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會造景,北京的皇家園林,蘇州的私家園林,都是人工造景的典範,而盆景比園林更概括、更集中,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這種在盆中造景、於咫尺間再現自然的藝術,早在唐代就有了。
我最早認識盆景,是小時候在北京中山公園唐花塢,那裏有一尊大型“盆景”,正對大門。每次到唐花塢,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個盆景。
說是盆景,其實是個山水景觀。主體是一大塊假山石,大概有五、六尺長。山石上布滿青苔,綠絨絨的,石邊栽種了清幽的鐵線草,石下一方水池。最喜歡山水間的小橋流水、亭台樓榭、漁翁牧童,一樣樣看過去,三尺小兒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半天。
後來慢慢長大了,知道盆景分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類。
樹樁盆景的靈魂是一棵樹。選材可以是鬆柏榆槐、梅花杜鵑、槭檜果木,等等等等。先父曾有過廣州的紅棉盆景和四川的黃桷盆景,並題詩“難活紅棉雄百越,且移黃葛蔭三巴。”老公北京家中,有一個從福州老家帶來的的榕樹盆景,鬱鬱蔥蔥,說比老公還年長。
到美國不久,老公也開始試著作盆景。
那種老幹虯枝、盤根錯節的樹樁盆景,是老公一心向往的。多年來老公嚐試過黃楊鬆槐、石榴楓樹、鐵樹合歡……但從選材造型製作到培育,一切談何容易。老公幹脆改弦更張,避繁就簡,因地製宜選用本地常見、容易養活的植物。像Parlor Palm(袖珍椰子、矮棕),青蔥茂盛,有些類似鳳尾竹。Umbrella Tree(鵝掌柴、鴨腳木)經過剪枝造型,多年老幹也可成虯龍之勢。再配上鏤空石,小池塘,青苔石粒,柴門斷垣,亭台塔橋,扁葉輕舟,頗有點江南水鄉的味道。
記得多年前,我先生的老同學從波士頓遠道而來,一下車就看上了我們園裏的鏤空石(照片見《前院的花蹊秀石》)。欣賞之餘,不顧旅途疲勞,立刻上山采石去也。老公見老同學夫婦也有同好,就送給他們一個盆景。難得的是,盆景裏上水石頂部有一孔圓圓的透穴,猶如一輪明月高懸,得名“月是故鄉明”,取的是杜甫《月夜憶舍弟》的詩句。
另有一盆“竹林七賢”,兩簇翠“竹”下,池塘裏幾尾紅魚遊弋嬉戲,假山石上流水潺湲而下,七位古裝賢士池前觀魚聽竹,吟詩對弈,飲酒縱歌。七賢的悠閑自得,令我也想躍入盆中,隨嵇康、阮籍去作第八賢士呢。
我們還有一株種了十幾年的Jade Plant(玉樹),被冷落在地下室,垂頭喪氣,半死不活。一天興起,我把枯枝爛葉去掉,稍作修剪造型。這疏枝老幹配了砂礫小亭和淺黃泛灰的盆景盆,看上去有幾分“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蒼涼意境。
最後要提的是廚房裏的兩個花架。廚房是我的天地,花架得由我設計,Honey Do。花架立在Bay Window前,左邊的兩層,依牆壁的走勢,成曲折狀,架麵釘的是木條,利於透光。右邊的四層,鋪的玻璃,最下麵安了輪子,方便移動。這樣兩個花架左曲右直,一低一高,利用了空間,也有些變化。
這兩架花木樹石生機勃勃,景觀各異,與幽綠瓦藍赭黃土紅的盆盎交映生輝,相得益彰,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感受春天的氣息,哪怕窗外北風呼號大雪紛飛。
1 竹影牧歌。
2 Umbrella Tree(鵝掌柴、鴨腳木)
3 竹林七賢。Parlor Palm(袖珍椰子、矮棕)
“瘦、漏、皺、透”,是北宋書法家、文物鑒賞家、賞石大家米芾根據多年藏石、賞石的研究和實踐,對古代觀賞石提出的審美理論標準。盆中這塊石頭好像有點兒瘦漏皺透的意思吧。
4 Weeping Fig(垂葉榕)
5 西出陽關無故人。Jade Plant(玉樹)
6 輕舟已過萬重山。
7 小扣柴扉久不開。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