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rg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哲學之道上的寺廟(下) - 京都旅記(15)

(2024-03-13 19:20:29) 下一個

回到家門口,繼續哲學之道周邊的寺院。我們住處的西邊,咫尺之遙,有個真如堂(Shinnyo-dō),經常早晨或是傍晚散步路過,京都要看的地方實在太多,顧不過來,家門口的竟然都沒買票去仔細瞧瞧,這是為啥?

1. 真如堂,古樸幽靜,也是賞楓的好去處

2. 哲學之道上的路標,真如堂、黒穀(金戒光明寺)在同一個方向

3. 家門口哲學之道上的一堆石像, 不知道有啥來頭

真如堂的正式名稱為“真正極樂寺”,山號“鈴聲山”,屬於天台宗寺院。寓意世間諸多極樂寺,此處才是佛法有緣的真正聖地。

永觀2年(公元984年),戒算上人將比睿山常行堂的阿彌陀如來像放置在這裏,由此開山建寺。 永觀堂有“回首阿彌陀”,真如堂供奉的本尊“頷首阿彌陀”又叫“點頭阿彌陀”,庇佑及救贖女子聞名。

真如堂隻是原來本堂(正殿)的名字,“真如”意指真實的樣貌,是佛教用語之一。在應仁之亂正殿等建築被燒毀後,經過了多次的轉移,現在的建築物是在元祿 6 年(公元1693年)重建的。 寺內寬敞幽靜,本堂、三重塔、總門、鍾樓、元三大師堂都是京都府指定文化財。

4. 一大早,靜悄悄的,遛個彎兒就到這兒了

5. 醉人的新綠,治愈心身

6. 現在的三重塔是在1817年重建的,塔高約30m

7. 佛底座的蓮花花瓣上,刻著“木食正禪造立”,1719年由木食正禪上人建造

正禪上人是一位“城市聖人”,他以念佛信仰為生,致力於救死扶傷的社會工作,據說他發起了“樂陽六阿彌陀之旅”,在這種活動中,人們會通過拜訪功德日來積累功德。 

8. 庭院裏的塑像

若想進入這座極樂世界,那麽就要先走進被塗成朱紅色的“赤門”。 於1695年完成的“總門”,粉紅色的外觀非常的亮眼,據說是為了防止真如堂西側“吉田神社”的眾神晚上來參拜時絆倒,所以沒有設置門檻。

9. 有一天路過總門,我跟門口兩位大學生聊了會兒天,還合了影

10. 那天,同誌社茶會的一群年輕人在搞活動

11. 年輕,真好

真如堂的外園都是免費參觀,隻是進入“書院、庭院”需要購票,展示涅槃圖和觀經曼荼羅兩幅著名的畫作(不能拍照),以及涅槃之庭、隨緣之庭 2 座枯山水庭院 。  

真如堂還是日本電影的發祥地,庭院深處有塊電影紀念碑 - “京都映畫誕生の碑”, 可惜我是後來才知道的。1908年,日本電影之父,日本第一位職業導演牧野省三接受橫田永之助請托,將歌舞伎傳統結合放映機技術拍成電影 ,第一部古裝武打片“本能寺會戰”,據說就是在真如堂拍攝的。

【小知識】:日本天台宗始祖為最澄,曾師從中國天台湛然的弟子道邃、行滿授法,返日後,於比睿山融和禪、密、戒、圓,於公元806年開創四宗融合的綜合佛教 - 日本天台宗。 最澄上人所開日本天台宗,其最大特色在於舍小乘戒而建立大乘戒壇。 最澄在“依憑天台宗序”中有雲:“我們日本國的圓機已熟,圓教已興。”他認為日本是能與大乘相應的國土,因此畢生努力弘揚大乘天台宗密法及戒法。最澄因見奈良朝社會的腐化,故於比睿山潛修十二年,努力研修天台教觀,依釋尊遺教的精神,在日本弘宣法華妙義,希望實現一個大乘佛教的國家。  

從真如堂出來至金戒光明寺(Konkai Kōmyō-ji Temple) 的路上,右邊有顕岑院,左邊是栄摂院,這些都是金戒光明寺的塔頭。

12 去黒穀的路上,路過顕岑院

塔頭,在禪宗,指開山祖師塔之所在。高僧入寂時,弟子因仰其遺德,不忍驟離塔頭,遂住於一新設之小屋,稱塔頭支院。至後世,尤以日本,指本寺所屬且為本寺境內之寺院,亦稱為塔頭。

平安末期的承安5年(公元1175年),法然上人下比睿山並結草庵,這就是“黑穀金戒光明寺”的起源。 作為淨土宗七大本山之一的京都四個本山之一,以其格調之高而自豪,當地人親切地稱其為”黑穀先生”。傳說有一天法然上人念佛時, 身旁光明閃耀,當時的後光嚴天皇聽聞便禦賜“金戒”二字,金戒光明寺便由此而來。

金戒光明寺不僅被視為第一座淨土宗寺院,也曾是幕府末期動蕩時代的重要舞台,守護京都的會津藩的大本營。

金戒光明寺占地麵積約合13萬平米, 小高丘上建有堂堂正正的山門,院內建有阿彌陀佛堂、禦影堂、大方丈、文殊塔、18個寺的塔頭寺院。小庵小院內花木扶疏,此處地勢高於城內,立在鍾樓邊,可以俯瞰大半個京城。

山上紫雲墓地的東北方向有“會津藩殉難者墓地”, 埋葬著352位會津武士的墳墓。  

13. 麵向山門的禦影堂

像金戒光明寺這樣禦影堂比供奉本尊的阿彌陀堂更氣派,而且坐北朝南設於主體位置,倒是件挺特別的現象。

在一側的是阿彌陀堂和納骨堂。阿彌陀堂是金戒光明寺境內最古老的建築,由豐臣秀賴於慶長十年(1605)建立,這時候德川家康已經在江戶建立幕府,且已由家康之子秀忠出任二代將軍,讓豐臣一族走向滅亡的大阪冬之陣就發生在9年之後,出錢蓋廟作功德似乎也改變不了命運啊。

爬上坡道,一座巨大的山門出現在初秋尚未轉紅的楓葉後麵。 雖然還比不上“日本最大山門”的知恩院,但也是非常壯觀的山門了。

14. 巍峨的山門是應仁之亂中燒毀後萬延元年(1860)重建的

15. 山門樓上掛著的敕額“淨土真宗最初門”是後小鬆天皇所寫的宸筆

16. 鍾樓

17. 山上隱約可見的是三重塔,是為了悼念德川秀忠的菩提

18. 高麗門入口,除了寺名之外,還有另外一行字 - 京都守護職本陣

這裏除了是淨土宗的大本山之外,“京都守護職本陣”同樣赫赫有名。

幕末之時,這裏原是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鬆平容保所駐紮的本陣,其在金戒光明寺派駐了一千名藩兵。 他們為了孝明天皇與德川幕府而竭盡忠誠,壓製在京都從事倒幕活動的尊王攘夷派,直到在明治維新中處境逆轉,淪為朝敵成為被討伐的對象為止 。。。

19.

20. 後山是一大片墓園,著名的“爆炸頭地藏”“阿福羅頭佛像”也稱“五劫思惟阿彌陀如來”,也是藏身於墓地之中

21. 會津墓地在金戒光明寺東側,墓地裏埋葬了一段曆史的狂風巨浪:裏麵長眠了三百多位死於幕末動亂之中的會津藩誌士

回到哲學之道,一路向南,到達終點熊野若王子神社之後繼續南行。

22. 路過一家精致的小店

23. 永觀堂寫過了,寺廟、神社裏辦學校隨處可見好像是太平常不過的事兒

24. 路過東山高等學校

25. 奧丹豆腐店

穿越過北門大寂門,進入禪宗臨濟宗南禪寺派總本山 - 南禪寺(Nanzen-ji Temple )。

26. 大寂門,不起眼,其實還真是很容易就錯過

禪宗的祖師爺達摩大師就出現在南禪寺,南禪寺被稱為"五山之上",因為它是最早由天皇所創立的寺院,在日本禪寺中擁有最高位階,列在京都五山及鐮倉五山之上。

南禪寺本來是龜山法皇 (退休的天皇叫上皇,又出家就叫法皇)的離宮,是日本第1座詔敕禪寺。 創建的曆史是從所建造的離宮改為禪寺開始,被稱作“禪林寺殿”的離宮不時出現怪異事件,而將這類怪異事件鎮壓下去的則是無關普門禪師(大明國師)。正應4年(1291),皈依於無關普門禪師門下的龜山法皇將原來的離宮改為寺院,無關普門因為打坐有功,龜山法皇就請他來南禪寺擔任開山 (日本禪寺的首任住持),自此以後一直受到朝廷和將軍家的庇護。

創建時的寺廟在室町時代經過三次的火災被燒毀,而現在的建築是江戸時代初期後所再建造的。 

三門有氣勢,與知恩院的三門及東本願寺的禦影堂門並列京都三大門,此三門是藤堂高虎為了告慰在大阪夏之陣中戰死的藩士所建造的。 這裏的三門又稱作“天下龍門”,被稱作日本三大門其中之一。 寬永5年(公元1628年),為了悼念大阪之役戰死沙場的士兵,由藤堂高虎所修建。 

27. 此門屬於禪宗式三門。 三門乃“三解脫門”之略稱。 要進入涅槃必須通過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無願門) 。

28. 小姐姐坐在門檻上,妥妥的一幅油畫

29. 支撐三門的大柱子, 跟人比較一下, 就知道有多粗壯

在歌舞伎“樓門五三桐”中,石川五右衛門把從這三門看到的景色形容為“絕景啊、絕景啊”,上樓要收門票, 脫鞋爬樓。

30.  登高望遠, 這應該是西北方向吧

31. 穿過三門沿參道往東即為法堂,法堂是南禪寺進行作法及法會的地方。 創建當時的建築雖然已全被燒毀,但在明治42年(1909年)又被重建。

32. 來張法堂側影

33. 明治時代完成的琵琶湖疏水紅磚水道橋

34. 千層鏡般的景致

35. 不少人來這裏拍照, 這是個極具人氣的景點

作為京都近代土木工程的遺跡被列為日本國家級史跡的水路閣,是從琵琶湖通往京都市的水道,從1890年完工後,至今仍在執行它的工作。 由赤煉瓦所修築而成的水道,與周遭的禪院與綠樹,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36. 感受幽玄閑寂的情趣

37. 背向水路閣爬上階梯,看到一處幽深的庭院,不知是哪個庭院塔頭?

法堂身後不遠,便是禪意盎然的大小方丈庭院。

38. 被列為國寶的方丈庭園,我竟然沒來得及進去

被認為最能代表江戸時代初期特色的枯山水庭園“方丈庭園”,相傳是出自當時著名的庭園設計師小堀遠州之手。這裏又稱"虎子渡河"(虎の子渡し)庭園,庭院內的石頭比擬為老虎,以老虎母子一起渡河的模樣排列,石頭的紋路可以想像是流水紋路。

39. 滿是青苔的庭院

40.

京都有上千寺院,如果每天走一座寺廟,5年都走不完。

累死了 ~~~~~~~~~~ 

 

2019 日本行:

一定要去的山崎蒸餾所(1)

體驗菊乃井本店(2)

品年輪蛋糕/近江和牛(3)

圓光寺(4)

回頭佛像永觀堂(5)

下鴨神社和河穀神社(6)

超酷的漫畫博物館(7)

再訪嵐山:祇王寺/愛宕念佛寺(8)

宇治的平等院/抹茶(9)

奈良依水園/春鹿酒藏(10)

白鷺城天守閣(11)

我遇見你,廣島(12)

天橋立(13)

哲學之道上的寺廟 (上)(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