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就是牛啊!按那位西安出租車司機小夥的說法,那個‘坑’- 秦始皇兵馬俑,不去後悔,去了後悔終生!
西安的古跡遍地都是,據說:隨便一塊地方,挖下去可能就會現出一堆秦磚漢瓦,幾件國寶。雖然誇張了些,但西安的曆史遺跡、文物珍藏的確很豐富。這對本土人士根本就是視而不見的一堆碎磚爛瓦泥土人,引來無數中外遊客競折腰。俺們萬裏迢迢就是奔著這個天下第一坑來的,除了震撼,還是震撼,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讓你後悔終生還真不易。
1. 氣勢恢弘的兵馬俑坑
我們原本西安一日遊的線路: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結果那天下了一天的大雨,秦始皇陵,華清池以及晚上一直猶豫中的長恨歌(為這長恨歌的票, 咱差點提前一天用微信紅包裏的銀子預定支付部分票款了, 多虧兒子不知為啥就是不願意看,我才沒浪費銀子)都泡湯。下午早早回來後去碑林溜達了一圈。
2. 六月底雨中逛兵馬俑,涼爽!
由於傾盆大雨,我們早早到達的時候竟然沒什麽人,大隊人馬都在近中午時分陸續到來,難得的趕上“俑比人多”的場麵,太驚喜了。很快買了票(景區門票是150元,包含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陵), 進第一個門後花90元請了個中文導遊,沒有坐電瓶車,跟著導遊一起走到第二個門。導遊也許為了多拉生意, 每個坑帶我們隻走了半圈就匆匆離開了,跟導遊分手後我們繼續溜達剩下的半圈。是不是應該進館裏麵請的導遊會敬業些?這個沒有比較隻有臆想了。
鬥轉星移,光陰流逝,強大的秦國灰飛煙滅,兩千年來一直守候著秦始皇的, 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裏舉世無雙的軍陣,千人千麵的陶俑。
秦始皇登基的時候是13歲,在位38年,奉著“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從登基開始就著手修建自己的陵園,所以秦始皇陵也就修建了38年。當時是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據《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官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每年動用七十幾萬民工,為防止地下水滲進地宮而建了地下阻排水渠,用銅水灌注填補所有縫隙。“穿三泉”應該是虛指。
這裏所記載的秦始皇陵,堪稱豪華奢侈的帝王陵墓。在古代,為了防止工匠盜墓,盜取墓室財寶,同時防止透露出去陵墓的位置和寶藏,避免被盜墓,所有參與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們出來,就封閉墓門,被活埋在陵墓裏。
秦始皇陵園到底有多大?秦始皇陵墓比原先估計的大得多,是埃及帝王穀(Valley of the Kings)的200倍。按導遊的介紹,秦始皇陵曾被項羽摧毀,項羽入鹹陽後,一把大火燒毀了秦始皇留下的所有宮殿建築,又大肆搶奪秦陵地宮中的珍寶。陪葬坑裏的陶俑基本上被憤怒的項羽摧毀,兵器等被盜走,以30萬人運了30天還沒有把東西運完。之後,又有牧羊人尋找遺失的羊,持火把進入墓穴,不慎失火,大火延續燒了90天...
而這些都還不是真正的地宮,陵墓地宮中心才是安放秦始皇棺材的地方,人們目前還無法開挖秦始皇的棺木(也有人說早就被盜墓的盜光了),但已經推斷出位於何處。也有民間傳說,秦陵地宮並不在此,而在驪山。。。專家用遙感和物探方法進行探測,確認地宮就在秦陵園封土堆下,目前技術水平還不能應對規模巨大的秦陵地宮,挖掘也許就是破壞。
而秦始皇的兵馬俑隻是陪葬墓,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這些兵馬俑隻是陪葬品的一部分。
1974年,秦始皇陵東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在地下沉睡了數千年,被農民挖井無意中挖到,立即轟動世界。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兵馬俑的宏大與美妙絕倫,讓每一個目擊者在一瞬間體會到時空交錯,震撼於秦國那橫掃千軍,吞滅六國的霸勢。
走進秦兵馬俑博物館大門,迎麵就是一個高大的拱形建築,門前牌匾幾個大大的篆體字,頓覺古意盎然。進入展廳,麵對眼前兩千多年前的地下軍陣,深深震撼。
3. 認識這幾個字嗎?這可是“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六國的文字小篆。
一號坑最大,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個左右,據說目前隻開挖了1/3,至今仍在挖掘和修複中。一號坑是右軍,以車兵為主體,以車兵、步兵形成矩形聯合編隊,二號坑是左軍,以車、步、騎兵組成曲尺形軍陣, 內藏陶俑、陶馬1300餘件,較一號坑內容更豐富,兵種更齊全, 是坑中的精華。三號坑則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的縮影。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
所有挖掘出的兵馬俑中保存完好的隻剩下僥幸的跪射俑,唯一不需要修複,因為他半跪著,位置低,不容易受到損害。
4. 一號坑
5. 一號坑的地下軍陣, 威武雄壯。
6. 形體高大,比例勻稱,形象生動,神態逼真(一號坑)。
7. 二號坑, 大部分尚未開發
8. 看到的二號坑大部分都是這樣:
9. 這應該不是二號坑的吧,不記得了
10. 兵馬俑出土時都有顏色的, 目前的技術還無法保證一見光不氧化退色。
11. 三號坑展示了古代軍事指揮部的實況
12. 三號坑
導遊還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不知真假:克林頓訪華時厚顏無恥地要求被贈送一個兵馬俑真貨, 最後被婉拒,但得到一個用坑裏的陶土複製品。如果故事是真的一點也不奇怪,克到哪兒都改不了貪婪邪惡的本性。
細看秦俑,有的在沉思,好像已經勝算在握;有的愁眉苦臉,心有牽掛;有的麵露微笑,仿佛心懷憧憬;有的麵容堅毅,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真真是千人千麵, 豐富多彩。
BBC 中文網今天的最新報道,秦始皇帝陵墓裏兵馬俑有可能從古希臘獲得靈感;古希臘人甚至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抵達秦國,培訓了當地工匠。這個也許有待考古學家進一步證實。
13. 千人千麵的陶俑
14。都是真人大小的雕塑
15. 齊刷刷的都是一米八幾個頭齊整的帥哥啊~~
16. 這也是一號坑的, 顏色好些,也許角度不同的緣故。
17. 待修複的俑們。
18。 別小看了這些磚石, 價值連城呢。
19. 發掘中的坑
下麵這幾尊個人俑都陳列在一號坑大廳裏, 鏡框封住。大多應該都是二號坑出土的吧。
20. 跪射俑
21. 立射俑
22.牽著馬的步兵,騎兵傭。
23. 高級軍吏俑, 是武官。
24. 中級軍吏俑, 這是文官。
25。 兵馬俑博物館裏的彩繪銅車馬模型, 大小為真人真馬的一半,是製作精美的陪葬馬車。銅車馬主體為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為金銀飾品。 展品是仿製品。
恍惚中,我已夢回秦朝,仿佛置身於兩千多年前的古戰場,天上彤雲密布,旌旗蔽日,地上戰馬蕭蕭,車輪滾滾,耳旁鼓聲隆隆,千軍競發。待得鼓聲稍停,天崩地裂一陣呐喊,勇士們排山倒海衝向敵陣,所向披靡。
碑林,隻能說這裏太有文化了。裏麵碑文真的多,滿滿的全是大家的真跡!書法愛好者必遊啊!原本以為自己還識幾個漢字的,這會兒全然兩眼白茫茫,痛恨自己太沒文化了,更不用說大字一個都不識的兒子了。
名碑林立,還有石刻。蹭了幾個講解員旁聽,真是妙語連珠,特別受益受教。下回再來一定請個講解員, 享受一下。感覺碑林的講解員文化素養比較高點。
碑林的門臉,有一座四角形兩層飛簷的亭子,裏麵豎立著著名的《石台孝經》。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層石台上。《孝經》是宣揚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加注,並用隸書行文。類似於咱們今天的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吧~~:)
26。碑林看碑從這裏開始:
27。這樣的小房子一個連一個, 好象有七間。
回家看能不能找幾個字來.
28. 好象是書聖王羲之的墨跡,記錯了請糾正。
29. 好象是顏氏家廟碑?
30。拓字, 看著操作挺有意思的
31. 老君像, 唐代石刻中的精品,國寶級文物。
別小看這幾匹馬, 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駿,是李世民陵墓六幅浮雕石刻。六駿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騎過的戰馬,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閻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被打碎裝箱盜運到美國, 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這兩件在碑林博物館的是複製品。
32. 西邊第一駿叫“颯露紫”
33. 西邊第二駿 “拳毛騧”
34. 西邊第三駿”白蹄烏”
35. 東邊第二駿叫“青駒”
雨天光線不大好, 在七間相連的屋子裏看了很久,院子裏轉了小半天,隻是沒拍幾張:) 碑林博物館裏麵還有間小咖啡廳, 每人要杯咖啡坐一坐也很爽。隻是咖啡的味道遠不如華山和西安城牆裏的。
以後還值得多來幾趟,雖然沒文化,聞聞墨香看看石頭也好。
中國大陸的旅遊最佳季節應該是春季。
你這趟回國頓頓美食補胃,天天文物養腦,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