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87)
2012 (45)
2019 (3)
這首作於 1798 — 1799 年間的鋼琴奏鳴曲初版扉頁上,貝多芬寫著“ Grande Sonata Pathetique ”。其實為什麽一定要翻成“悲愴大奏鳴曲”?俺怎麽也想不明白。這支旋律優美的曲子分明熱情洋溢、堅強向上、激昂澎湃,沒有絲毫悲愴的痕跡,而是充滿了貝多芬的英雄氣概。
正值青春年華的貝多芬,事業蒸蒸日上, 為什麽用了這樣一個標題呢? 羅曼•羅蘭在他著名的“貝多芬傳”中回答了這個疑問:“……然而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後就永遠不再退隱。 1796 年至 1800 年間,耳聾已開始它的侵襲。。。”
“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生命的痛苦。但音樂的本身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和無奈,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對現實的超越和升華。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是完美的音樂典範,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其優美旋律為世人所熟知。無論從內容、旋律和結構等方麵,都滲透著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還有一點,這隻曲子非常通俗易懂,有別於有些深奧的古典音樂,演奏的難度也不大,有如古典裏的通俗--輕音樂。這裏的娃娃學琴都會彈的。
我最喜歡的一段,第三樂章快板, c 小調, 2/2 拍子,回旋曲形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製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表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誌。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Op. 13 in C Minor Rondo: Alleg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