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堂(二)

(2012-06-08 14:03:17) 下一個
(四)建築師/工程師

多年前我們鄰居要加建房子,他們很驕傲的說加建房子很容易,你看我兒子是學建築的,他自己畫建築圖,我們就照他的圖來蓋就行.我自己也被誤導,一直以為隻要有一個“建築師”就可以蓋房子,其實不然. 

建教堂也是需要建築師,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建築師團隊”由其中一位建築師來主導,他自己設計大體的結構,及內部的規劃,再與其他幾位設計師合作,有做室內設計,有水電設計,有空調設計等等.全部合在一起,才算一個完整的設計團隊. 

一般來說找“建築師公司”來做比較容易因為建築師公司規模比較大,各式各樣的設計人員都有,缺點是比較貴.

另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先去找一個建築師,告訴他你的要求,然後由該建築師去找其他所需要的設計師,這種方法比較便宜.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當開始施工以後,工人們有問題要問建築師,而建築師正好去渡假,那就得拖延工期,所以在開始施工以後,要注意每位建築師設計師的行蹤,有去渡假的最好有“代理人”.

必須調建築師的經驗是很重要的,例如“辦公室Office”“教室Classroom”“多功能教室Multipurpose room”因為名稱不同,對於教會“人數容量”“空調設備”“逃生”等都會有影響.(例如一個房間叫” 教室”和“多功能教室”是會影響教會總人數容量).至於找一個有建教堂經驗的建築師並不容易,教堂數量少,有建教堂經驗的建築師更少,一個變通的辦法就是找有建“餐館”經驗的建築師,在某一些方麵(例如:多數人聚集,逃生設計,廚房設計等等)餐館和教堂是很像的.(至於崇拜廳的設計可以參考其他教堂的設計).

在畫圖的過程中,有些比較性子急的弟兄姊妹會要求看一看立體的(Rendering)設計圖(比較容易看“將來”新教堂的樣子)這種立體圖,一般的建築師都是交給“第叁方”去做,有專門做立體圖的公司,價錢非常貴.尤其是做立體動畫的圖,因此能免就免.

在整個教堂的設計上建築師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來說建築師的設計圖最多隻能有百分之八十(80%),換句話說有百分之二十(20%)的建築在圖紙上畫不出來的,所以在建堂施工的時後,建築師要多去工地看看彌補圖紙上的缺陷.

當建築師的圖畫好之後,必需要送給當地的政府審核,待審核通過才可以施工.政府的審核多著重於“安全,逃生”所以審核通過並不表示施工的時候一帆風順,也不保證圖紙的設計完全無誤.

人難免犯錯,建築師也是一樣,在畫圖設計的時候,也難免有疏忽,遺漏,因而導致延長工期,或增加建築費.麵對這些“困難”的時候,弟兄姊妹千萬不要指責對方,要知道一個指頭指責對方,有另外叁個指頭會指向自己,也有弟兄姊妹會提議換建築師,以為換人做做看就可以萬事亨通,要千萬小心,新人也會犯新的錯誤.筆者認為遇見困難時大家要多禱告,把延長工期,甚至增加預算的事先放在一邊.一起同心來解決問題,針對問題,不對人,也不要意氣用事.另一個避免建築師有設計不清楚的地方就是找有經驗的建商,請他們看看設計圖紙上,有沒有什麽不清楚的地方,以減少施工時的困難.

(五)建築商(Construction Company)

在找建築商的時候,兩家不同建商的估價時常會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在找建商估價時一定要分項估價,(例如牆璧,油漆,天花板,冷氣,電工……),才好比較.當然也可以找A建商做牆璧B建商來裝水電…… 這種情形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督工”( superintendent) 不然到時候A建商做一半不做了,或施延時間,而在後麵的B建商就一直不能開工,會很麻煩. 

一般來說隻用一個建商是比較省事,在建築時有兩個人非常重要,一個是“督工”在現場做工頭,管理工人,要求工程的進度,照建築師的圖樣施工.另一個是“建築經理”他是坐在辦公室裏麵,依照督工每天的進度報告去定購材料,預約政府檢查…,一般來說當教會選定好建商之後建商公司會告訴你誰是督工,誰是建築經理並他們的電話,所以有事找督工就可以了.
 
有經驗的督工,不但能把握施工進度,而且在施工的時候能預見未來的困難,得以事先防範,並不是所有的建商都能定期完工,所以在訂合約時,要注意到延長工期的賠償辦法.

話說回來聘請“督工”及“建築經理”的費用不便宜,因此有些教會就找比較能幹或有建築經驗的弟兄姊妹來做督工,然後教會自己去找小包工來做這種方法比較便宜,但是要注意教堂的保險有否包括小包工的受傷及意外險. 

另外在施工的時候,教會最好能指派幾位弟兄姊妹,每天到工地幫忙指導,一般來說督工都是照建築圖施工,但是有的時候經過現場體驗覺得把窗子向右移一點會比較好,或者把門向左邊移一點會更方便出入,因此在教堂沒蓋好的時後,來更改窗戶位置比較省事,或者說是更改油漆的顏色等等,這叫現場更正,(Field Adjustment),在合理的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

例如我們教會在建堂之初決定所有的牆都是白色的,工程快完工的時候,年輕的弟兄姊妹覺得兒童主日學教室要改顏色,所以我們就加一點工錢通知工人改顏色(不然等到堂建好了再來改油漆顏色就比較麻煩,而且比較費錢)或者說發現崇拜廳電燈不夠亮,要加燈或加大照明度,都是在沒有封天花板的時候來做比較容易,也比較省錢. 

常常施工的時候會發現一些非必需或不一定需要修正的問題,例如廚房裏麵的電插座,原本建築師設計6個,弟兄姊妹發現6個是夠用,但是有8個更好.既然在建築工程期中多加2個電插座,所以追加預算$300元.過不多久又發現講台的燈光要加亮度調節器,因此又換幾個燈座及開關,又是追加預算$500元,如此不斷的更改,要小心,許多的小錢到後來會變成大筆費用.尤其負責預算的同工更要求能緊守關卡. 

(六)建堂完成之後續工作

我發現建堂完成之後的後續工作,比建堂還更具挑戰興怎麽說呢?在建堂時有“建築師團隊”有“督工”他們在前麵領導,我們隻要跟著就行,有不明白,更正的地方可以向他們請教,沒有太多的困難.但建堂完成之後,事情就多了,比方說室內佈置,講台佈置設計……一大堆事,就拿講台佈置來說有弟兄姊妹覺得有“花”會比較好看,也有弟兄姊妹覺得隻有空空的才好,各有不同喜好.有些弟兄姊妹覺得既是“新堂”就要新的東西,以前在舊堂用的桌椅,太老舊,或是一些舊堂用過修補的家俱,都該換新的,也有弟兄姊妹覺得能用就用能省就省,也有些弟兄姊妹就偏偏喜歡坐曾經用過的椅子 

當然這些都是屬於教會行政上的事,但是若處理不好,往往留下很大的後遺症. 

我們教會的處理方法雖不是頂好,但可供參考: 我們教會先將“新堂”劃分幾區,每區有幾位同工全權負責,比方說廚房,由幾位原來在舊堂負責餐食的姊妹負責,由他們全權決定廚房是否要買新冰箱,或是用舊冰箱…..兒童主日學教室,由兒童主日學校長負責,是否要購置新的小椅子.玩具……是否添加黑版…… 

如此一來,各有所轄,互相尊重.但是要買新傢俱還是要提出預算,經長執會批準才行.

(七)結論:

在建堂的過程中,往往因為事情繁多意見不同,而造成弟兄姊妹的離開,以致堂建成了人數卻減少.我相信提出不同意見的弟兄姊妹,他們的本意是好的,他們也是用心良苦,巴不得新堂能十全十美,所以在教會中,溝通協調很重要.當然建堂受到:預算,場地麵積等等的限製,所以弟兄姊妹也要麵對現實,不要隨便開口,引起他人的困擾(因為負責建堂的弟兄姊妹們,他是已經承受很多壓力).幾乎每個教會的建堂都會有一些無法預期的困難,而且困難也不盡相同,有些受製政府批準拖延,尤其是受到追加預算的壓力…..等等,弟兄姊妹要同心協力麵對困難,千萬不要說”你看吧,我早就說過,這個方法行不通現在報應了吧”.

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們教會從開始提建堂,開始存錢到新堂落成至少有25年我們相信神的時間到了,所以堂就建成了我們看到神的恩手帶領我們走過的這段20幾年的路,我們也相信神讓我們把堂建好,仍是要我們能更榮耀祂的名.

以上廖廖數語,隻是提供我們教會在建堂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與解決的方法提供弟兄姊妹參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