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果我來製造"清華簡"

(2011-08-12 06:08:27) 下一個

 


"清華簡"是前幾年轟動文物考古行業的一件大事。學者那時候就關注奧運會了,居然就沒注意到,實在是不應該。下圖就是"清華簡"的照片。




最近8卦夏代史,才發現流失兩千年的<<尚書>>古本,居然找到了,就收藏在清華大學,真是讓我目瞪口呆。


其實考古發現2000年以前的東西,也不算很希奇。馬王堆出土的寶貝,就有兩千多年曆史了。不過那裏出土的是帛書,基本上還容易讀一些。現在清華收藏的是兩千年前的竹簡,也就是刻了字的一塊塊竹片,能讀懂了還原成一本書,那可是比一般的拚圖難太多了。2000多片竹片,要有多少種組合?且不說古代人還不用標點符號。清華的教授,真不是一般的牛。


從"清華簡"一公開宣布,學界就有人質疑。最響亮的一個,就是社科院教授,薑廣輝。針對"清華簡"最初公布的一部分,<<保訓>>,薑廣輝就提出了十大疑點。


不過正派反派各說各話,不是教授級的玩家還真不容易弄懂。本學者功力不夠,就不做判斷了。


不過雖說不做判斷,做個假設還是可以的。比如說,如果我來做假"清華簡",怎麽做。


首先,在竹片上刻字不是什麽難事。找幾個工藝學校的學生用刻刀,或者幹脆用計算機控製的數控機床,照著模版,很容易做到。有人也許說甲古文一般人不懂,不可能寫。這是誤解。現在的網上就有自動漢字轉換軟件,寫出簡化字來,計算機自動就給你生成這個字甲古文的圖片,和古狗的翻譯軟件一樣好使。


然後,就要對付檢測的人了。現在權威的檢測手段是碳14測定年代。這也不難應付。一個辦法是把竹片泡在從古墓裏搜集來的爛泥裏浸泡一段時間,還可以用機器加壓,讓爛泥裏的成分進入到竹片的纖維裏去。這樣一來,你找人做碳14好了。既然你不舍得把有字的竹片敲斷了測,就拿沒字的斷片測吧。有可能那斷片本來就是以前發掘出來的真古代竹片,那自然年代久遠。如果是用爛泥造的古代竹片,你測的結果也就和爛泥的年代差不多。即使不用以上兩個辦法,最後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竹片放到什麽放射線裏掃一段時間。碳14被轟擊以後,自然會變成別的什麽元素了。如果碳12變化少,那最後整片竹片的碳14比例自然就低多了。


至於說怎麽寫出像是古代的文字了,那也不難。四書五經就在那裏擺著呢,照貓畫狗唄。


總之,如果我來造"清華簡",可能的破綻之一就是說的話會有漏洞。畢竟言多有失。就像目前的"清華簡"裏的疑問,[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對於沒稱王之前的人物,古代人不說[親耕],說[躬耕]。這個[親耕]就有點漏馬腳了。還有,現在人說話習慣了,有可能犯錯誤。比如說我們說陰陽,都是連在一起說的,太自然了,先秦時候就沒人這麽說。"清華簡"說的[陰陽]如何,就怪怪的。可能的破綻之二就是,文字的片段多數是從已經有的文獻裏抄來的,比如說,[舊作小人],別的文獻裏就有誰誰誰[舊作小人]


當然了,本學者要造"清華簡",大約要雇個教授級的人物來把把關。國內研究古代史的教授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所以人不是問題。再加上三個兩個博士後,有個一年半載的,應該就能做出來了。


具體成本,也不過百八十萬人民幣,最多三百萬五百萬的。出手呢,每片最少要賣個萬八千的,或者更多,那就是三五千萬,或者上億了。反正最後能報銷,價錢高低都不是問題。


本學者有心做套"北大簡"出來,有合作意向的和我QQH聯係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