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28)
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的美,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朦朧!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藝術珍寶,也是朦朧之作之經典。不是嗎?那微笑,它處於莊重同輕浮當中,介乎嚴肅和挑逗之間,也挺立於好感與撩撥的上麵,更擠紮在存在和虛無的夾縫。多少人試圖破解她的微笑,幾百年來下來卻發現是一個永遠的問號。
物理學的目的就是要搞清物質的根本原理。物理學到了極致,卻有在人們的心理上產生根本的朦朧。物理學的朦朧存在於微觀世界裏,但是要講清楚,還要借助宏觀世界,因為微觀世界超出人的一切感官的接受能力,永遠無法直接感受。薛定諤的貓就是借助宏觀的明朗巧妙地說明微觀詭秘的例子。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 創立了波動力學,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薛定諤的貓是薛定諤試圖證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而提出的一個思想試驗。內容如下:
把一隻貓放進一個封閉的密室裏,密室內包含一個放射源和一個裝有毒氣瓶子。設想這個放射性原子核在一個小時內有50%的可能性發生衰變。如果發生衰變,它將會發射出一個粒子,而發射出的這個粒子如果被檢測到,將觸發一把錘子打碎一個毒氣瓶子放出毒氣,哪知善良可愛的貓將被殺死。
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薛定諤,眨著狡黠的眼睛,得意洋洋地問我們的問題:在打開迷失前的某一時刻,密室裏麵的貓是活,還是死了?
親愛的讀者你們認為如何?請思考一下再接著往下看吧。
量子的力學的回答:貓兒處於半死不活,也死也活的狀態之中。
這是因為量子世界是一個可能性的世界:某一時刻可能放出粒子,也可能沒有,是不確定的。常人的世界是一個確定的世界,不是黑就是白,不是靜止就是運動。貓兒不是死就是是活。
在微觀世界可憐的薛定諤的貓兒隻能處於半死不活的混沌狀態,對我們來說這種感覺是朦朧的,甚至是神秘的,也是美的。
記得愛因斯坦說過:“人所能經驗的最美,最深者,是一種神秘的感覺”。我們網友走到一起來,其中一個原因,不也是因為一層神秘的薄薄的朦朧輕紗罩住了我們的性別,年齡,家庭背景甚至種族嗎?
我混跡網上隻有一年多的時間,很多人不了解。
可以答你。不過他四海為家,巡遊天下,很難。。
放射粒子可能放射,放射後可能被檢測到打破毒氣瓶子,因而殺死可憐的貓兒。
答案不也是很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