一、二、三號爐,在大震的一霎那開始,控製棒即插入爐芯,爐芯是應該可以安全冷卻下來的。也就是說,這些爐子的應急機製,至少是耐住了震級裏氏九,最大烈度七(日本標準)的破壞力。

    但是,“就隔一層紙”——《東京新聞》在“一核”事故發生十二天後,披露了一位參與過“一核”安全性檢驗的技術人員的哀歎:萬沒沒想到海嘯卻使所有的備用電源和冷卻係統都down 了。如果不是這樣,(日本的)核電站技術就會因經受住了九級地震考驗而受到盛讚……榮辱毀譽,“就隔一層紙啊!”

    二十幾年前,來到日本後,聽到幾次關於核電安全的討論。對於日本反核電人士的種種質問,官僚的回答都是,不管其他各國的核電發生過什麽危險、災害,日本的核電是絕對安全的!——“絕對”的安全?存在嗎?一直存有疑問。

    九日,東京電力公司公布了地震當天,巨大海嘯襲擊福島一核瞬間的影像。這是由從福島一核逃出來的職工,在高地上用手機拍下來的。據推算,當時海嘯有十四、五米高,最高的浪頭達二十米。而電站的設計防波高度隻有五點七米。幾乎整個一核一度被泡在四、五米深的海水裏。

    麵對大災難的現實,官僚們又口口聲聲地說:是“想定外(預料之外)”。這三個字,就能夠說明“絕對安全”這張紙,是如何被捅破的嗎?

  3. 頂小魚,一定要把魚頂出水麵!

    魚還真下了不少功夫,好文好圖。

  4. 魚兒勞苦功高!很有說服力的圖文資料。目前來看,福島核電站的災難後果,肯定要遠遠超過切爾諾貝利了。更要命的是,汙染源在這樣一個人口密集的地區,再加上前不久有人發現的微量鈈元素。太可怕啦!人類大災難的序曲已經開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