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87)
2012 (45)
2019 (3)
引子:
因為新開了這個欄目,給自己寫幾句打氣的話。自從到北美後很少看電影,特別養了孩子後,整天柴米油鹽的過日子, 俗不可耐。
孩子們大了,突然發現要加強修養,再也沒理由不看電影了, 小朋友馬上或者已經超過我啦。好不容易去影院觀看了幾部現代新片又讓我大倒胃口,隻能說自己運氣欠佳。是如今的濫片太多了,還是俺老人家年紀到了,老花看不清爽?
想幹的事情太多了, 學拍照、做美食、看電影。。。還要寫博,一樣樣來吧。以後希望多看多寫。
********************************************************************************************
最近在油管子裏看了一部免費老電影,The life of others(德文:Das Leben der Anderen),很有共鳴。是一位老影迷推薦的。中文翻成 “竊聽風暴”或 “他人的生活”。我比較土,喜歡後者。
電影講述人性在極權主義製度下掙紮的曆程,充滿了濃濃的哀傷和震撼。講的是“前東德柏林史塔西(Stasi,類似國家安全局吧)的一名秘密探員負責監聽一男劇作家及其女友(著名演員),逐漸被他們的生活所吸引,轉而同情他們的遭遇,以至最後暗中對他們施以援手的故事”。影片橫掃2006年德國電影獎,一舉囊括最佳影片、導演、製作、男主角、男配角、劇本、攝影七項大獎,並獲得第79屆(200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故事發生在1984年,開頭字幕出現的是“公開化無處不在”。東德時期,秘密警察監視著全東德百姓,他們的目地就是要知道他人生活的任何一個細枝末節。東德1600萬人, 有600萬人被建立了檔案。1989年史塔西達9.1萬。作為正式編製的補充,還有10-20萬的簽約情報人員。讓人聯想到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的政治寓言小說“1984”。他以辛辣的筆觸諷刺泯滅人性的極權主義社會和追逐權力者;而小說中對極權主義政權的預言在之後的五十年中也不斷地得到曆史印證,“老大哥在看著你!”(意即一個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老大哥”監視著所有的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吃飯、睡覺、工作或者走在街上、躲進洞穴———包括思想活動)。
在這些敬業的史塔西軍官中,一個名叫維斯勒(Hauptmann Gerd Wiesler)上尉(烏爾裏希•穆埃飾演)的,是一名奉公守法、愛黨愛國的忠心耿耿的出色公務員。他可以在千裏之外嗅到意見不同者的味道,除了工作之外沒有自己的任何私生活。他曾經堅信國家安全需要象他這樣忠誠老實的國民來捍衛。
曾經的壞人如何變好人,勞模警察如何拒絕被徹底機器化,最終被貶到卑微的社會底層作拆信員,永不得翻身?
一本“給好人的奏鳴曲”(Sonata for a Good Man),是恩師雅斯卡送給劇作家德萊曼(Georg Dreyman)的禮物。在劇作家得知被政府封殺的恩師自殺後,彈起了這首好人奏鳴曲。在竊聽器終端的維斯勒聽著聽著也淚流滿麵。感動?還是共鳴?這些都不應該是史塔西們應該持有的情感。
列寧在聽完他最喜歡的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後說:我要如果一直聽這首曲子,革命很可能不成功。維斯勒聽了以“熱情奏鳴曲”為模板的“給好人的奏鳴曲”,最終沒有完成國家賦予他的使命:屢次篡改竊聽報告,瞞報情報,甚至發展到藏匿證據,幫助當事人脫離險境。當維斯勒選擇背叛這個醜陋的製度的時候,他一定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是如何, 而這一切, 都是基於人性基本的良知。
他的眼神裏似乎永遠沒有衝動,沒有激情,唯一的一次是當女主角衝出街道絕望撞死的時候,他才閃過一絲的慌張。他急切地表達自己:“你不要死,打字機我已經藏起來了。” 誠然,這樣迫切的感情也不是一個特工應該有的,然而,作為一個真真實實的人,這才是他的良心歸宿。
最後在書店收獲“別人”獻給他的書 -- “給好人的奏鳴曲”,他說:“這是給我的。”他笑了。是釋懷還是滿足!?
曾幾何時,在人性逆流的黑暗時代,堅持良知和善念成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而今終於沉重不再!
影片通過大量的細微動作傳遞感情,引人入勝。維斯勒在與他的老謀深算的上級二人的對手戲也十分精彩。劇本的黑色喜劇張力十足,特別是在其中一段,有個史塔西軍人無意中開起了東德領導人的玩笑。
“早上說太陽早安,太陽說你也早安;中午對太陽說午安,太陽回午安;晚餐後對太陽說晚安,太陽說舔我屁股吧我在西德呢”。
這位大嘴巴的軍人最終也淪為拆信人,不難說明黑暗體製下他注定難以逃脫的命運。
這裏麵最壞的文化部長,濫用手中的權力強暴他人的生活,在柏林牆倒塌後,道貌岸然地搖身一變,依舊把持著新時代的權力。文化部長雖然難免有深深的失落,也恰恰應驗了影片一開始,他跟劇作家講的一句話,不管你怎麽說,人是永遠不會變的。文化部長沒有改變,劇作家也不會改變,維斯勒還是維斯勒,社會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當然,現實生活中還有另外一類人,被強權徹底洗腦,為了生活,麻木不仁地活著,良知和道義消失在睡夢中。他們亦或蘇醒,亦或永遠活在睡夢中。正如東德監獄博物館的館長所說,這不符合史實:整個東德曆史,像維斯勒那樣“良心發現”的秘密警察,對不起,一個都沒有。
無論環境多麽險惡,隻要良知尚存,人類就有希望。所以有了龍應台的影評 -- “你是有選擇的”:你可以選擇一份維斯勒那樣的良心,也可以選擇文化部長那樣的“體麵生活”。至少,希望我們都能自由選擇。
非常喜歡演員男主角烏爾裏希•穆埃Ulrich Mühe的表演。他1953年6月20日出生在東德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父親是一名非常著名的演員。不幸的是他居然在影片出來不久後就胃癌去世了。據說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隱藏在他身邊的一位線人,曾經就是一名史塔西的告密者。
導演和編劇弗洛裏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是一位當時隻有33歲的年輕人。得獎的這部作品是他的處女作。
我喜歡這樣的影片,不是商業片,而是令人尋味的社會人文片。
謝謝writeinwater的推薦, 一定去找來看。
這個連接比youtube的似乎好一點,http://stagevu.com/video/fqkwvftvsekp
樓主能否給個連接?我也想看看。
“別人的生活”也許更符合中文的習慣?
多交流,謝謝:) 有好電影通知我。
謝謝你的推薦:) 以後多學習.
很喜歡這類比較深刻的歐洲電影,隻是看完心情太沉重,所以有時也得找美國娛樂大片輕鬆一下。
希望以後有機會多交流。
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製度,隻是總得往前走,少些痛苦的代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