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動了我的中國雕塑

(2011-03-21 06:32:49) 下一個

最近,央視新欄目《流行無限》播出了《雕塑大師錢紹武的藝術人生》,八十四歲老人的傳奇經曆,非凡成就,談吐風采,讓我很感動。

欣賞之後,我去網上搜尋,中華民族的雕塑又一次感動了我。現在,讓我把我的感動記在這裏。

1《蔡元培》

位於北京大學未名湖畔鍾·曾竹韶、傅天1982年作

蔡元培先生,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自由之風,並在中國較早地提出了美育思想。

這座時代精神的豐碑上感動我的是蔡先生莊重、和藹、凝視前方的目光,目光後麵先行者的卓識遠見,人格魅力,楷模的力量;是碑上的一句銘文:“一九七七、一九七八級全體同學敬立”,是他們集資籌建銅像的故事(見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1148/72755/4947289.html,是他們對母校的那份拳拳之心。

2《聞一多》

位於北京清華大學聞亭·錢紹武1986年

聞一多先生,清華大學等著名大學的授,詩人,烈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一起。

紅色花崗岩雕像,凸顯中國文人的憂患意識,錚錚鐵骨,讓我一看到它就想起聞一多的“紅燭”精神。

3《老舍》

老舍先生曾經寫道: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裏。

1966年,老舍先生帶著深深的遺憾走了,他的作品卻永遠活在讀者觀眾心裏。今天,人們豎起一座座雕像,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在北京,濟南,在紀念館……乃至小學校。

4《徐悲鴻》

位於北京新街口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先生,中國畫界融合中西方藝術的第一人,美術教育家。

2004年秋回北京,我參觀了徐悲鴻紀念館,瞻仰了館前這尊銅像。高聳於黑色大理石座上的銅像,再現著徐悲鴻的大師風範。徐悲鴻依舊在作畫,依舊在追求人世間的美。

5《寒山寺·張繼·楓橋夜泊》

位於蘇州寒山寺楓橋文物陳列館·錢紹武1993年作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錢紹武先生的點睛之筆,是詩人張繼臥像一隻微微抬起的食指。不知詩人是在敲《楓橋夜泊》的佳句呢,還是在點寒山寺的鍾聲。

6《瞎子阿炳》

位於無錫崇安寺

身著單薄的破舊衣帽,阿炳坐在太湖石上拉琴。我看不清阿炳的臉,卻能從那揚起的手臂,感受琴弦下哀怨的《二泉映月》,體味民間藝人的苦難遭遇和淒涼心境。

7 收藏這張照片已有兩三年了,隱約記得它是杭州景致,作者不詳。選在這裏,是因為它太美了。

8《和平》

位於北京複興門·潘鶴、王克慶、郭其祥、程允賢1986作·胡耀邦為雕像題寫“和平”二字·2009年獲“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獎

我第一次見到它,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出國以前。

從我家北行不遠,長安街與南禮士路交界處,有一街心公園。花木扶疏間,一座潔白的巨大雕塑拔地而起。花季少女的微笑,飄逸的衣裙,流動的線條,讓我感到改革開放的春風撲麵而來。

喜歡這片鬧中取靜的樂土。每次回國,都要去女神腳下駐足留連,為饑渴的心田,掬一捧民族藝術的清泉。



在我眼裏,
臘的威納斯女神,紐約的自由女神很美,但北京的和平女神更美,她不單傳神,而且傳情,傳意,散發著民族的氣韻,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蔡元培先生不是有句名言嗎,“中國人是富於美感的民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