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記事

秋天含蓄蘊藉, 飽曆了春的繁盛、夏的熱情,不再追逐浮華與讚譽,願靜靜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
個人資料
正文

尼亞加拉大瀑布

(2005-07-28 18:03:34) 下一個

瀑布溯源

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美邊界連結伊利湖與安大略湖的尼亞加拉河上。據考,伊利湖水以每分鍾1400萬升的流量經由長56公裏的尼亞加拉河流入安大略湖,東西水位落差99米,流程的一半處正是尼亞加拉瀑布所在地,形成了尼亞加拉大斜坡最著名的自然景觀--尼亞加拉瀑布。尼亞加拉大斜坡是最後冰川期留下的一處遺跡。它綿延起伏,東部向下傾斜,形成多岩石的陡坡。 1 萬多年前,尼亞加拉河形成於更新世後期。大陸冰蓋消融後,露出白雲岩構成的尼亞加拉陡崖,伊利湖水經此外瀉,形成瀑布。

 

尼亞加拉瀑布以山羊島為界,分為加拿大瀑布和美國瀑布兩部分,由三股飛瀑組成。其中,在河東美國一側懸掛二瀑,落差55米,瀑布頂水域總寬度328米,分享“ 彩虹瀑”和“月神瀑”的芳名,後者瀑飄酷似新娘婚紗,也稱“婚紗瀑”,兩瀑布中間隔著蘭那島(LUNA ILAND)。在河西加拿大一側的飛瀑最為壯觀,其狀若馬蹄,故稱馬蹄瀑。瀑布頂端水寬675米,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落差54米,瀑布下麵的水潭深56米。馬蹄瀑與前兩瀑相距約二、三百米,但看上去基本是“三位一體”的半弧形。據新聞中心提供的資料,三股飛瀑總寬度1000多米,總流量為每秒6000立方米。其中,馬蹄瀑布的流量占總流量的90%。

“尼亞加拉”一詞來自印第安語,意即“如雷貫耳”。在他們實際上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後稱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據傳,歐洲人布魯勒於1615年領略到尼亞加拉瀑布奇觀。1625年,歐洲探險者雷勒門特第一個寫下了這條大河與瀑布的名字,簡稱為“Niagara(尼亞加拉)”。

“霧中少女”

“尼亞加拉”瀑布雖然分成三股飛瀑,卻是同一水源,同一歸宿--尼亞加拉河。寬350米的長形山羊島把尼亞加拉的水源分流為三,但都又傾瀉於同一河內,以連結美國的彩虹橋為界,瀑布之水在尼亞加拉河下遊形成的長湖,以主航道作為加美領水分界。

美加兩國在湖上合營一個旅遊項目,叫作“霧中少女”水上遊。遊客一上船,每人便領得一件藍色套頭雨披。船啟動了,微波蕩漾的碧水漸漸波濤起伏。望兩岸,礁石千姿百態,石壁上象有一層貝殼鑲嵌。突然,這些“貝殼”卻飛了起來。細看,原來是無數靜伏的海鷗被浪花驚動後振翅飛起。它們有的貼近湖麵翱翔,有的與繚繞的飛霧爭高,有的與急浪搏擊。隻隻雄姿矯健,恰似高爾基筆下搏擊暴風雨的海燕,蔚為壯觀,引人遐思。

遊船從彩虹瀑駛過時,水珠飛濺,令人難睜雙眼;過婚紗瀑時,稍顯平靜,瀑飄仿若新娘婚紗,尤其得到船上年輕戀人青睞。

 

接著,船轉向西北馬蹄瀑布。在遊客一片驚叫聲中,遊船在旋渦上顛簸,逆浪而上,駛進瀑布直瀉區。這時,你真可切身感受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濤聲震耳,飛霧衝天,浪激“霧中少女”,如入《西遊記》中孫吾空的“水簾洞”。遊客興奮不已,盡情接受大自然這奇特的“洗禮”, 連連讚歎這畢生難得而又難忘的水上遊。

 

回到岸上,從馬蹄瀑放眼美國一側的彩虹瀑,陽光下顯現彩虹,的確名不虛傳。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遊記中談到尼亞加拉瀑布時寫道:“我們走過瀑布地區的每個角落,從不同角度觀賞瀑布……即使特納在其全盛時期創作的最好的水彩畫,也未能表現出我所能看到的如此清靈,如此虛幻,而又如此輝煌的色彩。我感到我自己象是騰空飛起,進入天堂。”英國文豪狄更斯心目中最好的“水彩畫”,的確是美不勝收的世界奇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靜止的流星 回複 悄悄話 喜歡最後一張照片,光的感覺很強。

我經常會做和惡水有關的夢,那種撲天蓋地湧過來的水,黑沉沉的。一直認為那隻是夢,現實中的水不會是那樣。但是那次在最後一張照片左邊站著人的那同一個地方,才體會到現實中水其實也很可怕,也是那種嘿沉沉地湧動,朝下盯看那養的水,會讓人的身心都緊縮起來。後來想,那重恐怖大概不是來自水本身,而是源於水底下的那種不可知。
多倫多的秋天 回複 悄悄話 文章來源: 孤帆一片日邊來 於 2005-07-28 17:52:07
登錄後才可評論.