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探討一下佛山兒童被撞路人冷漠事件

(2011-10-20 07:52:49) 下一個

最近WXC左鄰右舍的壇壇裏都在為這事打筆仗。幾個壇子裏都看到人們是又哭又鬧又罵,好象2012提前到了一樣。


這真不是討論問題的態度。唯一讓我想到的一個詞就是,網絡暴民。這些網絡暴民有的是自然的本能的道德高尚,嫉惡如仇,有的是借機打秋風,反正和中國沾邊的事情就沒有好的。我不去罵這兩種人。因為第一,我道德不夠高尚,就是那麽普通一人,還是普通的膽子很小的那麽一個人,沒時間也沒勇氣也沒資格去罵他們。


但是我有一點,他們沒有,那就是理性。理性告訴我,世界上好人多,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有人說,嗨,你看這18個人這麽沒人性,怎麽還能相信好人多?我說,這走過的18個人,就都看到了這個小孩被車撞了,有生命危險?


我不信,我不信這18個人都看到了小孩倒在血泊裏。有人研究了錄像,分析說,當時那個地點光線很暗,雖然攝像照出來很清楚,那是經過紅外線增強的,人的眼睛在黑暗裏根本看不了那麽清楚。也就是說,多數路過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小孩是受傷了躺在那裏,甚至有沒有小孩躺在那裏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人們繞著走,不是看到小孩倒在那兒,是繞開那灘水。天色暗的時候水窩通常亮一點。


這可以從另一個方麵得到旁證。地球人都知道,中國人湊熱鬧看熱鬧的本能,那是與生俱來的。任何一個交通事故,有沒有過,在事發現場沒有一大堆人站邊上看的?據我所知,沒有。這個事故,如果這些人真看到了,為什麽不去旁觀呢?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不知道這裏發生了人命關天的事故。


有人說,嘿,我看到小孩躺倒在地上,我的本能就是把她抱起來。這也許是真的。人和人不同,人和人的本能當然不同。我看到小孩摔倒了,我就不會有過去抱她起來的本能。如果她摔得不重,我根本就不會去管。如果她摔的很厲害,我會看她父母家人在不在附近。如果真的我看到是車禍,小孩被撞了,我會打電話報警。


但是,看到一個小孩躺在地上,就能聯想到是發生了車禍,這還是需要很強的聯想能力的。如果我是匆匆走過,我也許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她是受傷了倒在那裏。


所以,如果當時我正好經過,我會不會過去救助她呢?


實話說,我不知道。


首先一種可能是,我沒注意到她,很快就走過去了。這難道不可能麽?我耳朵裏聽著MP3, 心裏想著明天的工作,沒注意到路邊躺著人,就因為這個,我就喪盡天良,就該死麽?


還有種可能,我看到她趟在那裏哭,但是我沒有注意到她受傷流血了。我可能會感到奇怪,怎麽有個小孩躺在那裏,但是我急忙的去辦事,沒有想到也許她受傷了,以為她和父母賭氣,趴地上哭,我就走過去了。當然,我沒去仔細觀察她一下,這是我疏忽,但是這就是喪盡天良了?


再說種可能。我看到她哭,也看到她流血了。我的第一感覺是她走路摔了。小孩子摔個跤不是很平常的事情麽?我會為這個打911,說有個小孩摔倒了,在地上哭?多半我就走過去了,那麽小的孩子,父母一定就在邊上吧?這不是很正常的思維麽?


還有另一種可能。我看著她摔了,也流血了。我不知道該怎麽辦好。如果我去扶了,被他父母冤枉說是我把她打倒,撞倒的,怎麽辦?如果這就是個碰瓷的圈套呢?我又沒看到她被車撞到,根本就聯想不到她有生命危險,誰會想到她有生命危險呢?路邊躺著個小孩,如果我不去救就會死,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過去幾十年這是第一起吧?任何一個人,沒聽說這件事之前,走過她身邊的幾秒鍾內,腦子裏就能想象到這個小孩有生命危險,那智商也是需要相當高才行吧?


最後一種可能,走過的人看到了她有生命危險,看到她倒在血泊裏,漠不關心,就自己走了。這樣的人當然有。不過,18個人都這樣,可能麽?WXC的馬甲們都那麽高尚,而全中國最自私的人無情的人殘酷的人都同時聚到了一條小街裏,可能性有多大?


我真不信。沒道理我認識的人都是好人,我不認識的那些人就都喪盡天良。那18個人裏,前幾種可能的比例應該不小,最後一種人比例應該相當小吧?把這幾種人打上同一個標簽,口誅筆伐,不是網絡暴民是什麽?不是紅衛兵是什麽?


當輿論空前一致的時候,就是多數人失去理性的時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賈學者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acques17的評論:
有道理。
jacques17 回複 悄悄話 "當輿論空前一致的時候,就是多數人失去理性的時候"
這句結尾應該可以看作 學者 此文想要表達的觀點吧。但有一些反例證明它不是百分百都對,比如全世界二戰後對納粹在戰爭中所作所為做出的評斷,就是"輿論空前一致",但恐怕不能說這些"多數人" "失去理性"吧?
其實,大家想說的重點不是在於,是否看到並意識到小孩有生命之憂,而是那種"事不關己" 的行為準則,和 "可能隻是小麻煩" 這種用以寬慰自己的逃避心態,因此,就如傳播學所言"我們隻看到我們想看的".而這些各個國家都存在,隻是程度不同,造成這個程度差別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
如果是寫有建設性的網文的話,我覺著應該是以改變這個差別為導向,何況就連美國的媒體和大眾在自己國家類似性質的事件上也是這樣做的。學者這篇網文的寫作動機可能與建設性無涉,是個體思維的自由表述,但最好讓文章更思維嚴密,特別是結尾一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