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出世

1960年3月, 毛澤東批示,在工業戰線上要推廣“鞍鋼憲法”。數月後,草民“鞍缸憲法”豎空出世。
正文

遲到的八卦:一個60後看電影《山楂樹之戀》(二)

(2010-11-07 23:02:40) 下一個


八卦二:
1975年前後的社會風貌和中學生活

都知道老謀子是色彩視覺效果大師,這次也不例外,隻是他要玩清純深沉而已。的確,為了配合影片的主題基調
 樸實幹淨靜美,影片畫麵大多被處理成整體灰暗但細處幹淨井然的樣子。結果,呈現在觀眾麵前的1975年的中國社會一角,在麵貌上顯得那麽“河蟹”恬靜,全然一副天人合一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不用細數,戲裏百姓們的衣著服飾,言行談吐,居家陳設,街頭巷尾,醫院學校,更別提那個山清水秀的農村鄉野,處處都在傳遞著主題所賦予的共同涵義。

然而這個表象的背後是,1975年的中國正上演著一出又一出的高層內鬥,這波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麵上,就是一幅人防人人鬥人甚至人鬥己的恐怖景象,所謂浩劫是也。戲裏靜秋乃地主後裔,父母被專政,校內校外生存艱難,作為家教嚴謹的懂事兒長女,理應“裏裏外外一把手”,“窮人孩子早當家”。可是她全然一副林黛玉弱不禁風的樣兒,幹起活來手腳不利落,還不得要領。這不,高中都快畢業了,瞧她拿鋤頭和拉板兒車的生分樣兒,這都是哪兒跟哪兒?還號稱能文能武,處處優秀出色呢。生存意識方麵,那年頭“狗崽子”的她要想活得自尊些,首先政治上要表現上進,努力目標之一就是要爭取15歲時適齡入團。遺憾的是,高中都快畢業了,胸襟上還沒半隻團徽的影子。難怪她到頭來還要多方求情爭取勞動表現機會,整一個隻有近慮沒有遠思臨時抱佛腳的主兒。就那樣,您還能指望她憑自個兒本事拯救敗落中的一家子?

說到1975年的中學生活,那時沒完沒了的政治運動:一會兒“專政理論”,一會兒“評水滸批宋江”,年底了還要來個“反擊右傾翻案風”,加上頻繁的開門辦學活動,學校哪有精力頭頭哪來膽兒搞啥子排球集訓?再說了,集訓是為了比賽,那年頭反對“錦標主義”,你到哪兒跟人比賽?不比賽,那你穿那個標有八中字樣的運動服幹嘛?好,就算宜昌例外,學校有種搞“友誼”球賽,那這運動服也會由校方免費提供,離隊就收回,哪有隊員自掏腰包破費的理兒?你當是90年代以後的學校趁機撈外快發獎金啊?所以,這個排球運動服的情節看上去好假,讓老衲很難入戲。

戲裏還有另一個情節,就是靜秋為求政治上進,開門辦學中途返校排練紅色歌舞《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俺估摸著老謀子想借機烘托一下那個文革年代的政治氛圍,為敘戲打底色。很不幸,也是過來人的老謀子愣是給挑了個錯誤的曲目。為啥?因為《天》曲係由當時被判“林彪反黨集團”成員之一的作曲家李劫夫所創。1971年林彪倒台後,李跟著被政治監禁,自然他的作品也遭遇同樣命運。《天》曲雖然與其另一傑作忠字舞《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在文革初期66 – 69年同為白金頂級頌歌,盛極一時,但在70年代已基本上被打入冷宮,無人在“藝術”舞台上公開表演。相對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時得寵的江青正掌控著文藝生殺大權,結果1975年的舞台幾乎全都是她的私貨“樣板戲”。因此,假如老謀子換上段舞劇《紅色娘子軍》啥的,會更加符合史實背景。但這個《紅》劇顯然不如《天》舞更具文革色彩,更加煽情搶眼。在這個意義上,老謀子算是“選對了”曲目。

其它社會風貌方麵,比如在表現百姓物質生活上的匱乏窘境時,雖然影片有意提示,但還是遠遠不夠的。戲中許多生活消費細節,跟當時人們的收入水平相比,看上去很不相稱。先瞧瞧那位生產隊長一家的照片,隊長夫人這一露就是一大相框兒,不僅有全家福,還有眾多的雙人單人照。那年頭城鄉剪刀差這麽大,農民家家窮,一隻雞蛋換幾分鹽錢,還不讓大種自留地掙外快;而到照相館捏個單人頭影兒好歹也要五六毛錢吧。

至於落難的靜秋家,其被打回原籍鄉下的右派老爸工資可能早已停發,當“牛鬼蛇神”(戲裏稱“走資派”似乎不夠格,除非之前是校長啥的)的老媽在學校幹清潔工,一個月可能也就三四十塊錢的原工資,加上信封攬活外快,總共不會超過四五十塊。這個數攤下來,每人十元出頭,掐掉米錢後,這當小孩兒的還能不穿補丁褲?俺說的是那種在屁股部位縫上個形如靶心的十環補丁。那時會過日子的母親們,還有人把眼睛盯到了超強化纖布料 “日本尿素”化肥袋上,因為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中國從日本進口了N多化肥,這個化肥用過後剩下的空袋子被百姓廢物利用,染黑後可作屁孩們的褲料,就象50年代台灣有屁孩穿用標有“美國麵粉”字樣的麵粉袋布料一樣(扯遠了)。這點上,靜秋兩個弟妹還真的穿得都是沒補丁的衣褲,別忘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背景哦。最後,就是靜秋如此頻繁地坐長途車往返城鄉兩地,這車票錢加起來沒個三兩塊是打不住的。至於“老三”的出手闊綽,那是後話,這裏按下不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